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ttp://travel.tw.msn.com/photos/%E3%80%90%E5%9C%96%E8%BC%AF%E3%80%91%E8%88%8A%E9%87%91%E5%B1%B1%E8%A1%97%E9%81%93%E5%A3%81%E7%95%AB%E5%B0%8B%E5%AF%B6%E8%A8%98
我愛舊金山。
愛她兼容並蓄,每人各自擁護自我價值觀,互不相犯也毋須妥協,淘金熱潮和嬉皮精神共存,同性戀和多角戀愛一般普遍,裸體海灣和金門大橋比鄰而居,虐待被虐者大辣辣走上街頭,中國城裡的二胡小調和義大利歌劇和聲。這個城市在劇烈地震和烈焰大火中被摧毀,而重生之後的舊金山卻益顯活力,城裡處處有各式各樣的新鮮事正在發生,行走其間好似觀看一幅幅的浮世繪。而你更驚喜地發現,許多角落有著許多壁畫,把這些生動的風景凝結,畫裡畫外,各有故事。在城裡遊蕩尋找壁畫的旅程,簡直像是一場尋寶之旅,迫不及待打開一連串驚喜的寶藏。
擁抱的情侶跟背景好搭啊!
大部份的壁畫,都在城裡較多拉丁裔居民居住的教會區Mission District。此區是十八世紀時西班牙人來此傳教時設立,先後曾是移民的愛爾蘭人、德國人、波蘭人、中國人和墨西哥人居住的區域,也是文化融合得最精采的一區。Balmy Alley(芳香巷),小小一條巷弄是壁畫最密集的區域,是藏寶迷不可錯過的大寶庫。
最早由兩位女性藝術家Patricia Rodriquez和Graciela Carillo在1972年開始,將墨西哥傳統表達藝術的方式帶進這個巷弄。以上此圖兩個小孩子的部分,便是現存最早的壁畫,描述從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開始,美洲原住民一連串的掙扎。而經過時間的推移,下方的部份已經模糊損毀,因此由別的藝術家再畫上新的主題,因而呈現兩種不同的風貌。
Un Pasado Que Aun Vive : Joel Bergner
早年的中南美移民,遠赴異鄉為求更美好的生活,這幅壁畫深刻地表現出他們的期待、掙扎。左邊在異鄉打工的薩爾瓦多女人抱著嬰孩,手上捏著一封寫給家鄉的信件,背景則是生活富裕的加州大房子,右邊則是家鄉受八十年代的戰爭所苦。鮮黃反差的對比,讓整體視覺感好強烈,讓人注視著久久不能移開目光。不能回去也不想回家的矛盾心情,迴旋地繞啊繞啊!
圖上畫的就是行駛於傳教區的巴士14路公車,將他們從中南美洲一路載到教會區,繽紛的色彩和圍牆垂墜下來的茂盛花朵,畫裡畫外美成一片!
Indigenous Eyes :Susan Kelk Cervantes
拉丁裔居民對家鄉的緬懷,和生活在美國的掙扎,是他們不變的主題。原本車庫整體均繪滿方色彩繽紛的田園景觀,農民辛勞的耕種,和象徵希望的日出。這也是壁畫藝術最有趣之處,街道是活生生的美術館,風吹日曬雨淋和人為因素,不像藝廊有著完美空調和保護,壁畫和整座城市一樣有出生,剝落,衰敗,重建,新生。它挺為持久,但卻無法留存千年。當年此車庫門壞掉,整幅圖下半部嚴重毀損。這幅壁畫曾經讓壁畫家們苦思了許久,最後由Precita Eyes壁畫協會的藝術家們共同創作,繪上了這個臉譜,垂墜的髮絲和田埂的線條相呼應,自有一股和諧的美感呢!
臉譜其實更藏著秘密。這幅畫叫作『原住民之眼 :戰爭與和平』 右眼的瞳孔泛淚,站著持槍的軍人,左眼裡則是象徵和平的白鴿。即使再痛苦,也不要放棄希望。
Tribute to Archbishop Oscar Romero:Jamie Morgan
紀念薩爾瓦多的人權主教Oscar Romero。
Las Milagrosas:Wallyg
這幅是向二十世紀女畫家致敬,左起義大利女攝影師Tina Modotti揮灑烈愛裡Frida Kahlo,右邊則是Kathe Schmidt Kollwitz, and Elizabeth Catlett Mor
Naya Bihana尼泊爾的新移民:Martin Traver
他們關心的議題也非只有拉丁種族,也有包著頭巾的尼泊爾婦女爭求女權的運動。在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區,用花朵來斷碎鐵鍊。
紀念因愛滋病喪生的兒童。
現場看見藝術家揮毫
街道上的壁畫,為受託的商店門口繪製一幅『富饒的中國』,一棟三層樓的立面繪滿了蒼綠的田野和黃澄澄的稻穀。
和旁邊墨西哥商店前掛滿的鮮豔五彩拳擊頭套,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Info]
Balmy Alley在Mission區。位於主街24th Street和Garfield Square之間。可乘Bart到24th Street站下車。
Precita Eyes Muralists是此區的壁畫保存及創造協會,就在24th街上Balmy Alley附近,內有許多關於此區的解說,可在此購買地圖,參加解說行程,若你深受啟發,甚至可以報名當義工或是參加課程,買幾瓶繪畫顏料,就此當起壁畫家!
【Clarion Alley】
Insanity and sanity all in one瘋狂和理性合一: Chor Boogie.
如果說,街頭塗鴉grafitti是年輕人表達自我意見的手法,壁畫mural就是社區凝聚意識的管道。壁畫可以表達社群認同,記錄歷史的痕跡,寄託希望,表達憤怒;它們和街坊鄰居互動,和城市共生,與街道風光及文化融合。晨昏早晚,不同的人在前面佇足,壁畫就有著不同的風貌,是活生生的,有呼吸有血肉的藝術。我癡迷地在大街小巷裡遊走,盼能捕捉它們最美好的面貌。
看看這位老兄,簡直就是超融入背景壁畫裡,雖然獨坐,熱鬧的氣氛卻圍繞著他,而他也更為這壁畫添上神來一筆。
這是一個當地政府的實驗。這個街角的變電箱,無論如何粉刷,總是會在三天內被畫上亂七八糟的塗鴉,苦思仍無其解。最後請當地的壁畫家們畫上彩繪,一開始他們也頗為擔心彩繪會被破壞,畢竟噴漆仍然很容易取得。沒想到再也沒有人來亂塗這個變電箱了。圖繪的是此區一個知名樂善好施的老闆,也成了此區重要凝聚社區的指標。
一般來說街頭塗鴉較為隨興,多半是個人即興創作,而壁畫多為有計畫而行,一般需要先跟建築物主人溝通,授權,然後有詳盡的草圖,再聚集壁畫家們分配共同創作。一個好的壁畫創作計畫,更可以促進鄰里的和諧,改變區域的氣氛,甚至帶來觀光客。在Mission傳教區北邊,有這樣一條小巷Clarion Alley克萊瑞巷,在九十年代時曾經是American Indian Center美國印地安中心,然後各種不同人種逐漸聚集,一度被販毒者占據,甚至他們在巷弄邊隨處便溺,讓這條街上的居民好生頭痛。即使在街道對面設置了新的警察局,這樣的情況仍然不見好轉。
住在這區的社區藝術家們,雖然都沒有壁畫的經驗,但他們想仿效Balmy Alley芳香巷的計畫,試試看能否讓這條街轉化氛圍。這個嶄新的計畫Clarion Alley Mural Project (CAMP),吸引了許多有才氣的藝術家前來參與。因為藝術家的背景各異,繪畫的年代較新穎,因此相對於芳香巷以許多民族議題為題材,此區的壁畫著重在多元主義和自我覺醒;也相對於芳香巷較傳統的繪畫風格,克萊瑞巷反而充滿許多後現代甚至超現實的風格,更像現代藝術較勁的競技場喔!
jet Martinez 2004
資本主義的盡頭Megan Wilson 2011
KUBA, MACE, Emory Douglas
也是訴求自由和權利,不過可以看出表現手法新穎許多吧!
Locust, 2010
BODE 2011
看到署名的年份,逐年都還有增加,表示這是一個仍還在改變和循環的藝術計畫。
壁畫也是藝術家們自我展現的絕佳舞台。因此不像多數不為人知的塗鴉藝術家,有的壁畫家還大大方方的留下手機或Email供聯絡呢!
Mojo Man: Kenneth Huerta
在Clarion Alley克萊瑞巷的另一端二樓,有一幅引人注目的雙色的扭曲畫像,像是一種強烈自我表達的宣誓。我思,故我在;我畫,故我在。
[Info]
Clarion Alley克萊瑞巷位於Mission傳教區,17 th 和18 th街,Valencia和 Mission Street之間。雖然現在成分混雜份子的聚集數量已減少許多,不過傍晚入夜造訪仍要小心。每年十月底會舉辦Clarion Alley Street Fair街道嘉年華會。
如果還能看見彩虹
2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