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国家不强大,形象如浮云

来源:多维评论 / 王梧 2011-02-15

继《人物篇》向世界播出后,由中国政府精心制作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也于近期正式亮相海外。中国国家形象片总制片人、上海灵狮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沈赞臣介绍说,长达15分钟的《角度篇》多角度呈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

目前看来,在两个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确实得到了西方民众的关注,形象片播出后,多家国际主流媒体都刊登了相关报道。然而,从更深一个层面来看,这两部广告片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西方民众对中国的认同与好感呢?恐怕未必!实际上,在这两部国家形象片制作之初,就有专业人士指出,所谓国家形象归根结底要以一个国家的实力为基础,如果没有国家实力的坚实基础作为后盾,所谓国家形象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此基础上搞国家形象工程,就好像在沙滩上建高楼,随时都可能前功尽弃的可能。

此言不虚!从历史上看,汉唐之时,中国之所以能声名远扬,树立起强盛大国的正面形象,就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国力远超世界上其他国家。据可考资料表明,在唐朝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GDP几乎占到了当时世界的50%以上,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强国!迄今为止,中外人士提到唐朝,无不认为那是一个富强、文明、魅力四射的王朝。再近一些的元朝,元大都的美名之所以能传遍欧洲,四海来朝,也是以强盛国力作后盾。到了清末,因为统治者的盲目自大与闭关锁国,当中国国力落后与西方之后,“东亚病夫”的帽子随机就被戴到了中国头上,中国也成为西方猎枪嘴里的肥肉,一个经济上积贫积弱,文化上愚昧落后的国家形象,一直到今天都刻画在不少对中国缺乏了解的外国人心中。

在国际上,二战之后,日本、德国在国际上何以能摆脱二战战败国阴影,迅速树立起国际形象?其经济发展,国家实力增强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以日本为例,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日本遭受重创,国内满目疮痍,遍地废墟,仅建筑物的毁坏,以当时币值计算,就将近五百万亿日元,占日本国家财富总额的 42%。但经过战后重建,1960年-1970年,日本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3.6%,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增长16.9%。1982年底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828亿美元,分别相当于美国的35.2%,英国的2.2倍,法国的2倍。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在此过程中日本大量跨国企业的出现,使得日本负面的国家形象也迅速扭转。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韩国和朝鲜这两个国家。据统计数据显示,1960年朝鲜的人均GDP为253美元,韩国为82美元,前者是后者的3倍。此时的朝鲜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国力强盛远胜韩国,这个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典范,是社会制度优越性的象征。然而到了2004年,当朝鲜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国家实力大幅下挫,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滑的情况下,当朝鲜的人均GDP下滑到只有86美元之后,朝鲜却成了独裁与闭关锁国的象征。而另一边的韩国,却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而成功塑造了新兴经济强国的形象。这里抛开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不提,难道不能说明国家实力是其外在形象的基础吗?

中国情况虽然和其他国家不同,但也摆脱不了这个规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努力,中国GDP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股票市值也为世界第三,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依旧只是一个经济大国,而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中国仍然缺少真正世界级的企业、缺少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中国经济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突出矛盾未能解决,而且这些矛盾如果集中爆发,随时都有可能中断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巨大,不同行业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正越拉越大;虽然中国这些年在消灭贫困问题上取得了极大成功,但若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来看,中国还有上亿的穷人。所有这些,都是中国政府必须面临的艰巨挑战,绝非拍几个国家形象片就能改变的现实。


中国宋朝的大诗人陆游曾告诫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对提升国家形象同样适用。假如没有经过“功夫在诗外”的磨砺,那么,改善国家形象恐怕就将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套用现在一句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就是国家不强大,所谓国家形象,不过都是浮云。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埃及抗议活动幕后策划揭秘

來源:《华尔街日报 中文网》2011年 02月 11日

埃及反对派本周接管议会附近的地区,这一切都是从一个小计策开始的。

起先,他们呼吁在解放广场(Tahrir Squar)北面几个街区外的国家电视台大楼外进行示威游行。解放广场是反对派的大本营。当军队在电视台这一敏感地区部署兵力的时候,他们却朝广场南面议会附近兵力较少的地区前进。

这一声东击西之计让我们多少了解了十几个年轻的积极分子是如何智胜人人畏惧的埃及安全部队,发动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抗议活动,同时也暗示了组织者希望如何向拒绝下台的政府继续施压。抗议活动现已进入第17天。

1月25日,抗议活动的第一天。在开罗西边的贫民窟Bulaq al-Dakrour,组织者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

在泥泞狭窄彷佛迷宫般的小巷中,一队看似自发的抗议人群让安全部队紧追不舍。就在安全部队还未来得及将这批抗议人群制服之际,人群的规模迅速扩大。

这支示威游行的队伍可不是自发的。由于此前太多的努力都失败了,所以人们始终无法弄清这次活动的策划者是如何成功做到的。

谷歌公司中东业务的负责人高尼姆(Wael Ghonim)上周日获释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和埃及政府新上任的内政部长会面的情形。这位内政部长告诉高尼姆,没人知道这帮人是怎么做到的。高尼姆说,审讯他的人断言一定有外部势力介入。

此次活动的策划者近日来首次和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秘密。这批策划者已经成为“革命青年运动”(Revolutionary Youth Movement)的领导核心。“革命青年运动”已经成了解放广场上的抗议者们的代表。

他们的描述展现了一小群经验丰富的策划者。他们利用前面讲过的“诱饵游行”在安全部队面前智领先机,并用充满智慧的政治活动取得了公众对他们游行的广泛支持。

突尼斯的内乱将总统本•阿里(Zine al-Abidine Ben Ali)赶下了台。一月初,当他们决定尝试复制突尼斯示威者的成功时,他们的首要关切是如何智胜内政部,后者管辖下的大批防暴警察多年来一直在遏制和镇压各类游行示威活动。在遏制示威游行势头、阻碍游行路线并让普通埃及百姓远离示威等方面,这批警察很是内行。

41岁的建筑师卡梅(Basem Kamel)说,他们必须找到一个办法绕过安全部队的封锁和阻挠。卡梅是巴拉迪(Mohamed ElBaradei)青年团的成员,也是这十几个幕后策划者之一。

两周来,他们每天碰头一次,地点是阿里米(Ziad al-Alimi)母亲家局促的起居室。阿里米是巴拉迪组织的反对团体的主要领导人,也是幕后主要策划者之一。

阿里米的母亲曾是激进分子,1977年“面包暴动”( bread riots)期间,她曾因领导抗议活动被监禁6个月,现在她住在尼罗河西岸Agouza的中产阶级社区。

参与秘密策划的包括与反对政治党派相关的六个青年运动的代表,倡导劳动权利的组织,以及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

他们选了20个抗议地点,这些地方一般都与清真寺相连,散布于开罗人口密集的工薪阶层社区,他们希望为数众多的分散抗议令安全部队疲于应付,吸引大量民众,并使一部分人更有可能突出重围与市中心的解放广场接上头。

组织者在1月25日公开呼吁在这些地点举行抗议,这天是为广受批评的埃及警察部队设立的“警察日”,全国放假一天。组织者在网上公布示威地点,并号召抗议者做完祷告后在下午两点左右分别在各地开始抗议。但事情不止于此。

卡梅说,没人知道还有第21个地点。

确切地说,他们并非当天号召抗议的唯一组织。其他有影响力的激进组织也集结资源助了一臂之力。数月前,年轻的萨伊德(Khaled Said)不明不白地被亚历山大警察打死后,他的Facebook页面早就成了埃及激进分子的网上据点。

页面有阿拉伯语和英语两个版本,分别由不同的管理员管理。谷歌高管高尼姆现在被确认是其中一名管理员,但其他管理员的身份仍不得而知。

英文页面的一名管理员通过Gmail聊天工具接受了《华尔街日报》采访。他只公开了网名埃尔-沙伊德(El-Shaheed)或殉道者(The Martyr)。他在采访中叙述了这些管理员在抗议中担任的角色。

埃尔-沙伊德说,1月14日传出突尼斯总统本•阿里(Ben Ali)逃离出境的消息时,他正与阿拉伯语页面的管理员网上聊天。早就开始策划抗议的卡梅及他的同伴现在又多了一个强大的人员募集渠道。

埃尔-沙伊德说,当时我在和阿拉伯语页面管理员交谈,我们在关注突尼斯,当我们听到本•阿里逃走时,他说,我们得做点什么。

这位阿拉伯语页面管理员在阿拉伯语页面上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在警察日我们应该给粗暴的埃及警察送什么礼物?

埃尔-沙伊德写道,每个人的答案都是:突尼斯,突尼斯:)。

在抗议前的最后三天,卡梅和他的同伴们没在家睡,他们怕警察会在半夜逮捕他们,从而打乱计划。他们暂停使用自己的手机,而使用家人或朋友的手机,因为亲友的手机被监听的可能性较小。

他们派出小股队伍前往位于Bulaq al-Dakrour社区的第21个秘密地点侦察。这个地点就是“海伊斯甜品店”(Hayiss Sweet Shop),其门面和用于在暖和季节放置户外餐桌的地砖人行道广场都很容易辨认,适合集会。如果没有这个地方,这一带就是一片乱糟糟的社区,和城市的其他无数社区没有两样。

策划者知道,示威成功与否,取决于Bulaq al-Dakrour等工薪阶层社区的老百姓是否参与,在这些社区,互联网和Facebook不是那么普及。示威发生的前几天,他们在城市各地散发传单,主要集中在Bulaq al-Dakrour社区。

卡梅说,这让人们知道,一场革命将在1月25日开始。

组织者派出小股策划者在示威进行的前几天以不同速度反复行走游行路线,把时间记下来,看不同示威队伍在什么时候连接起来。

1月25日,安全部队不出所料地部署在每一个已公布示威地点的数千人旁边。与此同时,组织者委员会挑选的四名现场指挥开始下令他们所负责的人员前往海伊斯甜品店。

组织者将他们自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只有一个人知道秘密的目的地。

示威者以这些小组为单位前往海伊斯甜品店,汇聚成一个不受警察控制的300人示威队伍。据目睹现场进展的海伊斯甜品店员工说,看到安全部队不在场,社区居民成百上千地从社区狭窄的巷道里涌出,使队伍膨胀到数千人。

下午1点15分,他们开始朝着开罗市中心行进。到警方意识到这支队伍并重新派出小分队封堵道路时,示威者人数已经迅速扩大到轻易超过警方力量的水平。

其他在全市各地清真寺组织的队伍受防暴警察封锁线阻拦,未能抵达解放广场。只有Bulaq al-Dakrour社区的示威队伍抵达了目标,他们占领解放广场数小时,直到午夜过后警察动用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

这样一种街头示威是埃及人第一次见到,形成了一个一触即发的临界点。人们认为,正是这样一种临界点鼓动数十万人出门参加了接下来那个周五的示威活动。

那天他们再次占领解放广场,此后就没有放弃过。

Charles Levinson / Margaret Coker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道不尽的东北风情

今年農曆春節吃了許多鬆糕,我喜歡那黏黏、QQ的口感。本以為鬆糕類似作家蕭紅於『呼蘭河傳─馮歪嘴子』篇介紹的切糕,上網查查,全不是一回事兒...

-by Eve

来源:中国吉林网
作者:黄也平

笼统说起来,在旧东北这块“蛮荒”的地界上,“嚼货儿”曾经并不丰富。历史上东北的许多“嚼货儿”,本来就是来自关内各地方的。不过,这其中也有相对特殊的。它就是东北人生活里经常碰到的“黏嚼货儿”。可以说“黏嚼货儿”不仅是东北人生活里的一种吃食(食品),而且它对东北人的生活意义也相当特殊。

金贵的黏粮食

在中国的农作物中,可以与“黏”相联系的品种并不少。除大家通常熟知的糯米、大黄米外,还有黏谷(俗称小黄米)、黏玉米、黏高粱等。从黏粮食作物的生产分布来看,我国各地均有产出。南方多为黏稻,北方则是黍等旱田黏作物。所以在各地的饮食文化中,均有黏食一项。比如南方各省的粽子、黏糕、汤圆,北方各省的油炸糕、切糕、元宵,都是人们常见的黏食。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诗句。所以笼统说起来,黏嚼货儿一类的黏食在哪个地方都有。

如果回溯历史,我们就会知道:黏粮食,是我们祖先最先驯化的作物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记》里曾说,黄帝“艺五种”(种五种庄稼)。东汉郑玄认为,这五种庄稼就是黍(shǔ大黄米)、稷(jì谷子)、稻、麦、菽(shū豆)。《周礼·天官冢宰》认为,“五种”是麻、黍、稷、麦、豆。不管哪个解释,从古人的排序来看,黍都是列在前面的。有的考古学家认为,稷(谷子)可能是先人们最先种植的作物。但是,史无证据。所以我想,说不定黍就是我们祖先最早种植的庄稼。

黍在数千年前,就已经被人们种植了。也就是说,早在原始农业时期,以黍为代表的黏粮食就已经成为了当时人们的口粮。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可是随着古代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的相对减少,同时也随着产量相对高和耐旱庄稼的培育成功,黍的低产量人们就难以承受了。其实与黍的情况一样,所有的黏粮食品种都是低产作物。因此尽管黏粮食很好吃,但是在普遍吃粮困难的农业社会里,人们通常还是不敢享用它。黏嚼货儿在近代以来我国的多数地方,一直是一种较其它大宗粮食金贵的吃食。1934年的《怀安县志》(今张家口)记载,普通民户“以小米为大宗,莜面次之,黍米糕又次之”,同年的《清河县志》(今河北邢台)亦记载,“民家习惯则以粽点缀端午节,以糕点缀年节,不以常食也。”

“臭糜子”的黏嚼货儿

“臭糜子”这个东北方言词汇,人们早已经听不到了。对于“臭糜子”的来由,过去也有许多人也不解其意。有人甚至将“臭糜子”联系到东北人过去吃的“臭插子”或“臭面”,这实在是一种误会。因为,“臭面”与糜子根本无关。其实,“臭糜子”是旧东北时关内人对东北人的一种“蔑称”。而这种管东北人叫“臭糜子”的说法,就是起于黍子。由于在关内把大黄米的作物叫“黍”,而东北人管它叫糜子,所以,过去关内的人到了东北,对当地人“蔑称”时,就叫 “臭糜子”(历史上,东北人也曾蔑称山东人为“山东棒子”。这里固然有描述山东人性格耿直的因素,也与山东人称苞米为棒子有直接关系)。不过虽然黍子从关内到了关外就变成了糜子,但糜子不仅不臭,而且很香。它碾出的喷香的大黄米,黏起了东北人的年年岁岁。

历史上东北的黏庄稼,也是糜子、黏谷、黏稻、黏高粱什么都有的。但是,主要的还是大地种植的旱田黏作物。水稻种植本就很少,黏稻子(糯米,东北叫江米)就更少。与关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时的东北地旷人稀,土地条件特别好,因此相对低产量的黏庄稼,在东北都得到了较大面积的种植。这种地理上的优厚生产条件,就使得东北人吃黏粮食的时候比关内各地要多许多,也因此成就了我们的黏嚼货儿生活。

如果同关内各地的黏食对比,东北的黏嚼货儿是相对粗放了一些,但是,也还有诸如切糕(黏糕一种)、油炸糕、黏豆包、黏糕饼、黏米饭、煎黄米饭、腊八粥、黏耗子、打糕、豆面卷子、黏团子等等许多。从做法上说,是蒸的、炸的、煮的、煎的都有。在吃法上,也是有热着吃的、凉着吃的,有连汤一块吃的,还有裹着佐料吃的,也有蘸着佐料吃的。说句老实话,对于过去的东北人来说,能够吃上黏嚼货儿就已经相当幸福了。这不仅因为黏食好吃,还因为干活的人吃它顶饿;更是因为,一般情况下普通百姓不常吃和吃不起,所以在东北老话儿里,就有许多说法是与黏嚼货儿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二两切糕——少来豆(逗)(过去蒸切糕时,先要在笼屉上铺一层泡开的红小豆,上面再洒水拌的黏米面。由于红小豆便宜,所以人们买切糕时往往不愿意要豆多的切糕。此处引申为“挑逗” “逗人”义);元宵不叫元宵——白丸儿(玩儿);热黏糕落脚面子——揭不起来;顺着垄沟找豆包(形容人不会做别的事情,只会一样。或是只认死理,只会走一条路)。

黏豆包里的“猫冬”

今天,东北人生活里的黏嚼货儿已经普遍地精细化了。其主要表现是,现在很多黏食都是用糯米或糯米粉制作的。由于糯米米质晶白莹透,其粉质也细腻,所以不光色形优美,口感亦好。因此在现代东北人的生活里,黏食主要的用料都是糯米了。不过在旧东北的生活里,黏食主要是黄颜色的。就是这种黄颜色的黏食,组织起了旧时东北人那有滋有味的生活。

东北黏食黄颜色的主要“来源”,是当地种植的糜子和黏谷。糜子的果实叫大黄米(在东北也被叫做“元米”,关内称之为“黍米”),黏谷的果实叫小黄米。过去东北虽然也有黏高粱、黏苞米和黏稻子,但是大田种得最多的和产量相对要高的还是糜子和黏谷,所以历史中的东北黏食生活,主要是与黄颜色的大黄米和小黄米联系起来的。

举例来说,在今天的东北,很多人都吃过打糕,并且知道它是朝鲜族的一种民族特色食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旧东北的地面上,打糕曾是各地方百姓普遍拥有的一种黏食。1914年《吉林汇征》记载:“满洲每逢春秋祭祀,前一日以黍米煮熟,捣作饼,曰‘打糕’……”《中华风俗志》(胡朴安编著,1923)吉林卷就称“有打糕,黄米为之,甚精。”除黄面打糕外,腊八粥也是一例。腊八粥源起于东北(主要是与东北腊月的气候有关,所谓“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现在已经是“走遍”全国了。娃哈哈出品的“八宝粥”,就是腊八粥的现代“翻版”。腊八粥的事由,我们已经找不到了,但是东北早期的腊八,只是喝粥而已,既无八种粮食一起熬粥的做法,而且喝的也是黄米粥。民国年间的《海城县志》曾记述了当地人的饮食风俗,就直称“腊八日食黄米粥……”由此可见,黄米粥可能就是后来腊八粥的“前世”。再如今天超市里卖的苏叶凉糕(因形似老鼠,也叫苏耗子),当时也是黄米面做的。光绪时的《吉林通志》就有“磨黄米面做小饼,内实豆馅,外裹苏叶……曰‘苏叶饽饽’”。

不过旧东北以黄米组织起来的黏食生活,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了黄米面的黏豆包上。像切糕(关内也称黏糕,或年糕)、豆面卷子等,关内各地也多有食用。但不知什么原因,黏豆包却在例外。在华北各地方志中,关于黏豆包的记载几乎不见。应该说,在东北的特色饮食文化中,黏豆包是必然要占有一席位置的。这是因为,由古及今,黏豆包在东北人的地域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一个少不了的角色。

黏豆包在东北的过去,又叫黄米面饽饽、黄面饽饽、豆团包、黄面团子等。在农忙季节里,给地头上干活的人做的午饭,大多是黏粮食,而其中,主要是黏豆包(或也有黏糕)。1927年《辉南县志》说:“农事方忙,田夫每裹置垄畔代午膳……”而立秋的时候,在旧东北民俗中也要吃黏豆包。在当时,俗称叫“吃秋饱”。

虽然东北人在旧时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吃黏豆包,但吃得最多的时候,主要还是在冬天。这一方面是由于东北的冬季漫长(长达7个月之久),人们只能啥事不做地“猫冬”。猫冬时百无一事,东北人只能“闲嘎哒牙”。这“闲嘎哒牙”,一来是大家在暖暖的炕头上唠上点家长里短;二来就是大家口中闲磨牙吃点嚼货儿。在当时东北寒冷冬天里可以吃的嚼货儿中,黏豆包是最主要的一种。所以过去入冬之后,东北农村的许多人家就要开始磨面包黏豆包。黏豆包包好蒸熟后,便要用盖簾摆好冻上。冻透了之后,就放在外面的大缸中。往往一吃,就是一个冬天。

由于有了黄米面的黏豆包(有可能是大黄米面的,也可能是小黄米面的。无论是大黄米面还是小黄米面,做豆包时都要掺入一定比例的玉米面或小米面),东北人的“猫冬”生活就更显得自由自在了。由于冬天天冷,女人们一般也不愿意做饭。抓上几个黏豆包放在火盆里或灶坑里(烧柴草的炉膛内)的草木灰下一埋,过些时候,豆包就热透了。而对于贪嘴的小孩,大人往往会给他们拿出冻得像石头一样的黏豆包。孩子们用冻得通红的手捧着豆包,一边走一边啃着吃。这便有了东北冬天的另一道生活风景:啃冻豆包。也正是有了这黄黄的黏豆包,过去东北的寒冷冬天才显出了许多生活气息,才显得不那么漫长。

……忘不了东北的黏嚼货儿,忘不了东北人那被黏嚼货儿画出来的黏黏糯糯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