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觀影心得【神鬼認證 The Bourne Ultimatum】

諜報驚悚片一直擁有歷久不衰的魅力,環球影片公司出品的【神鬼認證 The Bourne Ultimatum】更為這種獨特的電影類型添加新意。



他沒有過去,記憶是一片空白。他只知道自己被人從地中海撈起時,身上遍佈彈孔。證據顯示他動過整容手術,臀部皮下還藏有微縮膠片,裡面的內容是一組數字……這些線索引領他來到蘇黎世銀行,卻發現一個名為『Jason‧Bourne』的身分,還有一個四百萬美金鉅款的神祕帳戶!他的出現引來了一連串的追捕與謀殺,在這場致命的謎團中,他只能奮力掙扎求生,並試圖找回他失去的記憶與真正的身分。他曾從黑暗的大海裡被人救起;而此刻,他即將闖進另一個更險惡、更令人驚懼的黑暗中……


【神鬼認證 The Bourne Ultimatum由新銳導演道格李曼Doug Liman執導,他為小說家Robert Ludlum於1980年出版的間諜小說注入現代的敏銳度,並將奧斯卡獎得主Matt Damon塑造成一個全新的間諜電影英雄。

導演道格李曼Doug Liman導過幾部都很賣座的動作片,例如結合俊男美女的【史密斯任務 Mr. & Mrs. Smith】(演員Brad Pitt 及Angelina Jolie耶!好喜歡。)

三部片子承襲一慣的灰色低調,男主角Matt Damon的沉穩冷靜,隨著劇情逐漸在環環相扣中慢慢編織成扣人心弦的網,強力吸引著觀者,讓人連呼吸都很小心。

我個人非常欣賞Matt Damon。談到他,首先應該會聯想到【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這部榮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及最佳原著劇本兩項大獎的電影造就了二位著名演員,即Matt Damon與Ben Affleck。平心而論,Ben Affleck的外型更俊俏討喜,但畢竟Matt Damon深層次些,挑的劇本、選演的角色都在在能發揮演技,成就一個又一個獨特的個體,不給人定型的機會,如他參予【瞞天過海 Ocean's Eleven】的扒手角色,又有別於
【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青澀靦腆的Will Hunting、或【神鬼認證 The Bourne Ultimatum的Jason Bourne。

【神鬼認證 The Bourne Ultimatum第三集對Jason Bourne已經有了交待,不知道Matt Damon新的演出會是什麼類型的角色,很期待喔!

注:提到
【瞞天過海 Ocean's Eleven】這部片子、或演員Brad Pitt 、及Angelina Jolie,又都值得大書特書一番。呵!

聽聲音 ─ 『Extreme Ways』

寫著Blog聽著音樂,卻被這熟悉的旋律吸引,努力想了許久,終於記憶起這是電影《神鬼認證 The Bourne Ultimatum》系列電影片尾曲



非常喜歡Matt Damon主演的這一
系列電影,每一集我都看了。先將音樂收錄下來,改天再專文介紹觀影心得。歌手的聲音和Matt Damon好像呀!



Extreme Ways

Extreme ways are back again
Extreme places I didn't know
I broke everything new again
Everything that I'd owned
I threw it out the windows, came along
Extreme ways I know, will part
The colors of my sea
Perfect color me
Extreme ways that help me
They help me out late at night
Extreme places I had gone
But never seen any light
Dirty basements, dirty noise
Dirty places coming through
Extreme worlds alone
Did you ever like it planned
I would stand in line for this
There's always room in life for this
Oh baby, oh baby
Then it fell apart, fell apart
Oh baby, oh baby
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
Oh baby, oh baby
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
Oh baby, oh baby
Like it always does, always does
Extreme songs that told me
They helped me down every night
I didn't have much to say
I didn't get above the light
I closed my eyes and closed myself
And closed my world and never opened
Up to anything
That could get me along
I had to close down everything
I had to close down my mind
Too many things to cover me
Too much can make me blind
I've seen so much in so many places
So many heartaches, so many faces
So many dirty things
You couldn't even believe
I would stand in line for this
It's always good in life for this
Oh baby, oh baby
Then it fell apart, fell apart
Oh baby, oh baby
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
Oh baby, oh baby
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
Oh baby, oh baby
Like it always does, always does

再談『三聚氰胺』

除了美經濟的崩盤外,最近『三聚氰胺』也成了全球的重點話題,但什麼是『三聚氰胺』?為什麼奶粉中會有三聚氰胺?加了它有何功用?吃多了又會如何?想是許多人只有模擬兩可的印象。以下是小阿姨Ring傳來的資訊,解說的非常詳盡,特別整理了刊出。

- by Eve
==============================
==============================
三鹿奶粉中為什麼會有三聚氰胺?
作者﹕朱學淵 2008-09-16

大家也許還沒忘記2007年中國徐州一家出口美國貓狗食物的企業在寵物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來冒充蛋白質導致中美關係軒然大波的事情吧?三聚氰胺,是一種很常見的塑料化工原料,其分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氮原子很多,這特點本來也沒啥好說的,這種化工原料多如牛毛,這特點也不足以讓三聚氰胺如此有名。

我們知道,食品工業中常常需要檢查蛋白質含量,但是直接測量蛋白質含量技術上比較複雜,成本也比較高,不適合大範圍推廣,所以業界常常使用一種叫做「凱氏定氮法(Kjeldahlmethod)」的方法,通過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蛋白質的含量。也就是說,食品中氮原子含量越高,這蛋白質含量就越高。這樣一來,這名不見經傳的三聚氰胺由於其分子中含氮原子比較多,於是就派上大用場了。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種有機含氮雜環化合物,學名1,3,5-三嗪-2,4,6-三胺,或稱為2,4,6-三氨基-1,3,5-三嗪,簡稱三胺、蜜胺、氰尿酰胺,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途是與醛縮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生產塑料,這種塑料不易著火,耐水、耐熱、耐老化、耐電弧、耐化學腐蝕,有良好的絕緣性能和機械強度,是木材、塗料、造紙、紡織、皮革、電器等不可缺少的原料。它還可以用來做膠水和阻燃劑,部分亞洲國家,也被用來製造化肥。

三聚氰胺的最大的特點是含氮量很高(66%),加之其生產工藝簡單、成本很低,給了摻假、造假者極大地利益驅動,有人估算在植物蛋白粉和飼料中使蛋白質增加一個百分點,用三聚氰胺的花費只有真實蛋白原料的1/5。所以「增加」產品的表觀蛋白質含量是添加三聚氰胺的主要原因,三聚氰胺作為一種白色結晶粉末,沒有什麼氣味和味道,摻雜後不易被發現等也成了摻假、造假者心存僥倖的輔助原因。

1994年國際化學品安全規劃署和歐洲聯盟委員會合編的《國際化學品安全手冊》第三卷和國際化學品安全卡片也只說明:長期或反覆大量攝入三聚氰胺可能對腎與膀胱產生影響,導致產生結石。

三聚氰胺最早被中國的造假者用在家畜飼料生產中,飼料中添加了這玩意,儀器一檢測,氮原子很多啊,一推算,蛋白質含量也很高,生產者順理成章地就省下昂貴的蛋白粉開支了。三聚氰胺雖然有毒,但是牛羊體積都比較大,腎功能強,能順利代謝毒素,吃了,好像也沒啥死牛死羊的事情發生,於是也沒人去關注。順理成章,造假者擴大應用範圍,順便把三聚氰胺用於出口美國的寵物飼料中,當然不幸的是,貓狗等寵物體積比牛羊小多了,代謝能力差,這三聚氰胺的毒性的影響也就大了,結果毒死了貓狗,驚動了美國洋老太爺,最後三聚氰胺這種東西也進入美國的FDA的視線。

據說當時美國人發現三聚氰胺後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為啥添加這玩意,還以為是老鼠藥污染造成的。記得當時美國新聞媒體報導都是懷疑中國糧食倉庫看管不嚴,造成老鼠藥污染。後來終於有知情的中國人忍不住,偷偷告訴美國人這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奧秘,高手雲集的美國學術界這才恍然大悟,明白過來這複雜的高科技造假過程。

大家注意這次三鹿奶粉事件,受「污染」的都是最便宜的18塊錢一袋的嬰兒奶粉,顯然,三鹿為了佔領農村奶粉市場這塊最後的肥肉採取了低價傾銷戰略,但是賣這18塊錢一袋的奶粉連本錢都不夠,大量生產豈不虧老本了嗎?於是三鹿為了節省成本,在奶粉中添加廉價大豆蛋白粉來替代奶粉,這大豆蛋白粉本來也沒啥大事,但是,恰恰這次裡面被添加了偽造蛋白質的三聚氰胺這高科技玩意,於是最終製造出這起轟動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當然,成人奶粉中肯定也添加了這種高科技玩意,因為成年人的代謝能力比嬰兒強得多,除了特殊的病人,自然也不會有中毒事件發生。另外,如果你想知道三聚氰胺這玩意在中國食品工業和飼料工業應用的廣泛性,google一下「蛋白精」,看下結果就知道了。其實,現在還有比三聚氰胺更先進的造假產品,能「耐水洗化驗」,能「抗氨氮反應」。總之一句話,你高科技的爺爺都檢測不出來這是假的蛋白質。

三鹿奶粉事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現在究竟還剩下什麼東西可以安全地吃進肚子裡?三聚氰胺這個黑手,從最初的牛羊飼料市場開始蔓延,發展到今天,終於伸到了嬰兒奶粉這個領域。我想數以億計的中國人,不知不覺中,早已吃了好多年用三聚氰胺喂養出來的豬肉,牛肉,雞肉,喝了很多年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成人奶粉,不知不覺中,都受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有沒有誰做過三聚氰胺對人類健康長期影響的測試嗎?我想肯定還沒有,因為誰都不會想到,一個國家幾億人,竟然會去吃這種跟食品風牛馬不相及的塑料工業的原料。

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幸好是虛驚一場


蓉兒午睡起來混身發燙,趕緊帶她到家庭醫生那兒。沈醫生檢查了蓉兒口、眼、鼻後,以輕鬆的口吻說她雖發高燒,但只是一般感冒,要我別緊張。話剛說完,聽診器停在蓉兒胸口,他換成一張嚴肅的臉,說她的呼吸聲不對勁,過於急促,怕是已經感染為肺炎了。

我整個人驚住,忙不連疊問了一連串問題,拿了轉診單,上車急往國泰醫院奔去。車上我不斷自責,怪自己的疏忽害她受罪。蓉兒是嚴重的過敏寶寶氣管不好遺傳自她爸爸,皮膚、眼睛又經常因過敏發癢,很讓我心疼。這下可好,又被我照顧到感染肺炎。

到了國泰醫院,幸好時間趕的巧,很順利的卦了1號。國泰的醫生看了轉診單,聽聽蓉兒的呼吸聲,要我先別緊張,並交待了我馬上該做的事項及檢查。聽從醫生的指示,先帶蓉兒做呼吸蒸氣,接著做肺部的X光照射,便回到待診室報到,心裡七上八下。蓉兒猶記得在國泰醫院二週前的驗血經驗,拉著我直嚷嚷她不要抽血。我可憐的孩子!

等護士重新呼叫蓉兒的名字,我似乎等了一世紀那麼長。終於聽見傳呼聲,急步入診間,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望著醫生。他重新聽了聽蓉兒的呼吸聲,將電腦螢幕轉向我,正是蓉兒的肺部X光片。醫生開口,他說:「使用蒸氣後呼吸順暢多了,我估計的沒錯,這次是氣管濃痰過多造成呼吸急促的誤判,她的肺部很乾淨的。」

Oh, My...我一顆懸浮的心終於落定位,我忘情的緊緊摟住蓉兒,專心卻又精神恍惚的聽著醫生說話,蓉兒的氣管需花心思照顧,雖然她正發著高燒,但...她沒事了。

韓國調查中國人「厭韓」的原因

來源:聯合早報 於 2008-9-28

在北京奧運前後和期間,中國人展現的厭韓風潮,使得韓國政府感到焦慮,就此韓國政府首次以中國人為對象,對這股『厭韓情緒』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厭韓情緒的主要原因,為韓國人否定中國文化和貶低中國產品等的緣故。

韓國國防部下屬機構《韓國國防研究院》本月初赴中國北京,對北京大學100名學生和清華大學教授等12名專家進行了問卷調查。

北京大學學生舉出的「厭韓情緒」的主要原因是韓國否定中國的「文化產權」,這體現在韓國將「江陵端午祭」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有傳說韓國擬將中國漢字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說法等。

此外,受訪者不滿韓國人貶低「中國製造」等,他們也認為韓國人對中國有偏見。

大多數的受訪者回答說,韓國人不太瞭解中國發展面貌,而且缺乏對其他體制的包容性。

同時,受訪者還舉出幾個原因:韓國企業家傲慢而不負責任、韓國媒體誇張和偏向的報道等。而且,中國人特別是「80後」一代的「強烈的民族主義」也是原因之一。

中國的專家們還就韓國SBS電視台事先報道奧運會開幕式綵排表演等表示:「這無異於對人家百年盛宴潑冷水。韓國對中國的認識,停留在1992年的水平,韓方缺乏對中國的理解。」

對此,韓國國防研究院人士指出:「雖然北京奧運會前後,中國人的反韓情緒特別突出,但如果韓國通過此次調查,恰當應對的話,說不定這倒是個轉禍為福的好機會。」

讀《古文觀止》暨我的文言文學習之路

我一直有心學習古文,然而一是缺乏時間,二是並未下定決心,光買了些入門書,國學程度毫無進展。

今年得了些空,定下了讀書計劃,不懂得高深的學習理論,「背誦」則既枯燥乏味又過於勉強,於是就拿每個家庭一定會有一本的《古文觀止》當教材,學習無捷徑可走,只能一步一腳印,開始扎扎實實的讀。

我決定不挑篇,一則接著一則看,如此才盡可能有接觸各種文體的機會。要馬上看得懂詰屈聱牙的古文不容易,剛開始挫折感很大,光看一篇文章便會耗去大半天,又總是卡在註解上繞不出去,但每天持之以恆,漸漸的看的速度加快了。

我自己規劃的學習方式,第一遍只求文意清楚,遇到不懂得時候,只看書附的字、詞注解,等通篇讀完,再對照所附的白話文語譯,看看了解的意思是否正確;讀第二遍時,《辭海》上場,對於任何的字、詞不能模擬兩可,得弄得清清楚楚。書開始被我寫上密密麻麻補充的注解,這樣的讀法比讀第一遍時花更多時間,但我覺得值得。

全書在進行第二遍的閱讀時,就因我的重新投入職場遭攔腰中斷,我雖有心繼續進行,但規律的作息大亂,現在還在調整之中。想過了,學貴有恆,成事在己,決不能輕言放棄。剛重新定了一份時間表,將研習的時間改在每日清晨,希望能完成第二遍的學習,步入開始挑篇背誦的階段。

《古文觀止》是歷代名家的散文選集,收錄上自先秦,下至明末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讀來相當精采。讀時,每遇特別喜歡,與我心有戚戚焉;或過於封建思想,讓我無法苟同的文章,會忍不住寫篇讀後心得才過癮,不過現在重新翻閱筆記,發現見識還是淺薄沒有深論,會感到有些沮喪。

書還沒讀得通透,閱讀文言文已能略為掌握,我另外蛇吞象的又陸續買了許多古籍,進學─「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取陶淵明的句子,自勉之!

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杉林溪』晨曦森林

今年的秋颱很惱人,幾乎占據了每個週末,鬱悶!整理筆電,看見bao大哥給的杉林溪晨曦森林照,不知它的近況如何?「上週」的颱風毀了廬山,想想很是心疼。前年在廬山渡假時,也是颱風前夕,土產店的女老闆笑瞇瞇的要我們放心,說再大的颱風也未曾對盧山造成任何災害,言猶在耳呢!這些風景區一旦結構遭受破壞,便會陷入惡性循環,一遇颱風便無寧日了。

今天任何時間轉到新聞台,都是全台各地的颱災報導,我能安安穩穩躲家裡避風避雨,似乎不該再有任何抱怨了。還是看看似空靈幽谷般的仙境─杉林溪晨曦森林,讓毛燥的心靜下來吧!







Jerome Murat精采絕倫的表演

法國默劇藝術家Jerome Murat的雕像表演。混合默劇、手偶、及舞台幻像技巧,加上生動的肢體語言、優雅的音樂、及燈光變化,搭配的如此完美,令人讚嘆不已!

檔案很大喔!但耐心等待是值得的。

喔!喔!好痛~~~上健身房要小心

大白熊好可憐。

善待『繁體字』

來源:光明網-光明觀察 2008-09-27 / 鄭啟五

這是兩年前的事了﹐想起來依舊難受﹗

那天某報報道了有關我市不規范用字問題的新聞﹐並配發了某茶藝館使用了繁體字的照片。媒體在所謂的不規范用字問題的排列上﹐先後為繁體字﹑錯別字和異體字。看了照片﹐又讀了新聞﹐給人一個強烈的印象是﹕在糾正不規范用字上﹐繁體字的使用成了主要的問題﹐成了被糾的首要對象﹐這實在令我無法苟同﹐特別是拿“茶藝館”的“藝”字來說事﹐更讓我五味雜陳﹗

筆者以為“繁體字”是堂堂正正的漢字﹐不能和“錯體字”﹑“異體字”之流混為一談。對于“錯體字”應該要堅決糾改﹐對待“異體字”則要狠狠取締﹐而對待“繁體字”則應帶著感情盡可能給以寬容﹐至少也應該放在“異體字”之後﹐成為不規范用字問題的老三。無論是“錯體字”還是“異體字”﹐雙雙都污染了祖國文字的純淨﹐而“繁體字”則恰恰相反﹐它是漢字文化綿延起伏的一脈﹐是中華歷史與傳統不可或缺的構成﹐眼下一個四平八穩的繁體“藝”字出現在“茶藝館”大字的招牌與廣告中有何不可﹖﹗廣東文化學會主辦的刊物《茶藝》﹐偌大的刊頭採用的就是繁體的“藝”字。我國國家郵政1987年9月5日為第一屆“中國藝術節”發行的紀念郵票中就是一個繁體的“藝”字鋪天蓋地﹐一個美侖美奐的“藝”字書法佔據了整個鮮紅的畫面﹐如此設計產生了攝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一舉成為中國紀念郵票新時期難得的精品。郵票是國家的名片﹐這枚繁體的“藝”字郵票隨著信函飛向了大江南北﹐飛向了海峽對岸﹐賞心悅目地飄落在全世界億萬炎黃子孫的的視野裡。

2006年春﹐我接到了臺灣嘉義的客家鄉親胡興中先生給我寄來的一枚“臺灣茶藝”郵票的首日封﹐使我對臺灣的茶藝和兩岸一家的親情有了更多的了解。臺灣的“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在該年1月26日發行了5枚一套的“臺灣茶藝”郵票﹐該套郵票採用連票的形式﹐行雲流水般地反映了臺灣茶藝的十個程序﹐每枚郵票表現兩個程序﹕“備具”﹑“溫壺”﹑“置茶”﹑“溫潤”﹑“沖壺”﹑“溫杯”﹑“干壺”﹑“分茶”﹑“聞香”﹑“品茗”﹐設計得極為精巧﹐這些步驟與閩南功夫茶的“白鶴沐浴”﹑“觀音入宮”﹑“懸壺高沖”﹑“春風拂面”﹑“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鑒嘗湯色”﹑“細聞幽香”﹑“品啜甘霖”等程序大同小異。“臺灣茶藝”與“閩南功夫茶”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分得清彼此﹕“溫壺”﹑“置茶”﹑“溫潤”分明就與“白鶴沐浴”﹑“觀音入宮”﹑“春風拂面”同曲同工﹐是臺灣茶藝對閩南功夫茶的亦步亦趨﹔但我以為“細聞幽香”則是閩南功夫茶對臺灣茶藝的借鑒與吸收﹐因為“聞香杯”這個名堂﹐當為臺灣同胞的創意﹐閩南與潮汕功夫茶往昔聞所未聞。臺灣“聞香杯”的介入與加盟﹐令閩粵功夫茶更添情趣﹐在對茶湯色香味的鑒賞中﹐讓“香”有了更多的表現﹐是臺灣茶人對祖國茶文化的特別奉獻。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茶藝”郵票首日封上有偌大的毛筆書法“茶藝”﹐那個繁體的“藝”字與祖國大陸“藝術節”紀念郵票上的“藝”字﹐竟如出一轍﹐又各俱其妙﹐或大氣或娟秀﹐體現了漢字書法的神韻與風骨﹐可謂茶香﹑書香與郵香﹐香飄兩岸﹐香香醉人﹗

我個人認為﹐進入數碼時代的21世紀﹐簡化漢字帶來的長處日趨式微﹐在電腦的普及之後﹐簡化字簡掉的筆劃也顯得優勢不在﹐反之簡化字給傳統文化帶來的歷史傷害則一直讓中國文化隱隱作痛。盡管簡化字實施了40多年﹐但簡化字和繁體字並存的局面始終存在﹐簡繁並用會導致混亂的擔懮看來也是杞人之懮﹐今後關于漢字的繁體簡體的長短優劣的研探勢必還將心平氣和的進行下去﹐最終也應該會有一個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結果。

漢字的“繁體字”在境外大多被稱為“正體字”﹐港澳臺同胞和許多海外僑胞對祖國傳統的“繁體字”懷有更深的感情﹐如果能在廈門這個特殊的窗口﹐給以生生不息的繁體字以較大的寬容﹐或者如此寬容能成為有關部門執法的一個選項或考慮﹐把有限的糾偏精力與能量更多的放在用字的錯異上而非繁簡上﹐是不是更為妥帖﹖﹗

善待繁體字﹐善待繁體字﹐至少時下極不宜安排小朋友們來與招牌上的“繁體字”過不去﹐滿大街的東張西望不利于交通安全啊﹐當我目睹一群少先隊員在我們廈門特區的大街上與一家臺灣同胞開的“茶藝館”理論“藝”字的對錯並筆錄“不規范的鐵證”時﹐我的感覺很糟﹐簡直遭透了﹐小朋友啊小朋友﹐以及小朋友後面的大朋友﹐在下鄭啟五以一個老少先隊員的名義很想說﹕面對茶藝館一個繁復的“藝”字﹐我們還需多學習﹐多揣摩﹐多體會﹐三思而後行啊﹗

華爾街的「潘多拉」盒是如何被打開的?

DWNEWS.COM-- 2008年9月28日15:7:21(京港臺時間) --多維新聞網
香港經濟導報顧列銘

次贷危机的根源是无度的金融创新,而从一开始聪明绝顶的华尔街银行家们就深知这场游戏背后的高风险,但贪婪的本性战胜了理智……

9月20日,美国政府公佈,拟动用7,000亿美元,购入“不流动”按揭证券,并将国债法定上限提升至11.3万亿美元,从而成为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最大型的救市方案,有专家估计救市成本更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美国总统布什表示,纳税人虽承担巨额金钱,但总比大规模失业、退休金尽失为好。

这是应对次贷这一金融“原子弹”的最新手段。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公佈史无前例的上述救市方案时之前,向眾议院议员简介金融市况时,形容前景“灾难性 ”,在场议员无不讶异,鸦雀无声,情况维持了10秒。正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坦言,美国正陷於“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盪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大。

那麼,次贷“原子弹”又是如何形成和爆炸的呢?现代债券市场创新的核心路线就是将现在的国家信用產品向企业信用產品延伸,信用评级的功能与作用越发显得突出。这是因为,信用评级是债券等金融產品定价的主要依据,随著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批评人士指责信用评级机构故意帮助投资银行和券商提高此类投资產品的信用评级,而且未能在危机显现后及时降低此类投资產品的信用评级,从而导致消费者因为不能完全了解其中的风险而最终遭受严重损失。

事实上,2001年后,随著美国安然、意大利帕玛拉特破產案调查的不断深入,曾被市场奉若神明的资信评级行业也受到了质疑。今年7月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表调查报告称,在给高风险次贷金融產品进行评级时,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都存在违反内部程序的行为,并且未能避免利益冲突问题。

标普、穆迪和惠誉这三大评级机构在避免利益冲突问题上都有明确规定,但SEC的调查显示,一些对高风险次贷金融產品进行信用评级的工作人员竟然直接参与评级费用的商谈。由於评级费用由债券承销商支付,评级越高越利於债券销售,评级费用也越高,因此评级机构无法保证评级的独立性。

次贷危机的根源是无度的金融创新,而从一开始聪明绝顶的华尔街银行家们就深知这场游戏背后的高风险,但贪婪的本性战胜了理智,投行的疯狂创新作为解决1980年代房地產金融危机的一种途径……

此后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几乎都证券化了,导致住房抵押贷款中的一部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出问题后,不断通过抵押贷款担保证券(MBS)这一金融衍生品的桥樑,引起美国所有的资產担保证券(ABS)价格下跌,并将美国资本市场拖入泥潭。

而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及其衍生品市场的繁荣是建立在一个“美丽”的假设上——只要房价一直在上涨,万一抵押贷款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出了问题,可以及时将房子高价出手,不仅归还了贷款,还能赚上一笔;而只要房贷违约率不高,建筑在次级抵押贷款之上的结构化债券及其衍生品市场大厦就不会坍塌。

在这个美丽的假设蛊惑和引诱下,如果次贷危机的债务链条仅限於购房者与房贷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关係,那麼,其损失和影响后果是比较有限的。但资產证券化改变了一切,令人眼花繚乱的金融创新工具使得次债泡沫不断膨胀,直至必然崩溃。

由於次贷发放机构一般不能通过吸收存款获取资金,这些机构出於获得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或避税等目的,就将具有特定期限、利率等特徵的次级房屋贷款组成资產池,以此作为现金流支持,通过真实出售、破產隔离、信用增级等技术手段发行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从而形成了这样一种链条:房贷零售商负责招揽顾客;房贷公司以高槓桿比例向银行举债买下按揭贷款分类打包成各种MBS,然后出售给债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商业银行之所以默许房贷公司甚至以高达 1:98左右的槓桿比例大量举债,是因为房贷公司发行的这些债券可以作抵押品。

MBS使贷款人通过出售信贷资產组合获取低成本资金,不仅反向推动了次级房贷规模的不断膨胀,也使MBS自身规模急剧扩张。有数字表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次贷佔整个美国住宅抵押贷款市场的份额仅为2%,但到2006年末,该比例已高达15%左右。而MBS餘额到2007年第一季度末已接近6万亿美元,佔住宅抵押贷款餘额之比达57%,而投资银行如花旗、高盛、美林、雷曼、贝尔斯登等的介入,则使这场资產证券化的金钱游戏进入到高潮阶段。

早期的MBS因原封不动地将基础资產所產生的现金流直接“转手”给投资者以支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不存在证券级别和支付速度的差异,因而被戏称为“过手证券”。华尔街的投行们并不满足於上述几个百分点的回报率,而将分档技术引入到证券化產品设计中,针对投资者在期限、风险和收益上的不同偏好,把基础资產的现金流加以剥离和重组,设计成不同档级的新债券,以体现本息支付、风险承受能力上的区别,这既满足了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也便於发行人转移风险。

经过多次打包重组后,华尔街的金融“天才们”就在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这一最初的基础资產之上,吹起了一个巨大的“次贷”信用衍生品泡沫市场。据统计,2004~2007年中期,担保债务凭证(CDO)发行总量高达1.2万亿美元。

不但如此,华尔街投行们自身设立的对冲基金,以及其他私募基金更是这场游戏中当仁不让的要角,它们多以高达1:30甚至1:40左右的高槓桿比例拆入资金加入这场游戏,使次债资金链条更加复杂化,危机累积的爆发能量和破坏力更加巨大。

出现超级流动性黑洞

从2004年中期开始,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美国房价自2005年10月掉头向下,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年违约率到2007年2月迅速爬升到12.6%,随著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產保护,曾经红透半边天的次债市场,终於危机大爆发。

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突然发现,那些信用构建出来的虚拟资產,根本不可能拯救水深火热中的自己。曾经看起来泛滥的流动性,在所有人都把钱抓在自己手裡的时候,突然显得如此紧张。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资本货币市场上流动性迅速消失,形成了一个吞噬流动性的超级“黑洞”现象。而流动性黑洞的形成是出现信用危机的最有力的表徵。据美国银行的分析比较,与前几次金融危机在达到高潮三个月后世界资本市场总规模剧烈收缩的程度相比,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最惨重,高达14.7%。

当危机来临之时,各金融机构纷纷拋售次级债券以求止损,但结果是价格一路暴跌,也吓退了可能的接盘者,结果市场流动性陷入乾枯境地,价格发现功能几近丧失。全球金融机构高达几千亿美元资本金损失,美国房屋资產价值高达几万亿美元的蒸发,算上各自的乘数再加上世界资本市场总额的剧烈减值,用超级流动性黑洞来形容这一剧烈的系统性信用收缩态势也不为过。

聽聲音 ─ Daniel Powter『Whole World Around』

知道Daniel Powter這位歌手源自Ford New Mondeo的廣告。據說廣告播出的時候,收錄有『Whole World Around』的Daniel Powter最新專輯尚未發行呢!

聽這首歌,超fu...



Daniel Powter (丹尼爾) - Whole World Around (擁抱全世界)
作詞:Daniel Powter / 作曲:Daniel Powter

Life's been good I can't complain so far.
Designer clothes, expensive caviar.
And gated homes to keep the wolves at bay.
Tinted glass to hide my guilt and shame.
Neon signs and vagrants at the door
Broken values, needles, liquor stores
And won't somebody help me to believe.
Help me to deny the things I see

But whatever comes your way.
Sometimes you win, sometimes you lose
When it all comes down you make it through.
You got the whole world around
You got the whole world around.
Something tells me not to make a scene.
Open up your heart and let me in.

I've traveled far enough to meet my own demise.
Seems like everyone I know still wears the same disguise.
Take me, rape me, push me down as long as I’m understood
Like the soldiers view from the bunkers to the towers on Park Avenue

Something tells me not to make a scene.
Open up your heart and let me in.

聽聲音 ─ Dido『White Flag』

很喜歡Dido的聲音,磁性、略帶慵懶,些許淡淡的哀傷,不知道她的粉絲是否都是女性?

『White Flag』是Dido於2003年發行第二張專輯《Life for Rent》中的主打歌之ㄧ。延續其溫柔徹骨的音樂,加上Dido感性的聲音,很擄獲人心,是我常聽的幾首音樂之一。




『White Flag』

I know you think that I shouldn't still love you,
Or tell you that.
But if I didn't say it, well I'd still have felt it
where's the sense in that?

I promise I'm not trying to make your life harder
Or return to where we were

Well I will go down with this ship
And I won't put my hands up and surrender
There will be no white flag above my door
I'm in love and always will be

I know I left too much mess and
destruction to come back again
And I caused but nothing but trouble
I understand if you can't talk to me again
And if you live by the rules of "it's over"
then I'm sure that that makes sense

Well I will go down with this ship
And I won't put my hands up and surrender
There will be no white flag above my door
I'm in love and always will be

And when we meet
Which I'm sure we will
All that was then
Will be there still
I'll let it pass
And hold my tongue
And you will think
That I've moved on....

Well I will go down with this ship
And I won't put my hands up and surrender
There will be no white flag above my door
I'm in love and always will be

Well I will go down with this ship
And I won't put my hands up and surrender
There will be no white flag above my door
I'm in love and always will be

Well I will go down with this ship
And I won't put my hands up and surrender
There will be no white flag above my door
I'm in love and always will be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讀《易中天品讀─漢代風雲人物》



終於看完《易中天品讀─漢代風雲人物》,原本以為能很快看完的。

我看的這本是『東方出版社』出的簡體版,Alex出差經香港赤臘角機場時買了送我的。書頁中間較大字體的本文,是易中天教授再整理自央視《百家講壇》所做系列講座之《漢代風雲人物》講稿之全文字增補版。書扉二冊則是與本文相關、節錄自《史記》、《漢書》、《資治通鑑》,還有少部分其他書籍的古文原出處。

有一回帶小朋友逛書店,發現台灣也出了本書的繁體版,拿了翻翻,發現台灣出版商將古文部分取掉了,感覺有些可惜。出版商的這個決定,可是因為台灣閱讀古文的能力普遍低落嗎?

西漢歷史之精采,一直是中外歷史學家津津樂道的,參與這幕戲的主角們,當然也是個個生動鮮明。易教授書中介紹的主角人物有劉邦、項羽、韓信、晁錯、袁盎、竇嬰,郭勇健先生補遺了五位,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呂雉,可書中穿插出場的人物遠遠多於此數。可惜易教授未繼續講演,以上都是西漢開國草創期的人物,書取名為「漢代風雲人物」,稱不上完整。

我見過易中天教授在CCTV《百家講壇》的講演過程,相當精采。雖然他幽默風趣的話語同樣躍然紙上,但少了他生動的語調及肢體動作,遜色不少,所以閱讀本書的樂趣更大部分來自於書頁二側的古文。我很下功夫在學習閱讀文言文,能看得懂七八成對我意義重大。

簡體版的《易中天品讀─漢代風雲人物》是一本好書,我強調是簡體版,繁體版去掉原始出處的作法太可惜了!

达赖喇嘛的消沉

這是我與朋友D君就關於「藏獨」及「達賴喇嘛」許多次談話之ㄧ次。有些憂心刊出會引發太多的口誅筆伐,但 blogspot 既然如此冷場,應該能安穩好一陣子 。我挺關心這個議題的,刊出了!

- by Eve
==============================
==============================
Eve to D君 ─ 2008/05/27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达赖喇嘛一向以乐观与微笑的形象著称,在与国际媒体的会晤中,他时常会迸发出一阵阵富有感染力的笑声。最近,为争取对西藏事业的支持,达赖喇嘛出访欧洲。然而,在他最近的行程中,当他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我们发现,这位72岁高龄的诺贝尔奖得主对于600万藏人的境遇,表现出的是一种抑制的、近乎消沉的心情。

在本报45分钟的采访中(采访地点位于诺丁汉赛马场旁边的一所酒店,与他在印度北部的流亡居所相比,这里肯定就像是另外的一个世界),达赖喇嘛流露出一种与日俱增的无奈和挫折感。他表示,自己以和平方式寻求西藏自治的承诺,正失去年轻一代藏人的支持。他在采访中表示:"我不再在意自己是否正在失去影响力。"

然后,当我们问及达赖喇嘛如何看待故乡前途时——自1959年以来他一直没有回过西藏,身着紫红色袈裟长袍的他耸了耸肩。"我真的感到很无助,就是这样,我尽了最大努力。半个世纪以来,我一直无家可归,只有一个目标。我通过道德诉求来帮助西藏人民的做法是不是已经失败了?行啊,就算它失败了吧。可我还是一位佛教徒。与普通政客相比,我的想法略有不同。"

在这些艰难的日子里,这种无助感可以理解。然而,2008年应该给他提供了重要的机遇,让他可以从中国政府获得西藏更大自治权的切实承诺。中国政府决心在今年夏天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许多藏人曾以为,这可以对中国政府构成压力,迫使其做出让步。

然而,至少已造成6万人丧生的一场大地震,让中国在一夜之间从"恶徒"转变为受害者,令国际社会对西藏的同情渐趋枯竭。自3月份的拉萨骚乱爆发以来,中国招致了如潮的批评。

达赖喇嘛承认这一点:"当然了,一开始,人们对这次大规模地震的受害者表示出更多的关注。"
但他仍然坚信,西藏问题现在被逐步边缘化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拒绝让外界见证对人权的镇压。

"正在进行(对僧侣的)再教育,这是很显然的事情。有些地方有人被捕。这也是我为什么经常向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表示:'请让更多的人到那里去,让他们自己看看发生了什么。'"

达赖喇嘛抓住了一线希望。中国政府决心在奥运临近期间保持西藏的稳定,因此同意下月与达赖喇嘛的代表商谈西藏地区的未来。当然,达赖喇嘛对中国政府的动机表示怀疑。他问道:"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奥运,还是要解决西藏的实际局势?我不知道。"

不过,达赖有一系列要求,首先是对拉萨骚乱中被捕的示威者进行公正审判。至于西藏的政治解决方案,他坚称自己并未追求西藏的完全独立,而只是"切实可行的自治"(realistic autonomy)。他还暗示,他要求的不是在以往幅员更为辽阔的所谓"历史上的西藏"进行自治,而只是目前的"西藏自治区"。

但他坚持认为,无论藏人居住在哪里,中国都必须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我们寻求的是真正落实(藏族)少数民族的权利,他们正面临文化和语言的灭绝,我们在为所有这些人而努力。"

无论下个月的谈判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达赖喇嘛与中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仍会高度紧张。不过,达赖喇嘛对中国国家主席和总理谨慎保守的路线表示理解。

他表示:"我对胡锦涛和温家宝表示同情。他们管理着10多亿人口的国家,要面临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的伤痕仍然存在,另一代人身上又经历了天安门事件造成的创伤,腐败现象很多。"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国家。旧传统遭到严重摧残,马克思主义已然失败。因此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所以,中国领导人更加谨小慎微。这很实际,也可以理解。"

然而,达赖喇嘛毫不掩饰中国侮辱性的激烈言辞给他造成的伤害。"如果有一些中国官员觉得,把我称为'魔鬼'或'穿袈裟的豺狼'是合适的,这没有什么。可是中国成百上千万纯真的年轻人呢?如果他们真的觉得达赖喇嘛是个魔鬼,我会感到挺难过。"

英国《金融时报》詹姆斯·布利茨(James Blitz)、莱昂内尔·巴贝尔(Lionel Barber)、张力奋联合报道
译者/何黎
============================================================
D君 to Eve ─ 2008/5/27

前段时间,在德国的时候,有篇文章是国际先驱导报的记者写的,发给您
********************
达赖在波鸿演讲时,多年来遭达赖打压的多杰雄登教派信徒举行抗议示威,这让德国人非常惊异。 路透社

气急败坏否认"藏独" 突然发动"拥抱攻势"

他招牌式的笑容不见了,低声和身边的助手商量着什么,很快,他还是决定自己出马,音调一下子提得很高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吴黎明发自柏林 5月15日,达赖喇嘛开始了对德国为期6天的访问。与以往开展的所谓"宗教之旅"不同,达赖此行要在波鸿、门兴格拉德巴赫、纽伦堡和班贝克这4个德国城市分别进行演讲。"此次访问主要是谈政治。"负责具体安排其行程的德国"西藏援促协会"主席说。

为了给所谓"政治之旅"造势,5月16日上午,达赖在德国西部城市波鸿市政厅举行了媒体见面会。但他或许没想到的是,《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提出的问题,却令他措手不及。用德国媒体的话说,本报记者的提问打乱了达赖"精心设计的作秀"。

只字不提四川地震灾区同胞

当天上午9点左右,市政厅门前的广场照常开着早市,如果不是一张"媒体请入"的指示牌,或许没人会知道这里将有一场重要活动。穿过迷宫一样的市政厅走廊,安全人员仔细检查了记者的行头,连相机也要当面拍一张才放行。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此行只是想听听刚派代表和中央政府举行过谈判后首次出访的达赖说些什么,看看他对震惊世界的四川大地震有什么表示,特别是那里也生活着藏族同胞。

9点30分左右,达赖在波鸿市长、随从官员和至少6名保镖的簇拥下步入大厅。他展开自己招牌式笑脸,不停地双手合十,不时和靠近走廊的记者握手拥抱。在与本报记者身边的德国记者握手后,忽然一回头发现了亚洲脸孔的我,达赖又走回来与我握手,还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用汉语说:"你好!你好!"

发布会开始后,达赖对东道主的邀请和组织表示感谢,一个劲地双手合十,不时憨憨地笑——他正是靠这些童趣似的姿态打动了欧洲人,当天也不例外,外国同行们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不过,我没有笑,原因很简单——达赖对刚刚发生的四川大地震只字不提,此时包括很多藏族同胞在内的国人至今生死未知。

和惯常的宣传方式一样,达赖首先阐述了"人生观点"。德新社和"德国之声"的两位记者也很配合,先后提了两个问题,让他有机会全方位重述自己的主张,不时插入媒体欢迎的玩笑,甚至调侃自己的翻译,记者见面会进展得"很顺利"。

达赖一个劲地重申"不寻求独立",一副"责任完全在中方"的做派。

从气急败坏到低声狡辩

发布会已经接近尾声,走廊上的组织者已经开始躁动,这时我举起了手。达赖环顾左右,看到了,说:"请来自中国的记者提问。"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我。

"你老是说不寻求西藏独立,只寻求真正自治。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不久前你派往中国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是你的私人代表甲日·洛迪,我从网上查了'藏青会'的网站,发现甲日·洛迪是藏青会的创始人之一。'藏青会'网站明确写明其宗旨之一是'不惜牺牲个人生命为西藏的完全独立而奋斗'。你派了一个'为西藏独立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去谈判,这是否与你'不寻求西藏独立'的说法相矛盾?第二,你说的西藏自治是指你们提出的'大藏区'还是目前的西藏自治区?"

放下话筒,我注视着达赖喇嘛。他招牌式的笑容不见了,低声和身边的助手商量着什么。我隐约听见他在说"你们的组织",好像是让可能也曾是"藏青会"成员的助手回答。

很快,他还是决定自己出马,音调一下子提得很高:"现在每个人都知道藏青会代表西藏独立。我曾明确地对这个组织说,你们的立场跟我们的立场完全不一样,我们不追求西藏独立。"

这时,坐在达赖旁边的助手提醒说:"他问的是甲日·洛迪的事情。"达赖的声音突然低了下来,他小声说:"这个问题你可以去问甲日·洛迪本人。"然后他又顾左右而言他,转而滔滔不绝地讲述历史。大意是,甲日·洛迪的确是"藏青会"创立人,一些"藏青会"的成员后来也参加了"流亡政府",但是人的想法会变的云云。

从背后"热情"拥抱本报记者

会场的气氛再也没有之前那么愉快。也许达赖也意识到了,他转而攻击中国媒体,说我们在抹黑他,称他是"头上长角的魔鬼"。达赖此时把双手放在自己头上模仿"长角",外国媒体同行们终于又笑了。

接着达赖开始就"大藏区"问题打起了太极。他说:"如果我们要求独立,就存在疆界问题。但是我们不要求西藏独立,只要求真正的自治,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在同一国家内,只要真正实施自治,疆界就不是问题。"

事实上,众所周知,达赖集团鼓吹的所谓"大藏区"包括现在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全部地区、新疆的五分之一、甘肃的三分之二、四川的三分之二、云南的一半,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达赖谋求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大藏区"以及他所声称的所谓"西藏自治",其实质都是否定西藏现行政治制度,谋求"西藏独立"。

由于要赶场,回答了《国际先驱导报》的提问后,达赖结束了发布会。三名德国记者和两名日本记者纷纷过来问我甲日·洛迪到底是怎么回事。突然,我感到自己被谁抱住了,回头一看,竟然是达赖。达赖一边拥抱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由于现场吵杂,我没有听清达赖的话,据外国记者在后来的新闻稿中描述说,达赖让我"别生气",并要我"向中国人民转达他的致意"。

后来,一些外国同行也围拢过来,本报记者重申了对达赖关于"不寻求独立"态度表示怀疑的观点,同时对外国同行说,达赖今天应该向四川地震受害者表示哀悼,要知道,震区有不少藏族同胞遇难。

中国留学生场外为灾区募捐

而5月16日,就在波鸿鲁尔会议中心达赖演讲场外,波鸿大学留学生王鹏以个人名义申请在此举行募捐活动,几个同学也前来帮忙。

"我们组织这个活动就是让德国人知道,中国发生了地震,灾区民众急需援助。我想,这些人花钱来听达赖讲人权,他们为什么不关心地震灾区人民的人权,尤其地震发生在阿坝,那里有藏族同胞。"王鹏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这些在达赖演讲场外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中国留学生们,并未与达赖直接对抗,他们"请帮帮地震的受难者"的标语打动了不少德国人,一些德国当地人默默走上前,向灾区捐款。

奇文一篇『汶川地震奇闻异事录』

此篇『汶川地震奇闻异事录』是四川汶川地震過後朋友D君寄給我的貼文,我好喜歡。佩服原創的國學功力,寫來令人發噱又想哭。

- by Eve
============================================================
一、汶川地震

红朝六十年五月夏九日,蜀郡蟾集,荆南塘涸,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汶川震八度,都江堰、德阳、绵阳、阿坝、什邡四十四州县悉毁,民舍倾覆二百余万间,士民死伤三十余万, 京畿二十八省皆有感,八日乃罢。

会党魁、主席涛公幸倭国未归,总理、指挥长温公将疑卒三万巡都江、德阳,自公以下皆荷瓦砾焉,兵民皆感悦。然蜀道危峻,公典兵未久,将佐狐疑不前,公怒日:诸君皆民所养,自思之尔。十六日,涛公始巡幸诸城,益卒八万助之。十七日,倭国、新罗、俄国、狮国遣兵驰援。十九日十四时二十八分国殇,半旗鸣笛,默哀三分,禁乐三日。

二、邀功

地震局诸公畏诛,自寻避罪之策,遂遣副局张宏卫于外宣言曰:震乃天灾,非智者所能测也。时ao_yun将作,外蕃朝国,又欲自媚于上,曰:京畿无震。民闻之,皆笑。

三、义丐之一

金陵江宁区,某丐,年逾花甲,皓首白发,蓝衣蔽履,以乞食为业。十六日,官募捐于道,丐捐金五元;十五时,复投之百元。自谓曰:羞散币,至钱庄兑大钞捐之。询其姓名籍贯,弗言飘然而逝.

四、义丐之二

某丐,不知何许人,也未详其姓字,年约弱冠,枯发瘦削,以手臀交错而行,日乞于市。是时,蕃禺华乐街善者募捐于道,丐进于箱台前曰:余捐币。善者置箱于地,取钵内碎银投之,少间,又曰:尚有余钱。遂探胸囊取储银复投之。众嘘叹不已。

五、陈光标

陈光标,金陵人也,年三十九,少贫,及长,貌甚伟,以土木为业,家资巨万,乐善好施。闻北川震,馈金五百六十万,将部曲百人,携吊车、推土车、挖土机六十,裹粮自武昌趋绵阳,一日行两千里,十三日午抵都江堰,道路雍塞,委车二十,员四十济军。自将余众急赴北川,于北川中学敛骸骨二百,活人数十。士民闻之,咸长叹曰:真乃將相才也。

六、林浩

林浩者,汶川映秀人也,年九岁,入庠就学二载,聪慧果勇冠绝乡里,尝率诸童于旷野陈兵持茅如临敌状,众皆畏服,推为学长,父母珍爱如拱璧。

十二日,地震,馆舍俱毁,同齿死伤什七八。时浩奔廊外不及,断垣踣彼及友者二,友皆昏厥,既而遽起,身载之与师,然头额亦疮。返家,双亲杳无所寻,其秭携三人,渡鸟道诣都江堰取食。

好事者造访,无羞赧之色,言辞清越,若无旁人,世人奇之。

七、肖晓川

去北川十五里,有邑曰:邓家海元村,学馆曰:刘汉希望小学。地震,馆舍岿然,主任肖晓川诸生将学童四百八十三置平地.少间,亲友收领略尽,乃携所余七十一人穿山越岭,径指北川。会风雨大作,落石不辍,道路阻塞。薄暮,露宿山林,乞粥荒村。翌日,抵绵阳,十四日饱食于英才。其小者止五齿,诸生亲友亦多没于此役。世人闻之曰:大爱无爱,为万世师长。

八、陈坚

北川民陈坚,埋于巨石三日未食,日:几欲自绝,然妻女未知存亡,遂自坚待人生之。明日,掘出,未几,殁。闻者无不泣下。

九、张吉万

北川稚童张吉万,年十一,性孤好学,素有大志,父母求食未归,与妹张韩独居,所食皆仰其十指。会城郭倾覆,泥宁难行,吏民皆恐惶无所依,吉独驮韩越岭徒步半日,抵绵阳,安然无恙。国人闻之,赞曰:真伟丈夫也!

十、覃千秋之一

覃千秋,湘人也,天命之年,时于德阳学堂授业,师生百余,桃李天下.震发之时,于纷石崩落之际,舍身以护学生四人,及至众援来救,公已然千古,其遗状若膺之振翼,乃幸四生得脱,众皆掩面而泣.未几,其举九州传闻,民无不叹曰:真万世师表也.

十二、覃千秋之二

塾师谭生,字千秋。值剧震时以身护讲台,四学子因以无恙,然谭生罹难矣。呜呼!其行如其名,足撼千秋!

十三、王龚氏

戊子年丁巳月壬子日未时,西蜀三川大震,瞬时飞沙走石,天崩地裂,河谷阻塞,有北川官办银库塌陷,王龚氏与夫俱埋其中,夫护妻而亡,裂隙狭小,不得脱身,王龚氏伴亡夫于废墟下呼号三日有余,未果。饥喝时自戗其腿饮其血,以维持生命。昏昏中有救援官兵至,求锯自断右胫骨,求剪自割肉筋,仍得以生还。问曰:弱女子何来如此之神勇?答曰:诺夫遗言,育儿成人,未敢自弃性命。呜呼,汉时关公刮骨疗伤留名千古,今王龚氏饮血断腿求生之壮举,古人比之尤不及也!是以列传,以示后人

十四、义犬之一

汶川七盘沟某生,收寄一犬,名曰:多多。十二日,午寐于馆,犬忽窜匿不宁,吠声不断。斥之,依如故。生妻自度其意:解屎尿,遂启扉纵之,然盘恒不去,狂吠不止,怪之。少倾,地震,某及妻奔亡于野,遂安。时牧守屠狗防疫,某不忍自戮,藏诸舍,岁余,犬卒,大恸,起冢祭之。

十五、义犬之二

龙门山谢家店子村有老妪曰牟帮礼,年逾古稀,尝养犬自娱.十二日震,湮埋于棚,儿媳自救无果,乃下山乞援,小犬自伏待于旁。十六日九时,兵民忽至,犬吠导人寻迹,老妪遂活。

十六、李某

什邡市红白镇李某,假寐于馆。地震楼塌,扉盖背立仆,辗转仰卧,于穴间探瓶一、纸若干。四日无食,饥甚,以尿溺合碎纸而食之。十七日,掘出,止伤一足,好事者访之,声如洪钟。众人皆喜。

十七、礼让

绵阳汉旺镇,有学痒东汽中学,五月十五十九时,或云:埋童二。兵民趋墟下窥探,止一男一女,微创。男童让,曰:救彼。女童曰:彼创甚,宜先。众泪如雨注,奋然负土,二十二时皆脱.

十八、砖家

有专家云,私塾四大皆空,乃易损之屋然有新闻曰,四川一大侠,修之5所皆在震中蔚然不动,如有天助,众人问之神法侠客曰,无他,但良心尔,一字谓之曰心!

十九、义男

呜呼,念其男,与妻识于弱冠,携手人世,女无倾城之貌,男无经国之才,虽无山盟海誓,亦愿长相死守。其男劳作于外,其妻守于内室,人到中年,无他想,惟愿父母大人安康无病,幼子成其诗书。今天灾,亡其一,思昔日,奔劳之际,每至家,见妻儿笑语,辛劳尽去,今宁得往昔之万一?每思至此,不叫人吁天问地?何残忍至斯!!

其像有好事者传于网际,众人云:有情有义真男儿也!!!!

二十、蒋敏

羌女蒋敏,聪慧而窈窕,邻里少年皆好俅之。待及箳,择佳偶,夫乃蜀中太医院当值是也。未几,膝下有女瑞瑞,甚乖觉伶俐,不复其乐融融。

时遇巴蜀大震,其族人十之九殁,惟女与夫独活,悲甚。女劇慟,整日以泪洗面。乃至坊间为灾民施救,日:"余母女或能活,定当被人爱之,此亦然"。

恍惚间误认孩童为己女,惊觉,乃晕厥。有好事者,欲于其人其事而谋利。女无奈,乃入朝谢恩,后隐之。

二十一、可乐男

绵阳汉旺东汽学痒虽处国企遇震未能幸免,亦颓。至五月十五戌时,或云:其下埋童二。兵民乃趋墟下窥探,并掘,许久始闻男女并列其中,受创可。众奋然掘进,然洞小。男童让,曰:救彼。女童曰:彼创甚,宜先。至亥时皆脱,女先跛行出。至男抬出,疾呼:来可乐!继而曰:冰镇之。众闻皆乐,寻之不得,无奈以蒙牛奶授之解渴,然耿耿于怀。

旁有好事记者发文报之,一时引为笑谈,竟造成天涯纷争。始知其名为薛枭,是为记。

二十二、白岩松

时国之大殇,举国哀号。有媒者众,共赴险地,唯实而表者先,鞠躬尽瘁,其志国人皆仰止。然,昏昏然不知所急着鲜。以白姓岩松者为首,国人共愤。视性命于草芥,取真景于首冲,搏眼泪尤重于救生命。呜呼,业之德于人之德熟重,不过人心耳!

二十三、王石

世有王石者,其父从王震征新疆,有功,特幸,震以为柳州铁路局长。逮石长,时粤省督以女妻之,得恃父、翁之势,射商贾之利,罔不应手而解,转业房产为职,卒致身家亿万。性喜登山,每出,必耗资万计;偶行小善,必为石铭。复自作传,开文阁,延捉刀,所售房产每多巨幅书其绩,图其影,好名如馨。

国朝五十九年四月初八,蜀中汶川大震,祸及数百里,灾不绝于道,哀鸿遍野,寖数万最,宣告天下,举国悲悼。聿夫庙堂之上,乡野之下者,政要名优,外商内贾,鲜不慷慨解囊,热血赞赈,神州乃隐然而有中兴之象焉。

方斯时也,石曰:赤县广袤,灾故常耳,属徒率不过人捐十缗,逾则为累云云。识者大哗,责之以义,石辩弗利,闭不纳言。四月十二,躬赴川中救灾,倏忽闻诸:石通工部侍郎及蜀臣工,已定善后廙计讫。

君子曰:商贾之道,固属射利,然亦有大义存旃。若夫富豪如香江李氏,台岛王氏,潦倒如街丐残疾,青楼诸女,蔑不踊跃倾赀,以抒国难,拳拳赤忱,罄竹难书。而石前出冷语于公众,后谋私利乎暗室,不亦鄙哉?或刺石曰:顾可越世之峻峰,曾能逾夫汶川一茔邪!道义苟丧且富,是圣人所谓为富不仁也。

二十四、徐女记

熟女徐娜者,乃央视一雏记也。震事初起即外派急赴都江。是日晚央视直播连线,众目睽睽,盼极。答曰:余身在蓉城酒肆。且言之喏喏。董主持催问聚源学痒现场救人状况,情急,竟曰:已毕。大哗,国人皆曰此女可除。

二十五:假捐

是时,贩夫走卒,王公商贾,皆慨然解囊赈灾,钱逾六十亿。岭表惠州中学,意显功德于外,置箱于操场,师长投币,校长倾箱取之,于众前复投之,未几,复取钱币分至诸门生鱼贯而投。一生亲摄迹发于天网,举国哗然而谴之,日:非师之道也。诸师长诡日:未绣影,补之。

所謂『跳樓自殺』...就只是這麼一回事!

許久前同事給的郵件。喜歡朱德庸輕鬆的圖畫及其涵義,所以一直保留著。現在刊出來分享!

我想任何人都會遇到心網糾結難解的時候,樂觀的人或許大笑幾聲就能雲淡風輕,也有些人會盡往死胡同鑽。我不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猜想未來也應該平平凡凡,但我相信凡事都能退一步海闊天空...

- by Eve
PS. 原來就是一大張的圖檔,直接貼圖都顯小,我只好裁成一張張的小圖刊出。展現時中間會出現空白,抱歉妨礙閱讀了。















看雲去


辦公室窗外的陽光依然炙熱,走出戶外才覺得有些微涼,秋意越來越濃烈了。

早上搭公車經過基隆河,望見河堤邊綠草如茵,是坐看雲起時的季節,
總是引人遐想。透過濃密樹葉間閃爍的耀眼陽光;遠遠的瞧見高聳的台北101矗立在藍天之中;走在台北市政府一片毫無遮陰的廣場,看彩色磁磚反射的光芒...猛然一陣風吹來,所有樹葉發出莎莎的聲響,這就是秋天的聲音了嗎?

自小有一個鮮明夢想。希望是個巨人,來回穿梭在波巒起伏的山間,找一個舒服的山陰溝槽,躺下、枕著頭望晴空之中漂浮的白雲...

血液中流淌的
不安又蠢蠢欲動了,這時候我總想放肆的鬆開手中的一切,隨雲朵兒飄晃...我是秋天之子,秋天』是我最愛的季節。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也談『三聚氰胺』

許久沒同D君連絡,特意去函,邀問他對三鹿毒奶事件的看法,本想私下聊聊,最近媒體實在砲轟的厲害,blog不必隨之起舞。今天看了D君的復函『责任重于泰山 』,我的看法與D君及他的朋友ㄚ有些微不同,決定還是湊個熱鬧,說說我的看法。

網上搜查的資料:
******************************
from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781976&last=8244349

工業合成主要使用尿素為原料,在加熱和一定壓力條件下:
三聚氰胺合成工藝又可分為高壓法(7-10MPa,370-450℃,液相)、低壓法(0.5-1MPa,380-440℃,液相)和常壓法(<0.3mpa,390℃,氣相)三類。

奶製品包含奶粉並不會加溫到上述的高溫,所以食品中的尿素並不會轉換成三聚氰胺。

據說要提高食品的氮含量最早是添加尿素,因為操作簡單,是最早讓食品的含氮量提昇的方法。 不過,因為科技進步,有人發現三聚氰胺的含氮量更高,不過溶解度沒有像尿素高,所以一般的農家不易自行加工。注意一下就會發現,出現添加三聚氰胺的原料多以粉末等固體物質偏多,奶粉、奶精、奶糖等。

另外,網路上查到販售蛋白精(三聚氰胺)的產品其實不是純化過的三聚氰胺。 樓上大大提到三聚氰胺(純化過的)不便宜,網路上查到的蛋白精其實是合成三聚氰胺剩下來的廢液濃縮而來,應該不會太貴。
******************************
我比較偏向認為奶品業者在產品中加入三聚氰胺由來已久,從台灣陸續爆發含三聚氰胺的食品,產品之多樣性、廠商又不盡相同可推測出。只因某些執事者『对添加三氯氰胺后的后果缺乏认识,认为出不了大事。』,漸漸下手重了些,終於惹出事端。

例舉台灣的例子,幾乎眾所週知的,在年糕、油麵、燒餅、油條、魚丸等,多用硼砂做為增加食品韌性、脆度以及改善保水性、保存性的添加物,雖然目前已為法所禁止,但我對製造商的守法程度保留懷疑。

硼 砂( Borax ) 為硼酸鈉 (sodium borate ) 的俗稱,毒性較高,那一天若有某廠商添加劑量過高,這些食品不會餐餐吃,也不會每天吃,倒楣購買了不良品的消費者頂多身體稍感不適,多半不會懷疑食品的添加物;就算知道是硼砂引發的問題,受害者有限,也不至於引起軒然大波。

但奶類或豆類三聚氰胺添加過量,每天必得食用奶粉的嬰孩該一定會出問題,這就顯得事態嚴重又不可原諒了。這些泯滅良知的奶商居然笨到在嬰兒奶粉中也添加,貽害了民族幼苗不說,東窗事發,搞得自己身敗名裂,又尤其引發全球性的恐慌,簡直是......無知、愚蠢、又可惡!

台灣送檢的各類食品中,驗出含有三聚氰胺的比例居然頗高,今早聽新聞,連麵筋製造業都被要求將大豆再製產品送檢,這就顯得弔詭囉!上青天已不是夢想,但想有乾淨不受污染的食品,難!

轉貼一則前幾天網上看到的文章。

- By Eve
============================================================
驚人心魄的數字推導:用數學的邏輯找出毒奶粉的幕後真兇

來源 華岳論壇 2008-09-19 06:05:03 時評選粹

那些想完全嫁禍於奶農的無恥利益集團千萬不要低估了公眾的智商,這裡用簡單四則運算推導出來的結論,你們自己看吧:

「截至9月10日,三驢〔海峽資訊網案,當為「三鹿」〕集團封存問題奶粉2176噸,收回奶粉8210噸,大約還有700噸奶粉正在通過各種方式收回。」也就是說,目前未被消耗掉的毒奶粉共有11086噸,至於被消化掉的毒奶粉的數量,暫時不可考,也可能永遠不會有答案。

生產11086噸奶粉,需要多少噸鮮奶呢?

根據業內人士反應,牛奶噴粉的產率是8:1,就是8公斤奶產1公斤粉。根據這個比例,我們得出一個驚人的數字:88688噸鮮奶。一頭優質奶牛的年產鮮奶為4噸左右,那麼88688噸鮮奶就需要22172頭奶牛一年不間斷的供奶給三鹿。

而養殖22172頭奶牛需要多大的規模呢?

奶 農如果要保證奶牛不間斷的產奶,就得使奶牛總是處於哺乳期(懷犢期間是枯奶期),所以它們要不停的交配,其公母的比例大約是8:100。因此,要想使 22172頭奶牛全年產奶,還需養殖1774頭公奶牛。另外,每頭奶牛每年會產仔一頭,犢牛繁殖成活率達到 97%,也就是說22172頭奶牛一年將會出21507頭小牛。一般來說,剛生下來得牛犢如果是母的就養著,是公的則按照10:1的比例養活,剩下的 9/10殺掉。按照自然界的生育規律,性別比例大致為1:1(實際上,由於使用了一些添加劑,奶牛產母仔的機率較高,有時達60-70%),所以,一年需 要豢養的小牛為11829頭。因此,奶農如果要保證22172頭奶牛全年產奶,就共需要豢養35775頭奶牛。

豢養35775頭奶牛需要多少資源呢?

一頭奶牛大概需食用苜蓿乾草、雜乾草、干粕、混合精料、添加劑等12噸。35775頭奶牛中有成年奶牛23946 頭,則為287352噸飼料。

小 牛按照成年牛食量的1/3計算(牛犢成長極快,3月齡即進入青年期)則為47316噸飼料,綜合計算,這35775頭奶牛一年共需消耗334668噸飼 料。參照曾經的養牛大縣山西山陰縣的相關數據,這35775頭奶牛至少會覆蓋15萬農業人口。造假之人會有15萬的群眾基礎嗎?15萬!

據報導,三驢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最高值達2563毫克/100克。三聚氰胺溶於熱水,微溶於冷水。極微溶於熱乙醇,不溶於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於甲醇、甲醛、乙酸、熱乙二醇、甘油、吡啶等。

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在這裡要注意:如果沒有指明溶劑,通常所說的溶解度就是物質在水裡的溶解度。

人們根據物質在20℃時的溶解度的大小,把它們在水中的溶解性分為以下等級

溶解度 10g易溶,1g可溶,0.1g微溶,0.01g難溶

其 中的微溶就是指溶質1g(或1ml)能在溶劑即1000ml水中飽和溶解。三聚氰胺在20度時溶解度為每升3.1克,水的密度是1.00kg/升,牛奶的 密度平均為1.030kg/升,可以大致認為 1升牛奶的質量等於1升水的質量。按照8公斤牛奶產公斤奶粉計算,8公斤原奶中飽和狀態下最多含三聚氰胺24.8g。

奶農是如何將多出來 的0.8克三聚氰胺溶解在牛奶裡的,難道是加熱到300度嗎?顯然這會破壞掉牛奶裡的營養物質,致使檢驗不達標而不能出售。最大的可能是什麼呢?不言自明 瞭吧。況且,如果超出溶解濃度,三聚氰胺就會產生沉澱,如網上許多網友說的那樣,沉澱物會堵塞奶液的噴嘴。

根據以上的數據進行計算,三鹿 集團的11086噸毒奶粉裡,共含有約284噸三聚氰胺。284噸啊朋友,那是284000公斤,按照化肥的包裝標準每袋 50公斤,將裝5680袋。如果是化肥的話,可以給5000多畝地施肥了。5000畝地是多少平方米呢?3333350平方米。恐怖的數字!

根 據官方報導,警方已拘捕了18名牧場、奶牛養殖小區、奶廳的經營人員嫌犯。如果這十八名嫌犯造假一年,他們共往牛奶裡添加了284噸三聚氰胺,如此巨大的 用量,追查它的來源想必並不困難。而他們向三驢集團提供的88688噸牛奶價值多少呢?奶價約2.6元/公斤, 88688噸為88688000 公斤,其總價值為230588800元,2.3億人民幣!這是什麼樣的奶農?什麼樣的奶販子?這完全算是大型企業了。

【作者:猛虎嗅薔薇(鄭.齋.隹.鳥) [161680:3162], 18:21:13 09/17/2008:- 論劍談棋 豪傑盡聚 - 華岳論壇 - http://www.washeng.net/ 】

像茶一樣的朋友

bao大哥來信,寄了一則該是網上廣為流傳的貼文。最近老是累,看了特別有感覺,刊出來與我的朋友們分享

- by Eve
PS. 郵件內容嵌了許多圖片,我不願意依樣畫葫蘆的刊出;刊出時,我個人以為文字稍有不順之處,也一併修改了。在此向原創說聲抱歉。
==============================
==============================
清涼的可樂猛往杯子倒下去時,浮出了許多泡沫,總以為是滿滿的一杯,等到泡沫散去了,才明白原來半杯不到,也才知道被泡沫的假象所蒙蔽了。

而茶,倒下去八分,就是實實在在的八分滿,而且真正解渴。如果口渴與擇友都是無可厚非,那麼,茶與可樂,你選擇何者?

歲月流逝、年華老去,美貌也逐漸衰老了。你是否曾經想過什麼樣的友誼才是你所憧憬的嗎?

我真心希望告訴我的朋友:
請不要把我當作你生命中豪華宴席上的可樂,歡樂過後,曲終人散;我寧願是你獨處時,細細品茗的一杯茶, 喝到最後一口仍然甘醇。

而朋友,你知道嗎?「友誼」這東西,需要雙方用心的呵護經營,倘若一方覺得這段友誼可有可無時,那麼這段友誼就會有如流星般稍縱即逝的。要認識新朋友超級簡單,但要維持一段有默契的友情宇宙無敵困難。朋友,靜下心來一起喝杯好茶吧 !

只願淡淡的情誼,能夠永永遠遠走下去;雖有一點淡淡的距離,但我的快樂只因有你 !!!

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觀影心得【阿波卡獵逃 Apocalypto】


感覺苦日子即將來臨,不得不打破對自己立下的誓約,乖乖的將工作帶進家門。沒想到辛苦起床,檢查複製回來的資料,或許過於匆忙,竟沒複製完整,系統無法運行。這下子既沒法兒加班,人又惱的越發清醒,也靜不下心看書,乾脆浪費一晚,犧牲睡眠,看電視囉!

扭開電視看衛視西片台,剛巧要上演的是【阿波卡獵逃】。近半年了都在當書蟲,影視娛樂知識貧乏,瞧見導演是大名鼎鼎的 Mel Gibson,就看囉!就是這樣的情形下,我看了一場劇情緊湊、張力十足的片子。

【阿波卡獵逃】的背景設定在中世紀馬雅文明時期。主角Jaguar Paw居住的村落以在森林守獵維生,但突遭馬雅戰士的掠奪,被俘虜的村人被帶往城邦,男人將被血祭獻神、女的當做奴隸拍賣。Jaguar Paw有強烈的求生意願得重回破敗的村莊挽救被他藏匿在井洞下的妻兒,就在他被選中祭祀的一刻,發生了日蝕...

日蝕的突然出現讓他暫時的逃過一劫,Jaguar Paw靈巧的技巧、及頻死村人的協助下,讓他逃離必死的宿命,逃回自己所熟悉的叢林,引來馬雅戰士的獵殺。一場扣人心弦的“獵逃”就此展開...



向來不甚喜歡 Mel Gibson,總感覺他有些流氣,但對他導的這部片子,我很願意為他吹捧一番。

片名 Apocalypto 類似聖經啟示錄篇名,其實源自希臘文,意指「文明的崩毀與重生」及導演所稱的「一個新的開始」。導演
Mel Gibson 希望從文明毀棄的恐懼中找到催生與感動的力量。

【阿波卡獵逃】藉由推演歷史上瑪雅文明衰敗的可能原因:持續的天災與瘟疫橫行、各城市之間繁複的戰爭、農民大起義、與貴族的生活日漸墮落腐敗……用以驗證如同片頭一開始引用美國哲學家威爾.杜蘭(W. Durant)的話:「一個偉大的文明不是毀於外在的征服,而是亡於內部的衰落。」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天要亡一個國,必先亂其心』,綜觀中外歷史,似乎正不斷演譯著這二句古諺。文明的衰敗必來自於內在,蘇美人亞述與巴比倫、 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羅馬帝國、波斯帝國及中國的西漢,如今安在?

看網上的影評,這部片子在歷史考據上花了功夫,全劇以馬雅語發音,片中展現馬雅文明的瑰麗、細緻、與壯觀,讓人目眩神迷,但馬雅文化的殘忍也令人髮指。追補場景血腥唯美,景色壯闊;片中關於居民如何就地取材應用的智慧,如 Jaguar Paw 的妻子如何利用螞蟻為兒子縫合撕裂的傷口、針型植物沾蛤蟆毒液當吹箭...感覺很新奇。

演員群應該經過特別的挑選,經考據的場景、裝扮及精湛的演技,連小小朋友都演出生動,非常值得喝采。

看衛視西片台的缺點是廣告過多、過長,總是
遽然中斷導演凝聚的劇情張力,很可惜。又因為電視播放尺度問題,剪掉了許多鏡頭,非常的掃興。看完後的想法是"精采、過癮!弄張光碟看看。"

2008年9月20日 星期六

寧兒的『學校日』

今天是寧兒的『學校日』。『學校日』即俗稱的家長會,是學生家長與老師見面的日子。期待許久,結果也沒讓我失望,可惜得趕到醫院聽蓉兒的驗血報告,必須提早離席。

我早早到達,教室就只有一位家長及寧兒的級任林老師。趁其他家長尚未來臨的空檔,與老師聊,除希望瞭解寧兒的學習狀況,也希望多熟悉老師。

話題繞著學生學習情形、及教學理念打轉,林老師得時時中斷話題,招呼陸續進入教室的其他家長,但隨後我提及寧兒讀經的情形、並感謝她,老師竟顯的興奮異常。學校並未要求讀經課程,但林老師願意特別費神讓班上小朋友讀經,且自備敎材,是由於她無意間發現她小兒子學習經書、及詩詞的成績。此事件啟發她於每天正式上課前,抽出5~10分鐘讓小朋友讀經,學習成績是驚人的好。老師試行才一週,寧兒的《弟子規》已背了大半。但老師也擔心學生家長的接受度,恰好我提出的感謝讓她感覺受肯定,所以非常高興。

我提了D君寶貝兒子小龍的『水調歌頭』案例,林老師猛點頭,說小朋友像海綿般吸收力超好,無意間都能有所收穫。
《弟子規》後,她會接續進行《唐詩三百首》、《論語》等。慶幸寧兒遇到一位教學認真的好老師。

等家長陸續到達,便開始今天的活動。首先是老師的自我介紹;家長逐一自我介紹;接著選舉學生家長代表、總務媽媽、導護媽媽...等。我瞧寧兒班上同學的家長們都好熱心,所以便自告奮勇擔任宣導媽媽,不很清楚工作內容,反正不會影響上班,又能讓我出點綿薄之力...很好。

接下來林老師介紹教學重點與理念說明。期間老師居然特別又提及我們剛剛讀經話題的內容,還再次感謝我給予她的肯定,可見得老師對她的用心被肯定感到感激。我趕緊給林老師一個燦爛的笑容,心裡想著「是我該謝謝您呢!」

家長會到此大略完成,但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會中特別提出班級雜支費該繳交多少,幾乎所有的家長都不認為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都願意多繳一些以免卻再次收款的麻煩,但老師特別提及班上有清寒的學童,多出來的數百元都會是負擔。我非常訝異台北市居然有
「清寒」學童,連想都沒想過。

與會的家長們似乎瞬間清醒,大家都願意多出一些,用以共同負擔班上
「清寒」學童的雜支費用,甚至更多。然而林老師說學校已成立清寒基金,會負擔大部分的費用,用意就是幫助這些小朋友,讓他們能無憂無慮的接受義務教育,這讓我更加敬佩學校這位領有『創意領導獎』的校長。

我真喜歡寧兒這個『學校日』!

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

大蕭條以來最嚴重危機,何處是盡頭?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絡版 2008年09月18日10:33

13個月前開始的這場金融危機進入了一個更為嚴峻的新階段。

此前尚有一些希望,也許這場危機的破壞性可以被控制在為數不多的幾家在抵押貸款上失誤的金融機構上,但現在這個希望也破滅了。最近的動盪從很大程度上來說並非來源於初始時的問題,即有問題的次級抵押貸款,而是來自於信用違約掉期(CDS),即美國國際集團(AIG)等公司向那些尋求違約保護的公司出售的保險合約。

由於股價暴跌、心存憂慮的放貸機構將陷入困境的公司送入了更深的無底洞,對於那些等待出現更好的時機進行籌資、出售資產或承認損失的公司和首席執行長們來說,其後果如今已是非常清晰而慘烈。過去的這個周末,這樣的認知使得賽恩(John Thain)將有著百年歷史的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賣給了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每次事件都使得政府的介入比上一次范圍更廣,花費更大,而且面臨意外後果的風險也更大。

對危機將很快結束的預期迅速消退。施樂公司(Xerox Corp.)首席執行長莫西卡(Anne Mulcahy)周三說,我想持續的時間要比我們預期的長的多。

紐約大學經濟學家格特勒(Mark Gertler)說,毫無疑問,這是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格特勒曾與學術上的同行、現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主席的貝南克合作解釋金融動盪如何能影響整體經濟。他說,與此同時我們現在有政策機制與之抗衡,而在大蕭條時期並沒有這些機制。

美國的金融體系就象一位處於重症監護的病人。病人的身體在努力抵抗著不斷擴散的疾病,而與此同時,身體卻痙攣了,在平靜一段時間後又痙攣了。疾病已經超越了市場自我治療的趨勢。主治醫生正付諸於介入性更大的療法,並正在嘗試以前從未用過的治療方法。

Fed主席貝南克和財政部長鮑爾森(Henry Paulson)周二晚間走進緊急召集的國會領袖會議,向他們通告了政府救助AIG這一前所未有的舉動。他們看起來就象是精疲力盡的外科醫生在向病人家屬宣布噩耗。

康涅狄格州民主黨參議員道德(Chris Dodd)在會後接受採訪時說,這是嚴重的大事件,其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

Fed 和財政部官員已經確診了疾病,這個病叫糾正過度槓桿效應。在信貸繁榮時期,金融機構和美國家庭舉債過量。2002-2006年間,美國家庭貸款以每年 11%的速度增長,遠遠超過了整體經濟的增速。金融機構的貸款年增速為10%。如今,很多貸款人都無力還款,原因之一是房價暴跌。他們需要減少對貸款的依賴,這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有可能會遏制信貸和經濟增長。

要想終結糾正過度槓桿效應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做三件事,但是三管齊下非常困難。一是金融機構等需要承認自己的錯誤,出售或是沖減那些它們用貸款買進的問題資產的價值。二是他們需要還清債務。最後,他們需要重建因問題資產損失而受損的資本緩沖。

不過很多問題資產難以估值,而且買家也寥寥無幾。糾正過度槓桿效應還會以某種方式自我增強,形成惡性循環:竭力出售資產會拉低資產價格,使得資產更難售出,從而迫使公司出售更多資產。這會進而壓制這些公司的股價,使得它們更難發行新股來籌資。學術出生的貝南克將這一自我強化的循環稱為“金融加速器”。

芝加哥大學商學教授卡什雅普(Anil Kashyap)說,很多首席執行長不願承擔損失,並說“我承認我出售這些資產的價格遠遠低於基本面決定的價值。”他說,那些風險敞口最大的都已經滅亡了。

糾正過度槓桿效應開始於次級抵押貸款相關証券,2006年這類証券違約開始驟增。不過糾正過度槓桿效應這一過程現已遠不止於此了,它已經擴散至商業房地產和汽車貸款、以及投行賴以為自己提供資金的短期貸款。第一季度,金融業貸款增速回落至5.1%,是2002-2007年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家庭貸款放緩得更嚴重,增速僅為3.5%。

高盛集團經濟學家哈茲厄斯(Jan Hatzius)預計,過去一年全球各金融機構已經沖銷了價值4,080億美元的資產,同時籌集了3,670億美元的資本。

但這似乎還不夠。每次金融公司和投資者暗示他們已經沖銷了足夠資產並籌集了充足新資本的時候,新一輪拋售潮就會再次引發重新估值,從而將危機推向一個新的階段。據高盛估計,單是住房抵押貸款損失就可能在2012年前達到6,360億美元,從而引發銀行體系的普遍惜貸。這種狀況可能會導致2008年與2009 年的經濟增長率下降1.8個百分點,相當於總體經濟每年損失2,500億美元。

哈佛大學政府和法律學院教授羅伯特﹒格魯伯(Robert Glauber)稱,像這樣糾正過度槓桿效應的行為以前從未出現過。當年儲蓄及借貸銀行的損失與之相比不過是小巫見大巫。格魯伯在1989年時曾就職於美國政府,幫助組織了90年代初對儲蓄及房屋貸款銀行的清理。

對沖基金可能會是下一個出問題的領域。許多對沖基金是靠借貸資金(即運用槓桿)來擴大收益。由於各家銀行都面臨著壓力,眼下很多對沖基金的此類資金來源被封死,從而令其利潤受到擠壓。與此同時,有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轉向對沖基金的投資者數量在減少,而且不斷有人在撤資。基金投資者們有自己的問題需要處理:他們中的許多人是靠借款投資此類基金的,而借貸也正變得越來越困難。

這些可能都會導致未來數月有更多的對沖基金倒閉、不得不拋售投資,從而進一步加劇市場壓力。

當然,債務引發的金融危機有著悠遠的歷史,從大蕭條、到儲蓄信貸危機、再到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風暴,無一不是因其而起。無論是經濟學家還是政策制定者們都沒能找到輕鬆的解決之道。減息、為民眾提供刺激性補貼會有所幫助,可能還起到了防止或者延緩深度衰退出現的作用。但是,至少在目前情況下,上述措施還遠遠不夠。

在如此情形下,各國政府幾乎無一例外地總能通過嘗試各種措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在1929年股市崩盤後,成立了一系列新機構、並推出了大量監管措施。到上世紀90年代,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日本政府花了很多冤枉錢來對抗泡沫破滅帶來的後遺症。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和國會成立了一家清債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專門接收和出售倒閉儲蓄銀行的資產。秉承自由市場原則的香港政府1998年在股市進行了大規模的買進,買進了幾乎所有的恆生指數成份股,並最終將其打包成一個外匯交易基金,大賺其利。

紐約大學的格特勒說,如今,貝南克拿出了他自己的劇本,邊走邊改。

上周末,美林(Merrill Lynch & Co.)閃電般地將自己賣給了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因糾正過度槓桿行為的不可預知性帶來的危害由此可見一斑。去年,美林聘請了新的首席執行長、沖銷了414億美元的資產、並籌集了210億美元的股權資本。

然而,美林並沒有因此挺下去。它籌集到的資金越多、被迫沖銷的資產也就越多。當美林首席執行長約翰﹒塞恩(John Thain)上周與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官員和其他華爾街管理人士舉行會議時,他曾表示,美林是下一個最有可能倒下的經紀公司。美林一位管理人士稱,我們看到了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我們知道自己可能會是下一個。由於擔心債主們會讓自己關門大吉,塞恩索性將自己賣給了美國銀行。

華爾街創造並進行交易的一系列創新金融工具讓這場危機變得復雜。這些工具使得政府官員和華爾街人士更難以知道下一波風險的藏身之地,也難以搞清楚它們會將信貸危機傳向何處。

最新一個出現問題的領域是信用違約掉期,它是一種私人合約,各家公司可以就借款方是否會違約來進行交易。當違約發生時,交易的一方要向另一方償付。信用違約掉期的價值會隨著市場對借款方違約風險評估的不同而上下波動。公司可以將這些工具當作保險來對沖風險,同時押注其他公司的財務健康狀況。目前信用違約掉期覆蓋的債務規模超過62萬億美元,遠遠超過了10年前的1.44億美元。

信用違約掉期市場的一大參與者正是AIG,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也是向金融機構和企業出售信用違約掉期的大賣家。當信貸市場欣欣向榮的時候,許多公司都從 AIG購買信用違約掉期。它們相信,這家保險巨頭良好的信用評級和強大的財務實力能保護它們免受債券和貸款違約之災。從信用違約掉期中收取了大量傭金的 AIG相信,它所保障的許多証券出現違約的風險很低。

截至6月30日,AIG旗下一個部門為超過4,460億美元的信用資產提供了信用違約掉期,這些資產其中包括抵押貸款証券、公司貸款和復雜的結構性產品。去年,當不斷升級的次債危機侵蝕了AIG所保障的許多証券的價值時,該公司被迫減記了大量的衍生品頭寸。這讓投資者驚慌失措,競相拋售AIG股票,這樣一來,當AIG越來越需要資金的時候,籌資卻變得更加困難了。

紐約咨詢公司Capital Market Risk Advisors的總裁勞爾(Leslie Rahl)說,信用違約掉期並非問題的根源,但它們確實加深了這場金融危機。發行在外的大量信用違約掉期合約,加上它們在機構間直接交易、缺乏集中化清算的事實,讓許多大銀行和經紀商的命運交織在了一起。

現代史上,幾乎沒有哪次金融危機離得了政府的幹預。政府官員越來越傾向於認為,或許還需要更多的幹預。但現在面臨的一大問題是:Fed已經對雖然健全、但已失去市場寵愛的困境中機構提供了資金支持。它已經下調了利率,以此來減少經濟活動中的借貸成本、鼓勵投資和支出。

但它在向金融機構提供急需資金方面卻並未做好準備,這些機構需要資金來改善財務狀況、增加對外放貸。

正常情況下,急需資本的公司通常會靠自己來籌措。在眼下這場危機中,華爾街巨頭們紛紛向政府控制的主權財富基金求援,比如花旗(Citigroup)就是如此。

但是,不論是在華爾街還是在華盛頓,越來越多的人預計,美國納稅人要麼將把不良資產從金融機構手中承接過來,以便後者有條件籌集資本金,要麼將自己的錢注入這些公司,像財政部決定接管按揭巨頭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就屬此例。

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馬薩諸塞州民主黨人巴尼﹒弗蘭克(Barney Frank)提出,創建一個類似Resolution Trust Corp.那樣的機構。該公司當年接管了倒閉銀行和儲蓄機構的資產,然後花數年時間為它們尋找買家。

1989-1991年期間負責RTC的威廉﹒西德曼(William Seidman)說,當市場上發生重大損失時,只有三個人能分擔這損失,那就是債券持有人、股票持有人和政府。這正是我們目前看到的情景。我們會把這些損失一古腦推給納稅人嗎?

RTC 的成立當時似乎很有爭議,而且看上去野心很大。而如今要建立這樣一個機構會更加復雜。RTC處置的大部分是商業地產。而今天的問題資產是各種各樣復雜的債券,其中許多還包括其他投資工具,這些工具中相應地又包含其他品種,最後的產品相較最初的實際按揭貸款或消費貸款已經過了數道操作。要解開這些糾纏的東西將是一件繁重的工作,要觸及基本的中間擔保是件困難的事。

在這場危機的初期,監管機構發覺,他們的規則不適應他們負責監管的、已迅速變化的金融系統。証券交易委員會(SEC)對處於危機核心的各家投資銀行的監管不像相關機構對商業銀行的監管那麼嚴密。

大蕭條發生後,為防范儲戶擠兌等風險,美國政府建立了一套關閉破產銀行的制度。而現在,擠兌卻發生在監管部門基本想不到的領域,比如回購市場,那裡是投資銀行為他們的日常操作籌集資金的地方。而且,監管部門針對雷曼兄弟這樣的投行倒閉也沒有相應的處置程序。而AIG這樣的保險商甚至不受聯邦機構監管。

監管機構幾乎是有意要讓更多銀行在未來數月倒閉,聯邦存款擔保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正在制定計劃,要求銀行增繳保費,以便它能做強用於支持存款的基金。檢查人員對全國范圍的銀行收緊了控制。

一個讓人欣慰的疑問是,為什麼金融危機並未對美國經濟造成更嚴重的沖擊──至少目前如此。Verizon Communications的首席執行長伊文﹒西登伯格(Ivan Seidenberg)周三說,這場金融危機並沒有導致新創公司減少、研發投入下降、營銷放慢。我們尚未見到這些跡象。我相信,每家公司都在關注著它。

目前的失業率是6.1%,遠低於1992年存貸款銀行危機時所創7.8%的高點。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政府對危機的反應力度很大。Fed當年所犯的導致大蕭條的經典錯誤是,它在應該放鬆貨幣政策的時候卻收緊了。貝南克沒有重演這個錯誤。同時,國會在批準財政刺激措施方面行動之迅速也超出了大部分華盛頓資深人士的想像。

另一個原因是,整體經濟基本保持了平穩,因為關鍵時刻出口相當強勁,顯示了全球經濟對美國的重要性。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美國經濟顯示了相當的活力,信息技術的發展讓企業管理人士能對突發情況迅速作出反應,企業也能在經濟出現下滑時比較迅速地在員工招聘、工資和工作時間方面作出調整,雖然這對員工而言並不是什麼愉快的事。

但風險依然存在,隨著消費和企業信貸收緊,華爾街的這場危機將影響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比如美國汽車制造商已被迫收緊了租車業務條款,由於其金融子公司的問題,他們徹底取消了自己對租賃承保的做法。對於未來形勢,高盛經濟學家的樂觀預期是,兩、三年的溫和衰退,或是痛苦的慢速經濟增長。

JON HILSENRATH / SERENA NG / DAMIAN PALETTA

凝聚起民族複興的精神力量-寫在北京奧運會、北京殘奧會圓滿落幕之際

來源:新華網 2008-09-19 13:36:52 時評選粹


8月23日,北京一家三口人臉上寫著“歡迎再來北京”。 新華社

凝聚起民族複興的精神力量百年一夢,奧林匹克中國夢; 一夢百年,中華民族奧運夢。

在夢想與歡呼聲中,2008年北京奧運會、北京殘奧會與我們依依惜別,但一種寶貴的精神卻永駐心中,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與奧林匹克精神的美好契合中英姿勃發……

心繫祖國、忠於祖國、為國增光的愛國精神--13億中華兒女用點滴行動展示愛國熱情,共同創造北京奧運輝煌

從2001年7月13日申奧成功後的七年間,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從工礦企業到鄉間農村,從白發蒼蒼的老人到系著紅領巾的孩子,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用高昂的愛國熱情、無邊的愛國情懷,共同踐行著中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

“我們有能力、有信心將2008年北京奧運會辦成一屆令人難忘的盛會”。

103歲的付漪泉老人是北京年紀最大的奧運志願者。奧運會開幕前後,他手臂上戴著“首都治安巡邏”的袖章,每天都會沿著天壇北路到珠市口大街一條1裡長的街道巡視,“咱們各個小區都安生了,咱的奧運大賽就能順順當當地舉行。我在社區巡邏也是為奧運做貢獻,出一點力。”老人說。

“中國以前從來沒有開過奧運會,現在能在中國舉辦,我很高興。”他為自己過百之年得償中國人的百年夢想而欣慰,7年了,他一直盼著這一天。

這是北京奧運中外賽事志願者同圓一個夢的一個美麗故事。

在這個夢想中的大舞台上,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盡情演繹著對祖國最樸素、最真摯、最堅定的情感,成為愛國精神的載體。

馬永洪是北京奧運優秀農民工,曾經參加過“鳥巢”建設。他的汗水曾融進每一塊混凝土裡,心血系在了每一根鋼筋上。

他說:“在那裡做工兩年多,兄弟們都知道這個工地上的事情不能搞砸,花的心血太多了。我老婆在老家帶娃兒,孩子想我了,老婆就說到電視裡的‘鳥巢’中找爸爸。”

還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萬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一共捐資9億多元,用自己的一片赤子之心築起了“水立方”。

……

北京奧運會、北京殘奧會,使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進一步得到發揚光大,再一次折射出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優良傳統,彰顯出鮮明的愛國主義熱情,讓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接力傳承……

萬衆一心、緊密協作、和衷共濟的團結精神--13億中國人民凝結辛勤汗水,唱響團結、和平、友誼的北京樂章

2003年12月,第29屆奧運會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開工奠基,其餘奧運場館相繼開工。2005年,北京奧運會各場館建設全面開工,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 “中國速度”。2006年7月,豐台體育中心率先竣工,成為首個竣工的北京奧運會場館。到2007年底時,已有30多個北京奧運會場館落成並通過驗收……

這一切的一切,無不傾注著無數建設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員七年間緊密協作和同心合力。

作為“鳥巢”裝飾裝修油木瓦工的總指揮,39歲的陳華2006年底來到“鳥巢”工地,和工人們團結奮戰,一點點親手裝“靚”了“鳥巢”。這是他生命中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時光。

開幕式當天,陳華和同伴在現場一個隱蔽的小屋裡待命,遇到需要裝飾修補的地方隨時出動,沒有機會看一眼演出。他說,“為了給全世界奉獻一個完美無瑕的‘鳥巢’,個人一點點犧牲算不了什麼。”

在北京各個奧運場館建設工地,有包括陳華在內的數十萬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工程技術人員。

七年籌辦間,北京奧組委統一指揮,相關單位各負其責、廣泛參與、擰成一股繩,形成了高效協調的組織領導和運行機制,為實現“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承諾,付出了巨大努力。

青島、香港、天津、上海、瀋陽、秦皇島積極參與,主動配合,確保各項賽事活動安全、順利進行。

北京市和國家環保總局聯合北京周邊省份,制定並組織實施奧運會“空氣質量保障方案”,確保空氣質量達標。

緊緊圍繞平安奧運總體目標,公安與軍隊、武警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在統一協調指揮下,有效實施各項安保計劃,有力、有序、有效保證奧運萬無一失。

從獎牌設計到開閉幕式,從場館建設到奧運村、殘奧村規劃,從城市環境創建到賽事組織……北京市各部門、北京市和中央各部委、北京和各省區市進行多種合作,精心做好籌辦工作。

全國科技界結合北京奧運會建設的重大科技需求,發揮團結協作和聯合攻關的優勢,開發和應用了大批先進、適用的創新技術成果,為北京奧運建設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和服務。

……

奧運籌辦是一項龐大複雜的系統工程。

正是有了全國上下萬衆一心、緊密協作、和衷共濟,社會主義能够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得以充分展現,北京奧運會、北京殘奧會的各項籌辦工作有條不紊、高效推進……

敢攀高峰、勇於創新、精益求精的科學精神--北京奧運會7年籌辦,浸透著中國人民對“科技奧運”的不懈追求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夢幻般的藍色吸引了全世界的驚嘆目光。在光影魅力的背後,凝結著中國人民對科學技術的不懈追求。

半導體(LED)照明是新一代照明技術,為“水立方”的景觀照明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撑。使用LED照明,不僅比普通照明節能近70%,而且由於采用了計算機編程控制,可以顯示各種不同顔色和動態圖案,為水立方營造出了變幻莫測的光影奇觀。

而這只是“水立方”衆多技術難題中的一個。

鋼結構關鍵技術、ETFE膜結構裝配系統關鍵技術、室內環境系統關鍵技術、智能救生系統……美輪美奐的“水立方”,包含著無數的科技奧秘。

“鳥巢”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結構體育場;“水立方”采用了國際首創的空間多面體結構;北京工業大學羽毛球體育館穹頂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預應力弦支穹頂結構……

七年間,憑借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鳥巢”“水立方”等一大批奧運場館從宏偉的藍圖變為令人稱奇的現實,展示了中國新世紀的科學成果。

國家體育場監理方中咨工程建設監理公司副總工程師葉軍說:“這些新標準、新工藝是奧運工程留下的一筆寶貴財富,今後將成為同類建築的參照。”

智能交通、潔淨能源、場館建設、信息通訊、奧運安全、運動科技等……七年攻關,碩果累累,北京奧運會的科技含量舉世矚目。

從新型建築材料的研發,到關鍵材料技術的掌握;從奧運火炬的研制到“金鑲玉”獎牌的誕生;從節能照明燈的推廣,到新型花卉的培育;從3G手機的問世,到京津城際高速列車的試運行……北京奧運會,成為奧運歷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屆運動會,廣大運動員和民衆都將享受到這些科技成果帶來的便利。

“珠穆朗瑪峰環境下奧運傳遞火炬燃燒技術”“大型體育活動開閉幕式分析和奧運科技專題研究”、“主火炬塔關鍵技術研究”……顯著提高我國作為煙火發源地的整個行業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能力。

“奧運會射擊比賽用運動槍、彈研制”、“數字化三維人體運動的計算機仿真研究”……競技體育科技攻關取得重要成果,為中國體育健兒再獲佳績提供科技支持。

……

科學技術拉近了夢想和現實的距離。科技意識,讓中國的人文發展有了一個更寬闊的平台,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必將起到良好的導引作用。

百折不撓、迎難而上、敢於勝利的拼搏精神--挺起鋼鐵般脊梁,轉化成“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實際行動

直面挑戰、克服困難、破解難題--

對於首次舉辦奧運會的中國而言,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會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七年間,北京、中國迎難而上、敢於勝利,不折不扣地兌現承諾。

2003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是北京籌辦奧運會以來所遇到的最大的危機。

時任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副主任的黃艶回憶說,面向全球進行的北京奧運會主要場館的設計征集工作,當時進入到最為關鍵的時刻。為了避免中外專家們受到疫情侵襲,評審委員會把最重要的幾次評審會移到海南舉辦……最終一個叫“水立方”的方案浮出了水面。四年後,這座奧運建築以其夢幻般的造型震撼全球。

2008年,這個13億中國人民寄予了無限美好憧憬、時值百年圓夢的奧運之年--

1月份的雨雪冰凍災害使南方大部分地區損失慘重;3月份“藏獨”分子在拉薩製造“打砸搶燒”暴力事件;4月份奧運聖火境外傳遞多次受到幹擾;5月份的汶川特大地震更是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災難,奧運籌備工作面臨巨大考驗。

在這場地震災害考驗中,“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不僅與超越苦難、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找到了結合點,兩者更在“人”的層面上,得到了空前的深入融合。

在火炬傳遞麗江站中,第一棒由汶川災區的羌族女孩張紫蘭和1996年麗江地震當天出生的納西族男孩和震生共同完成。和震生的出生與成長,見證了麗江遭受地震災難並在災後重生的全過程;而在地震中成為孤兒的張紫蘭,高擎奧運火炬,奔向前方……

英雄的中國人民,不但沒有被困難所嚇倒,相反,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下,挺起鋼鐵般的脊梁,轉化成“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的實際行動,表現出不屈不撓的堅韌精神,激揚起空前巨大的凝聚力……

七年一步一步奮鬥,七年一點一滴積累。

交通、環保、安保……中國人民矢志不渝、勇於創新、不斷改進,申辦奧運會時作出的多項承諾逐一兌現。七年間,中國人民更加自信,中華民族的拼搏精神再次迸發,敢於勝利的腳步鏗鏘邁進。

增進理解、相互交流、促進合作的包容精神--中國微笑面對世界,堅定不移地汲取一切人類優秀的文明成果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奧運福娃”……從北京奧運會的會徽、口號到吉祥物,無不濃縮著鮮明的中國元素。

從開幕式創意構思,到奧運餐飲服務;從海外志願者團隊,到奧運歌曲征集……北京奧運會籌辦過程中,始終閃現中外人士攜手並肩的情景。

“水立方”外方主設計師、澳大利亞皇家建築師協會特別終身會員約翰·貝爾蒙坦言,中外設計師關於場館設計的審美取向,存在含蓄、平靜與張揚、奔放兩種不同的思路,“要說服對方並不容易。這是一次次思想的交鋒,但更是團結協作、優勢互補的過程。”令世界驚艶的“水立方”,正是中外設計師 130多天激烈碰撞與交融的結晶。

北京奧運會是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文明跨越時空的握手和對話。“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是中國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理解。這是北京面向世界展示的真誠。

五環標志和“中國印”相擁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膚色發色各異的人們操著上百種語言,游走於大街小巷;新式地鐵車廂裡,英語報站聲清晰純正;在夜晚燈光映射下,“鳥巢”和“水立方”晶瑩剔透,不遠處的奧運村偶爾傳出歡笑聲……這時候的北京,和諧溫馨,充滿夢想,屬於世界。

當今中國是開放包容的,北京奧運會籌辦是開放包容的--

開幕式創意構思團隊、興奮劑檢測團隊、奧運餐飲服務團隊、志願者團隊、空氣質量分析團隊等,相繼閃現中外人士攜手並肩的情景。北京一直在努力證明,世界人民與中國人民一樣,不僅是奧運會的締造者和參與者,也是共同的分享者。

2007年1月1日,國務院頒布的《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采訪規定》開始實施,得到了國際社會和新聞輿論的積極響應。籌辦奧運的中國展現出了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

在同一個屋檐下、同一張餐桌上,東西方文化鴻溝輕易跨越。

“奧運人家”--北京什刹海南官房胡同39號,大學剛畢業的趙東彥用英語向前來參觀的外國游客講解這座院落的歷史。

他指著正房中間掛的“福”字對來訪的外國游客說:“美國憲法中規定人們有權利追求幸福,我們掛這個字也有此寓意。雖然文化不同,但我們的追求是一樣的……”

奧運會--檢驗中國開放與包容的試金石。中國從容地展現著平和、開放、包容、優雅和堅定,將人類的又一次奧林匹克聚會變成一個遍是溫馨、充滿關愛的歡樂大家庭,讓世界為之喝彩。

謙遜的態度、開放的姿態、寬廣的胸懷和大國的風範,把奧林匹克精神的寶貴元素注入民族精神的新內涵,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永葆蓬勃朝氣。

愛崗敬業、恪盡職守、樂於服務的奉獻精神--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援手,無不展現著一個古老民族的時代風貌

黃莉,居住在北京亞運村的一名社區工作者,和社區編織班的十六個姐妹,從奧運申辦成功開始編織奧運作品,舞動的北京、福娃、“鳥巢”和“水立方”……為了使作品更為逼真漂亮,她們從選料到配色、從圖案到成品下足功夫。

編織用的漁綫,連起來能繞天安門廣場十圈,使用的彩珠堆在一起,可以裝滿幾大籮筐。她們不停地編,然後送人,再編,再送人,只因為一個共同的願望:把作品送給有緣來亞運村的每一位外國朋友,讓世界人民和我們一起感受北京奧運的快樂。

在奧運籌備的七年間,像黃莉這樣為了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文明,自發加入到奧運宣傳志願者隊伍中的普通人,不勝枚舉。

一個萬春亭,成為北京向外國人展示中國古老文化的一扇窗口。作為北海公園派出所的一名普通公安民警,劉文立已經能講多種外語。“奧運會期間,我希望能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排憂解難。這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劉文立說。

過去的7年中,奧運會已經成為億萬中國人生活中重要內容。

10萬賽會志願者、40萬城市志願者、超過100萬的社會志願者,以其和善的微笑、人性化的服務和較高的專業素質得到了世界友人的贊許。

很多志願者是在校大學生,這些滿懷激情的年輕人,在北京及各協辦城市的場館內外從事著各種默默無聞的工作。有的在奧運村裡打掃衛生,有的在媒體班車上當引導員,有的在場館裡維護秩序,有的就在厠所裡為往來客人遞送手紙……盡管賽場近在咫尺,他們卻幾乎無暇看上一場比賽。

在機場內外、地鐵上下,公交站旁,在奧運村、新聞中心、媒體村,在各個社區、學校、商店……

到處都有各種志願者的身影。他們被曬得黑紅的臉龐,不時在烈日下流出汗水,甚至滴到地上。但他們臉上始終掛著微笑,熱情、有禮、主動。在奧運村、媒體村,有時一些本不該他們做的事情,他們也都搶著去做,像幫人開門、搬東西……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感慨說:“中國人民奉獻奧運會的熱情超乎想像。”

熾熱的情感、跳動的脈搏、奔湧的熱血、鹹澀的汗水……

七年籌辦,七載輝煌。13億中華兒女的心中湧動著多少難言的感動,眼中閃動著多少無語的自豪。

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與奧林匹克精神的本質內涵高度契合、息息相通。2008年北京奧運會、北京殘奧會在為世界奉獻了一次精彩體育盛會的同時,給中國留下一份豐厚的精神遺產——

這為升華偉大中華民族精神提供了新的契機和載體,必將轉化為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強大精神動力。(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記者李亞傑、楊維漢、劉奕湛 )

上班二週...想哭!

上班二週了,基本上每天的時間分為四段:清晨五點起床,送孩子們出門;朝九晚六的上班時間;下班回家後忙孩子;晚上九點,敷著面膜帶孩子上床,說故事、哄睡覺。聽起來似乎悠閒輕鬆,但我不喜歡沒有時間沉澱自己。

無論我上不上鬧鈴,孩子睡著後,我就是起不來。有一回甚至刻意在睡前將筆電開啟,用以強迫自己得起床,結果第二天清晨看見燒了一整晚的筆電,心裡滿是心疼與說不出的懊惱。

硬要對前半年的休養生息挑缺點的話,就是作息過於規律了,導致我一定要有飽足的時間以滿足我的睡眠需求。

早上彷彿聽見蓉兒喊皮膚癢,該是不經意又接觸過敏源了吧!該到國泰醫院聽取她的驗血報告。呼!備忘錄裡的待辦事項清單似乎正在增長…

昨天在公司與保險金融新契約部分的商業及程式邏輯奮戰中,突然拿到一份客戶的專案需求書,專案中我負責的居然是保全。Oh!My…登時有想吶喊的衝動。看時程我只有二個月的時間完成,得再用功些,瞌睡蟲呀!瞌睡蟲,別來煩我了。

2008年9月18日 星期四

毒奶粉背後-商業道德制度性缺失


轉載自:《多維新聞網》DWNEWS.COM-- 2008年9月18日(京港臺時間)
記者林桂明 編譯報導


隨著中國官員周二(16日)警告說﹐受到摻有危害健康化學品奶粉污染的食品﹐可能導致更多人染病﹐而不僅僅是已經確定的1200多名嬰兒﹐丑聞顯示﹔同時﹐已經檢測出包括著名的品牌“蒙牛”﹑“伊利”等22家奶制品公司的產品有不同程度的三聚氰胺污染問題﹐發源于石家莊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引發了全國乃至全球性的中國毒奶粉恐慌﹐中國和外國專家對中國商品的經常性監管制度提出了更深的質疑﹐以及改進的建議。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7日發表記者彼得福特(Peter Ford)的題為“壞奶粉背後﹕中國商業的道德差距”(Behind bad baby milk, an ethical gap in China's business)(原文轉載於下 -Eve-)報導。

報導說﹐分析家們指出﹐這個事件顯示出中國的社會更深層的弊病。在中國﹐當國家在急于建立市場經濟體時﹐一個已超過政府監管的市場經濟被創造出來﹐在那裡﹐對私人利潤的追求﹐往往勝過對公益的關注。

“中國有著任何轉型經濟都有的問題﹐”新澤西州南橙郡(South Orange)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的全球衛生問題專家黃嚴中(Yanzhong Huang﹐音譯)說﹐“但更深刻和更根本的挑戰在于﹐中國面臨的是一種制度性的商業道德缺失。”

“你不可能完全地守衛著整個的食物鏈﹐”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楊大力(Dali Yang﹐音譯)補充說﹐“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社會規范的改變。人們不得不承認﹐誠信攸關。”

去年﹐在發生了一系列的涉及寵物食品﹐牙膏﹐和海鮮的食品安全丑聞後﹐中國政府曾經承諾實行更嚴格的管制﹐特別是對出口的糧食制品。

去年12月,一個經過3年的研究的新的食品安全法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在8月份﹐中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被歸屬到衛生部管理。

懷疑論者並不相信中國政府這樣的舉動有太大的作用。俄勒岡大學的中國產品的安全問題專家理查德"薩特梅爾(Richard Suttmeier)提出這樣的看法說﹕“中央政府的規定和管制的改革﹐只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出了這樣的問題﹐中央政府不可能漠不關心﹐置之度外而不去解決。

根據官方數字﹐中國有近50萬家食品生產和加工公司﹐“還有更多的個別生產者在政府的管轄視野之外﹐”薩特梅爾教授補充說。

他說﹐除非開始考慮建立一種多重的生產責任和代理制度﹐否則政府當局只會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他警告說﹐必須進行范圍廣泛的改革﹐改革包括從資本市場上斷絕違規公司資金鏈﹐到建立保證使受害的消費者能夠起訴肇事公司﹐要求獲得賠償的法律制度。

薩特梅爾強調說﹕“真正需要的﹐是一種文化的轉變。”如果中國在作為從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過渡一部分的“制度建設上取得進展﹐那種文化上的轉變將會發生。”

袁教授還將三鹿丑聞和其他類似丑聞﹐歸咎于中國“在從微觀干預的中央計劃經濟向宏觀調控轉化時的困難”。

這種轉化“如何真正有效﹐還是一個大問號﹐”他補充說。

不過一些觀察家通過這個丑聞看到了一線希望。“一個積極的結果是﹐人們將變得更加認識到食物安全的重要性,在北京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Ren Fazheng﹐音譯)說﹐“政府和社會將更多地注意這個問題...同時會有更多的檢查機構和使用更多的方法來檢測﹐這將使檢測水平提高”。

然而﹐在中國﹐輿論﹑甚至公眾的憤怒所發揮的影響還是有限的﹐一個證明就是在四川﹐地震中失去子女的憤怒的家長了要求政府官員履行問責制﹐調查為何有這麼多的學校在地震中倒塌時﹐他們的請願活動受到了限制和媒體對這個問題的報道也被禁止。

目前﹐三鹿公司被政府法令停業﹐其未來命運也成疑﹐兩名男子被控可能導致死刑的罪行﹐同時政府的調查在擴大﹐“這是作為一個對整個行業有非常強烈警示意義的事件﹐”楊教授說。

楊教授說﹕“在中國官司訴訟還沒有進入良性運作﹐而涉及公司欺騙的訴訟成本也不斷上升。廠商現在意識到﹐他們的品牌是何等寶貴。”

不過袁教授則沒有這麼樂觀﹐他警告說﹕“問題是結構性的和制度性的。如果這類問題不解決﹐我們將看到還會有很多很多這樣的情況發生﹐它真的會傷害到中國的經濟﹐特別是傷害其出口部門。”
============================================================
Behind bad baby milk, an ethical gap in China's business

Inspectors found that 13 percent of dairy firms inspected since last week had produced melamine-tainted formula, state TV reported Tuesday. Critics say state regulation alone won’t prevent more food scandals.

by Peter Ford

Beijing - As Chinese officials warned Tuesday that contaminated milk powder may have sickened more than the 1,200 babies already identified, the scandal revealed more than a recurrent regulatory problem, Chinese and foreign experts suggested.

Rather, they said, it pointed to a deeper malaise in Chinese society where private profit often trumps the public good as the country races to create a market economy that has outstripped government regulators.

"China has the problems of any transitional economy," says Yanzhong Huang, a global health expert at Seton Hall University in South Orange, N.J. "But the deeper and more fundamental challenge China faces is a systematic lack of business ethics."

"You cannot fully police the whole food chain," adds Dali Yang, a politics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 lot depends on changes in social norms. People have to recognize that integrity does matter."

A leading Chinese dairy company, Sanlu, admitted last week that its baby formula manufactured earlier this year was tainted by the chemical melamine. Doctors in several Chinese provinces have found more than 1,200 babies who drank the formula suffering from kidney stones and renal failure. Two babies have died as a result since May, officials say, warning that the number of cases could rise sharply.

State television reported Tuesday that 22 of 175 dairy producers inspected since last week were found to have produced melamine-tainted milk. They included major brands such as th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a supplier for the Beijing Olympics.

Investigators say it appears that milk merchants, selling to Sanlu the raw milk they had bought from farmers, had added the chemical – normally used in plastics and fertilizers – to boost the milk's apparent protein content.

Two brothers who owned a milk collection center in Shijiazhuang, Sanlu's home base, were arrested Monday on charges of adulterating the milk they had sold to the company, the state news agency Xinhua reported. Two additional milk suppliers were also arrested later that day. Seventeen others have been detained, including one man suspected of illegally selling melamine.

The case is especially embarrassing to Sanlu – a majority state-owned joint venture with a New Zealand dairy cooperative – because it was allegedly such a paragon of virtue it has been exempted from government food safety inspections since December 2005.

The company's infant formula had been certified as an "inspection-exempt product" for three years by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for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AQSIQ), according to the administration's website.

Such certification means that "the products are exempted from quality monitoring and inspection conduct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website explains. In return, it adds, "internal inspection should be reinforced."

Forty-seven Chinese dairy companies currently enjoy such an exemption, according to AQSIQ, after demonstrating that they have "a complete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among other criteria.

Not only did Sanlu fail to detect the melamine in its milk powder, the company has also so far failed to explain why it did not publicly reveal the problem until Sept. 11, although it had received complaints from worried parents as early as last March, and identified the contamination on Aug. 6.

The incident became public only after Sanlu's New Zealand partner, Fonterra, which holds three seats on the company board, informed New Zealand diplomats who told Chinese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Beijing of the problem.

Fonterra has "been trying for weeks to get official recall, and the local authorities in China would not do it," New Zealand prime minister Helen Clark told her country's state TV broadcaster on Monday. "At the local level ... I think the first inclination was to try to put a towel over it."

Last year, after a wave of food safety scandals involving pet food, toothpaste, and seafoo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ledged stricter controls, especially of food destined for export.

A new food safety law was presented last December to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the parliament, after three years of study, and last month the Chines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was put under the wing of the Health Ministry.

Skeptics are not convinced by such moves. "Central regulatory reform is only part of the problem," argues Richard Suttmeier, a University of Oregon expert on Chinese product safety. "There is nothing you can snap your fingers at and solve."

With nearly half a million food producing and processing companies, according to official figures, "there are more individual producers than the government could ever regulate," Prof. Suttmeier adds.

The authorities "will be defeated constantly" unless "they begin to think how you make multiple producers responsible agents," he says.

A wide range of reforms is needed, he warns, from capital markets that would starve misbehaving companies of funds to a legal system that would allow aggrieved consumers to sue firms for damages.

"What is really needed is a cultural shift," Suttmeier argues. "That will occur if they make progress with institution building" as part of China's transition from a socialist to a 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

Prof. Yuang also attributes the Sanlu scandal, and others like it, to "the difficulty of transforming institutions from the micro-interference of a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 to macro-regulation.

"There is a big question mark over how effective this is," he adds.

Some observers see a silver lining in the scandal. "One positive result is that people will become more aware of food safety," says Ren Fazheng, a professor at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in Beijing. "Government and society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is issue ... and more inspection agencies will use more methods, so the level of inspection will improve."

Yet public opinion, even outrage, has limited impact, as evidenced by the stunted efforts by angry parents who lost children in the Sichuan earthquake in May to demand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While officials are still investigating why so many schools in the quake area collapsed, protests have been curtailed and media coverage on the issue banned.

Still, with Sanlu closed by government decree and its future in doubt, two men charged with crimes that can carry the death penalty, and a government investigation widening, "this serves as an extremely strong cautionary tale for the whole industry," says Professor Yang.

"Lawsuits have not worked well in China, but the costs are escalating" for companies that cheat, he argues. "Producers realize now how precious their brand name is."

Yuang is less sanguine. "The problem is structural and systematic" he warns. "If it is not tackled we will see many, many more cases like this, and it will really hurt the Chinese economy, especially its export sector."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金融海嘯:雷曼兄弟破產啟示錄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87 期
作者:楊少強

1850年,人類還沒有電燈,來自德國的三兄弟就創立雷曼兄弟,它走過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911恐怖攻擊,但2008年9月15日卻宣布破產,栽在自己最熟悉的金融商品上,正印證那句「劍王之王劍下亡」。

九 月十二日,我們的採訪團隊飛抵紐約,我們來到時代廣場的雷曼兄弟全球總部。這棟三十二層樓高的建築物,雄偉巨大,玻璃外牆輪播著「Lehman Brothers」的不同字型,低樓層牆面則刻著芝加哥、法蘭克福等全球各城市名字,象徵這個金融王國版圖橫跨四大洲、三十個國家。

我們親眼見證這個金融王國,一瞬間垮台,消失在夜幕中。

這個王國的締造者,來自出身德國牛販之子的三兄弟(Henry Lehman、Emanuel Lehman、Mayer Lehman),他們在一百五十八年前,也就是一八五○年,在愛迪生還沒有發明電燈的時候,就創立了雷曼兄弟,加州則在那年剛成為美國第三十一州。

歷經美國南北戰爭、兩次世界大戰、一九三○年代經濟大蕭條、一九七○年代能源危機等重大事件,一百五十八年來,雷曼兄弟塑造了「不倒神話」。

七年前的九一一事件,兩架由恐怖份子駕駛的客機,撞上美國世貿中心兩幢大樓,雷曼兄弟辦公室全毀,員工罹難,損失慘重。

短短兩天後,雷曼兄弟馬上搬到另一地點繼續其業務,一週後紐約股市重新開市,雷曼兄弟的股票也恢復交易,當時該公司副總裁羅素(Thomas Russo)上電視談到此事,自豪的說恐怖份子也無法打倒他們,「雷曼兄弟會永續經營下去。」

果然,雷曼兄弟迅速從危機中恢復元氣,二○○七年,甚至還被《財星》(Fortune)選為「最被羨慕的公司」第一名。

雷曼兄弟倒了!九一一沒垮,卻栽在自創的金融商品

高手過招,劍氣傷人。玩劍的人都知道,劍其實不可怕,玩到極致,劍氣傷人才可怕,因為無形、無法判斷劍的氣流方向。而且,無法防備。

雷曼兄弟就像揮舞著長劍的劍王,一項項衍生性金融商品,就像寶劍不必親臨,一道道劍氣橫掃全世界。抵押貸款債券業務連續四十年獨占鰲頭的雷曼兄弟,自然是這個領域中的劍王之王,但是他沒料到,會被自己手中寶劍的劍氣所傷。

九月十二日這一天,雷曼兄弟命運卻岌岌可危,負債已超過六千億美元,如果雷曼兄弟破產,等於在金融市場投下炸彈。因此,美國財政部長、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與華爾街巨頭,齊聚商量如何挽救雷曼兄弟。在亞洲的雷曼兄弟分支機構和往來客戶,更是在睡夢中被驚醒。

市場焦急不安,我們則守候在雷曼兄弟公司門前。在門口,停滿一整排的黑色轎車,櫃檯前站滿打著紅色領帶的警衛,電視台的即時連線採訪車就等在外面,鏡頭虎視眈眈的對準內部……。

九月十二日:週五下班前,雷曼兄弟的員工似乎已嗅到訊息,開始做最壞的打算。一些交易員在下班前開始向客戶發送郵件,內容不乏「非常榮幸能夠與業內最專業的人士共事」,及「我本人對各位長期以來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等類似「告別演說」的措辭。

九月十三日:開始密集三天,美國政府與華爾街巨頭商討拯救雷曼兄弟計畫,原本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 PLC)或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都有意收購。

九月十五日:美國銀行敲定以五百億美元的代價,買下全美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Merrill Lynch)。《華爾街日報》引述參與該交易談判的一位律師的話:「救一個相對健康的病人(美林),總好過救一個垂死掙扎的臨終者(雷曼兄弟)。」

巴克萊也打了退堂鼓。至此,雷曼兄弟期待被收購的希望徹底破滅,也放棄掙扎!

於是,這家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正式宣告破產。

海嘯災情蔓延!各金融霸主應驗「劍王劍下亡」命運

這是一場「金融大海嘯」,史上罕見的系統性金融危機,「全球股市、債市、房市三種主要資產齊跌,」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說。

葛洛斯口中的金融大海嘯,正一波波襲來,且一波比一波凶猛、無情。而海嘯的源頭來自去年的一場大地震: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即使像是天王級的葛洛斯、投資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歷經千百次大大小小的戰役,都躲不過這次的風暴。

地震引發的大海嘯,至今未歇。

第一波的浪頭,吞噬了全美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第二波,讓負債高達五兆美元的美國前兩大房貸公司(房地美、房利美)被接管。

九月十五日,第三波襲來,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也被捲入海底。




這波海嘯的災情正迅速蔓延:逾二萬五千名雷曼兄弟員工失業;美股大跌五百零四點、創七年來最大跌幅,美國華爾街日報用整版來報導雷曼兄弟破產所引發的全球股災。日、港等亞洲股市也創下今年最大跌幅,亞洲匯市重貶;由雷曼兄弟發行超過一千二百八十一億美元的債券型商品,可能變成廢紙;台灣投資人、金融機構也災情嚴重,據估計持有高達新台幣八百億元的結構性商品。

信心危機充斥市場,接下來,還有誰會倒?

葛洛斯警告,雷曼兄弟倒閉,勢將引發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普遍虧損,規模六十二兆美元的信用違約交換合約(CDS)市場馬上會出問題。前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說,美國正陷入百年來僅見的金融危機,將導致更多金融機構倒閉,他預測在房價穩定之前,這將繼續是個侵蝕力量。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比尼(Nouriel Roubini)更悲觀:「我認為連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或高盛(Goldman Sachs)公司都無法繼續維持獨立券商的地位。」

七年前的九月,連恐怖攻擊都打不倒的雷曼兄弟,卻在七年後的九月宣告倒閉。諷刺的是,摧毀雷曼兄弟的,不是更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而是雷曼兄弟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金融商品——次級房貸證券。

雷曼兄弟竟然栽在自己最專業的金融商品手上,正應驗了那句布袋戲的名言「劍王之王劍下亡」,另一句台語諺語「菜蟲吃菜菜下死」,都是指人們往往會毀在自己最熟悉的環境與事物上。

都是次貸惹的禍!源頭還不出錢,風險像毒素層層擴散

一切得從去年的美國次貸風暴說起。

在美國,大多數人想買房子,都需要貸款。對信用較好的人,房貸主要由美國的銀行承做。但對信用較差的人,銀行不願貸款,美國就發展出一種專門借錢給信用較差者的房貸機構,這些機構所承做的房貸,就稱為「次級房貸」(Subprime Mortgage)。

一群華爾街金童想出了聰明的方法,把這些貸款(債權)打包,組合成一個新的金融商品,賣給債券市場的投資人。

向來以債券產品聞名的雷曼兄弟,旗下就有一家專門承做次級房貸的機構BNC Mortgage。

本來,這一切都皆大歡喜:原本買不起房子的人,現在有人肯借錢給他們買房子;而這類次級房貸機構,把商品賣出後也賺了一筆差價;債券市場的投資人則因為買了這類商品,可以收到利息,可說是一個三贏局面。

然而,人都是自利的,總要不斷的將自己的利潤極大化,何況是華爾街金童們。於是,他們開始將次貸產品當成「千層派」來設計,利用衍生性產品把結構複雜化,就像加上奶油、核桃、巧克力一樣,層層包裹,讓千層派看來很誘人,每一層都可切割出來賣,每一次轉手都有利潤落入金童們的袋中。但是對投資人而言,千層派一層層剝開後,糖衣的裡面卻可能是毒藥。

只是,金童們想,我只賺過路費,就算會出現倒楣者,也應該是最後上鉤的幾隻老鼠。

然而,就像索羅斯所說的,這種產品的風險遠超乎世人所想像,更難以衡量。果然,兩個環節出了問題:首先,次級房貸要付的利率,一開始雖較低,但之後一兩年就開始調升。許多次級房貸機構卻並沒有刻意提醒這一點,造成貸款者的幻覺:原來房貸利息這麼低,我也買得起房子!

等到利率開始調升後,這些借款者連利息都還不出來時,就面臨被房貸機構拍賣的命運。

第二個出問題的環節,是房價開始下跌。美國房價自從二○○六年第三季起,一反多年來的漲勢,開始一路下跌,這些房貸機構即使收回房子,將其賣掉後,還是無法抵銷房貸上的損失。

雪上加霜的是,那些債市投資人,當初向房貸機構買這些金融商品時,多有附帶條件:當房屋貸款者付不出利息時,房貸機構要負責把這些金融商品買回。

又逢美房價下跌!房產賤價拍賣,房貸機構陷資金危機

因此房貸機構就面臨了蠟燭兩頭燒:房子拍賣掉也無法抵銷房貸損失,還要出錢買回投資人手上那些已成廢紙的商品(貸款人付不出利息,商品就毫無價值),手上資金不足的房貸機構立刻陷入危機,次級房貸風暴就這樣爆發出來了。

以雷曼兄弟的BNC Mortgage來說,去年八月二十二日就撐不住而宣布關閉,這家次級房貸機構承做的次級房貸超過一百四十億美元,這個金額是母公司雷曼兄弟目前市值的近六倍!

次級房貸讓雷曼兄弟面臨空前損失,它手上抱著一大筆幾近廢紙的次級房貸證券或債券,這些商品根本沒人想買!

這些商品價值不斷縮水,雷曼兄弟的損失也一步步擴大。雷曼兄弟成立一百五十八年來,從未出現虧損,然而,二○○八年第二季,雷曼兄弟首度認列二十八億美元虧損,同時還被迫出售六十億美元的資產。今年上半年雷曼兄弟股價重挫七三%,八月時,雷曼兄弟宣布裁員一千五百人。

原本雷曼兄弟還有一線生機:八月二十二日,傳出南韓政府控股的「韓國發展銀行」(Korea Development Bank),有意收購雷曼兄弟,不過事後證實這只是空歡喜一場。九月九日,該交易宣布取消,當天,雷曼兄弟股價重挫四四.七五%,王國末日開始倒數計時。

一家有一百五十八年歷史的公司,沒被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恐怖攻擊打垮,卻毀在自己一手創造的次級房貸商品手上。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

說穿了,雷曼兄弟不過是眾多華爾街金融業者「製造」危機卻禍延自身的例子。以美國超過百年歷史的成熟金融體系,在華爾街打滾的人,個個都是「紅頂商人」胡雪巖口裡所謂「銅錢眼裡翻斛斗」的精明角色,每一分錢的風險在哪兒,都嗅得一清二楚,不可能不知道次級房貸這種金融商品是在火中取栗。

但從花旗(Citi)、美林、摩根士丹利等知名機構,都下海玩這種商品,最後幾乎所有人都差點滅頂,雷曼兄弟也因此垮台。為什麼幾乎整個華爾街都會犯下這種錯誤呢?

第一個關鍵:「證券化」(securitisation),這是華爾街金融體系的一大創新,也是最美麗的毒蘋果。

「證券化」能創造更多流動性:如原本銀行貸款給某甲,手上雖有某甲的債權,但銀行手上也因此少了一筆可運用的錢,只能乖乖等某甲來還錢,這等於是沒有流動性的「死錢」。

但透過「證券化」,銀行可以把對某甲的債權轉賣出去,拿到錢後可以再貸給另一個人,這樣原本貸給某甲的「死錢」,就變成了「活錢」,整個金融體系也因此更活絡。

但這種「證券化」也有它的弊病,那就是「道德風險」:過去金融機構放款,是一對一的交易,由於手上持有貸款者的債權,一旦收不回來,立刻就變成呆帳虧損,基於這種風險,金融機構自然會很小心的放款。

但如今金融機構放款,馬上就可以把這個貸款債權轉賣給其他人,這等於變相的將風險由別人承擔,因此他們根本沒有動機去詳細檢查這些貸款者的信用程度。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布蘭德(Alan Blinder)就指出:「證券化使得貸款機構檢查借款者信用程度的動機大減。」果不其然,次級房貸的貸款者還不出錢來,真的就成為引爆這波危機的第一個導火線。

過去,金融危機的導火線多半是企業倒閉,拖累銀行的是不良債權,這一波,倒閉來源都是金融機構,可說是「玩火者自焚」的一課。

第二個關鍵是在於「大到不能倒」:回首歷次華爾街製造的金融危機,從一九八○年代的「儲貸危機」(Saving & Loan Crisis)、一九九○年代的「長期資本管理」(LTCM)危機,到二○○七年的次級房貸風暴,過程幾乎一模一樣。

災難能平息嗎?道德風險不解決,還會再爆金融危機

一開始這些金融業者賺大錢,吸引更多投資者加入,遊戲越玩越大,最後出問題,虧損大到這些業者已無力負擔時,美國政府從聯準會到財政部,都在最後關頭出手相救。

用納稅人的錢來拯救這些「玩火自焚」的金融機構,公平與否暫且不論,但這種做法等於告訴華爾街業者:賺錢你們享,賠錢政府攤。

這次雷曼兄弟在次貸風暴中滅頂,未嘗不是因為這種「道德風險」在作祟:雷曼兄弟手上和次級房貸有關的資產高達六百億美元,玩得這麼大,照理說美國政府應該會在危機時出手相救。

但就像九月十一日《華爾街日報》指出:「房利美和房地美背負著五兆美元的次貸債務,它們的重要性比雷曼兄弟大得多。」這次,除了「二房」以外,政府根本無暇他顧。

雷曼兄弟已成為過去式,但它帶來的教訓仍在,只要「證券化」、「大到不能倒」這類道德風險問題沒解決,華爾街爆發下次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仍揮之不去。

九月十五日雷曼兄弟宣布破產當天,《華爾街日報》報導,包括高盛、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TPG等華爾街金融業者,已經虎視眈眈的在一旁等著,打算以清算價收購雷曼兄弟資產大賺一筆。「未來幾週,華爾街的禿鷹們會瓜分雷曼兄弟尚帶餘溫的屍體,然後等著更多的不幸者重蹈覆轍。」

顯然的,這些禿鷹不會等太久的。

這場金融海嘯,重創全球,但是災害過後,有多少人能學會在面對誘惑的當下,願意少拿一點?雷曼兄弟的王國像是一輛不斷行進中的馬車,一路上坡,一路搜刮戰利品,從來不需要考慮踩煞車,更不會想過少拿一點;而當遇到下坡路,煞不住車,從來不懂得節制而取得的戰利品,就成了加速它毀滅的包袱。

短短一紙聲明,宣布破產,結束了一家一百五十八年歷史的公司。

*雷曼兄弟破產倒數4天
Day 1 9.12/週五
18:00
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證管會主席寇克斯與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蓋瑟納召集緊急會議,包括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銀行高層均出席。

20:00
寇克斯表態政府不援助雷曼兄弟。美國銀行、巴克萊銀行、 豐銀行傳出有意願買下雷曼股權。

Day 2 9.13/週六
09:00
華爾街各高層齊聚在聯邦紐約儲備銀行開會,各家旗下交易部停止休假,加班檢視手中是否有與雷曼兄弟交易部位。

19:00
鮑爾森再召集華爾街業者開會,同時AIG傳出需籌資300億到400億美元,以免信用評等遭降級。

傍晚
因政府拒絕為雷曼兄弟擔保,美國銀行宣布放棄收購雷曼兄弟股權,潛在買家只剩下巴克萊銀行。

Day 3 9.14/週日
早晨
因來不及取得股東同意,巴克萊銀行宣布放棄收購雷曼兄弟。

14:00
美國銀行與美林高層會面,協議收購美林,金援雷曼兄弟方案無疾而終。

晚間
美林宣布以每股29美元、共500億美元,將全部股權賣給美國銀行。

美國聯準會為確保市場流動性,宣布兩項措施:
一、接受一級交易商的股票與投資等級債券做為融資擔保品;
二、總融資規模擴大為2,000億美元。

華爾街十家金融機構組成的銀行團宣布,將提供700億美元資金挹注市場,降低全球金融市場受到的衝擊。

Day 4 9.15/週一
00:30
雷曼兄弟宣布破產,英國倫敦交易所暫停雷曼兄弟在當地交易。

16:00
美股道瓊工業指數收盤大跌504點。

註:以上時間皆為美國紐約時間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整理:蕭勝鴻
===============================
*次級房貸引發3波金融海嘯,災害一次比一次大

第1波海嘯(2007.3~2008.3)

貝爾斯登面臨破產
'07.3.9
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遭調查非法放貸,股價重挫,後來被迫下市。

衝擊
新興市場股市大跌,但Fed評估不至於爆發全面性信用危機,並未降息。

'07.8.1
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檔次貸相關基金倒閉,共損失逾15億美元。

衝擊
華爾街多家金融業者停止房屋抵押貸款,全美第十大抵押放款業者American Home Mortgage Investment Corp瀕臨破產。

'07.8.9
法國市值最大銀行BNP Paribas SA,旗下三檔基金因投資美國次貸產品虧損,暫停投資人贖回。

衝擊
市場信用緊縮,德國兩家國營銀行、全美最大抵押放款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都出現籌資困難,道瓊工業指數當日大跌387點。

'08.3.6
貝爾斯登面臨破產。

衝擊
3月17日貝爾斯登被迫以每股2美元的低價出售給摩根大通。

第2波海嘯(2008.7~9)

二房危機
7.7
雷曼兄弟研究報告看空全美最大房貸公司房利美與房地美,掀起二房財務危機。

衝擊
7月8日亞洲股市重挫,各國央行澄清持有二房債券無立即危險。又因二房手中房貸資產高達5兆美元,占全美房貸市場一半以上,美國財政部7月13日要求國會授權無限制購買兩家公司的股票與提高借貸額度。

9.7
美國政府接管房利美與房地美。

衝擊
房利美、房地美股價大跌,一夜之間重挫近九成,股價都不到1美元。

第3波海嘯(2008.9~)

雷曼兄弟破產
9.15
雷曼兄弟宣布破產;AIG因籌資案告吹向Fed求助400億美元;美林證券也被美國銀行以500億美元收購。

衝擊
Fed 宣布兩大紓困措施:擴大對銀行的融資額度、放寬擔保品限制;華爾街十大銀行聯合注資700億美元,提供金融機構週轉。但美股道瓊工業指數當天仍重挫504點。
===============================
*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遭次貸風暴滅頂
成立:1850年

創辦人:由德國牛販的三個兒子Henry、Emanuel、Mayer Lehman共同創辦。

起家事業:棉花業

跨入金融業:1870年協助創辦紐約棉花交易所,第一次跨足期貨商品市場。

事業高峰:1984年合併美國運通銀行,進軍銀行業,並於1994年改制為雷曼兄弟控股公司。2007年2月市值達到最高576億美元。雷曼兄弟創立的公債指數,是公認最權威的公債指數。

王國崩壞:2007年8月受次貸衝擊,裁員1,200人。2008年貝爾斯登出售的第二天,雷曼兄弟股價一度暴跌48%;第二季財報虧損28億美元,為上市14年來首度出現虧損。第三季財報更加惡化,虧損達39億美元;第三季財報公布後5天宣布破產。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雷曼兄弟網站
整理:蘇鵬元

資料來源:各外電
整理:蕭勝鴻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馬英九是大智若愚,還是「夠蠢」?

來源 NOWnews 2008-09-12 01:49:53 時評選粹

馬英九推出兩岸關係特殊論,同時「膽敢「推出633跳票的宣示(儘管後者不是好事),要延後到2016年之後才能兌現,兩件事表面上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如果深入分析與探索,兩者的因果及因緣不能與發生在非洲的蝴蝶效應相提併論。把它們放在台灣經濟前景維擊於兩岸關係的平台上,馬英九的謀略思維開始發出微小但重要的訊號。

以馬英九的個性可能是一位「慢郎中」,慢條斯理(疏理)是他的作風,他需要接收許多各方的訊息,澈底掌握「個案病情」(兩岸從違反自然的隔離至良性修好),讓慢郎中實習適應拿捏診斷的速度,不能操之過急(許多評論斷定馬英九個性與作風慢半拍,影響到他施政謀略的果敢與效率並非沒有根據)。

所幸他有天時與一批「民族義士」的鼎力支援,為他併肩奔走兩岸民族團結的使命(人和),及時搞好三通啟航,他才有充裕的時間佈署思考大方向,審時度勢;換言之,一旦馬英九重返民族和解團結大義號召的正軌,搞好團隊,分工協作,台灣的經濟前途還是「有可為而必為之」的。

在兩岸關係的定調上探索台灣的經濟前景的框架下,很多憂慮必須由台灣跳脫圍城與島民心態才能解開,及看清整體的格局,否則台灣人容易妄下定論,動不動就鼓燥,鑽進牛角尖,把問題全部推給政府的傾向,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恰好這種島民個性與馬英九形成強烈的對比,時常碰撞在所難免! )。

馬英九這次「果敢」宣示其兩岸兩個政治實體的「特殊關係論」,實際上與宣示「633」在上台三個月後即跳票,及陳水扁的海外洗錢醜聞被揭發的天時一起解讀,有異曲同工之妙;他的任期還有三年多,「跳票換選票」?表面而言,從來就沒有一個民選總統那麼笨,跟自己過意不去,自己拆自己的台;難道接近六成7百多萬選民選出的總統真的是這樣的質素嗎?

馬英九似乎已做好準備(至少策略心理上)要重返國民黨兩岸政策的正軌,宜黨宜政,或靈活應對,雙管齊下佈署應對大陸的政治協商與「和談」的啟動。

全球經濟不景,台灣股市持續跌至近年新底,三通被指望帶來的經濟效應有欠理想,陳水扁家族洗錢醒聞捲起的風暴繼續擴大,台灣政經一片風聲鹤淚,馬英九承受的壓力不小,他必須思考大方向,以達到突破一點帶動全面的謀略,製造新機遇讓台灣最遲於2016年兌票承諾(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2016是個移動的「政治承諾「,就如玩射擊的人 向游移的靶射擊一樣,旨在爭取時間,提高本身的臨場應對的能力與技巧)。

如果你是台灣選民,你要聲討涉嫌欺騙了犯下等同失信於民的陳水扁,還是把矛頭轉向提早知會你跳票的馬英九?

台灣民眾必須在兩者之間代表的價值與政治理念做個抉擇,一個肯定是犯科「無恥」的偽本土意識派,一個有待觀察的「無能」的游離中華派。再說,陳水扁執政8 年無法振興台灣經濟,這是前朝政府的遺留下來的擔子或包袱。馬英九與國民黨是冷手接過一個燙手的山芋,陳水扁浪費了八年荒廢了台灣的經濟(或說一個胡搞蠻幹,「不務正業」的總統,任由台灣經濟往下滑)。

馬英九真的變了,揮去「優柔寡斷」,拿捏快慢(軟硬自如),變了勇敢與果斷,敢於面對一個崛起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熱身準備與彼岸展開政治談判。台灣人應該慶幸他們的總統終於站起來,走到前線或第一線,面對一個「巨人」堅持「平視」而非「仰視」的(兩岸兩個實體)平等觀,不卑不亢爭取台灣本土利益 (如果台灣出現這樣的最高領導人. 筆者只能嘆一聲:夫復何求?)台灣人所能做的是避免重陷傾向隱性台獨(「主權論」)的攪局。台灣深綠勢力堅持主權在台的僵化思維,就好像台灣媒體形容目前正在訪台的馬來西亞執政黨國民陣線的50名國會議員被「綁樁」一樣滑稽(綁得了身,綁不了心):身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心在中華綁得了樁嗎;再說,彼岸已暗示對內謀求和平統一的眼節上,連最敏感的主權議題可以擱置,學術界亦發出「共享」、「共護」主權的權宜之計。

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9月 10日在廈門宣佈促進兩岸交往的5項新措施,包括開放大陸13個省市的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旅游及經這三個起點赴台灣本島旅游(這是兩岸民間交流繼7月周末包機開啟以來的又一項重要突破)。王毅之前亦表示支持馬英九的和平新動向,大陸持續向台灣釋放善意,顯然回報馬英九的「政治新善意」。如此觀之,顯然的,兩岸問題的意識形態的爭議並非本來自彼岸。

話說回頭,如果台灣人認定台灣的經濟前景在兩岸,就必須明了天下間那有白吃的午餐,有權力必有義務,天經起義,世間那有只拿不給的差事。說穿了,兩岸至今仍然是兩個獨立運行運作的政治實體(或「區」)。如果這樣的格局無限期維續下去,你說大陸那有機會繼續釋放善意,又怎能幫忙呢?你總不能叫大陸向南北韓看齊,人道「糧助「台灣吧?(台灣也不須要吧!)。

現階段很難分辨馬英九是否「大智若愚」,兩岸關係上,大陸是「以逸待勞」,此岸的馬英九政府即「以勞待逸」;而台灣現政府與台灣民眾的關係似乎有些「以逸待勞」的影子。以一般台灣民眾那麼急進的觀點而評分,馬英九肯定不合格,只有49分或更低(陳水扁及時幫上忙),英文比較名詞中的worse and worst 可派上用場,前者是「壞」,後則是「壞透」;一個壞透的總統下台去,上來了一個在萬民歌頌聲中的「壞」總統,或比較貼切的「夠蠢」的總統。台灣的政治生態果然令人傷腦筋。說穿了,幸運的馬英九還是有些有持無恐,敢於揭底牌。(這一點似乎不像膽怯的馬英九)

馬英九的這一招葫蘆裡賣得是什麼藥?它離不開「政治攻略」四個字;外圍的全球經濟生變,金融體系不穩定的牽制下,加上大陸經濟遇上加速轉型的刺激(由出口導向弱化轉至內需要與內部投資拉動的變數),台灣做為大中華經濟圈的部份必須加速制定應對全球經濟冷卻(非放緩)的挑戰。

換句話說,台灣內外交困,尤其是外圍環境的變數,大陸的經濟結構的轉變,做為一個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台灣具備應變的能力非常重要,而且這個能力首先必須來自政策與策略的調整,如果「不能」掌握變局,或「可為而不為」向大陸借力,台灣有什麼條件單獨去應對把全球經濟劇變帶來的衝擊減至最低點?如果經濟/金融風暴重臨,台灣的港灣在那裡,答案已寫在白板上!

不管李登輝與陳水扁時代的政客當初怎樣反對,大陸(包括香港和澳門)已經成爲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對大陸的出口占台灣出口總額的40%。根據2006年數字,雙邊貿易額超過1160億美元。在大陸有投資的台灣中小企業有數萬家。與此同時,有超過100多萬台灣商人、企業管理人員及技術專家生活在大陸。

相對大陸的經濟現代化而言,更爲重要的不是與台灣合作的總量指標。作爲信息技術領域的領跑者,臺灣成爲引領中國大陸“快車”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火車頭」。目前大陸出口的高科技産品有70%是台灣公司生産的。也正是借助這一點,中國IT製造業躍居世界第三。

除技術外,在大陸落戶的台灣公司還有一個優勢。儘管中國已加入世貿組織,但國際規則仍禁止向北京出售最先進的可能被用于軍事目的的生産設備。但台灣不受限制;所以台灣公司可以向大陸出口更爲精密和先進的産品。它們就是這樣做的。 (以上三段摘錄自「「大中國」將撼動整個世界「一文,它反映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兩岸的經濟融合已到了難分你我的階段。)

從務實的角度,台灣政府眼前最大的挑戰是在現有的「大中華經濟圈準版圖」巨大背景的依據下,制定一個政治領航經濟融合的政策,及順應大勢調整相關策略的步伐。它仍然是經濟先行,不過由政治意願策動的政策護航。三通啟航只是一個行政上的議題,它恢復及依循執行九年前兩岸一度的協議內容,儘管兩岸民眾與領袖取得一定的良性溝通與感受,「三通」仍然止於民對民(P2P) ,商對商(B2B)的互通交流,在政治與技術層面,兩岸依然處於敵對,欠缺一個建立政府對政府(G2G)的正式關係與機制。

三通後的台灣股市(通常股市是整體實質經濟的寒署表預兆)跌跌不休,反映投資者早已消化三通的利好因素,敏感的投資者依然對台灣的政經前景信心不足,民間消費力度也是欠缺政策推手的原動力。如果以一句話形容台灣經濟:除了「膠著」之外還有什麼更貼切。呼之欲出的「兩岸自由貿易區「(福建與台灣先行)的構想,或者類似香港與大陸簽定的CEPA(更緊密經濟互惠協議)鋪路及引導下,邁向的兩岸經濟共同體的起步(詳情請參閱李惠群特區)是台灣開拓經濟活力的最佳途徑。由此觀之,馬英九面對的一個活生生突圍(筆者認為是如何突破瓶頸)的嚴厲挑戰。如果有「全民總統」這回事,應是著眼突破思維一點,帶動台灣走出經濟困境的謀略。

馬英九是「大智若愚」,還是無可救藥的「蠢透」,台灣民眾如何對待馬英國的突圍之謀略,繼續由台獨牽著鼻子走,指他出賣台灣,受困於「台灣是一個獨立擁有主權的國家」的典型台獨老調,無法變通,繼續被「台獨之父」李登輝,與「台獨之子」陳水扁的「偽」本土意識牽著鼻子走;還是「跨出台灣,敢敢立足大中華,放眼世界公民」,台灣民眾的政治智慧受到嚴正考驗。

誰說草根運動(游行)塑造政治話語權在台灣沒有一定的賣場?如果民間及輿論無法善用「本土意識派剩餘的影響力去強化兩岸良性溝通的平台,反而依然故我,動輒就指責別人「賣台」,嚴然斗雞一派,至少應減低對兩岸和平進程構成的干擾,並對馬英九突圍攻略保持中立,不蓄意去而扯他的後腿;以馬英九的個性與保守的作風,他臨陣退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到時,馬英九的633計劃肯定不會在2016年之前兌票! 台灣持有斗雞心態的民眾與深綠營,請想透透,多多保重才押注!!

馬英九已經把頭伸入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感謝陳水扁協助他壯膽),他的步伐還是有些戰戰競競,誰會為他站台?只有來自此岸堅定不移的「民族大義」的護航,「膽怯」與「優柔寡斷」才會從馬英九的字典中袪除,台灣前路包括經濟民生出路,很大程度上有賴馬英九如在任期啟動與大陸和平談判的一覽子,風向難測的民意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會干擾馬英九的謀略新動向,對他的舉棋形成壓力;說穿了,一個持續戰戰競競的馬英九如何全力維護台灣本土利益,民眾不希望一個信心不足,意志不夠堅定的領導人去面對一個崛起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吧,這個問題留待台灣人去思考!

後記:有跡象顯示,隨著未經證實的此岸成立兩岸小組後,馬英九詮釋兩岸「非國與國,非兩個中國「的特殊關係論,以及此岸的和平發展關係的論壇建議成立跨海兩岸委員會後,此岸已響起推敲兩岸邁向和解和平方案的探索,連台灣外交部也配合打破緘默,「高舉」兩岸外交休兵旨為「謀求兩岸和平共存共榮鋪路的」鮮明旗幟「(借用大陸用語)。筆者大膽預測,在短期內,只要台灣內部的雜音受到控制,筆者大膽預測,兩岸的正式協商談判已露出一絲曙光。你可說馬英九孤注一擲,或開始「識時務」去面對遲早都要面對格局(就談判攻略帶局而言,早畢竟好過遲,主動勝於被動,爭取拿捏一些一主導權總是好的))。外圍經濟環境的變幻莫測,台灣的經濟榮景再現,除了務實的兩岸經濟融合之路可取外,筆者想不出台灣還有更好的選擇!

或許可以這麼說,我們期待的是一個超越藍綠政治門戶之見的台灣,在此政經面臨重大歷史契機的時刻,一個敢敢揮別台灣歷史悲情與島民心態的台灣,政局重新洗牌,及適當定位,去迎來一個兩岸經濟持續融合,公開主張政治融合(和平統一)大中華願景臨界就在今朝! It’s now or never (不是朝向和平統一就是隱性台獨!)。

台灣人敢敢豁出去吧!!官民攜手累積善意,迎接一個大時代及好日子的來臨。

●作者李惠群,吉隆坡,碩士,房地產經紀。簡介表示,他是前新聞從業員,先後在馬來西亞兩家中文報社任職,後與友人組成志願性的中國和平統一海外促進者小組(PRC—Op),並繼續替中文報紙撰寫專欄,同時志在為兩岸的和平統一提供海外華人的第三眼的中立與中道觀點,為兩體一國(大中華願景)與克隆台灣母體概念倡議者。

后豐大橋斷橋與盜採砂石

來源 NOWnews 2008-09-16 02:11:04 時評選粹

位在臺13線的后豐大橋跨越大甲溪為台中縣豐原至后里間必經要道,原橋在民國78年改建,87年拓寬。這次辛樂克颱風造成后豐大橋斷裂,造成了至少1死5失蹤的慘劇,在各大媒體與眾位民意代表對相關政府官員大加撻伐的同時,我試著以不同的觀點來看待這次的斷橋事件。

大甲溪上游長期以來盜採砂石的情況嚴重,早已不再算是新聞了,根據2005年6月的相關報導,大甲溪谷關松鶴部落以下的禁採區,當時由刑事局人員搭乘空勤隊直昇機空拍蒐證,就目睹到好幾段河床被挖出四五層樓深的水塘,盜採面積動輒十公頃以上,但長期以來盜採砂石與當地的民代與黑道勢力掛勾極深,涉及龐大的不法利益,造成檢警偵辦困難,也對大甲溪溪流橋樑安全造成了嚴重的衝擊。

然而,水利署竟以「2000年6月後石岡壩以下河段無疏浚」,「已加強河川管理,現已無大規模的盜濫採(承認仍有小規模的盜濫採?)」,來試圖撇清砂石盜採對橋樑造成的嚴重破壞,這種互踢皮球的做法看了實在是令人感到心寒,亦替所有受災者難過。

因為,猶記得2000年時高屏大橋斷橋後,幾位土木工程界的專家學者即指出斷橋與砂石過度開採有很大的關係,相同的,后豐大橋橋墩基座裸露、大甲溪砂石盜採,整個背景與當初高屏大橋斷裂事件十分雷同。

砂石盜採對於橋樑的影響到底有多嚴重?一般橋樑設計都是靠橋墩打樁為基礎,加上河床上的沙提供支撐力量,但如遇颱風大雨衝刷或盜採砂石折損橋墩基處,橋墩周圍沒有足夠的土砂可以護住基盤,橋墩承載力相對減低,橋面負載力減輕,橋樑即容易發生斷裂情況。而台灣長久以來盜採砂石嚴重,加上地方「特殊勢力」長期的關注與護盤,政府又拿不出手段來杜絕盜採,讓砂石盜採一直嚴重影響台灣水文生態。

這次的斷橋事件,到底應該算是天災?還是人禍?我想不管橋造得再好,只要盜採砂石的情況無法改善,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斷橋事件發生。

●作者永興,中縣石岡。本文為NOWnews網友投稿

金融與工程 風水輪流轉

《華爾街日報》 2008年09月16日13:55

上週末的金融危機將導致華爾街數千人失業--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一調整早就該來了。《華爾街日報》經濟記者Justin Lahart回顧了過去30年金融領域的增長狀況:這一行業在就業、利潤和股市方面的比例明顯上升﹐以致於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紛紛放棄了應用科學轉投報酬豐厚的金融業。

根據紐約大學金融學教授托馬斯•菲利蓬(Thomas Philippon)提供的資料﹐2006年時﹐金融業佔美國經濟的8.3%﹐達到了歷史高點﹐比上世紀90年代時的水平整整高了1個百分點。

始於20世紀初大規模興建鐵路和20年代時電力應用的普及﹐金融業在上世紀曾出現過幾次井噴式的增長。在1929年股市崩盤後﹐金融業經歷了長達幾十年的收縮﹐直到80年代才重新恢復到在1929年前在美國經濟中所佔的比重。當時垃圾債券和槓桿式收購等金融創新工具改變了美國經濟。雖然1987年的股市暴跌給人們留下了悲慘的記憶﹐但實際上卻未對金融業在經濟中所佔的比重產生影響。在2000年結束的信息技術繁榮週期中﹐金融業佔GDP的比重繼續增長。問題是此後還在持續增長。菲利蓬說﹐2002至2006年期間的增長有些令人不解。我們目前面臨的情況是金融業供大於求﹐我們並不需要這麼多人從事這類工作。

不可避免的收縮已經開始。在2007年﹐金融業佔經濟的比重降至8%左右。很難說還會再降多少。(比如﹐如果美國的金融公司對外輸出更多的服務﹐那麼它們的增長還會大大超過美國經濟所能支持的水平。)菲利蓬認為﹐90年代金融業佔經濟的7.3%是一個更為合理的水平。這一下降意味著約有1,000億美元的工資和利潤將在整個經濟領域中被重新分配。這種重新洗牌儘管短期內會帶來痛苦﹐但最終將對經濟有利。比如﹐工科的畢業生可能會回去做工程師。

Conor Dougherty

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

信貸危機制約美國政府行動餘地

中午瀏覽新聞,多維網斗大的頭條標題『收购谈判流产 美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面临破产』令人心驚。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似乎越來越嚴重,不知道還會持續多久?

- by Eve, 2008.09.15
============================================================
信貸危機制約美國政府行動餘地

轉載自:《華爾街日報》2008年09月12日14:35


始於次級抵押貸款問題的信貸危機已經持續一年之久﹐美國政府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舉措試圖控制當前的問題﹐但沒過幾天﹐美國金融體系再次步履維艱﹐令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前景蒙上陰影。

隨著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和其他金融公司的股價瘋狂跳水﹐此次危機或許正步入一個關鍵性階段。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已經大幅減息以應對不斷加劇的信貸緊縮局面﹐並對借貸工具進行了自大蕭條時期以來最大規模的擴展﹐意在維持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轉。上週末﹐美國政府還出手接管了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兩大抵押貸款融資公司。

聯邦政府官員和市場人士都在為同樣的問題頭疼﹕為什麼迄今採取的諸多舉措都未能穩定金融體系﹖決策者接下來該做什麼﹖美國政府是否應該讓一家大金融機構倒下﹐而不是再次耗費巨資出手拯救﹖

為了度過危機﹐華爾街最後幾家大型獨立公司之一的雷曼兄弟公佈了分拆公司的計劃﹔該公司股價次日暴跌了42%。目前市場傳言雷曼兄弟將被整體出售﹐但還不清楚有沒有公司願意接手。

據知情人士透露﹐Fed和財政部已經和雷曼兄弟一道致力於解決該行困境﹐包括與可能的買家碰頭。目前看來﹐對其實施類似“兩房”及貝爾斯登的救援行動是不太可能的﹐但以後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

美林公司股價下挫17%﹐跌至19.43美元。美國最大的存貸款銀行Washington Mutual Inc.本週撤換了首席執行長。該股早盤承受了沉重的賣空壓力﹐一度跌至2美元以下﹐但收盤回彈51美分﹐至2.83美元。該股自週一以來已下跌34%。

從某种意義上來說﹐這不過是整體金融市場的又一出戲而已﹐或許不值得過分擔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自7月份以來一直窄幅波動於11200-11800點之間。儘管道指今年一直處於跌勢﹐但歐洲和亞洲股市的表現更為糟糕。

值得樂觀的因素包括﹕油價下挫可能最終給消費者帶來寬慰﹐美元走強已經令通貨膨脹壓力有所緩解。美國官員希望拯救“兩房”的舉措有利於促使抵押貸款利率回落﹐金融公司也已經籌到了數十億美元的新資本。

但就金融體系的某些方面來說﹐目前的狀況和3月份Fed與財政部突然安排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收購貝爾斯登(Bear Stearns)時一樣糟糕。舉例來說﹐目前垃圾債券收益率較安全的美國國債收益率高了8.55個百分點﹐利差和3月份差不多。投資者避險意識上升時﹐這一利差就會拉大。

銀行也發現融資成本越來越高。在這場危機中﹐舊金山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情況比大多數銀行都要好。但為了吸引緊張不安的投資者﹐富國銀行上月也被迫以高於預期的收益率發行債券。上個月﹐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和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 Co.)的債券發行都遭遇了疲軟需求﹐因此不得不提高了收益率。

投資管理公司BlackRock Inc.首席執行長芬克(Laurence Fink)表示﹐投資者無法承受不確定性。

最新一波危機背後存在著三個問題。

首先﹐隨著聯邦政府退稅措施的刺激作用逐漸退去﹐美國經濟顯現出疲軟跡象。《華爾街日報》對51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第三季度美國消費者支出可能會出現17年以來的首次下滑。能源價格回落能夠起到一定積極作用﹐但可能還不足以抵消住房危機和就業問題給消費者帶來的沉重壓力。

其次﹐家庭和金融機構還沒有結束糾正過度槓桿效應(降低對負債的依賴)的痛苦過程。

糾正過度槓桿效應和消費支出走軟這兩個過程會相互影響﹐經濟學家稱之為逆向反饋圈。糾正過度槓桿效應給房屋價格帶來了下行壓力。這反過來又迫使金融機構進一步解除更多槓桿。同樣的道理﹐房價下跌給家庭帶來了壓力﹐迫使他們削減支出﹐從而推遲房市反彈的時間﹐進一步給房價施加壓力。

週四就住房市場發表講話時﹐Fed副主席科恩(Donald Kohn)談到了這些反饋效果。儘管有跡象顯示住房價格近期正逐漸持穩﹐科恩指出抵押貸款狀況仍在不斷收緊﹐這最終可能會對房價造成壓力。科恩表示﹐我認為房價是否接近觸底還難有定論。

美國政府已經多次實施干預﹐希望打破這一反饋怪圈。但這些干預舉措正逐漸顯現出效力將達到極限的跡象。前Fed理事、現任經濟預測機構Macroeconomic Advisers LLC副董事長的梅耶(Laurence Meyer)表示﹐市況沒有改善的勢頭﹐甚至緩慢好轉的跡象都沒有。

第三個問題是﹐金融公司目前越來越難以籌集所需的資本﹐以加快解除過度槓桿的進程。過去一年﹐主權財富基金和其他機構已經向雷曼兄弟、美林公司、花旗集團和其他公司注入了數十億美元的新資本。

由於這些投資遭遇巨額損失﹐很多投資者目前仍心有餘悸﹐不願再次冒險。許多主權財富基金的這類投資在國內遭到非難﹐如今也袖手旁觀雷曼兄弟和其他公司為籌資而苦苦掙扎。

中東地區的一些主權基金經理表示﹐在近期的大舉投資後﹐目前他們的投資組合中美國和歐洲資產佔了很大比重。現在這些基金正轉向印度等亞洲市場及其週邊市場尋找投資機遇。

私人資本運營公司則面臨著不一樣的障礙。如果他們持有一家存款類金融機構過多的股份﹐就必須以銀行控股公司的身份接受聯邦監管機構的審查。根據規定﹐私人資本運營公司持有一家受監管存款類金融機構有表決權的股份不得超過25%。

自今年4月向Washington Mutual Inc.和National City Corp.注入巨資後﹐私人資本運營公司就再沒有向資金短缺的銀行進行大規模投資。倫敦數據提供商Preqin估計﹐私人資本運營公司擁有約4,500億美元閑置資金。

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和百仕通集團(Blackstone Group L.P.)等公司的管理人員一直利用信貸危機的機會游說美國儲蓄管理局(Office of Thrift Supervision)Fed﹐希望能夠增持金融公司股份而又無需面臨監管。

百仕通總裁托尼•詹姆斯(Tony James)上個月表示﹐到了一定時候﹐流入金融機構的資金流會枯竭﹐而地區性銀行面臨的違約和信貸問題絕大多數仍難以解決﹐因此﹐也許可以說我是在為自己的業務做廣告﹐但我覺得如果能找出方法將私人資本運營公司的資金引入金融領域的話﹐對整個經濟是有好處的。

最近的政府救援行動可能適得其反﹐反而令投資者更加不敢貿然投資那些求資若渴的公司。在救援貝爾斯登和“兩房”的行動中﹐聯邦政府的策略是要保護這些公司的債權人。但他們的干預行動顯然沒想過要拯救這些公司的股東。

現在﹐股權投資者擔心如果把錢投在可能破產的公司身上﹐他們到時候可能會血本無歸。梅耶說﹐似乎根本沒人想過為了股東的利益而進行干預。

雷曼兄弟就是籌資困難最鮮明的例子。4月初﹐雷曼兄弟還能夠通過發行可轉換優先股籌資40億美元。當時的需求十分強勁﹐因此該行提高了發股規模。但以後﹐雷曼兄弟股價狂潟了90%以上。在與一家韓國銀行未能達成增資協議後﹐雷曼宣佈計劃分拆資產及大幅削減派息。其股價也繼續下跌。

美國政府並非無力應對危機﹐但在採取了大幅減息等一系列支撐金融市場的措施後﹐目前政府受到的限制也明顯高於一年之前。

Fed已經提供了信貸機制﹐可以在雷曼兄弟等公司陷入流動性危機時為其提供短期資金支持。但從7月底到本週三﹐還沒有公司動用Fed的信貸機制獲得投資。

科恩週四表示﹐許多市場依然處於混亂和缺乏流動性的狀態﹔但我相信﹐如果沒有Fed的各種機制﹐這些市場會更加缺乏流動性﹐陷入混亂的風險也會更高。

干預過多可能還會引發其他一些問題。Fed官員對進一步調低短期利率十分謹慎。當前的聯邦基金利率為2%﹐比一年前降低了3.25個百分點。看起來這一利率可能會繼續保持在這一水平﹐因為Fed擔心進一步降息會加劇通脹。此外﹐由於此前的降息成效被信貸緊縮的現狀所抵消﹐抵押貸款利率等其他一些利率仍然居高不下﹐進一步降息能否起到很大效果還不清楚。

另外﹐相關官員也十分清楚“道德風險”的問題﹐即援救太多公司會導致其他公司未來更加有恃無恐。有鑒於此﹐政府不願再次公開救援另一家機構。Fed向摩根大通(J.P. Morgan)提供了290億美元貸款﹐幫助它收購貝爾斯登。但現在還不清楚Fed是否還肯這麼做。

美國財政部長亨利•鮑爾森(Henry Paulson)表示﹐應當允許金融機構破產﹐這樣市場才不會一出現危機就指望政府借錢和提供支持。鮑爾森在7月的一次講話中說﹐要想有效地以市場規律抑制風險﹐就必須允許金融機構破產。

但政府也有點左右為難﹐鮑爾森自己也承認這一點。通過信用違約掉期和某些貨幣市場機制等複雜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場錯綜复雜環環相扣﹐金融公司和監管機構在應對這一危機時都有些經驗不足。他們擔心使用這些金融工具會導致問題在整個系統內蔓延更廣。監管機構正在努力理清這類工具的結算和交割程序﹐但工作尚未結束﹐他們擔心一家公司破產會引發深遠的連鎖反應。

此外﹐鮑爾森與Fed主席貝南克(Ben Bernanke)一直呼籲建立一個正式程序﹐加速投資銀行破產後的資產處置。但這一程序尚未組建﹐使得政府難以決定讓一家機構破產。推動信用違約掉期及回購協議等其他市場現代化的工作也尚未完成。

鮑爾森在7月的講話中說﹐我們目前所能利用的工具有限。

決策者們最終可能發現自己面臨著與10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橫掃一個又一個國家時相似的境地。

從1997年中開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在美國財政部的推動下耗資數十億美元對泰國、印尼和韓國實施了救援行動。到1998年8月﹐當俄羅斯的債券出現違約風險時﹐財政部和Fed決定停止救援行動。他們認為﹐再次出手可能會白白的拿錢打水漂。

當時任財政部高級官員、現為紐約聯邦儲備銀行(New York Federal Reserve Bank)行長的蒂莫西•蓋斯勒(Timothy Geithner)是當時反對救援行動的人之一。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在救援貝爾斯登的行動中擔任了重要角色。蓋斯勒現在必須幫助Fed判定雷曼兄弟會不會成為這場金融危機中的俄羅斯。

當時任Fed高級官員並與美國財政部密切合作的泰德•杜魯門(Ted Truman)說﹐每個人都認為俄羅斯太關鍵﹐不能讓它崩潰﹔但我們卻決定放手。

美國的無動於衷令市場大呼意外﹐許多市場都因俄羅斯的債券違約而遭受重創。現在投資者們越來越擔心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杜魯門說﹐你可以說應該讓雷曼兄弟破產﹐每個人都知道它從5月開始就已經奄奄一息﹐讓它破產並不會對市場造成沖擊。但實施救援的理由是避免市場更加混亂﹐那樣的話政府日後就得進行更多的干預。

Jon Hilsenrath / David Enrich / Carrick Mollenk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