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9日 星期四

杭亭頓與文明衝突

消除「文明衝突」誤導、建立「和諧世界」/ 譚中(旅美退休教授)
來源:《海峽評論》218期-2009年2月號

最典型的「魔鬼代言人」

美國人辯論問題唱反調時,經常幽默地說:「讓我來做『魔鬼的代言人』吧」(let me play the devil's advocate)。在去年聖誕前夕逝世的美國政治學元老、哈佛大學教授杭亭頓(Samuel Huntington)在過去十多年間可算是當今西方學術界最典型的「魔鬼代言人」。一九九三年他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上發表了以「文明衝突」為題的文章而名噪一時,他又根據各方的批評意見進一步於一九九六年出了他的「標籤書」(signature book)《文明衝突與國際秩序重建》(簡稱《文明衝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更為出名了。

杭亭頓在「標籤書」中說:「西方正是、而且將在許多年內仍然是最強大的文明。可是相對於其他文明,它的強力正在衰退。」他認為在這些其他文明中,「孔教社會和伊斯蘭社會企圖擴展它們的經濟與軍事強力來抵抗並且『平衡』西方。」他著急地說:「強力正在從一貫佔統治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轉移。」他表面上裝出一副提倡和諧的樣子而對「文明衝突」表示擔憂,骨子裏卻極力提倡「文明衝突」。他在書的首頁開宗明義地說,該書的「中心課題」是:「文化與文化標誌(最廣義地說也就是文明的標誌)正在形成後冷戰世界的和諧、瓦解以及衝突的模式。」也就是說,他是把文化看成後冷戰時期「文明衝突」的工具的。

杭亭頓「標籤書」最惡毒的部分是一場「全球戰爭」的設計。他說,戰爭首先發生在穆斯林與「非穆斯林」文明之間,但因為「中國崛起」就燒到中國領土上來了。他在九○年代中葉預計這場戰爭有可能在二○一○年爆發,從一些假設的國際事件發展而得出結論說:「因此美國、歐洲、俄國、印度就會和中國、日本和伊斯蘭絕大部分進行真正的全球衝突。」「這場戰爭怎麼結束呢?」他自問自答說:「無論這場全球文明戰爭的直接結局如何——互相核武器毀滅、雙方精疲力盡而協商停火、或者是最後俄國和西方聯軍開進天安門廣場——其廣義、長期後果將是參加戰爭的所有國家差不多不可避免的經濟、人口以及軍事強力的重大削減。」

外國聯軍再一次開進天安門廣場

這裡有一個很少人注意的細節:杭亭頓的《文明衝突》書主要突出西方文明和兩大「敵對」文明——伊斯蘭文明和所謂「儒家」的中國文明——之間不會有和諧共處,可是在他設計的這場「文明戰爭」中卻是核武器作戰、「雙方精疲力盡而協商停火」、外國聯軍再一次開進天安門廣場等等,那實際上是一場歐美西方世界帶領俄國與印度的聯軍和東亞「儒家」文明國家(中國、日本、韓國)之間的你死我活的大拚搏,戰爭的地理位置是在中國與包括台灣海峽在內的東海地區。如果杭亭頓這場「文明戰爭」的預言變成現實,原來計劃在上海舉行的「2010世界博覽會」就會泡湯,海峽兩岸剛剛繁榮起來的「直航」就會中斷,億萬炎黃子孫都會變成「文明戰爭」的炮灰!就憑這一點說杭亭頓是「魔鬼的代言人」也不過分。我們還可以更尖銳地指出:杭亭頓「文明衝突論」實際上是變相的「中國威脅論」。

在進一步深入闡述這一論點的同時,也得從兩個方面評論一下中國學術界對杭亭頓「文明衝突」理論的評價。第一方面,我不反對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邏輯、他山攻錯,但中國學術界那種認為凡是西方的必然「先進」、那種拾「洋垃圾」以及「撿起雞毛當令箭」的寒酸是必須糾正的。第二方面,西方學術五花八門、錯綜複雜,而且理論水準高,如果中國學術界低智商地研究西方學術就容易是非混淆,進而造成對自己的誤導。我所指出的這兩方面是特別針對中國學術界對杭亭頓的「文明衝突論」而說的。

綁架了「文明」來恐嚇西方知識分子

我仔細讀過杭亭頓的《文明衝突與國際秩序重建》,覺得它不但水準低下而且態度惡劣。水準低下表現在一個不懂「文明」的人高談闊論「文明」卻談不出所以然,特別是它對「儒家」文明的討論簡直胡說八道;態度惡劣表現在它綁架了「文明」來恐嚇西方知識分子、特別是警告那些對世界向和諧目標發展具有信心的美國學術界、知識界、文化界人士,要他們不要忘記中國的潛在威脅。這本書在西方、在美國學術界都被視為「劣品」,是典型的「洋垃圾」。奇怪的是:它不但得到中國學術界的重視、甚至被許多人欣賞。從網上看到二○○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讀書雜記》中「直言了」有這樣一段話:

「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塞繆爾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在美國早已成為過時觀點,然而,在中國卻取得了相當廣泛的共鳴,同意的也好、批判的也好,都在用他的文明衝突的方法來考察中國和世界,歷時多年,至今如此。不能不說,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在中國的影響非同小可,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

這樣一本站在美國立場,把中國文明、政治、經濟發展當作洪水猛獸的書竟然搞了中文版,於二○○三年被北京著名的新華出版社出版,還是《國際關係問題參考譯叢》的招牌書,更請了杭亭頓寫「序言」,這就令人不解了。杭亭頓在「序言」中說:「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國人對其文明的獨特性和成就亦有非常清楚的意識。中國學者因此十分自然地從文明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並且把世界看作是一個具有各種不同文明的、而且有時是相互競爭的文明的世界。」

看了這段話以後我心裏在想:杭亭頓把西方學術政客的老奸巨滑煉得爐火純青了。既然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既然中國文明有「獨特性和成就」,既然中國人對文明有「非常清楚的意識」,他杭亭頓還有甚麼道理認為中國是對西方文明的威脅呢?如果他在二○○二年為中文版寫「序」時真是對中國文明有這樣的認識,他就應該聲明書中對中國有過錯誤的看法。但是他在「序言」中不但沒作出這種聲明,反而用棉裏藏針的口氣重覆了中美之間可能發生「文明戰爭」的預言——只不過在字面上把「戰爭」改成「緊張狀態和對抗」、「激烈衝突」、「暴力衝突」等等而已。請看杭亭頓在中文版「序言」中是怎麼說的:

「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上,任何國家之間的關係都沒有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那樣至關重要。如果中國經濟在未來的十年或二十年中仍以現在的速度發展,那麼中國將有能力重建其一八四二年以前在東亞的霸權地位。另一方面,美國一貫反對由另一個強國來主宰歐洲或東亞,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美國在本世紀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和一次冷戰。因此,未來的世界和平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依賴於中國和美國的領導人協調兩國各自的利益的能力,及避免緊張狀態和對抗升級為更為激烈的衝突甚至暴力衝突的能力,而這些緊張狀態和對抗將不可避免地存在。」

杭亭頓說這番話並不奇怪,奇怪的是:這些話以及杭亭頓設計的明年(二○一○年)西方「聯軍」又打進北京、佔領天安門廣場等把中國當作美國潛在敵人的惡毒思想意識與荒謬邏輯都由中國的一個國家出版社在中國知識界廣泛傳播了,卻很少,或者根本沒有中國學者對這一點進行指責。

911對「文明衝突」起了雙重作用

二○○一年「九一一」慘案對杭亭頓「文明衝突」的理論起了雙重作用。第一、他所謂的「中國化(Sinic)」文明(尤指中國、日本)和西方文明之間的「衝突」可能性消退,他的西方加俄國、印度聯軍再一次侵入中國、佔領北京的預言破產。第二、杭亭頓對伊斯蘭和猶太基督文明之間水火不相容的假設似乎得到證實。一方面,「基地」(Al Qaeda)組織領袖本拉登(Osama bin Laden)從杭亭頓手中接過「文明衝突」的衣缽而使其伊斯蘭「聖戰」恐怖有了理論武裝;另一方面,布希政權也以杭亭頓的「文明衝突」理論為依據而進軍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國進步評論家認為:國際「聖戰」恐怖是民間的、非法的活動,應該加強國家安全機制來對付,不能到國外去動武;布希政權的所謂「war on terror」(打恐戰爭)是不合邏輯、違反國際法規的,是受到「文明戰爭」的誤導。

杭亭頓對上述的這兩點都否認,一是他否認自己挑起了布希政權和伊斯蘭「聖戰」恐怖之間的文明衝突,二是他從心底裏堅持中國對美國的潛在威脅。他於是在二○○四年發表了另一本新書,名叫《我們是誰?對美國民族標誌挑戰》(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在這本書中,杭亭頓認為美國基本上不是「移民民族」(immigrant nation),而是「落戶民族」(settler nation),是以盎格魯薩克遜基督教為主體的,等於把其他人種與文化,甚至天主教徒都排斥了。

印度時事評論家斯瓦潘.達斯古普塔(Swapan Dasgupta)一月四日在《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撰文評論杭亭頓的「文明衝突」論說:「杭亭頓的邏輯是……他認為美國之所以為美國是因為它的明顯的思想傳統。剝奪了這一傳統所剩下的將是殘廢的美國。這樣的美國的領導就只有『去民族化的精英』,就無法面對兩大眼前的威脅:好戰的伊斯蘭與中國民族主義。」這話是說到點子上的。

以「文明」為幌子追求美國霸權

美國進步作家、時事評論家詹森.帕瓦爾(Jonathan Power)認為:「西方生活在自我欺騙的疑雲中,杭亭頓只是其一部分。」他說,在布希年代「文明衝突」變成美國中東政策的實質。帕瓦爾沒有談到中國,可是達斯古普塔談到的所謂「中國民族主義」的陰影是存在於很多美國精英心中的。其中一位代表人物是《華盛頓時報》記者、寫過很多書(其中包括《中國威脅:人民共和國如何瞄準美國》,〔China Threat: How the People's Republic targets America〕)的格爾茨(Bill Gertz),認為當前是美國和伊斯蘭「聖戰」恐怖衝突,這一衝突停止以後,美國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到日益強大的、「逞強的中國」(assertive China)了。這就回應了杭亭頓在《文明衝突》書中文版「序言」中所說的美國絕不會容忍中國來「主宰東亞」,會不惜為此發動戰爭的。說穿了,「文明衝突」論所代表的是「美國霸權維護論」,甚至是「一山不容二虎論」。

這一點杭亭頓也曾經交代清楚了。一九九七年一月他在和大學同仁、著名時事評論家葛爾根(David Gergen)教授談話時說:「西方強力的頂點是本(二十)世紀初,是一九二○年代」,那時「世界領土與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直接由西方政府統治」。他又說,他所看到的西方統治的最後一塊非西方土地就是香港,但很快就會沒有了。在這次談話中,杭亭頓解釋為甚麼他認為中國文明會在未來挑戰美國與西方文明時說:「主要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能動力,它已經使得中國在世界事務中更為逞強(more assertive)」。他接著說,如果中國經濟繼續發展下去就必定會成為世界強國之一,會成為「東亞的霸權強國」——也就是他在《文明衝突》書中文版「序言」中所說的:「中國將有能力重建其一八四二年以前在東亞的霸權地位」。他說,美國一貫反對任何霸權強國統治西歐與東亞,美國對日本宣戰就是這一原因 ——這也是他在中文版「序言」中重又強調的。

從上面這些探討來看,杭亭頓實際上是個包裝得漂漂亮亮的赤裸裸的美國霸權主義者,他關心的根本不是文明、也不是西方文明,而是美國霸權如日西斜。他也根本不是像中國某些學者說的提倡「普世文明」以及對「西方文明的救贖式幻想」,而是以「文明」為幌子追求美國「強力」與霸權。這是明擺著的事實:第一、杭亭頓本人對「文明」一竅不通,他的所有著述中根本沒有顯示過粗淺的「文明」研究;第二、他的整個理論是尚武而不是尚文。

是「武暗」而非「文明」的「衝突」

「文明」的意義是甚麼?中國古代經書,例如《周易.乾文言.92》中的「見龍在田,天下文明」以及《尚書.舜典》中的「壑哲文明」等,是把「文明」當作一種神聖的理想。從這個角度來看,杭亭頓提倡的「文明衝突」一點也不「文明」,它褻瀆了「文明」這兩個字,它不是「文」而是「武」,不是「明」而是「暗」,因此不能稱之為「文明衝突」,只能叫作「武暗衝突」。翻開西半球的歷史,從古代埃及、巴比倫、希臘、羅馬、波斯、哈里發等強大政治實體之間一直到近代歐洲列強之間,這種「武暗衝突」層出不窮,當今美國和伊斯蘭「聖戰」之間更是「武暗衝突」的高潮,印度和中國地處「武暗衝突」的鄰近地區,深感「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我真不懂為甚麼竟有中國學者看不到這種「武暗衝突」的嚴重危害性而事不關己地奢談杭亭頓的邏輯思維並認為可以用它來「考察中國和世界」呢!?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杭亭頓《我們是誰?》書中的以盎格魯薩克遜基督教為主體的「落戶民族」——美國,還有斯瓦潘.達斯古普塔談到的杭亭頓擔心一旦讓「去民族化的精英」統治美國就會變成「殘廢」(fractured),我們現在正是看到:美國新總統歐巴馬代表的是「BAAP」(黑種、非洲美裔、新教)族群,和《我們是誰?》書中的「WASP」(白種、盎格魯撒克遜、新教)族群相比可謂「去民族化的精英」了,從杭亭頓的角度來看,美國正在接近「殘廢」的危險;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或許美國有希望走出杭亭頓「武暗衝突」的怪圈。如果我們把歐巴馬競選總統時那些天花亂墜的講詞當作他當了總統以後的行動指南,或許應該對這一點保持樂觀。可是自從歐巴馬當選以後,他越來越顯出自己與他競選時大聲疾呼譴責的「華盛頓既得利益」妥協的政客本色。自從他參加總統角逐以來,許多伊斯蘭世界與阿拉伯世界的人士都對他寄予很大的幻想,現在以色列這麼強橫動武,要把巴勒斯坦的「哈馬斯」置於死地,這就變成了歐巴馬進入白宮後是否能擺脫杭亭頓與布希政權「武暗衝突」的第一個考驗。

正像詹森.帕瓦爾指出:和西方文明衝突的只是少數的極端好戰分子而不是伊斯蘭文明,杭亭頓的《文明衝突》把兩者混淆起來了。我們按照這一邏輯推論,美國許多害怕中國的人士怕的只是「逞強的中國」(assertive China)而不是中國文明。這就值得中國警惕了。

開明勢力共塑新的「和諧世界」

讓我們再回到前面達斯古普塔所提醒的杭亭頓對「中國民族主義」的恐懼,這是西方輿論的似是而非的術語,但也反映出「旁觀者清」所注意到的現象。按照我的分析,中國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全球化中有三大其他國家無法獲得的優點:(一)中國人口世界第一,佔全球五分之一左右;(二)過去因為佛教、現代因為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把中國人口的「草根」農民變得聰明、與時俱進、上進與求富心切——十多億人的強大發展動力;(三)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大一統、「穹頂」式的社會政治結構,萬眾一心,全國一盤棋,再加有強大的政權與統治精英領導,避免許多所謂「民主」國家的內部扯皮與政治不穩定。除了這三個優點外,還可以加上中國「天功開物」的傳統與能工巧匠的眾多。這樣一個中國,在過去兩千年一直是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再過數十年又將回升到那一地位,這是誰也阻擋不了的。這也是所有外國人驚嘆、仰慕、害怕的根本原因。

我這麼說並不是認為中國的存在與發展本身就會引發杭亭頓等人的「文明衝突論」與「中國威脅論」等等,可是也應該指出,「文明衝突論」與「中國威脅論」所害怕的「逞強的中國」(assertive China)並不是捕風捉影。中國許多人做「強國夢」鼾聲隆隆,聞者恐懼,這並不是好事,有極大的危險性。正像杭亭頓透露的兩點:(一)美國這將近一個世紀的超強是不會心甘情願地自生自滅(換句話說讓中國取代)的;(二)美國曾經不惜參戰來保持它在東亞的「盟主」(霸權)地位。如果中國一味「逞強」,那就必然會和美國衝突。可是中國是個文明古國,幾千年來都提倡「文明」、「和諧」、「大同」。中國發揚自己傳統的智慧,不去撿西方「XX主義」的垃圾,就能和美國的開明勢力共同塑造一個新的「和諧世界」。我寫這些話可能會引起中國許多人的反響與反感,願意拋磚引玉,虛心求教。

中國的海權

遠航亞丁灣看中華民族的復興 / 高雄柏(軍事評論家)
來源:《海峽評論》218期-2009年2月號

2008年中國大陸的海權發展出現兩個標誌性事件。第一、應聯合國的號召,中國大陸解放軍海軍派遣「武漢」號(169)驅逐艦、「海口」號(171)驅逐艦、和「微山湖」號(887)綜合補給艦於2008年12月26日從南海艦隊基地啟航前往亞丁灣海域從事護航等反海盜任務。第二、在外界多年猜測之後,中國大陸官方於2008年12月公開表示,正在「認真考慮」建造航空母艦。

索馬利亞海盜問題的重要事實

在繼續談下去之前必須先介紹索馬利亞海盜問題有關的幾個重要事實:

1.索馬利亞海盜問題至少已經存在數十年之久,只是於今尤烈。美國在2006年12月動用特戰部隊、無人機等軍事資源支持衣索比亞藉著「反恐」侵略索馬利亞,而且稍後建立親美的索國「民主」政權。此後,索馬利亞海盜襲擊事件問題就開始明顯增加。2008年索馬利亞海盜襲擊商船事件大約是 2006年的2倍。

2.索國親美政權建立之後因為內部非常貪腐,以至於索國民眾生計日益艱難。據估計,美國提供的經費有七成被索國官員貪掉。

3.亞丁灣海域在1990年代經聯合國專家調查證實蘊藏石油與天然氣。不濱海的衣索比亞想要分沾亞丁灣的能源利益。美國則是不願見到又一個伊斯蘭國家擁有大量油氣資源的主導權。

4.美國海軍實力超過全世界其他所有國家的總和,但是目前在亞丁灣海域進行反海盜的40多艘各國軍艦之中,美國只有1艘驅逐艦。

5.外國軍艦數量越來越多之際,美國第五艦隊近來成立了「第151特遣編隊」指揮機構並指派美國海軍少將一名擔任指揮官。同時,美國呼籲在亞丁灣海域執行反海盜任務的各國軍艦加入該特遣編隊,接受美國指揮。

印度洋與其周邊陸地戰略環境非常複雜

海權思想的提倡者--馬漢--曾經在20世紀初期指出,21世紀的強國較量成敗在很大程度取決於印度洋的控制權。馬漢的觀點基於但不限於下述時空條件:英國是20世紀初最強大的海權國;英、美是同盟;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度已經不是英國的殖民地,同時印度洋是全世界海運石油通過量最大的海洋。獨立的印度於是開始設想印度單獨支配印度洋,進而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強權。在上一次冷戰期間,美國始終無法將其勢力伸進印度洋西岸的戰略要地--濱臨亞丁灣的「非洲之角」地區(索馬利亞、索馬利蘭、衣索比亞、艾利特里亞)。2001年之後,美國藉著「反恐之戰」將其勢力伸進此地區。美國一方面企圖「以印制中」,另一方面決不容許印度單獨支配印度洋。近來,復甦中的俄國也把眼光投向印度洋,而且已經宣佈印度洋是俄國海軍將會例行巡航的海域。「中」、巴基斯坦、俄、美、印,五個核武國家都涉入印度洋與其周邊陸地。這個區域的戰略環境必然是非常複雜的。

反海盜的標本兼治

非洲,尤其是東非的社會發展嚴重落後,這是海盜問題的根源之一。標本兼治的反海盜必須解決東非社會發展問題。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也在亞丁灣一帶遭遇海盜問題。中國古籍上說的「木骨都束」就是今天索馬利亞首都「莫加迪休」。鄭和使用的方法就是標本兼治,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建立政治和法律秩序加上一些低強度軍事行動。現在國際反海盜比較偏向於治標,而且還有軍事硬體不很適用的問題。目前在亞丁灣海域反海盜的40多艘軍艦都是噸位3,000公噸以上的巡防艦或者驅逐艦。索馬利亞海盜使用的則是長度通常不超過10公尺的快艇,而且海盜只有自動步槍和肩扛式火箭推進榴彈(RPG)。這麼大的軍艦對付那麼小的快艇,完全是大炮打小鳥。那些軍艦雖然強大但是數量相對比較少,因此海上監控的漏洞很多。或許需要更適合的艦艇加上空中監控海域和周邊的陸地。如果沒有社會發展,不論使用什麼軍事硬體,都只是治標。

中華民族重新踏出走向海洋的一步

解放軍海軍派往亞丁灣的小編隊是中華民族六百年來第一次在距離中國大陸如此遙遠的地方長時間執行護航任務的編隊,也是第一次為了親善訪問之外的目的而在如此遙遠海域長期盤桓的海上力量編隊。這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但是也不宜過度誇大它的意義。至少,這絕對不是外國媒體為了炒作「中國威脅」而宣稱的「鄭和又來了」。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中國的造船技術居於世界第一,而且鄭和艦隊之中最大型軍艦的噸位是西方國家那時候不敢想像的。解放軍海軍目前整體而言遠航經驗不算豐富。亞丁灣水域的氣象、水文都是他們陌生的。任務的性質以及牽涉的國際法等等執法環境、地區人文環境也都是陌生的。踏出這一步說明了,北京當局有決心在複雜的戰略環境之中派遣海軍獲取新經驗、新知識。這大大不同於明朝燒毀艦隊、清朝嚴禁人民出海。這種開放進取的勇氣和心態遠比鄭和的航行本身更具有深遠的意義。或許不久之後的將來,中華民族的海上力量會再一次成為遙遠地區社會安定、發展的最主要外來助力。

中國大陸的航空母艦問題

十幾年來,很多方面都在猜測中國大陸究竟什麼時候會開始建造航母?造什麼樣的航母?造多少?進度多快?那些航母對於區域或者世界戰略格局有什麼影響?……等問題。2008年12月,北京官方首次公開表示,正在「認真考慮」建造航母。

不論中國大陸建造航母的噸位、數量、進度是什麼,基本上不是為了和美國爭奪全球海權第一的地位。馬漢在《海權論》一書開頭不久就提到,任何一個國家如果不打算進行侵略,也不打算建立海外殖民地,那就不需要很強大的海軍。然後,馬漢論述美國海軍在19世紀晚期的力量足以保障美國本土安全,但是無法保證美國成功和其他海洋強國競爭參與未來世界經濟最重要的地區--中國。最後,他提出的幾個建議包括:擴大美國海軍、控制加勒比海、開通巴拿馬運河,以保證美國東岸的海軍力量和商船隊能夠更便利進入太平洋,最終抵達東亞水域。馬漢越到晚期的論文就越重視中國。真正讀懂《海權論》的人將會瞭解,馬漢其實認為,不可能使用海上封鎖來幫助擊敗領土廣袤而且擁有一定科技能力的國家。中國大陸如果克服經濟危機而且成功進行科技和產業升級,美國合理而且有利於自己的政策路線應該是使用正當、和平的手段從中國的經濟發展獲得利益。

有些人認為航母可以進行和平訪問宣揚國威、國際人道援助等任務。但是那未免太昂貴了,或許可以設計在和平時期用處更多的艦隻,例如反遠洋治安母艦/補給艦/醫院船三合一。這種軍艦至少應該能夠搭載並且維修直升機、快速巡邏艇、無人機等武器系統以及一定數量的陸戰隊和特戰部隊,它或許像是 LHA、LPD、加上較大的醫療設施。

依照兩岸和解的趨勢、目前的「中」美關係、以及中國大陸的軍備發展趨勢,中國大陸的航母與兩岸軍事問題的關係小到可以忽略。在「中」、美不敵對的情況下,中國大陸擁有少量的中型或者大型航母,或許能夠讓印度頭腦清醒一些,不要在印度洋製造麻煩。有些日本人擔憂中國大陸航母會對日本所倚賴的經過台海的航路造成威脅。那些日本人太看得起日本了。日本是非核國家,其戰略打擊能力有限。在中國大陸的陸基巡弋飛彈幾乎覆蓋日本全境的情況之下,北京用不著動用航母就能威脅日本所倚賴的經過台海的航路。

中國大陸少量航母最有用的海域應該是南海。其中主要原因有二:更有效遏制南海周邊國家對於中國領土的侵犯;保障中國大陸的核戰略潛艦有一個比較大、比較深的海域可以隱藏、巡邏,於是保障海基第二擊的能力,這當然需要射程比較遠的潛射洲際飛彈配合。

中華民族正在復興

筆者早在1997年出版的《笑傲國防》已經指出中國大陸的軍事力量將隨著其經濟力量增長而增長,而且,台灣將會喪失相對經濟優勢。如今,前述預判已經成為事實。台獨以前誇耀的外購武器性能優勢正在迅速消失。解放軍海軍在1990年代最明顯的弱點是沒有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軍艦。此次派往亞丁灣的「海口」號是排水量大約七千噸級的區域防空驅逐艦,它和反潛能力較強的「武漢」號組成一個基本作戰編組。兩艦都具有降低雷達反射的外形。「海口」號安裝的中國大陸自行研製的相位陣列雷達原理和美國「神盾」系統相同,因此「海口」與它的姐妹艦也被稱作「中華神盾」艦。這兩艘軍艦給我們一個清楚的信號,中華民族正在復興。

胡錦濤和馬英九的共識與分歧

「胡六點」的另類觀察
來源:《海峽評論》218期-2009年2月號

去(二○○八)年,馬英九當選總統並於五月二十日正式就職,積極推動兩岸關係,並於十二月十五日,正式實現「大三通」,每日包機直航。今年元旦,又正值中共《告台灣同胞書》的三十年,而有胡錦濤《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講話,回應了馬英九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措施,和提出了中共和平發展兩岸關係的指導綱領。

其內容共有六點,一、「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二、「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三、「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四、「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五、「維護國家主權,協商涉外事務」;六、「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簡稱「胡六點」)

其實,「胡六點」的內容,無不散見於馬英九自競選國民黨主席以來的政見談話之中。並且,胡錦濤強調現階段的「和平發展」取代「和平統一」,來呼應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亦可見其善意和體貼之所在。但這並不是說中國就不要「和平統一」,也不是兩岸就沒有政治分歧了。

在「九二共識」下,兩岸的分歧不再在「一個中國」上,而在「各自表述」其「一個中國」內涵。

「胡六點」說:「一九四九年以來,大陸和台灣儘管尚未統一,但不是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裂,而是上個世紀的四○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這沒有改變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

去年三月二十九日,馬英九接受《自由時報》訪問,當問到「你認為中華民國的疆域是包括中國大陸?」他答稱:「對,這是憲法上規定的。」並言:「中華民國的領域是依照憲法,做總統的,宣示要遵守憲法,我不能另外發展一套理論出來。」

另外,馬英九還說過:「有人問我,難道我們現在的領土還包括中國跟外蒙嗎?外蒙是不包括了,因為它已不是我們固有的領土,但依憲法規定中國大陸是啊,同樣的,大陸一九八二年的憲法,也是把台灣列為它的領土。兩岸統治當局,分別統治傳統中國的一部份領土,雙方都主張對所有領土有法理上的管轄權,實際上有效的管轄權只有它那一部分,我們只限於台澎金馬,它們只限於外蒙以外其他領土。」(《聯合報》08-03-29)

胡錦濤從歷史言兩岸「一中」,馬英九從憲法言兩岸「一中」,其「一中」並無不同。唯中華民國的「一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中」是有內涵上的分歧。所以,在「九二共識」中的處理,是表述兩岸共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不追究其內涵。所以,胡錦濤「四個決不」也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

「內涵」是具體的,「原則」是抽象的。並且,有具體的各殊內涵,才有抽象的普遍原則。兩岸之間協商可以不追究具體的內涵,但具體的各自表述就不能不有內涵了。在台灣不能表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涵的「一中」,在大陸也不能表述中華民國內涵的「一中」。或言可以「一中不表」,在大陸沒有任何政治勢力可以挑戰「一中」,但在台灣卻仍有強大的台獨勢力天天在質疑和挑戰「一中」。所以,這項「各自表述」的矛盾和分歧,可能只有完成統一之後才能得以解決。

或言,兩岸仍存在著「一國兩制」和「一國兩區」的分歧。

根據「九二共識」也好,根據胡錦濤的歷史和馬英九的憲法也好,兩岸從未有過領土主權的分裂,而只有「政治對立」和「內戰」。兩岸從來就是「一國」,故「一國」應無分歧。

鄧小平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則明文國家「統一前」有「自由地區」和「大陸地區」的「一國兩區」。然而「兩制」必須施行於「兩區」,而非「一區」,故「兩制」與「兩區」並無排斥性的分歧,而只是論述角度的不同。

在中國領土主權從未分裂的「一國」前提下,「統一前」,兩岸不但是「兩區」,也是「兩制」。故「兩區」與「兩制」的問題是在於有無「終極統一」的問題,台獨認為沒有,但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認為有,故言「統一前」。這也就是馬英九曾經說過的「終極統一」。

根據鄧小平的主張,和平統一後,還是施行「一國兩制」。那麼,統一前的「一國兩制」與統一後的「一國兩制」有何不同,我們認為其不同當在於統一後的「一國兩制」將是現狀的合法化。目前的「兩制」、「兩區」的現狀,是事實的存在,但卻沒有兩岸共同的法律規範。

「胡六點」說:「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關於「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問題,馬英九在去年三月二十九日,接受《聯合報》專訪時即言:「我不會去搞兩國論或法理台獨。我清清楚楚的就是主張九二共識。全世界講九二共識,最多的大概就是我。」

去年九月三日,墨西哥《太陽報》刊出馬英九專訪,亦言:「馬英九總統表示,台灣與大陸的憲法都不允許領土上還有另外一個國家,『所以我們雙方是一種特別關係,但不是國與國關係,這點非常重要』;他說,兩岸不能取得任何一外國的雙方承認,雙方關係應該不是『兩個中國』。」(《聯合報》 08-09-04)

「台灣與大陸的憲法都不允許領土上還有另一個國家」,這就是說,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互不承認」的,一旦相互承認就形成了「兩個中國」。但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理上的「互不承認」,並不能否定事實上的存在,否定了事實上的存在,兩岸如何能與「不存在」的對方交流、協商呢?所以,兩岸除了在法理上「互不承認」外,還必須在事實上「互不否認」,才能在法理的「一個中國」原則下,相互交流。所以「互不承認、互不否認」在邏輯上必須是「連言句」,必須兩者同時為真,此「連言句」才能為真。且,肯定「互不否認」在邏輯上也不能推論出「互相承認」的結論。故亦不可能形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而分裂中國領土主權之完整。

馬英九以總統身份在台北賓館接見陳雲林,只稱胡錦濤為「胡先生」而非「胡主席」;陳雲林只稱馬英九為「您」而非「馬總統」。這就是「互不承認、互不否認」。

「兩岸不能取得任何一外國的雙方承認」,當然也不能取得任何一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的雙方承認,而出現「兩個中國」、「一中一台」。

有馬英九先前的表態,有胡錦濤「胡六點」的回應,故「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問題」,「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當是可以令人期待的。或謂馬英九的「不統不獨」與「反獨促統」分歧。

言及統、獨,我們就必須把主權和治權有所區別,馬英九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和胡錦濤根據歷史,兩岸領土主權都沒有分裂的問題,故亦無主權統一的問題,而只有治權統一的問題。雖兩岸治權分裂而有統一問題,但鄧小平說「一國兩制」,台灣高度自治,故治權亦無統一問題。

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首先強調「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海峽的現狀」,並言「英九堅信,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關鍵不在主權爭議,而在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故「關鍵不在主權爭議」,而當在治權,「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不屬主權,僅為治權範圍中事。所以,馬英九「維持現狀」的「不統不獨」,「不統」當指的是治權,「不獨」當指的是主權,也就是他所說的不會搞「法理台獨」。主權「不獨」的治權「不統」又與鄧小平「一國兩制」有何不同?「反獨促統」的「統」也只是指回歸「一國兩制」的主權完整統一,而非治權的統一。故若有其分歧亦非原則性分歧,當可在兩岸協商中解決。

胡錦濤也在「胡六點」中說:「兩岸復歸統一,不是主權和領土再造,而是結束政治對立。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就有了構築政治互信的基石,什麼事情都好商量。」

兩岸領土主權從未分裂,復歸統一當然不是「再造」,甚至,在「一國兩制」下,「兩岸復歸統一」,只是「結束政治對立」,連治權也在「兩制」中,並未要求統一。

所以,馬英九的「不統不獨」與「反獨促統」的分歧只在於政治語言使用的分歧,而不是邏輯認知的分歧,只是馬英九認為兩岸尚有「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的爭議,也就是胡錦濤說的「政治對立」。

馬英九在大選期間,就主張兩岸會談不須要、也不必要美國介入,兩岸事務當由台灣自主決定。當選後,在《自由時報》記者追問下,馬英九不但不認為兩岸互動和簽訂協定是「國際問題」,並仍堅決反對國際介入兩岸談判,而言國際介入「這種看法反而使台灣沒有主體性,覺得更沒有尊嚴,一個主權國家做這種事要經過別國,我做總統不能接受這種看法」。(《自由時報》08-03-29)

胡錦濤也在「胡六點」中堅決表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中國內部事務,不受任何外國勢力干涉。」

兩岸事務是中國內部事務,不是「國際問題」,不須或不容外國勢力介入和干涉,這也當是胡錦濤和馬英九的共識罷。

根據以上的比對和分析,胡錦濤和馬英九有共識也有分歧。在共識方面,在領土主權上共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成問題;在國際空間上,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也不成問題;不追求主權獨立,不要求治權統一,也不是問題。但和民進黨台獨卻全是問題,不但分歧而且對立。

胡、馬的分歧當在於「一個中國」內涵的表述,也就是中國主權的代表權之爭,雖馬英九說:「我並非要求對方承認中華民國就是一中」(《聯合報》08-03-29)。當然,他也不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一中。所以,這個問題,馬英九認為現在「無解」,只能擱置,才能發展兩岸關係。

但在「九二共識」中,兩岸已同意不追究「一個中國」內涵,這是以「不解」解「無解」。在這樣的共同認知下,相信在「胡六點」的綱領指導和馬英九執政下的兩岸政策將會開創一個兩岸和解、兩岸雙贏的新時代。

有過九三年「辜汪會談」的教訓,雖有「胡六點」的善意和馬英九對兩岸和解政策的堅持,但我們還是不敢抱以過度的樂觀。

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還可能要取決於三項要素。一是在金融海嘯中,馬英九政權的穩定性,將是兩岸和平發展重要的決定因素。二是島內台獨勢力的消長,亦是影響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因素。三是美國霸權主義真的能放棄「以台制中」的遠東戰略嗎?恐怕也尚待觀察。

套句話說,「兩岸關係錯綜複雜」,看樣子,恐怕還得戒慎恐懼的「摸著石頭過河」才行。

2009年1月26日 星期一

【東門】外省味的宴客菜救星

來源:Alive優生活 159期 小市場大名點(北) 2009-01-05 撰文者:李莘于

市場口的「興記食品行」,讓梁瓊白欣喜發現市場攤也能有茶樓水準,從此上癮二十年。(攝影‧呂恩賜

講到台北「外省掛」的市場,不能不提多次在白先勇小說中出現的東門市場。成立於民國十七年的東門市場,早期是日本政府為服務在台日本人而設立,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官兵眷屬在此區落地生根後,使這個蜿蜒於小巷內的菜市場,充滿濃濃外省味兒。

相較於另一個官夫人最愛的南門市場,獨門獨棟、整潔明亮,東門市場因道路拓寬,硬生生的被金山南路一分為二。裡頭則是數十年如一日,老店家笑說,許多日據時代住在這附近的日本人,現在都六、七十歲了,回來看嚇一跳:「怎麼一點都沒變?」

鐵皮屋簷連結起兩旁古老的日式木造建築,略顯昏暗的燈光,映照著斑駁老字號招牌和溼黏的地板,但飄香幾十年的熟食名點,依然吸引絡繹不絕的人潮。每逢週六,烹飪名家梁瓊白也成了穿梭其中的主婦之一。

身為廣西人,梁瓊白一家人都愛吃港式點心,二十多年前遷居到東門市場附近,市場口的「興記食品行」,讓她欣喜發現市場攤也能有茶樓水準,從此上癮二十年。她常來這挑幾樣回去,做點擺盤裝飾,不到五百元,就是美味實惠的下午茶。

除了叉燒酥、腸粉、蘿蔔糕……等超人氣點心,梁瓊白極力推薦「興記」的菜肉包。興記用有獨特香氣的青江菜,加上偏肥的豬肉,以菜三肉一的比例做餡,肥肉的油脂滋潤了蔬菜,吃起來腴而不膩。有時候梁瓊白會蒸來當早餐,「有菜、有肉、又有主食(包子皮),一個就能吃飽。」

而另一味讓她豎起大拇指、連連稱好的,是紅燒獅子頭。「吃起來脆,又不會柴。」即便是烹飪高手如她,還是做不出那種味兒。不像一般扁而大、細細綿綿的獅子頭,興記的個頭小而圓,如一球冰淇淋。肉質緊實彈牙的程度,據梁瓊白形容,極似港式牛肉丸。

那驚人的彈性從何而來?興記老闆娘自豪的說,「脆」是因為他們選用肥瘦比例三比七的黑毛豬後腿肉,加上荸薺、洋蔥增添口感;「彈」則是不摻太白粉,完全由師傅的手勁打出膠,手打出來的肉餡黏性十足,下鍋炸之後,口感外酥內嫩。「買的時候向店家多要些醬汁,現在大白菜正好吃,可以淋上醬汁、炒軟入味後,再加獅子頭盛盤。」梁瓊白發揮烹飪老師本色,隨口就教了我一道菜。

東門市場的另一邊,還有個只吊個小紙板「美美甘蔗雞、玉米雞」的小攤。老闆曾美玲、曾美慧是一對姊妹花,攤上除了雞,還有菜包、白麻糬……等幾種招牌客家點心。這是梁瓊白回味兒時記憶滋味的重點攤位。她曾在苗栗客家庄住了十五年,「客家人尤其講究吃雞,這家的雞皮厚肉嫩又有嚼勁。」

講到土雞,我忍不住脫口而出綜藝節目女丑董月花的招牌台詞:「中壢的土雞又油又香又好吃!」果然,曾美慧笑說:「我們賣的就是正港中壢放山雞!」嚴格來說,客家人不是煮雞而是「燜」雞,先把雞汆燙後立刻泡水冰鎮,皮才會脆。水燒開後,先關火再放雞入鍋,以文火煮五分鐘後,蓋上鍋蓋再關火燜二小時。燜出來的雞皮脆肉Q,每逢過年,梁瓊白定會訂上一隻。

除了雞,看似簡單的客家白麻糬,也將梁瓊白拉回舊時光。她記得小時候到客家同學家,一般都將麻糬拽成一塊塊裹花生糖粉吃,但那天她第一次嘗到蜜在紅糖薑汁的麻糬,驚為天人。

經過椿打的麻糬韌性夠、米香足,淋上以紅糖、黃砂糖各半比例、細火慢熬而成的濃濃薑汁,撒上點花生碎粒,甜中帶嗆,軟糯不膩。曾美玲聽了在旁猛點頭,靦腆的說,其實因為客家人節省,麻糬放到隔天變硬了,就用這種方法回溫,反而成了獨門吃法。

對麻糬無法抗拒的我,也帶了一包回去。曾經吃過一些太黏的麻糬,癱軟在袋裡,要吃它還得跟塑膠袋拔河,搞得手黏袋髒。但這家的麻糬,輕輕一擠,再用叉子一揪,就是圓潤可愛的小白球,吃完後那袋子還是乾乾淨淨,讓我不得不佩服客家人做米食的功力。

往裡走,有家「義芳魚丸店」。只見一夥人坐在店頭飛快的包著魚丸,剜一匙料,裹上雪白魚漿,咚!的一聲丟到冰水裡,只消二秒。「這家福州魚丸現做現煮,調味很好,入口還會噴汁。」堪稱丸子界的小籠湯包,梁瓊白從一斤五十元吃到一斤一百五十元,即使貴了點,她依然只買這一家。

老闆娘鄭雅芳在東門市場二十多年,父親則是著名魚丸店創始人。傅培梅、于美人、陳文茜……等名人都是老主顧。魚丸餡採用本地豬後腿肉,再加上蔥花、蝦仁拌成;魚漿則用海鰻、旗魚的白肉部分拌打,Q軟又不腥,一咬下、鹹香的飽滿肉汁竄溢唇齒之間,燙得讓人合不攏嘴。遵循古法的家鄉味,讓移民海外的客人都說:「沒來這吃好像沒回國一樣!」

跟著梁瓊白逛完這一圈,發現東門市場真的是主婦最佳良伴,物品齊全,尤其熟食平均素質優。每逛一攤,梁老師就開始虛擬做菜:這個加蒜苗回鍋再炒、那個鋪小黃瓜做涼拌……,做菜不須烏煙瘴氣,聰明運用優質熟食,生手也能變大師。

*菜市長》梁瓊白
烹飪名師、膳書坊文化事業負責人。在東門市場附近住了20多年,每週六必定報到

東門市場
地點: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1號

*梁瓊白推薦‧名單

店名:興記食品行
特色菜:各色港式茶點、菜肉包、獅子頭、手工水餃
哪裡找:台北市金山南路一段120號 02-2341-2214
營業時間:0800~1900 週一公休

店名:美美甘蔗雞 玉米雞
特色菜:客家米食、甘蔗雞、玉米雞、週末限定的鹹湯圓
哪裡找:台北市臨沂街60巷1-2號 0916-909-900
營業時間:0800~1230

店名:義芳魚丸店
特色菜:福州魚丸、特製燕丸
哪裡找:台北市臨沂街75巷1號 02-2395-1181
營業時間:0700~1900

店名:東門鴨莊
特色菜:烤鴨、燒肉、臘肉
哪裡找:台北市金山南路1段134號1樓02-2321-8877
營業時間:0830~2030

*美味加映‧名攤

店名:黃媽媽米粉湯
特色菜:米粉湯、黑白切
哪裡找:東門市場第13號攤
營業時間:0630~1530

店名:羅媽媽米粉湯
特色菜:米粉湯、黑白切
哪裡找:東門市場第17、18號攤 (在黃媽媽斜對面)
營業時間:1000~1400 單週的週一公休

店名:江記東門豆花
特色菜:古早味花生豆花
哪裡找:台北市金山南路一段142巷內 0968-109-709
營業時間:0730~1430 週一公休

店名:東門黃媽媽滷肉飯
特色菜:滷肉飯
哪裡找:東門市場第12號攤 (緊臨黃媽媽米粉湯)
營業時間:1200~1430 週一公休

回顧布希政績:真是一無是處嗎?


來源:【2009-01-17 聯合新聞網】徐麗玲 2009/01/17

美國總統布希即將卸任,一般認為他是美國史上最差的總統之一。對照各方對歐巴馬的熱切期待,布希下台的身影尤其顯得落寞。仔細回顧布希八年來的所做所為,似乎也不全然是一無是處,布希的歷史地位或許會有從谷底翻升的一天。

美國總統布希即將卸任,一般認為他是美國史上最差的總統之一。對照各方對歐巴馬的熱切期待,布希下台的身影尤其顯得落寞。不過,就在布希離開白宮的日子進入倒數計時之際,對於其功過的評價也轉趨溫和。仔細回顧布希八年來的所做所為,似乎也不全然是一無是處,布希的歷史地位或許會有從谷底翻升的一天。

在離職前夕的最後一次白宮記者會上,布希雖然選擇性地承認曾犯下一些錯誤,對於自己的施政績效仍強力辯護,甚至一度動氣,堅稱對任內的堅實成就感到自豪。他並強調,政策的對錯必須經過長時間的驗證,而非短期即可論斷,顯示他對這些年來外界的抨擊貶抑耿耿於懷,並寄望歷史能還給他公道。

布希的說法,令人想起在位時同樣不孚民望的杜魯門總統。1952年時杜魯門總統的支持率僅有22%,為歷來最低記錄,但近年來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卻大幅逆轉。杜魯門時期備受爭議的政策,如今則被視為大智大勇,使他搖身一變成為美國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之一。根據美國國內的多項民調,布希的支持率也早已跌破30%,只比杜魯門略高一些。

布希任內引發最大爭議的施政,不外乎是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對卡翠娜颶風的救災行動遲緩,以及美國次級房貸導致全球金融風暴。其中對伊戰爭及反恐行動打擊了美國的國際形象,卡翠娜颶風則是致使布希在國內的支持率一路探底的關鍵,而次級房貸危機不僅拖累美國及全球經濟步上衰退,更是嚴重削弱美國的國力。

然而,除了卡翠娜風災造成的無能印象根植人心、不易扭轉之外,布希政府的反恐行動和經濟施政,如今都被視為還需時間檢驗才能蓋棺論定。在對伊戰爭方面,世人多認為這項決策與布希的意識型態有關,但是加拿大Dalhousie大學國際關係教授Frank Harvey的研究報告提出,如果八年前的美國總統大選是由高爾獲勝,同樣面臨911恐怖攻擊,伊拉克戰爭是否就不會發生呢?結論是未必。

Harvey教授認為,以當時911之後美國國內憤怒與恐懼交織的壓力,以及國際間的嚴重關切,軍事行動必然成為主要選項。而且高爾的外交立場是鮮明的鷹派,較布希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擔任柯林頓政府的副總統期間,就主張與伊拉克的海珊打交道應採最強硬路線,並支持對波士尼亞和科索沃的軍事行動。更早之前,高爾也支持1991年波斯灣戰爭,以及80年代美國對利比亞和格瑞納達的出兵。因此,伊拉克戰爭並非由布希個人的意識型態所主導,也不能僅視之為布希的戰爭。

布希政府未經聯合國同意即逕自出兵,以及以反恐為名的種種違反人權舉措,多年來受到猛烈抨擊。不過,美國在911之後未再遭恐怖攻擊,或許即是反恐行動發揮了嚇阻作用,日後歷史學家對於布希政策的成敗可能會有不同的詮釋。還有分析家認為,儘管伊拉克戰爭讓布希飽受批判,但未來他的歷史地位能否提升也正是繫於伊拉克的前途。如果伊拉克能夠走上穩定的自由民主道路,與美國維持良好的關係,未來將成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邦。若干年後再來回顧布希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將會發現這是美國在中東利益的轉捩點,歷史對布希自會有一番不同的評價。

在經濟方面,次級房貸危機演變為全球金融風暴讓布希政府灰頭土臉,也成為布希離職前最不光彩的記錄。但事實上,布希是延續前幾任政府的政策,真正對放寬金融規範不遺餘力的是柯林頓政府時代,金融風暴似不應完全歸咎於布希一人。布希也在記者會中提醒大家,八年前他上任時美國正處於經濟衰退,他不但終結了衰退,還創造連續52個月就業成長的記錄,對於美國經濟並非有過無功。

諸多評論都指布希帶給美國災難,但若從全球角度觀察就顯現不同的意義。美國國力衰頹固然令人遺憾,但卻提供全球更多機會,促成多方勢力崛起。反恐行動促使美國減少對中東油源的依賴,加拿大躍升為美國最主要的原油供應國,成為加國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布希政府堅持自由貿易原則,與中國維持良好經貿關係,使得中國經濟在過去八年間突飛猛進,外匯存底快速累積,走上真正大國之路。另外如印度、俄羅斯及拉丁美洲國家,也都是在布希任內崛起為全球矚目的新興市場,並串連組成數個新的多國組織,牽制美國主導世局的能力。

布希還有一些令人感念卻被忽視的政績,像是推動「No Child Left Behind」以拉近學生的教育鴻溝;以60億美元經費在全球進行愛滋病防治工作,照顧了數百萬名非洲病患;並且改進美國的健保措施,讓千萬名低收入老人得以免費或廉價取藥,減輕他們的負擔等等。只不過這些成績都被反恐戰爭、金融風暴所淹沒,此刻的布希難以擺脫失敗無能的形象,唯有寄望未來歷史學家能以不同的觀點來審視這個年代。

怎麼給小孩零用錢最smart?

來源:國語日報兒童網
書摘:Smart智富出版的《富小孩栽培手冊》一書 / 7~9歲兒童理財教育篇

「媽媽,我們班上小朋友,下課都會到福利社買零食吃,妳也給我一點錢,好不好?」剛上小學一年級的美美,跟媽媽提出這樣的要求。

過去,美美的媽媽認為孩子還小,給什麼零用錢,萬一養成孩子愛花錢的習性怎麼辦?如今美美上了小學,看到同學手上有錢,而且還可以自己運用時,難免興起「我也想要像其他小朋友自己買東西」的心態。美美的媽媽該怎麼辦呢?

小時不給零用錢,長大理財難開竅

其實,父母自學齡前即可考慮給予孩子少數零用錢,引導孩子認識錢及如何支配金錢,最晚從國小一年級就應開始給零用錢。而根據幼教學者及數學老師的實證說法也都認為,從小父母未給零用錢的孩子,對理財觀念學習有較晚、也較不易開竅的現象。

但是該給小孩多少零用錢?多久給一次?……這些問題始終困擾著父母親。給多了,擔心小朋友養成亂花錢的習慣;給少了,可能又會失去讓小孩管理分配金錢的能力。拿捏之間確實傷透腦筋。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兒童理財種子教師許旋峰認為,雖然零用錢該給多少、多久給一次,並沒有標準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永遠不給,小孩就無法培養理財的能力。

「其實給零用錢的目的,不在於滿足小孩買零食、買玩具的慾望,也不是單純的只讓小孩學習靜態的儲蓄觀念。」生活理財作家劉憶如強調,如果小孩只是把所有零用錢存起來,也是無法達到學習理財的效果。重要的是,訓練小孩在使用金錢的過程中,花點思考力,將所獲得的有限金錢做妥善的安排。

所以說,會存錢、也要會花錢,然後讓小孩學會計畫性用錢,這才是給予小孩零用錢的真正目的。那麼要如何讓小孩從零用錢的使用中,學習正確用錢?支配金錢?以及決定消費呢?以下提供4種方法給父母參考。

【方法1】讓小孩感受物質缺乏,學會安排零用錢

首先要讓孩子有「物資缺乏」的感覺。當物資過多,就會不懂得珍惜,這是人之常情。

零用錢給得太多,或者在小孩要求增加時就答應,孩子會認為錢來得容易,一旦養成「反正開口要就有了」的心態,將來長大後,就容易出現不當使用信用卡及現金卡的「卡奴」後遺症。

所以,在小孩學習使用零用錢的階段,父母應該讓他們體會零用錢使用錯誤的窘境。例如,孩子拿到零用錢後,全部拿去買糖果、玩具,之後因此沒辦法買新的書套時,通常孩子的作法是向父母親求助,或向祖父母求援,此時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教育,父母可以選擇不伸出援手,讓小孩繼續用舊的書套;或者,長輩可以跳出來拯救他們,但需要談條件,表示現在先買新的書套,但將從往後的零用錢中扣除。

不管選擇哪一種方式,都應讓孩子知道:亂花錢,就會有麻煩;也就是要讓小孩學習在一定的零用錢中,折衷選擇「需要」與「想要」的東西。

【方法2】讓孩子用零用錢儲蓄與等待,懂得珍惜

另外,要讓孩子學習等待,了解金錢得來不易。聯傑財務顧問執行長蕭碧華以自己與小孩的互動為例,她說,女兒小時候很喜歡森林家族的房子,要價1000元,她便利用這樣的機會,教女兒儲蓄與等待。由於女兒設定好買玩具的目標,因此將零用錢存下來的態度變得積極,而得到這個玩具時,小孩便更加珍惜。

還有一次女兒想買Gameboy,蕭碧華也是用同樣的方式教育孩子,她告訴女兒:一是用存錢的方式取得,另一種則是等到過年時,用拿到的紅包去買。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女兒反而覺得不需要了,消除「想要」的慾望。

其實孩子想買的東西,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慾望」驅使,如果父母讓孩子輕易買到「想要」的商品,孩子不會珍惜。

相反地,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從有限的零用錢固定存下一小筆金額,例如每次10元、10元的存,經過一段長時間等待,才能滿足需求,小孩便會知道東西得來不易,當下一個慾望來臨時,就會主動思索、考慮了。

【方法3】親子共同商量零用錢金額

大原則掌握之後,接下來就要進入實戰模擬階段了。怎麼給零用錢最Smart?對於小學1~3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專家建議,每周給一次,是比較好的做法。許旋峰提到,天天給零用錢,可能會讓小孩失去管理分配金錢的樂趣;每月給的話又嫌太長,小孩難以有效支配,因此每星期給,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至於要給多少,許旋峰建議如下表:


當然父母每周給孩子多少零用錢,是可以彈性調整,例如孩子只是買買零食、玩具,這樣的金額應該足夠。但如果還有早餐或其他文具必需品,要讓小孩自己去買的話,金額就要增多。

重點是,必須觀察孩子拿到零用錢後的花費模式,最好每星期都與孩子討論,追蹤觀察3個月的時間,如果小朋友懂得儲蓄、也懂得消費、也會捐贈或請客分享,那麼父母可以在小孩養成良好習慣後,慢慢增加金額。

【方法4】親子共同簽訂「零用錢合約書」

為了避免小孩賴皮,將零用錢花光光後再來伸手要錢,父母可以制定一套標準化、透明化的零用錢給予方式,譬如親子間設立「零用錢合約書」就是一種是不錯的選擇。在設立合約書前,父母不妨與小孩共同商議零用錢的金額,讓孩子從小建立「預算」的概念。

編製預算、訂定合約書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教小朋友記帳,將每筆錢的去向交代清楚。等到每個周末,父母可以再與孩子共同開個家庭財務會議,了解小孩零用錢的使用、調整金額,並給予建議。

總之,零用錢給得smart,小孩從中可以學習到有計畫地使用金錢,養成儲蓄習慣,也可以訓練忍耐的功夫,而在不斷的忍耐後,自然也學會了珍惜。

當「他律」變成「自律」時,以後帶孩子上百貨公司、玩具店時,就不會再重演親子間僵持的戲碼,因為孩子的「要買!要買!」病已經治癒。搞不好看到喜歡的玩具時,孩子的小腦袋已經開始計算要少買糖果、多存一點錢下來呢!


★當小孩喊說「零用錢不夠」時,該如何處理?

首先要看看給孩子零用錢的金額究竟對不對?很多父母都是參考其他多數小朋友的情況來給零用錢,但是,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太相同,有的是早餐讓小孩自己買,有的是交通費也含在零用錢裡,所以零用錢給多少,最好是經過親子商量。

但經過商量後,若孩子過沒多久,又大喊「零用錢不夠!」這時候父母應該從孩子紀錄的流水帳,來看看孩子的零用錢去向。如果只是孩子無法壓抑「想要」的慾望,或是忽然想買一些紀念品送同學,父母可不要隨意妥協。此時可以讓孩子「打工」,做一些平常不會做的家務,然後給予適度的報酬,或者請他從壓歲錢中支付。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奥巴马为何必须拯救全球经济?

來源:英国《金融时报》
作者: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9-01-22

可怜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他之所以胜选,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全球经济危机。他本人、大部分美国公民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认为,美国拖垮了全球经济,现在有修复它的责任。不幸的是,这种共识是错误的。这场危机是全球经济的产物。它无法靠美国一个国家来治愈。

幸运的是,奥巴马拥有带领世界走向解决所需要的威信:他的双手是干净的、他无意为美国开脱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将世界经济置于比较稳固的基础之上,既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万一这一努力失败了,我担心结局将是保护主义复苏。

那么,全球失败在什么地方?它是一些国家倾向于长期过度供给和其它国家倾向于过度需求之间有害的相互作用。这就是我的《理顺全球财务》(Fixing Global Finance)一书的主题。但全球经济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支撑赤字国过度需求的由信贷推动的家庭借款已经骤停。除非这种趋势被逆转,否则盈余国的过度供给也会随之崩溃。该声明是逻辑的产物:从全球层面来看,供给必须等于需求。问题只是在于调整如何发生。

去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的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在英国《金融时报》上表明了自己的论点。佩蒂斯教授认为世界已被划分成两大经济阵营:一是拥有消费金融和高消费弹性体系的国家;二是高储蓄和高投资国家。前者最重要的代表是美国,而后者是中国。西班牙、英国和澳大利亚是美国的迷你版;德国和日本则是当代中国的成熟版。

我曾提出,这些“失衡”背后的推动力量是盈余国家的政策,尤其是中国(它的盈余增长尤其迅速)。中国受管理的汇率、外汇储备的庞大积累、冲销货币影响、严格的财政纪律和企业的高留存收益,已经导致其国民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远远超过50%,并且经常账户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超过了10%。家庭储蓄似乎不到总储蓄的三分之一。接着,投资又大量被用于扩大供给,包括出口供给:中国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初的38%上升到了 2007年的67%。

赤字国家的过度需求一定程度上是对盈余国家行为的回应——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政策制定者的认同,其中包括美国前财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据报道,中国人民银行的张健华曾宣称“这种观点是极其荒谬和不负责任的,属于‘强盗逻辑'”。在他看来,全球赤字和盈余的模式是西方政策制定者单方面造成的,尤其是美联储(Fed)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不受监管的信贷扩张。

不过,不管谁应该负最大责任,有一点是肯定的: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使得一些国家的过度供给成为可能,尤其是中国。自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接连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股市泡沫和最大的由信贷推动的房地产泡沫。这一时期已经结束。我们将会在它的后果中挣扎许多年。

那现在会发生什么?财务虚弱的赤字国私人部门需求崩溃,有两种可能的结束方式,一是通过增加其它地方的需求予以抵消,二是粗暴地收缩供给。

如果采取收缩供给,盈余国家将尤为有风险,因为它们依赖赤字国家保持市场开放的意愿。这是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得到的教训。盈余国家喜欢谴责其客户的恣意浪费。但当开支停止时,前者又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如果它们试图补助自身的过度供给,以应对下滑的需求,那么报复似乎是一定的。

很显然,扩张需求是一种好很多的解决方法。但问题在于扩张哪里的需求和如何扩张?目前预计相当大部分的扩张将来自美国联邦预算。我们暂且把这么做是否可行这一问题放到一边。即使是美国,也不能无限期地保持占国内生产总值达10%的财政赤字。大部分必要的全球需求扩张必须来自盈余国家。

设法完成这种调整,无疑是20个发达及新兴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该集团将于今年4月初在伦敦召开会议。奥巴马必须带头。他能够 ——并且应该——表示,他期望做出上述调整,但也理解调整需要时间。如果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对各自的支出做出必要的中期调整,那么他也能够在短期内维持特殊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尤其需要创造消费主导型经济。这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

不过,这并不是美国应该建议的全部内容。如果全球经济减少对破坏性泡沫的依赖,那么更多的世界盈余资金将需要投资于新兴国家。但问题在于这样的资金流入也总是引致危机。这就是新兴经济体在这个10年内积累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因此,让全球经济更加支持新兴经济体的净借款是十分必要的。

要想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一些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目前提供的对抗系统性风险的保险措施规模更大、更有效的措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进行重组,使其更加灵敏地回应负责任借款者的需求,是势在必行的一步。奥巴马应该提出的一个想法是,建立一个高级委员会来建议全球性机构的彻底重组,以降低在发达国家泡沫时代之前的新兴市场危机卷土重来的风险。

让我们弄清楚这一切关系到什么。清理目前这场巨大的混乱至关重要。但有一点同样显而易见,即如果全球经济仍依赖泡沫,那么它的开放将不会是可持续的。全球化的崩溃现在不再是一个小风险。奥巴马置身于重塑全球经济体系的关头。这是他不得不迎接的挑战。

译者/何黎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Remarks of President-Elect Barack Obama《這是個負責任的新時代》


【聯合報╱夏嘉玲、張佑生、樂慧生、田思怡譯】 2009.01.21 04:33 am

各位同胞:

今天我站在這裡,為眼前的重責大任感到謙卑,對各位的信任心懷感激,對先賢的犧牲銘記在心。我要謝謝布希總統為這個國家的服務,也感謝他在政權轉移期間的寬厚和配合。

四十四位美國人發表過總統就職誓言,這些誓詞或是在繁榮富強及和平寧靜之際發表,或是在烏雲密布,時局動盪之時。在艱困的時候,美國能箕裘相繼,不僅因為居高位者有能力或願景,也因為人民持續對先人的抱負有信心,也忠於創建我國的法統。

因此,美國才能承繼下來。因此,這一代美國人必須承繼下去。

我們正置身危機核心

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們正置身危機核心,我國正處於對抗深遠暴力和憎恨的戰爭。我們的經濟元氣大傷,是某些人貪婪且不負責任的後果,也是大眾未能做出艱難的選擇,為國家進入新時代做準備所致。許多人失去房子,丟了工作,生意垮了。我們的醫療照護太昂貴,學校教育辜負了許多人。每天都有更多證據顯示,我們利用能源的方式壯大我們的對敵,威脅我們的星球。

這些都是得自資料和統計數據的危機指標。比較無法測量但同樣深沉的,是舉國信心盡失─持續擔心美國將無可避免地衰退,也害怕下一代一定會眼界變低。

今天我要告訴各位,我們面臨的挑戰是真的,挑戰非常嚴重,且不在少數。它們不是可以輕易,或在短時間內解決。但是,美國要了解,這些挑戰會被解決。

在這一天,我們聚在一起,因為我們選擇希望而非恐懼,有意義的團結而非紛爭和不合。

在這一天,我們來此宣示,那些無用的抱怨和虛偽的承諾已終結,那些扭曲我們政治已久的相互指控和陳舊教條已終結。

我們仍是個年輕的國家,但借用聖經的話,擺脫幼稚事物的時刻到來了,重申我們堅忍精神的時刻到來了,選擇我們更好的歷史,實踐那種代代傳承的珍貴權利,那種高貴的理念:就是上帝的應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是自由的,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追求全然的幸福。

再次肯定我們國家的偉大,我們了解偉大絕非賜予而來,必須努力達成。我們的旅程從來就不是抄捷徑或很容易就滿足。這條路一直都不是給不勇敢的人走的,那些偏好逸樂勝過工作,或者只想追求名利就滿足的人。恰恰相反,走這條路的始終是勇於冒險的人,做事的人,成事的人,其中有些人很出名,但更常見的是在各自崗位上的男男女女無名英雄,在這條漫長崎嶇的道路上支撐我們,邁向繁榮與自由。

為了我們,他們攜帶很少的家當,遠渡重洋,追尋新生活。

為了我們,他們胼手胝足,在西部安頓下來;忍受風吹雨打,篳路藍縷。

為了我們,他們奮鬥不懈,在康科特和蓋茨堡,諾曼地和溪山等地葬身。

前人不斷的奮鬥與犧牲,直到雙手皮開肉綻,我們才能享有比較好的生活。他們將美國視為大於所有個人企圖心總和的整體,超越出身、財富或小圈圈的差異。

這是我們今天繼續前進的旅程。我們仍舊是全球最繁榮強盛的國家。這場危機爆發時,我們的勞工生產力並未減弱。我們的心智一樣創新,我們的產品和勞務和上周或上個月或去年相比,一樣是必需品。我們的能力並未減損。但是我們墨守成規、維護狹小利益、推遲引人不悅的決定,這段時期肯定已經過去。從今天起,我們必須重新出發、再次展開再造美國的工程。

經濟情勢需迅速行動

我們無論朝何處望去,都有工作必須完成。經濟情勢需要大膽、迅速的行動,我們將有所行動,不光是創造新工作,更要奠定成長的新基礎。我們將造橋鋪路,為企業興建電力網格與數位線路,將我們聯繫在一起。我們將讓科學回歸合適的用途,運用科技的奇蹟來提高醫療品質並降低費用。我們將利用太陽能、風力和土壤作為汽車的燃料和工廠的能源。我們將讓中小學及大專院校轉型,因應新時代的需要。這些我們可以作到。我們也將會作到。

現在,有人質疑我們的企圖心規模,暗示說我們的體系無法承受太多的大計畫。這些人的記性不好。因為他們忘記了這個國家已經完成的成就,當創造力朝同一個目標發展,不受約束的男男女女可以完成何等成就,必要的是勇氣。

懷疑者無法理解的是他們的主張已經站不住腳,長期以來折磨我們的陳腐政治爭議已經行不通。我們今天的問題不是政府太大或太小,而是有無功效,是否能幫助家庭找到薪水不錯的工作,支付得起照顧費用,有尊嚴的退休。哪個方向能夠提供肯定的答案,我們就往那裡走。答案是否定的地方,計畫就會停止。所有我們這些管理大眾金錢的人都將負起責任,花錢要精明,改掉惡習,正大光明作事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重建政府與人民間最重要的信任。

我們眼前的問題也不是說市場的力量是善或惡。市場創造財富和增加自由的力量無與倫比,但是這場危機提醒我們沒有監督時,市場發展將失控,當市場只偏愛有錢人時,國家無法永續繁榮。我們經濟成功的依據,不只是國內生產毛額的規模,還有繁榮可及的範圍,以及我們將機會拓展給每個願意打拚的人,不是因為施捨,而是因為這就是達到我們共同利益最穩健的途徑。

至於我們的共同防衛,我們認為必須在我們的自由和理想之間作一抉擇是不確實的,我們拒絕接受。我們建國諸父在我們難以想像的危難之中。擬具了確保法治和人權的憲章,被一代代以鮮血擴大充實的憲章。這些理想依然照亮這個世界,我們不會為了便宜行事而揚棄它。同樣地,今日在觀看此情此景的其他民族和政府,從最宏偉的都城到家父出生的小村莊,我要說:任何一個國家、男、女、和孩童,只要你在追求一個和平且有尊嚴的未來,美國就是你的朋友,我們準備再次帶領大家。

我們可面對新的威脅

回想先前的世代力抗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靠的除了飛彈和戰車之外,還有強固的聯盟和持久的信念。他們知道單單力量本身不足以讓我們自保,也不能讓我們為所欲為。相反地,他們知道我們的力量因為謹慎使用而增強,我們的安全源自我們理想的正當性,我們所樹立楷模的力量,以及謙遜和克制所具有的調和特質。

我們是這些遺產的保存者。在這些原則的再次指引下,我們可以面對那些新的威脅,這些威脅有賴國與國間更大的合作與諒解方能因應。我們將開始以負責任的方式把伊拉克還給它的人民,並在阿富汗建立贏來不易的和平。我們會努力不懈地與老朋友和昔日的對手合作,以減輕核子威脅,和地球的暖化。我們不會為我們的生活方式而道歉,也會毫不動搖地保護它,對那些想要藉由帶來恐怖與殺害無辜以遂其目的者,我們現在告訴你,我們的精神強過你們,無法摧折,你們不可能比我們長久,我們必定打敗你們。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拼湊組合而成的遺產是我們的強處,而非弱點。我們是由基督徒和穆斯林,猶太教徒和印度教徒,以及非信徒組成的國家。我們由取自世界四面八方的各種語文和文化所形塑。而且由於我們曾嘗過內戰和種族隔離的苦果,並且在走出那黑暗時期之後變得更堅強和團結,這讓我們不得不相信舊日的仇恨終究會過去,部族之間的界線很快就會泯滅。隨著世界越來越小,我們共通的人性也會彰顯,而美國必須扮演引進新和平時代的角色。

對穆斯林世界,我們尋求一種新的前進方式,以共同的利益和尊重為基礎。那些想播植衝突並把自己社會的問題怪罪於西方的領袖,須知你的國民藉以判斷你的,是你能建立什麼,而非你能毀壞什麼。那些靠著貪腐欺騙和箝制異己保住權勢的人,須知你門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而只要你願意鬆手,我們就會幫忙。

那些窮國的人民,我們保證會和你們合作,讓們的農場豐收,讓清流湧入,滋補餓壞的身體,餵養飢餓的心靈。而對那些和我們一樣比較富裕的國家,我要說,我們不能再對國界以外的苦痛視而不見,也不能再消耗世上的資源而不計後果。因為世界已經變了,我們也要跟著改變。

在我們思索眼前道路的此際,我們以謙虛感激的心想到,有些勇敢的美國同胞正在遙遠的沙漠和山嶺上巡邏。今天他們有話要對我們說,就和躺在阿靈頓(公墓)的英雄們世世代代輕聲訴說的一樣。我們尊榮他們,不只因為他們捍衛我們的自由,更因為他們代表著服務的精神;願意在比自己更大的事物上找尋意義。而在此刻,能夠界定一個世代的此刻,必須常駐你我心中的,正是這種精神。

即使政府能做和必須做,這個國家最終仍得靠美國人民的信念與決心。在堤防決堤時,是人們的善心,讓他們招待陌生人。是工作人員的無私,讓他們寧可減工時,也不願看到朋友失業,陪伴我們度過最黑暗時期。是消防員的勇氣,讓他們衝進滿是濃煙的樓梯間。是父母心甘情願培育孩子,最終決定我們的命運。

我們的挑戰也許是新的,我們迎接挑戰的工具也許是新的,但我們賴以成功的價值觀─辛勤工作和誠實、勇氣和公平競爭、容忍和好奇心、忠實和愛國心─這些都是固有的。這些價值是真實的,是我們歷史上進步的沈默力量。我們有必要找回這些真實價值。我們現在需要一個勇於負責的新時代,每一個美國人都體認到我們對自己、對國家、對世界負有責任,我們不是不情願地接受這些責任,而是欣然接受,堅信沒有什麼比全力以赴完成艱難的工作,更能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更能找到自我。

這是公民的代價和承諾。

這是我們信心的來源,體認上帝召喚我們創造不確定的命運。

這是我們的自由和信條的真諦,為什麼不同種族和信仰的男女老幼能在這個大草坪上共同慶祝,為什麼一個人的父親在不到六十年前也許還不能進當地的餐廳用餐,現在卻能站在你們面前做最神聖的宣誓。

讓我們記住這一天,記住我們是誰、我們走了多遠。在美國誕生這一年,在最寒冷的幾個月,在結冰的河岸,一群愛國人士抱著垂死的同志。首都棄守,敵人進逼,雪沾了血。在那時,我們革命的成果受到質疑,我們的國父下令向人民宣讀這段話:

「讓這段話流傳後世,在深冬,只剩下希望和美德,這個城市和這個國家,面臨共同危險,站起來迎向它。」

美國,面對我們共同的危險,在這個艱困的冬天,讓我們記得這些永恆的話語。懷著希望和美德,讓我們再度衝破結冰的逆流,度過接下來可能來臨的暴風雪。讓我們孩子的孩子繼續流傳下去,說我們受到考驗時,我們拒絕讓旅程結束,我們不回頭,也不躊躇;眼睛注視著遠方,上帝的恩典降臨我們,我們帶著自由這個偉大的禮物,安全送達未來的世世代代。

==============================

My fellow citizens:

I stand here today humbled by the task before us, grateful for the trust you have bestowed, mindful of the sacrifices borne by our ancestors. I thank President Bush for his service to our nation, as well as the generosity and cooperation he has shown throughout this transition.

Forty-four Americans have now taken the presidential oath. The words have been spoken during rising tides of prosperity and the still waters of peace. Yet, every so often the oath is taken amidst gathering clouds and raging storms. At these moments, America has carried on not simply because of the skill or vision of those in high office, but because We the People have remained faithful to the ideals of our forbearers, and true to our founding documents.

So it has been. So it must be with this generation of Americans.

That we are in the midst of crisis is now well understood. Our nation is at war, against a far-reaching network of violence and hatred. Our economy is badly weakened, a consequence of greed and irresponsibility on the part of some, but also our collective failure to make hard choices and prepare the nation for a new age. Homes have been lost; jobs shed; businesses shuttered. Our health care is too costly; our schools fail too many; and each day brings further evidence that the ways we use energy strengthen our adversaries and threaten our planet.

These are the indicators of crisis, subject to data and statistics. Less measurable but no less profound is a sapping of confidence across our land - a nagging fear that America's decline is inevitable, and that the next generation must lower its sights.

Today I say to you that the challenges we face are real. They are serious and they are many. They will not be met easily or in a short span of time. But know this, America - they will be met.

On this day, we gather because we have chosen hope over fear, unity of purpose over conflict and discord.

On this day, we come to proclaim an end to the petty grievances and false promises, the recriminations and worn out dogmas, that for far too long have strangled our politics.

We remain a young nation, but in the words of Scripture, the time has come to set aside childish things. The time has come to reaffirm our enduring spirit; to choose our better history; to carry forward that precious gift, that noble idea,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God-given promise that all are equal, all are free, and all deserve a chance to pursue their full measure of happiness.

In reaffirming the greatness of our nation, we understand that greatness is never a given. It must be earned. Our journey has never been one of short-cuts or settling for less. It has not been the path for the faint-hearted - for those who prefer leisure over work, or seek only the pleasures of riches and fame. Rather, it has been the risk-takers, the doers, the makers of things - some celebrated but more often men and women obscure in their labor, who have carried us up the long, rugged path towards prosperity and freedom.

For us, they packed up their few worldly possessions and traveled across oceans in search of a new life.

For us, they toiled in sweatshops and settled the West; endured the lash of the whip and plowed the hard earth.

For us, they fought and died, in places like Concord and Gettysburg; Normandy and Khe Sahn.

Time and again these men and women struggled and sacrificed and worked till their hands were raw so that we might live a better life. They saw America as bigger than the sum of our individual ambitions; greater than all the differences of birth or wealth or faction.

This is the journey we continue today. We remain the most prosperous, powerful nation on Earth. Our workers are no less productive than when this crisis began. Our minds are no less inventive, our goods and services no less needed than they were last week or last month or last year. Our capacity remains undiminished. But our time of standing pat, of protecting narrow interests and putting off unpleasant decisions - that time has surely passed. Starting today, we must pick ourselves up, dust ourselves off, and begin again the work of remaking America.

For everywhere we look, there is work to be done.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 calls for action, bold and swift, and we will act - not only to create new jobs, but to lay a new foundation for growth. We will build the roads and bridges, the electric grids and digital lines that feed our commerce and bind us together. We will restore science to its rightful place, and wield technology's wonders to raise health care's quality and lower its cost. We will harness the sun and the winds and the soil to fuel our cars and run our factories. And we will transform our school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a new age. All this we can do. And all this we will do.

Now, there are some who question the scale of our ambitions - who suggest that our system cannot tolerate too many big plans. Their memories are short. For they have forgotten what this country has already done; what free men and women can achieve when imagination is joined to common purpose, and necessity to courage.

What the cynics fail to understand is that the ground has shifted beneath them - that the stale political arguments that have consumed us for so long no longer apply. The question we ask today is not whether our government is too big or too small, but whether it works - whether it helps families find jobs at a decent wage, care they can afford, a retirement that is dignified. Where the answer is yes, we intend to move forward. Where the answer is no, programs will end. And those of us who manage the public's dollars will be held to account - to spend wisely, reform bad habits, and do our business in the light of day - because only then can we restore the vital trust between a people and their government.

Nor is the question before us whether the market is a force for good or ill. Its power to generate wealth and expand freedom is unmatched, but this crisis has reminded us that without a watchful eye, the market can spin out of control - and that a nation cannot prosper long when it favors only the prosperous. The success of our economy has always depended not just on the size of our Gross Domestic Product, but on the reach of our prosperity; on our ability to extend opportunity to every willing heart - not out of charity, but because it is the surest route to our common good.

As for our common defense, we reject as false the choice between our safety and our ideals. Our Founding Fathers, faced with perils we can scarcely imagine, drafted a charter to assure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rights of man, a charter expanded by the blood of generations. Those ideals still light the world, and we will not give them up for expedience's sake. And so to all other peoples and governments who are watching today, from the grandest capitals to the small village where my father was born: know that America is a friend of each nation and every man, woman, and child who seeks a future of peace and dignity, and that we are ready to lead once more.

Recall that earlier generations faced down fascism and communism not just with missiles and tanks, but with sturdy alliances and enduring convictions. They understood that our power alone cannot protect us, nor does it entitle us to do as we please. Instead, they knew that our power grows through its prudent use; our security emanates from the justness of our cause, the force of our example, the tempering qualities of humility and restraint.

We are the keepers of this legacy. Guided by these principles once more, we can meet those new threats that demand even greater effort - even greater coope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nations. We will begin to responsibly leave Iraq to its people, and forge a hard-earned peace in Afghanistan. With old friends and former foes, we will work tirelessly to lessen the nuclear threat, and roll back the specter of a warming planet. We will not apologize for our way of life, nor will we waver in its defense, and for those who seek to advance their aims by inducing terror and slaughtering innocents, we say to you now that our spirit is stronger and cannot be broken; you cannot outlast us, and we will defeat you.

For we know that our patchwork heritage is a strength, not a weakness. We are a nation of Christians and Muslims, Jews and Hindus - and non-believers. We are shaped by every language and culture, drawn from every end of this Earth; and because we have tasted the bitter swill of civil war and segregation, and emerged from that dark chapter stronger and more united, we cannot help but believe that the old hatreds shall someday pass; that the lines of tribe shall soon dissolve; that as the world grows smaller, our common humanity shall reveal itself; and that America must play its role in ushering in a new era of peace.

To the Muslim world, we seek a new way forward, based on mutual interest and mutual respect. To those leaders around the globe who seek to sow conflict, or blame their society's ills on the West - know that your people will judge you on what you can build, not what you destroy. To those who cling to power through corruption and deceit and the silencing of dissent, know that you are on the wrong side of history; but that we will extend a hand if you are willing to unclench your fist.

To the people of poor nations, we pledge to work alongside you to make your farms flourish and let clean waters flow; to nourish starved bodies and feed hungry minds. And to those nations like ours that enjoy relative plenty, we say we can no longer afford indifference to suffering outside our borders; nor can we consume the world's resources without regard to effect. For the world has changed, and we must change with it.

As we consider the road that unfolds before us, we remember with humble gratitude those brave Americans who, at this very hour, patrol far-off deserts and distant mountains. They have something to tell us today, just as the fallen heroes who lie in Arlington whisper through the ages. We honor them not only because they are guardians of our liberty, but because they embody the spirit of service; a willingness to find meaning in something greater than themselves. And yet, at this moment - a moment that will define a generation - it is precisely this spirit that must inhabit us all.

For as much as government can do and must do, it is ultimately the faith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American people upon which this nation relies. It is the kindness to take in a stranger when the levees break, the selflessness of workers who would rather cut their hours than see a friend lose their job which sees us through our darkest hours. It is the firefighter's courage to storm a stairway filled with smoke, but also a parent's willingness to nurture a child, that finally decides our fate.

Our challenges may be new. The instruments with which we meet them may be new. But those values upon which our success depends - hard work and honesty, courage and fair play, tolerance and curiosity, loyalty and patriotism - these things are old. These things are true. They have been the quiet force of progress throughout our history. What is demanded then is a return to these truths. What is required of us now is a new era of responsibility - a recognition, on the part of every American, that we have duties to ourselves, our nation, and the world, duties that we do not grudgingly accept but rather seize gladly, firm in the knowledge that there is nothing so satisfying to the spirit, so defining of our character, than giving our all to a difficult task.

This is the price and the promise of citizenship.

This is the source of our confidence - the knowledge that God calls on us to shape an uncertain destiny.

This is the meaning of our liberty and our creed - why men and women and children of every race and every faith can join in celebration across this magnificent mall, and why a man whose father less than sixty years ago might not have been served at a local restaurant can now stand before you to take a most sacred oath.

So let us mark this day with remembrance, of who we are and how far we have traveled. In the year of America's birth, in the coldest of months, a small band of patriots huddled by dying campfires on the shores of an icy river. The capital was abandoned. The enemy was advancing. The snow was stained with blood. At a moment when the outcome of our revolution was most in doubt, the father of our nation ordered these words be read to the people:

"Let it be told to the future world...that in the depth of winter, when nothing but hope and virtue could survive...that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alarmed at one common danger, came forth to meet [it]."

America. In the face of our common dangers, in this winter of our hardship, let us remember these timeless words. With hope and virtue, let us brave once more the icy currents, and endure what storms may come. Let it be said by our children's children that when we were tested we refused to let this journey end, that we did not turn back nor did we falter; and with eyes fixed on the horizon and God's grace upon us, we carried forth that great gift of freedom and delivered it safely to future generations.

歐巴馬給女兒的信─『我們一家的大冒險』

來源:聯合新聞網 2009-01-18

What I Want For You- And Every Child in America
by President-Elect Barack Obama (Published in Parade Magazine)

Dear Malia and Sasha,

I know that you've both had a lot of fun these last two years on the campaign trail, going to picnics and parades and state fairs, eating all sorts of junk food your mother and I probably shouldn't have let you have. But I also know that it hasn't always been easy for you and Mom, and that as excited as you both are about that new puppy, it doesn't make up for all the time we've been apart. I know how much I've missed these past two years, and 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a little more about why I decided to take our family on this journey.

When I was a young man, I thought life was all about me—about how I'd make my way in the world, become successful, and get the things I want. But then the two of you came into my world with all your curiosity and mischief and those smiles that never fail to fill my heart and light up my day. And suddenly, all my big plans for myself didn't seem so important anymore. I soon found that the greatest joy in my life was the joy I saw in yours. And I realized that my own life wouldn't count for much unless I was able to ensure that you had every opportunity for happiness and fulfillment in yours. In the end, girls, that's why I ran for President: because of what I want for you and for every child in this nation.

I want all our children to go to schools worthy of their potential—schools that challenge them, inspire them, and instill in them a sense of wonder about the world around them. I want them to have the chance to go to college—even if their parents aren't rich. And I want them to get good jobs: jobs that pay well and give them benefits like health care, jobs that let them spend time with their own kids and retire with dignity.

I want us to push the boundaries of discovery so that you'll live to see new technologies and inventions that improve our lives and make our planet cleaner and safer. And I want us to push our own human boundaries to reach beyond the divides of race and region, gender and religion that keep us from seeing the best in each other.

Sometimes we have to send our young men and women into war and other dangerous situations to protect our country—but when we do, I want to make sure that it is only for a very good reason, that we try our best to settle our differences with others peacefully, and that we do everything possible to keep our servicemen and women safe. And I want every child to understand that the blessings these brave Americans fight for are not free—that with the great privilege of being a citizen of this nation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That was the lesson your grandmother tried to teach me when I was your age, reading me the opening lines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telling me about the men and women who marched for equality because they believed those words put to paper two centuries ago should mean something.

She helped me understand that America is great not because it is perfect but because it can always be made better—and that the unfinished work of perfecting our union falls to each of us. It's a charge we pass on to our children, coming closer with each new generation to what we know America should be.

I hope both of you will take up that work, righting the wrongs that you see and working to give others the chances you've had. Not just because you have an obligation to give something back to this country that has given our family so much—although you do have that obligation. But because you have an obligation to yourself. Because it is only when you hitch your wagon to something larger than yourself that you will realize your true potential.

These are the things I want for you—to grow up in a world with no limits on your dreams and no achievements beyond your reach, and to grow into compassionate, committed women who will help build that world. And I want every child to have the same chances to learn and dream and grow and thrive that you girls have. That's why I've taken our family on this great adventure.

I am so proud of both of you. I love you more than you can ever know. And I am grateful every day for your patience, poise, grace, and humor as we prepare to start our new life together in the White House.

Love, Dad
=============================
親愛的 Malia 和 Sasha,

我知道這兩年你們倆隨我一路競選都有過不少樂子,野餐、遊行、逛州博覽會,吃了各種或許我和你媽不該讓你們吃的垃圾食物。然而我也知道,你們倆和你媽的日子,有時候並不愜意。新來的小狗雖然令你們興奮,卻無法彌補我們不在一起的所有時光。我明白這兩年我錯過的太多了,今天我要再向你們說說為何我決定帶領我們一家走上這趟旅程。

當我還年輕的時候,我認為生活就該繞著我轉:我如何在這世上得心應手,成功立業,得到我想要的。後來,你們倆進入了我的世界,帶來的種種好奇、淘氣和微笑,總能填滿我的心,照亮我的日子。突然之間,我為自己譜寫的偉大計畫顯得不再那麼重要了。我很快便發現,我在你們生命中看到的快樂,就是我自己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而我也同時體認到,如果我不能確保你們此生能夠擁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實現的一切機會,我自己的生命也沒多大價值。總而言之,我的女兒,這就是我競選總統的原因:我要讓你們倆和這個國家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我想要給他們的東西。

我要讓所有兒童都在能夠發掘他們潛能的學校就讀;這些學校要能挑戰他們,激勵他們,並灌輸他們對身處的這個世界的好奇心。我要他們有機會上大學,那怕他們的父母並不富有。而且我要他們能找到好的工作:薪酬高還附帶健康保險的工作,讓他們有時間陪孩子、並且能帶著尊嚴退休的工作。

我要大家向發現的極限挑戰,讓你在有生之年能夠看見改善我們生活、使這個行星更乾淨、更安全的新科技和發明。我也要大家向自己的人際界限挑戰,跨越使我們看不到對方長處的種族、地域、性別和宗教樊籬。

有時候為了保護我們的國家,我們不得不把青年男女派到戰場或其他危險的地方,然而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我要確保師出有名,我們盡了全力以和平方式化解與他人的爭執,也想盡了一切辦法保障男女官兵的安全。我要每個孩子都明白,這些勇敢的美國人在戰場上捍衛的福祉是無法平白得到的:在享有作為這個國家公民的偉大特權之際,重責大任也隨之而來。

這正是我在你們這年紀時,外婆想要教我的功課,她把獨立宣言開頭幾行念給我聽,告訴我有一些男女為了爭取平等挺身而出遊行抗議,因為他們認為兩個世紀前白紙黑字寫下來的這些句子,不應只是空話。

她讓我了解到,美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它完美,而是因為我們可以不斷讓它變得更好,而讓它更好的未竟工作,就落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這是我們交給孩子們的責任,每過一代,美國就更接近我們的理想。

我希望你們倆都願接下這個工作,看到不對的事要想辦法改正,努力幫助別人獲得你們有過的機會。這並非只因國家給了我們一家這麼多,你們也當有所回饋,雖然你們的確有這個義務,而是因為你們對自己負有義務。因為,唯有在把你的馬車套在更大的東西上時,你才會明白自己真正的潛能有多大。

這些是我想要讓你們得到的東西:在一個夢想不受限制、無事不能成就的世界中長大,長成具慈悲心、堅持理想,能幫忙打造這樣一個世界的女性。我要每個孩子都有和你們一樣的機會,去學習、夢想、成長、發展。這就是我帶領我們一家展開這趟大冒險的原因。

我深以你倆為榮,你們永遠不會明白我有多愛你們,在我們準備一同在白宮開始新生活之際,我沒有一天不為你們的忍耐、沉穩、明理和幽默而心存感激。

Love, Dad

清平致富 消費救國

來源:中時社論 2009-01-18

證嚴法師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出「清平致富」的觀念,發人深省。法師對於台灣社會的奢華之風不表認同,也對大家鼓動消費購買、滿足無法饜足的慾望不以為然。法師期待大家能從心境上清淡寡欲、平和安祥,這樣才能真正得到充實、圓滿的富裕感。

正巧,一月十八日是發放消費券的日子。由於消費券必須花掉才有實益,故政府大老早就開始鼓勵、教導民眾如何花用。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常在攝影機前上街血拚,花錢給民眾看,將來甚至會大方加碼,把三千六的消費券膨脹,外加不少現金以購買價錢高上許多的商品。官員們這樣鼓勵民眾拚命消費,是否有違證嚴法師開釋呢?我們認為,鼓勵消費與法師開釋之間存有若干誤解,也許該把它釐清,才能減少彼此之間的矛盾。

依經建會規畫,消費券的目的就是刺激消費;這是經濟大恐慌時期標準的凱因斯學派邏輯。凱氏認為,經濟大蕭條時工廠機器閒置、產能過剩、雇用不足,供給能量根本不是問題,關鍵在需求與購買。只要買氣夠旺,工廠產品賣得出去,老闆就一定會加雇員工,失業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一旦勞工有了收入,自然也就會加入購買者的行列,於是又進一步解決了民間購買不足的問題。簡言之,經濟大蕭條時期,是一個「需求創造供給」的時代─這就是最標準的凱因斯學派邏輯。

經濟社會的需求從何而來呢?大致而言有四個面向:民間消費、投資、政府購買、淨出口額。凱氏認為,民間投資行為繫之於生意人的衝動(凱氏戲稱為「獸性」),並不足恃。就台灣而言,出口的目的地國如美、歐的國內經濟皆不景氣,他們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當然也不太可能大舉購買台灣的出口品。於是,比較能仰賴的社會需求,就只有政府購買一項。消費券其實就是一種特殊的政府支出,以國家預算編列經費,交給人民去使用。凱氏當年大力鼓吹消費支出、政府購買的好處;他認為,在經濟恐慌時期,消費才是硬道理,儲蓄反而不是美德。

凱氏指出,經濟蕭條時若大家都儲蓄,會使原本已然不足的買氣更為凍結,社會的有效需求更低。於是,工廠的生產會愈少,其雇用自然會愈低,也造成更多的失業。總之,消費低會造成高失業與低所得,到頭來每人所得更低。而由於儲蓄通常會受所得正向牽動,故當所得減少時,儲蓄也會減低。因此,人民普遍想增加儲蓄,最後反而造成儲蓄的減少。凱氏將此現象稱為「節儉的矛盾」。由此可見,凱氏鼓吹消費似乎已經走火入魔,不只訴說花錢美好,甚至對儲蓄之整體不利碎碎念。

凱因斯與證嚴法師的邏輯有何必然矛盾嗎?我們認為沒有。證嚴法師期待心境平和,凱氏著眼物質經濟康莊運作。從史料記載來看,凱因斯也絕不是奢華的人;他鼓吹消費,只是純然為了解決三○年代的經濟大恐慌。凱氏善用比喻、愛說故事;其「節儉矛盾」、「需求創造供給」等論述,顯然只是經濟蕭條時期的簡化比喻,希望以此而說服社會大眾「增加有效需求」的重要性。一旦經濟回復正常運作,當然也沒有必要鼓吹消費。而即使鼓勵個人外出消費,也不表示心境上不清不平。

三○年代經濟大恐慌最嚴重的時期,美國五一○○萬勞工之中,有一三○○萬人失業,失業率達到二五%;歐洲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對這樣的大衰退,凱氏提出鼓吹消費論,其實也如證嚴法師一樣,是菩薩心腸,只是從不同的角度聞聲救苦而已。釋迦牟尼在諸多經典中以各種比喻化度世間煩惱;他說,告訴住戶門外有金銀財寶,以吸引他們離開不自知將傾倒的危宅,不能算是欺騙妄語。對凱因斯而言,也許鼓勵消費只是一種吸引民眾脫離經濟衰退的世俗比喻而已。

今天,我們領消費券。明天,我們去消費;用清平的心境去消費、去幫助度過經濟難關。

2009年1月17日 星期六

布什白宫发表最后告别演讲


來源:DWNEWS.COM-- 2009年1月16日

美国东部时间1月15日晚8时(京港台时间16日上午9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发表最后告别演说。布什在告别演说中谈及 “9-11”、阿富汗战争、教育和医保改革,以及美国为打击恐怖主义和推行人权主义、自由主义所做的努力,白宫官员透露,演说总长约15分钟,他称自己的总统任期为“在危机中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

中国网报导,布什在15分钟电视告别演说:“为大家担任总统是我一生的荣耀”,“感谢美国人民给我的宽容和支持”。演讲中谈及“9-11”、阿富汗战争、教育和医保改革等,以及美国为打击恐怖主义和推行人权主义、自由主义所做的努力,也谈及任内遭受许多挫折,最后警示“美国民族必须要继续为伸张正义而前行 ”

以下为演说全文

八年的总统生涯,是美国人民赋予我的荣耀!21世纪的前10年是一个并不寻常的时期。今晚,我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到这里,并且我希望你们能给我最后一次机会,因为我想和你们分享我对过去八总统生涯的想法,以及我对国家未来的展望。5天以后,全世界就将会看到美国民主的活力。我即将把我的工作交由你们心目中的理想总统,奥巴马!能够接受全美人民崇敬的人,必须能够为你们,为这片土地带来希望。对于我们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自豪的时刻。并且,我渴望与美国人民一道为奥巴马,他的妻子和两个漂亮的女儿送去美好的祝愿。

今天,我满怀感激之情,感谢我的副总统切尼以及我所有的政府成员。我还要感谢我的妻子劳拉和我的女儿芭芭拉,詹娜,是她们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爱意。我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前进的动力。最重要的是,我感谢美国人民给予我的信任.,我感谢你们给予我的勇气、宽容。

今晚,我的思绪回到了2001年的9月11日。当天早晨,恐怖分子带走了近3000人的生命。自珍珠港事件后,恐怖分子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恐怖袭击。我想起了3天后我站在世贸中心废墟前的情景,那时,我诚挚地与那些夜以继日抢救伤者的救援工人们交谈,他们不顾自己的危险,在浓烟滚滚的五角大楼的走廊里抓紧工作。同时,我也为不幸遇难的人感到痛心,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我想起了阿琳-霍华德,他当时把他死去儿子的警察盾牌交给了我,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而现在,我仍然珍藏着他的徽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的美国人民能够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并重归“9.11”之前正常的生活。然而,我还没有解脱。每天清晨,我都会收到简报,获知是什么还在威胁着我们国家的安全,并且我发誓一定会竭尽全力来维护你们的安全。

在过去的7年中,我们成立了新的国土安全部。我们的军队,军事情报部门,以及FBI都进行了改革。为了监视恐怖分子的行动,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冻结了恐怖分子的账户,并屡屡打破了他们的图谋。我们身边也有强大的同盟国,并且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打击恐怖分子以及那些支持恐怖分子的人。在我们的帮助下,阿富汗已经由恐怖主义的天堂转变成了一个尚未成熟的民主国家,那里的人们正和恐怖主义战斗。此外,女孩子上学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伊拉克也已经摆脱了萨达姆的残酷统治,并且其不再是美国人民的敌人。相反,伊拉克已经成为了中东地区阿拉伯民主的核心和美国的朋友。

针对我的许多决策,有人对其合法性表示出怀疑。但是,当我们看到结果时这些人就不会再发出疑问了。在过去的七年多来,美国本土再也没有遭受过恐怖袭击。这要归功于那些日夜辛劳保护我们安全的人们:执法人员、情报分析员、国土安全人员、外交人员、以及美军的士兵们。受上帝的恩典,美国有这些愿意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保护他人的公民。我非常珍惜美国可以拥有这些无私的爱国者及其家庭。美国感激你们。对于那些正在收听的演讲的美军士兵们来说,没有什么荣誉要比让你当上总司令还要崇高。

美军正在从事的战争从属于两种系统之间的冲突,而这两种系统又有天壤之别。在其中的一种系统中,一小撮狂热分子要求所有人都服从于他们所制定的暴虐的意识形态,这些人让妇女屈从,而对那些不相信他们暴政的人进行谋杀。而另一种系统则相信自由是上帝给予全世界的礼物,自由与正义是通往和平的道路。美国,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诞生的。从长远来看,推广这种理念是保护我们公民的唯一选择。当人们生活在自由之中时,他们就不愿再去选择那些追求恐怖活动的领导者。当人们对未来怀有希望时,他们就不会将自己的生命交给暴力和极端主义。环视全球,美国正在推动人类自由、人权及人的尊严的发展。我们同持有不同政见者以及年轻的民主国家同在,我们为挽救生命而提供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我们避免母亲和自己的孩子染上疟疾。自由是美国成立的唯一基石,并且领导世界向一个自由普照全球的时代发展。

过去的八年,我们努力扩大美国人民所拥有的机会与希望。在美国,学生不断上进,以求符合公立学校更高的标准。对于老人和残疾人来说,一种新的医疗处方药福利令他们颇感舒心。每个纳税人缴纳了更少的税款。通过以信仰为基础的治疗项目,那些瘾君子和痛苦的人们找到了新希望。过去八年来的工作更好地保护了人脆弱的生命。对于退伍老兵的补助几乎增加了一倍。美国的一山一水都真切地变得更为干净。睿智的山姆-阿力拓、首席法官约翰-罗伯茨加入到联邦法院中。

当美国的繁荣遇到挑战时,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当金融危机发生时,我们采取果断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经济。对于那些辛勤工作的家庭来说,这些都是十分艰难的时期。但是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的话,结果将会更为糟糕。所有的美国人都站在了一起。凭借着我们的决心和辛勤工作,我们将美国经济重新拉回到增长的车道上。我们将向世界再次展现美国自由企业制度的复兴。

正如所有前任总统一样,我也曾经历过挫折。如果可能的话,我会采取不一样的方式来应对这些措施。但是,我总是为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来行动。你也许会不同意我所做出的一些决定,但我希望你能理解我是愿意采取这些措施的。未来的几十年,美国将面对更多的艰难抉择,而有一些指导性原则可以塑造我们的道路。

尽管我们的国家要比7年前更为安全,但目前美国最严峻的威胁仍然是另一场恐怖袭击。我们的敌人十分耐心,并且决心要再次发动袭击。美国没有故意挑起冲突。但是我们肩负着庄严的责任,必须同恐怖主义作斗争。我们不能骄傲自满,我们要坚定决心,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带着信心和清晰的目标参与世界事务。面对来自海外的威胁,在国内寻求安慰是一种诱人的举措。但是我们必须拒绝孤立主义与保护主义。退缩只会找来危险。在21世纪,国内的安全和繁荣需要依靠国外自由的扩展。如果美国不领导自由事业,那么自由事业就将无所适从。

一方面我们在处理这些眼前和未来的挑战,另一方面美国必须保持自己在道义上的明确性。我经常谈及善恶问题,这令一些人颇感不适。但是目前这个世界确实存在着善恶双方,而且双方之间无法达成妥协。通过谋杀无辜来宣扬某种意识形态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错误的。将人们从压迫与绝望中解救出来是永远正确的。美国必须坚持为正义与真理而呼喊,我们必须保护正义与真理,并且推动和平事业的发展。

托马斯-杰斐逊曾写到:“相比于过去的历史,我更喜欢未来的梦想。”随着我马上要离开白宫,我赞同杰斐逊这样的乐观精神。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充满了活力,不断发展与更新。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美国仍然没有放弃对未来的梦想。

我了解我们民族的特质,因此我也相信美国的明天会更美好。这是一个鼓励移民们为自由的梦想而去尝试一切事情的国家,这是一个在面对危险使仍然镇定的国家,这是一个面对苦难仍抱有同情心的国家。我们在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美国的特征。今晚,受我和夫人劳拉的邀请,一切代表也来到了白宫。

我在外科医生克里索夫身上看到了美国人民的伟大个性。克里索夫的儿子,一名海军,在伊拉克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当我见到克里索夫和他家人的时候,他告诉了我一个惊人的消息:他告诉我,为了缅怀儿子,他希望加入美国海军医疗团。克里索夫已经60岁了,超过了年龄限制,但是他的申请得到了批准。在过去的一年中,克里索夫接受了良好的训练,但已经荣升少校的他今晚不能来到这里,他很快就会前往伊拉克,在那里他可以救助我们受伤的勇士并继续他儿子为完成的事业。

同时,从美国公民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国家优秀的一面—我们的国家充满关怀和希望,这样的优点令我对国家有着坚贞的信念。我们面临着危险和审判,而且在未来我们仍将需要应对更多的挑战。然而,依靠你们的勇气和信心,伟大的美国永远会稳如磐石,从来不会走向没落。

对我来说,能够担任你们的总统,是我一生的荣耀。我有过欢乐也有过困苦。但是,每天我都会受到伟大祖国的鼓舞,并且我也一直在为我们的国家祈祷。在以后的时光里,我会永远珍视这样一段话: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

我亲爱的同胞们,我的演说就到这里了,晚安!愿上帝保佑奥巴马!愿上帝保佑你和我们美好的国家!
==============================
President Bush Makes Farewell Address to the Nation

8:01 P.M. EST

THE PRESIDENT: Fellow citizens: For eight years, it has been my honor to serve as your President. The first decade of this new century has been a period of consequence -- a time set apart. Tonight, with a thankful heart, I have asked for a final opportunity to share some thoughts on the journey that we have traveled together, and the future of our nation.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embraces his daughters Barbara and Jenna as he receives a standing ovation from invited guests and members of his staff and Cabinet at the conclusion of his televised farewell address to the nation Thursday evening, Jan. 15. 2009, in the East Room of the White House. White House photo by Chris GreenbergFive days from now, the world will witness the vitality of American democracy. In a tradition dating back to our founding, the presidency will pass to a successor chosen by you, the American people. Standing on the steps of the Capitol will be a man whose history reflects the enduring promise of our land. This is a moment of hope and pride for our whole nation. And I join all Americans in offering best wishes to President-Elect Obama, his wife Michelle, and their two beautiful girls.

Tonight I am filled with gratitude -- to Vice President Cheney and members of my administration; to Laura, who brought joy to this house and love to my life; to our wonderful daughters, Barbara and Jenna; to my parents, whose examples have provided strength for a lifetime. And above all, I thank the American people for the trust you have given me. I thank you for the prayers that have lifted my spirits. And I thank you for the countless acts of courage, generosity, and grace that I have witnessed these past eight years.

This evening, my thoughts return to the first night I addressed you from this house -- September the 11th, 2001. That morning, terrorists took nearly 3,000 lives in the worst attack on America since Pearl Harbor. I remember standing in the rubble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three days later, surrounded by rescuers who had been working around the clock. I remember talking to brave souls who charged through smoke-filled corridors at the Pentagon, and to husbands and wives whose loved ones became heroes aboard Flight 93. I remember Arlene Howard, who gave me her fallen son's police shield as a reminder of all that was lost. And I still carry his badge.

As the years passed, most Americans were able to return to life much as it had been before 9/11. But I never did. Every morning, I received a briefing on the threats to our nation. I vowed to do everything in my power to keep us safe.

Over the past seven years, a new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has been created. The military, the intelligence community, and the FBI have been transformed. Our nation is equipped with new tools to monitor the terrorists' movements, freeze their finances, and break up their plots. And with strong allies at our side, we have taken the fight to the terrorists and those who support them. Afghanistan has gone from a nation where the Taliban harbored al Qaeda and stoned women in the streets to a young democracy that is fighting terror and encouraging girls to go to school. Iraq has gone from a brutal dictatorship and a sworn enemy of America to an Arab democracy at the heart of the Middle East and a friend of the United State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delivers his farewell address to the nation Thursday evening, Jan. 15, 2009, from the East Room of the White House. President Bush stated in his remarks, "It has been the privilege of a lifetime to serve as your President. There have been good days and tough days. But every day I have been inspired by the greatness of our country, and uplifted by the goodness of our people." White House photo by Eric DraperThere is legitimate debate about many of these decisions. But there can be little debate about the results. America has gone more than seven years without another terrorist attack on our soil. This is a tribute to those who toil night and day to keep us safe --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intelligence analysts, homeland security and diplomatic personnel, and the men and women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

Our nation is blessed to have citizens who volunteer to defend us in this time of danger. I have cherished meeting these selfless patriot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America owes you a debt of gratitude. And to all our men and women in uniform listening tonight: There has been no higher honor than serving as your Commander-in-Chief.

The battles waged by our troops are part of a broader struggle between two dramatically different systems. Under one, a small band of fanatics demands total obedience to an oppressive ideology, condemns women to subservience, and marks unbelievers for murder. The other system is based on the conviction that freedom is the universal gift of Almighty God, and that liberty and justice light the path to peace.

This is the belief that gave birth to our nation. And in the long run, advancing this belief is the only practical way to protect our citizens. When people live in freedom, they do not willingly choose leaders who pursue campaigns of terror. When people have hope in the future, they will not cede their lives to violence and extremism. So around the world, America is promoting human liberty, human rights, and human dignity. We're standing with dissidents and young democracies, providing AIDS medicine to dying patients -- to bring dying patients back to life, and sparing mothers and babies from malaria. And this great republic born alone in liberty is leading the world toward a new age when freedom belongs to all nations.

For eight years, we've also strived to expand opportunity and hope here at home. Across our country, students are rising to meet higher standards in public schools. A new Medicare prescription drug benefit is bringing peace of mind to seniors and the disabled. Every taxpayer pays lower income taxes. The addicted and suffering are finding new hope through faith-based programs. Vulnerable human life is better protected. Funding for our veterans has nearly doubled. America's air and water and lands are measurably cleaner. And the federal bench includes wise new members like Justice Sam Alito and Chief Justice John Robert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is applauded during his farewell address to the nation Thursday evening, Jan. 15, 2009, from the East Room of the White House, where President Bush said it has been a privilege to serve the American people. White House photo by Joyce N. BoghosianWhen challenges to our prosperity emerged, we rose to meet them. Facing the prospect of a financial collapse, we took decisive measures to safeguard our economy. These are very tough times for hardworking families, but the toll would be far worse if we had not acted. All Americans are in this together. And together, with determination and hard work, we will restore our economy to the path of growth. We will show the world once again the resilience of America's free enterprise system.

Like all who have held this office before me, I have experienced setbacks. There are things I would do differently if given the chance. Yet I've always acted with the best interests of our country in mind. I have followed my conscience and done what I thought was right. You may not agree with some of the tough decisions I have made. But I hope you can agree that I was willing to make the tough decisions.

The decades ahead will bring more hard choices for our country, and there are some guiding principles that should shape our course.

While our nation is safer than it was seven years ago, the gravest threat to our people remains another terrorist attack. Our enemies are patient, and determined to strike again. America did nothing to seek or deserve this conflict. But we have been given solemn responsibilities, and we must meet them. We must resist complacency. We must keep our resolve. And we must never let down our guard.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continue to engage the world with confidence and clear purpose. In the face of threats from abroad, it can be tempting to seek comfort by turning inward. But we must reject isolationism and its companion, protectionism. Retreating behind our borders would only invite danger. In the 21st century, security and prosperity at home depend on the expansion of liberty abroad. If America does not lead the cause of freedom, that cause will not be led.

As we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 and others we cannot foresee tonight -- America must maintain our moral clarity. I've often spoken to you about good and evil, and this has made some uncomfortable. But good and evil are present in this world, and between the two of them there can be no compromise. Murdering the innocent to advance an ideology is wrong every time, everywhere. Freeing people from oppression and despair is eternally right. This nation must continue to speak out for justice and truth. We must always be willing to act in their defense -- and to advance the cause of peace.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reaches into the audience to shake hands with invited guests and staff members following his farewell address to the nation Thursday evening, Jan. 15, 2009 in the East Room of the White House, where President Bush thanked the American people for their support and trust. White House photo by Joyce N. BoghosianPresident Thomas Jefferson once wrote, "I like the dreams of the future better than the history of the past." As I leave the house he occupied two centuries ago, I share that optimism. America is a young country, full of vitality, constantly growing and renewing itself. And even in the toughest times, we lift our eyes to the broad horizon ahead.

I have confidence in the promise of America because I know the character of our people. This is a nation that inspires immigrants to risk everything for the dream of freedom. This is a nation where citizens show calm in times of danger, and compassion in the face of suffering. We see examples of America's character all around us. And Laura and I have invited some of them to join us in the White House this evening.

We see America's character in Dr. Tony Recasner, a principal who opened a new charter school from the ruins of Hurricane Katrina. We see it in Julio Medina, a former inmate who leads a faith-based program to help prisoners returning to society. We've seen it in Staff Sergeant Aubrey McDade, who charged into an ambush in Iraq and rescued three of his fellow Marines.

We see America's character in Bill Krissoff -- a surgeon from California. His son, Nathan -- a Marine -- gave his life in Iraq. When I met Dr. Krissoff and his family, he delivered some surprising news: He told me he wanted to join the Navy Medical Corps in honor of his son. This good man was 60 years old -- 18 years above the age limit. But his petition for a waiver was granted, and for the past year he has trained in battlefield medicine. Lieutenant Commander Krissoff could not be here tonight, because he will soon deploy to Iraq, where he will help save America's wounded warriors -- and uphold the legacy of his fallen son.

In citizens like these, we see the best of our country - resilient and hopeful, caring and strong. These virtues give me an unshakable faith in America. We have faced danger and trial, and there's more ahead. But with the courage of our people and confidence in our ideals, this great nation will never tire, never falter, and never fail.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kisses Arlene Howard on the forehead following his farewell address to the nation Thursday evening, Jan. 15, 2009 in the East Room of the White House. The President met Ms. Howard shortly after Sept. 11, 2001, where she gave him her son's police badge after he perished in the terrorists attacks on the World Trade Center. President Bush still carries the badge with him today as a reminder of all that was lost. White House photo by Eric DraperIt has been the privilege of a lifetime to serve as your President. There have been good days and tough days. But every day I have been inspired by the greatness of our country, and uplifted by the goodness of our people. I have been blessed to represent this nation we love. And I will always be honored to carry a title that means more to me than any other -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so, my fellow Americans, for the final time: Good night. May God bless this house and our next President. And may God bless you and our wonderful country. Thank you. (Applause.)

END 8:14 P.M. EST

加沙城市區的激戰

來源:《華爾街日報》圖片報導

以色列軍隊在周二首次進入了人口密集的加沙城市區。官員說以色列首席談判代表將前往埃及,就停火協議與哈馬斯進行"決定性的"會談。

以色列軍隊周二加強了對加沙地帶的大規模地面攻勢。圖為城市拉法在以色列空襲中發生強烈的爆炸,火燄和碎片四散開來。拉法位於埃及和加沙邊境,是嘗試通過外交努力結束沖突的各方所關注的地區。(Getty Images)

周二在加沙北部的賈巴利亞,一名受傷的巴勒斯坦女孩被人抱在懷裡。由於國際社會對於加沙平民死亡的指責不斷上升,以色列決定派國防部官員Amos Gilad周四前往埃及,標志著外交努力的進展。(Ismail Zaydah/Reuters)

以色列軍隊縮小了加沙城的包圍圈。圖為從以色列邊境望去,加沙地帶北部升起濃煙。(Amir Cohen/Reuters)

圖為周二在以色列和加沙的邊境,一名以色列士兵準備早間祈禱儀式。以色列說要繼續進攻,直到哈馬斯停止對以色列的火箭襲擊,並放下武器。(Anja Niedringhaus/Associated Press)

巴勒斯坦人正在拉法的街頭購買食品,遠處是以軍進攻中的爆炸產生的濃煙。哈馬斯說在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帶之前不會停火。(Khaled Omar/Associated Press)

在加沙城的卡拉瑪區,一名巴勒斯坦男孩從他被毀的家裡扛出一個床墊。以色列軍隊已經深入到加沙城的Tel Hawwa居民區。(Mohammed Saber/EPA)

圖為一枚以色列炮彈在加沙城郊區的一棟樓房上空爆炸。據目擊者說,幾所房屋燃起大火,其中包括一個木材廠。(Anja Niedringhaus/Associated Press)

一些以色列士兵在從加沙地帶撤回以色列境內時,揮舞著國旗慶祝。直到目前,以色列軍隊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加沙城復雜的地形和狹窄的街道,也避開了密集的住宅區。(Marco Longari/AFP/Getty Images)

在賈巴利亞,一名巴勒斯坦婦女從屋子裡逃出來。(Ismail Zaydah/Reuters)

以色列士兵在以色列-加沙邊境附近的集結地休息。(Anja Niedringhaus/Associated Press)

一名以軍士兵在以色列-加沙邊境的以色列一邊吃棒棒糖。以色列軍方說,大約10卡車的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在周二被允許進入加沙地帶。這些物資包括小麥、面粉和醫療用品。(Dmitry KostyukOV/AFP/Getty Images)

在加沙城的al-Shati難民營,巴勒斯坦人收到了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與工程局提供的食品援助。這些援助物品在白天3小時的停火間隙被運入加沙。以色列宣布每天3小時的停火,以便於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通行。(Abid Katib/Getty Images)

一名受傷的以色列士兵被運送到以色列南部城市貝爾謝巴的醫院。(Ronen Zvulun/Reuters)

周二在以色列南部城市Ashqelon,在火箭來襲的警報聲響起時,一名男子在汽車旁邊臥倒躲避。巴勒斯坦發射的火箭數量已經大為減少,但是仍未停止。(Jerry Lampen/Reuters)

周二在加沙地帶北部城市貝特拉希亞,幾名巴勒斯坦人在一家醫院聽到自己親人死去的消息後失聲痛哭。巴勒斯坦醫院的官員說,在兩個多星期的戰鬥中超過900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其中一半是平民。(Khalil Hamra/Associated Press)

2009年1月15日 星期四

药补不如食补:御寒过暖冬的温胃饭菜

這幾天冷颼颼,不爲了胃,這些食譜用眼睛看了都讓人感到暖和!

其實Eve的胃還算聽話,不胡亂發脾氣煩我,但在職場上,常發現前後左右的芳鄰鬧胃痛的不少,食譜轉刊出來一定助人頗多。

- by Eve


轉載自:http://forum.dwnews.com/showthread.php?t=538324

每年的冬季都是胃溃疡、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的多发季节,这与精神因素、气候变化及寒流的不时南侵等有关。中国的传统医学认为,冬季,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渐生,气候转冷,脾胃素虚或胃有宿疾的病人,受寒凉之气影响,胃络易失温煦濡养,胃功能紊乱,气郁拘急而发生疼痛闷胀诸症。

胃痛,常以胃炎、胃溃疡、胃下垂多见,患病者在治疗的同时,如果关注饮食上的调理,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一日三餐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症状选择食物,如寒体寒病,宜多吃温热食物;热体热病,宜多吃凉润的食物,利用食物的寒热偏性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少服药,或不服药,强身保健,防止药伤的目的,病人可根据胃痛的常见原因来选择食物,此时家庭“煮妇”们可以为家人准备些温胃的饭菜。

玫瑰温胃茶 
玫瑰花6克,砂仁6颗(研碎),胡椒6粒(研碎),三药放入壶中,用开水冲泡作茶饮服。此方有行气健胃止痛之功,适合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伴有胃痛嗜杂、胸腹胀闷等症状者。

五辣温胃酱 
新鲜蚕豆20克,醋5克,白糖10克,花椒4粒,胡椒4粒,生姜3片,大蒜1-2瓣(切碎)。先在炒锅内放入花生油少许,待油热后放入花椒、胡椒、姜、蒜煸炒出香味,加入酱、醋、糖、翻炒几下即可。平素可用此佐餐用,有开胃止痛之功,适合胃溃疡,慢性胃炎伴有胃痛、胃寒、肢冷者。也可间断服用,待疼痛、腹胀等缓解即可停用。

马兰温胃酒 
鲜马兰60克,优质红葡萄酒100毫升。将鲜马兰洗净、捣汁、烧开,放入酒内掺和,每次服用15-20毫升,早晚各1次或佐餐食用,有消炎止痛之功,适用于胃溃疡伴有胃痛绵绵、爱温喜按者。

羊肉温胃粥 
将新鲜羊肉200克(煮烂细切),加入黄芪10克,糯米100克,加大枣10枚(切细),高良姜5克煮烂,待粥煮熟后加入适量细盐、味精、胡椒粉。此粥养脾胃,常服可温阳补气健胃,适合胃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等伴有体羸畏寒、四肢怯冷、胃痛时有发作者。

木香温胃饮 
木香6克,麦冬15克,乌梅10克,加水煎10-15分钟饮用。适合萎缩性胃炎病人,有养胃生津,行气止痛之功。胡椒鸭肾排骨汤:胡椒粒5钱(略打碎)、鸭肾4个、排骨500克。鸭肾、排骨加清水12碗,煲2小时调味即可。温胃和中,保暖祛寒。姜的应用相当广泛,而在严寒的冬天,姜更加是必然之选。姜味辛,性温,除了可以防治感冒、止呕健胃之外,其见温中散寒的能力,食后绝对有暖身的感觉。

红枣炖排骨 
党参30克,红枣8枚,排骨500克,姜、葱、盐、味精、胡椒粉、料酒各适量。将党参洗净,切3cm的节;红枣洗净,去核;排骨洗干净,剁成4cm长的段;将姜、葱洗干净,姜拍松,葱切段,将排骨、党参、红枣、姜、葱、料酒放入炖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烧开,再用文火炖熟,加入盐、味精、胡椒粉即成。有健胃温中散寒的能力,食后有暖身的感觉。

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人人「膽量」為何不同?關鍵在「膽機」

轉載自:Mr.6─科學家發現人人「膽量」為何不同,成功關鍵在「膽機」

昨天有一則中文新聞,在台灣屏東的飛行場發生了動力滑翔機墜毀意外,據新聞裡說,綜藝大哥大張菲和駕駛是朋友,才剛泡完茶就聽到朋友出意外。報導說,菲哥自己除了飛機外,也玩哈雷重型機車等其他的極限運動,菲哥甚至告訴記者,他最近迷上的「輕航機」其實比這次意外身故的機型更危險!

報導最吸引我的一句話是,菲哥表示,他自己玩輕航機,已經發生過「多次」緊急迫降,然而菲哥並不為所動,仍然很愛玩;最特別的是,他解釋他們同好其實都有將「意外的機率算在內」、「心裡其實都有準備」,是抱著這樣「死也無憾」的心情去玩飛機的。

看了以後,覺得很驚!

我們一直以為,熱愛冒險者,或許應是出自於「對於自己的信心」,他們認為,開快車出車禍的應該是技術不好者,絕不是他自己,他自己絕對不會出車禍!就有如一些大開大合的創業家,他們斗敢投下這麼多資金,大概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個東西真的很棒,沒有一私懷疑它可能會崩盤,所以毫不猶疑的全數傾入!但菲哥對記者這一席話,讓我們得以一探冒險家的個性,原來,冒險家自己也將「死」都計算進去了,計算進去後,居然,還是想去「碰撞」這個機率!

為何要這樣?

這份有趣的訪談,就和前不久剛好看到一篇文章呼應。該文章引用最近刊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的一篇科學報導(另外的報導請見這篇這篇這篇),他們研究「冒險家」的心理狀況,所發現的驚人結論再看這篇屏東報導則會心一笑。

原來,人們為何膽量不同?竟然只是因為大腦構造的不同。

這個科學團隊是以從前白鼠實驗為底,精準的找來34位健康的人作實驗,其中有18個男性與16位女性,平均年齡24歲。科學家先給他們一份問卷,這份問卷相當細節的考這些實驗者,包含創意的力道,作決定的果斷力,以及花錢的意願,還有會不會守法律……等等。目的是要準確的測出這些人哪些是冒險家,哪些不是?

然後,科學家將這些實驗者帶到實驗室,使用一種叫「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技術,查看他們腦中的「Dopamin抑止器」的數量,所謂的「Dopamine」(多巴胺)是腦中一種化學素,決定人們如何感應到身邊的一些事情的回饋(rewards),如果多巴胺抑止器的數量愈少,就表示人腦中的多巴胺已經過多,過多的多巴胺,將造成其他的事情無法讓腦子感到興奮。

先前的問卷已發現這34個人中,有的很愛冒險,有的非常保守,科學家進一步的發現,那些愛冒險的,他們腦中的多巴胺抑止器竟然特別的少,也就是說,他們平常不容易從一些人類基本的感知去得到滿足,吃飽一頓大餐,並不會覺得特別「爽」,得到一面獎牌,也沒有覺得特別「爽」;開快車,亦不覺得特別「爽」。所以,他們繼續追求冒險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認為那個不危險,而是他們從平常的事物「得不夠刺激」,以致於必須追求更大的刺激,來激發更高劑量的多巴胺注入腦內。

換句話說,真正的大開大閤的冒險者,他們最多的不見得是「信心」,也不見得是「想得到更大的」,他們可能只想得到和別人同等程度的「刺激感」!

就這樣而已!

這件事,給我們一個很有趣的理解:我們一直在找創業家的人格特質,解開了一個謎團──

我們可以發現成功的人士似乎都不外乎兩種特質:「冒險型」、「精算型」。

「冒險型」的創業家,話說當年,敢開玩笑的說他當年只因為「不小心」、「太胡塗」就開始,再比對一下他成功之後的狀況,現在他好像也買了一艘遊艇,並且已經離開他曾成功的產業,跑去投資更大的「能源產業」,你會發現這個創業家到現在都還在冒險,甚至連老婆都有好幾個(這也算愛冒險的因子)。雖然他一路很有可能跌跌撞撞,跌了不少跤,但他實在太想撞、太敢撞,所以風一吹向他,他就馬上飛到最高的地方,從此不會再落下來。另外,還有一種叫「精算型」創業家,則是完全相反的特質,我們發現,他們通常都說他們成功之前,分析一件事情分析了老半年,才敢出來做這個產品,如果沒有馬上成功,十年下來,他可以講出他是怎麼繼續去研究這個產業,以致於最後終於成功。我們甚至發現,這兩種特質有時出現在一個團隊的兩個頭頭上,或取有時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冒險型」和「精算型」似乎是兩種極端,但這兩種人似乎都有很多成功者,Why?

從這篇科學研究,我們或可推敲,關鍵可能在「膽機」。

膽機,就是「放膽量去做的時機」。

重點在:時機。

「冒險型」的創業家,成功在「偶爾適時的抑制膽機」,對他們來說,冒險不是問題,撩落去不是問題,不過,他和其他同個性的冒險家不同,他肯定還是有某種程度的「管束」,至少,在緊要的關頭,他控制了他的「膽機」,沒有在四處遊走時自毀前程。就算有的事業、愛情皆得意,四處都有「老婆」,依然沒有失去控制,所以,他成了一個成功的大事業家,而不是敗壞在賭場的酒鬼,或是關進大牢的混混。

而「精算型」創業家,成功在「偶爾適時放出膽機」,他平時非常的謹慎,謹慎到了龜毛的程度,觀前顧後,根本無法幹什麼大事,但,他只要突然哪天一個「click」剛好「猛」下去了,他就可以啟動整個引擎,就開始跑了,他或許click的次數沒有他人多,但他只要在「膽機」的時候放膽下去做了,他就是成功了,於是,他也成了一個成功的大事業家,而不只是一個終身打零工的自怨自艾人,也不只是一位永遠只敢說不敢做的上班族!

這句話也讓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該注意的方向,也許也當哪天有朋友跑來說「我想離職」去創業可以幫他注意一下,先觀察他(我)平常的動作,猜到他 (我)是屬於「冒險型」,還是「精算型」,就知道他應該怎麼運用「膽機」。後者要適時控制,前者要適時放出,一張成功相貌便儼然成形。

靜待下個球來臨

來源:中國時報 2009-01-09【方祖涵】

在球場上,最令人害怕的就是不知什麼時候才會結束的低潮期。連打擊之神鈴木一朗都經常在球季當中失去擊球的感覺,去年的春季訓練,他幾乎連一支安打都打不出來,讓水手隊緊張不已。球季開賽一整個月之後,他的打擊率還在兩成五難堪地徘徊。不過,鈴木一朗本身倒是不太擔心,他說,「每當低潮期來的時候,我會徵詢一個人的意見,那個人就是我自己」。而事實上,在他創下大聯盟單季安打數紀錄的那年,球季第一個月的打擊率,也只有兩成五而已。

不過面對低潮,能夠不擔心的人,也僅是少數而已。現在整個地球都陷入了低潮期,沒有人能夠預測這次的經濟衰退(Recession)何時才能結束。事實上,許多人都認為此波的經濟風暴,已經不再是衰退,而是近代史上的第二次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在羅斯福之後接任總統的杜魯門對衰退跟蕭條的分別有精闢見解,「當你的鄰居失業的時候,經濟只是衰退而已;等到你自己也失業的時候,經濟就是蕭條了」。而上一次的經濟大蕭條一共歷時十三年。

不知道從何而來,何時才能結束的低潮,唯一確定的是,走出低潮的時候,我們都會是不同的人了。美國作家Isaac Asimov曾說,「沒有一個走過經濟蕭條的人,從此以後能夠相信這個世界的經濟是安全無虞的」。我們這個世代從來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爭,也沒有經歷過經濟的蕭條,不過那些無知的安逸已經結束。我們的和平世界在九一一跟美國的殘酷報復下改變,而我們的泡沫經濟讓無助自殺變成生命的常態。

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夠做的實在是有限。經濟學家富萊曼認為,經濟衰退、蕭條,或是高失業率,通常都是因為政府的錯誤政策所引起。也唯有政策面的改革能夠挽救經濟。布希政權面對一手造成的經濟窘況,他曾經數次堅稱美國經濟毫無問題。就跟洋基隊的老捕手尤基.貝拉對於自己的打擊表現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哪有什麼低潮期,我只是一直打不到球而已。」

在布希終於承認美國經濟的困境之後,他表示,「我跟錢尼,都不希望經濟衰退,我們要讓能夠找到工作的人,呃,都能夠找到工作。」(哦?那找不到工作的人呢?)面對布希政權這些年來像是這種毫無用處的經濟策略,難怪不管是在美國,或是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都對於即將展開的歐巴馬政權有相當大的期待。

在此同時,我想我們就該回到自己的打擊區,靜待下一個球的來臨。「每當低潮來臨時,不管低潮的原因是什麼,我只能做一件事情,就是繼續揮棒。」史上最多不含人工禁藥成分的全壘打紀錄保持人,漢克阿倫是這樣說的。

開發不是硬道理

來源:中國時報 2009-01-06【廖桂賢】

台灣人生活富裕,卻一直脫離不了發展中國家的心態,若一個政府沒有顯著的開發建設的政績,就會被評為沒有建樹。但如果我們堅信只有不斷地開發建設,國家才會進步,那麼台灣將永遠走不出生活品質低落、環境惡化的灰色之島的命運。

最近在立法院已經通過一讀的農村再生條例,忠實反映了台灣的短視近利、開發至上的價值觀。其中,法案第三章是關於「農村土地活化」的相關條文,規範所謂「農村再生發展區計畫」的執行方式,若不是主觀認定許多農村的土地是「死」的,何須「活化」?法案若通過,許多打著「土地活化」之名的「農村再生發展區計畫」,充其量不過是建築開發計畫而已。

許多人直覺地認為,農村和農地本身哪裡有什麼價值存在?不過是沒有地盡其利的土地,唯有加諸以硬體建築、改善表面的景觀,才會創造經濟價值,幫助農村走向繁榮。不但主政者這麼想,不少居住在農村地區的人們,由於物質生活遠比不上城市,也總企盼著農村可以慢慢發展為繁榮的都市,以改進生活。但誰說生活的改善,一定得靠地方的硬體開發?

開發至上的價值觀最大的謬誤,就在於看不到那些被認為未地盡其利的土地的真正價值。從農地和都市中的「閒置」用地,到雜亂無章的荒地和河川高灘地,都被認為是沒有經濟效率的土地利用模式,但其實這些綠地是支持生態多樣性上重要的一環,默默地創造著「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的價值。

生態系統服務不是什麼新的產業,而是指各種生態系統一直默默替人類提供的服務,例如農、林、漁產等就是生態系統所提供的服務或財貨。那些人們看不到的自然機制,像是綠地在淨化空氣、潔淨水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滯洪等服務,都被人們忽略了。而這些服務一直由生態系統無償提供給我們,因此,我們將之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根本不知道大自然默默地替我們工作,進而不斷地以昂貴的科學技術來取代免費的生態系統服務。

因此,從生態系統服務的角度來看,這些沒有被開發建設占領的土地,可以說是價值連城。尤其是對台灣這個已經極度開發的島國而言,特別是在糧食自給率越來越低的情況下,為了國家整體安全和永續發展,更得設法讓現有的農地和綠地免於開發的威脅。今天,政府又進一步地試圖將農地變建地,等於是白白將價值連城的土地給浪費了,實在是用十九世紀的觀念來建設二十一世紀的國家的愚蠢施政。

我們需要更多綠地農地,來淨化人類活動所產生的髒空氣和髒水,來讓生存空間已經縮減的動植物有個棲身之所,來確保國家有穩定的糧食供給—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價值觀,來看待那些所謂「閒置」、「待開發」的土地。

畢竟,土地開發不是硬道理,人類的安居樂業才是。

军事胜利换不来和平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菲利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 2009-01-13

以色列永远不可能把武力转变为战略安全。假如需要的话,以色列可以战胜所有敌人。但如果以色列想要和平,则必须面对回避了40年的决定:从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撤出。军事胜利和侵占领土是徒劳的。只有政治决议才能带来安全。

这些恰好都不是我的感想,但肯定的是,我会分享这些感想。这些是以色列即将离职的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Ehud Olmert)去年9月宣布辞职时说的一些临别反思。

奥尔默特先生在接受《新消息报》(Yedioth Ahronoth)*的一次采访中自愿表示,长久以来,以色列都是通过军事行动来寻求答案。但是,以色列经过了这么多战争后,将军们学到“一件事情”了吗?坦克、控制领土、占领这座或那座山——“这些东西毫无价值可言”。安全在于与邻国和平共处。

是有人来打破这个魔咒的时候了。除去谈判的土地交换,以色列还必须将西岸交还给巴勒斯坦人,并共同控制耶路撒冷。只有返还戈兰高地,才可能实现与叙利亚的和平。“我在这里说的话,还从来没有以色列领导人说过,但讨论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到了。”

他说得没错。现在,时间快进三个月,同样是奥尔默特先生,在担任总理生涯的最后几个星期里,却派出了以色列军队同哈马斯开战。我们必须断定,加沙的人道主义悲剧正是以色列政治战略的反映。就连制定最近侵略行动的人,心里也知道以色列的无助。

袭击哈马斯的力度可能会让以色列得到停火,保护其南方城市一段时间。伊斯兰极端分子无疑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打击,然而任何所谓的胜利都是空洞的——又一次军事胜利,又一次战略失败。这一切都以无辜的生命作为惨重代价。

以色列官员称,战争是以“威慑”的名义打响的。哈马斯必须知道,它不能再继续用从加沙发射的导弹来恐吓以色列平民。这一次,你可以听到官员们窃窃私语说,以色列不会重犯2006年同真主党交战时的错误。

有些以色列政客说到了另一个目标:向普通巴勒斯坦人证明哈马斯是和平与繁荣的障碍。要是他们能改变对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领导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支持,公正解决的希望就大大增加了。我不能确信,以色列是否有人真的相信加沙的屠杀场景会引起这样的反应;没有人能相信。

谴责以色列开战并非是站到以色列敌人的一边。哈马斯提倡的思想也让人反感。用火箭对以色列城镇狂轰滥炸是不可宽恕的。以色列确实有权自卫,但防御行动不能过火。他们也应该考虑到后果:既是为了巴勒斯坦人,最终也是为了以色列。

尽管多次挑衅,但以色列领导人愿意见到这么多巴勒斯坦人死去,说明胆怯胜过实力。主张有报复哈马斯的权利,并不是说轰炸加沙的大片地区就是正义的,或是明智的。

奥尔默特先生或许想起了自己说过的话:“总理必须扪心自问,劲往哪里使才是最好的,是朝着和解的方向使劲,还是不断朝着让国家越来越强以赢得战争的方向使劲?”

至于火箭弹:“有谁真的以为,假如我们坐在另一座山顶上,再隔几百米,就会让以色列的基本安全有所改观吗?”不会,奥尔默特先生当时提供的持久答案,是标出最终的、获国际认可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的边界。

以色列的大多数政治机构的想法,和奥尔默特先生的所做而非所说一致。寻求和平有着太多的危险。无法肯定可以达成协议,更不必说让那些长久以来都听将军话的选民接受了。再次展示军事力量更容易让政客们获得满足。

对以色列的威胁也不应该漠视。近程导弹的迅速扩散——在伊朗北方盟友真主党和南方哈马斯的手里——已经改变了战略格局。没有对付这些武器的技术防御手段。上述将军们就是在以色列邻国的领土上作战成熟起来的。真主党和哈马斯的火箭将这些战争带到了以色列的城市。

然后还有伊朗,它几乎是每个以色列决策者的长期关注对象,甚至可以说是痴迷对象。这里以色列看到的是现实威胁——也是它不愿放弃发动军事打击的原因,它害怕国际社会无法说服伊朗放弃核计划。

如果听任伊朗自行其是,明年这时,德黑兰可能会跨过原子能门槛,到时就能获得足够的裂变原料制造炸弹了。由伊朗人资助并指挥的真主党,建立了自己的导弹库存。本周从黎巴嫩发射的火箭就是个提醒,假如需要提醒的话,提醒我们2006年的战争结束不过是休战,而非和平。

官员们会告诉你,这就要求以色列有比敌人更快更狠出击的钢铁般决心和能力。你会听到这些官员说,巴勒斯坦人内部意见分歧过大,太心怀怨恨,无法和解;叙利亚人也与伊朗和真主党结成了联盟。

这样的绝望忠告是自毁长城,仅仅数月前,奥尔默特先生似乎还在反对。以色列赢了又怎么样呢?除了赢得战争,以色列根本没有能力改变现状,一点意义也没有。

然而在不同时刻,许多以色列政客和官员都会同意,实现和平的因素很清楚。除非巴勒斯坦人得到国家地位,否则以色列就无法作为犹太人国家生存。假如以色列不归还现在占领的领土,叙利亚绝对不会和解。正如奥尔默特先生去年9月可能会说的那样,现在所需要的,是能够看到军事胜利之后未来的想象力。我们希望,现在说这些还为时未晚。

*译自希伯来语,发表在《纽约书评》12月4日号上。

译者/红岭

2009年1月11日 星期日

DNA不是唯一

來源:《鉅亨網》鉅亨看世界 / 陳律安

遺落的毛髮、殘留的唾液、破碎的皮膚塊,一切線索都指向一個在暗處潛伏的殺機… DNA彷彿是正義之神的左右手,它的出現破解了多少懸案、洗刷了多少人的冤屈、救贖了無數困惑不解的家庭。

DNA 鑑識萬無一失的印象,更透過通俗文化及大眾媒體的渲染深埋在人們心中:比如說在熱門影集《 CSI犯罪現場》裡,幾乎每集都會出現 DNA協助破案的劇情。但是, DNA真的這麼神奇嗎?有沒有可能正義之神累了, DNA也出錯?

2004年時,一位紐澤西州的檢察官信誓旦旦地表示, DNA解開了36年前的疑雲,抓到了將八年級學童Jane Durrua 先姦後殺的兇手。檢察官 John Kaye表示:「透過 DNA比對,我們認為兇手是 Jerry Bellamy。」

但事實上,兇手另有其人。

Bellamy 被逮捕的兩年後,調查員發現, Bellamy的 DNA樣本因為先前一個不相關案子的檢驗而遭到污染。調查結果公佈後,他被釋放了,另外一個人則被逮捕,但在案子開庭前就過世了。

DNA 已被證實是最有效且最可靠的鑑識科學,在法庭以及大眾的印象裡, DNA作證的效力無庸置疑且牢不可破。然而,當眾人急於利用 DNA的威力時, DNA這位基因大偵探的一些先天破綻,也無可避免地顯示出來。

比如說,雖然 DNA以幫人洗刷冤著名,但現實生活中有時它也使人蒙冤。在實驗室裡, DNA可能會被貼錯標籤或是污染,甚至被掉包。在法庭,它的效力更被律師誇大,或被陪審團誤解。

而急就章建立的 DAN資料庫,使得調查員無法好好整理並處理證據。大量的 DNA樣本未能被及時處理,包括許多強暴犯的樣本。而這是相當要不得的,因為強暴犯再犯的機率很高。

此外, DNA資料庫建立的過程也備受爭議,因為採集樣本過程可能侵害他人人權及隱私。議論的焦點在於,對那些被逮捕但尚未被定罪的人、非法移民等採集 DNA是否合乎人權。

英國對 DNA鑑識科學所採取的態度最為激進,也引來歐洲人權法庭關注。歐洲人權法庭在本月做出判決,認為英國從那些只是被逮捕之人身上採集 DNA的舉動,已經侵害到他們的人權。因此,英國在 3月前要做出決定,看是要把已經採集到的樣本銷毀,或是嘗試說服歐洲人權法庭。

在美國,官員則紛紛投入 DNA資料庫的擴張。2004年時,加州通過了一項法案,使當局得以採集那些嫌疑重罪犯的 DNA,就算他們最後未被定罪亦無妨。因此,明年加州的 DNA資料庫規模將再增加30萬筆,總數來到 140萬筆。而聯邦調查局的 DNA資料數原已達 640萬筆,且單從被逮捕之人及非法移民中,每年資料會再增加 130萬筆。

但加州大學爾文分校犯罪學教授William Thompson表示,若考慮 DNA出錯的機率,他可不想自己的 DNA資料就處在資料庫中。透過加州公共檔案法案,《洛杉磯時報》取得過去 5年間自2007年底,一些犯罪鑑識實驗室出差錯的資料。

Thompson看過這份資料後表示,實驗員「定期地」出錯,使嫌犯被貼上錯誤的標籤。比如說,資料顯示自 2003-2007年間,加州聖塔克拉拉縣的犯罪鑑識實驗室,就發生了14起樣本被員工 DNA污染的情事,其中 3起為不知名人物所感染,另外 6起則是被其他案子的 DNA樣本所污染。

此外,還有一些 DNA樣本不小心被掉換,或是由於電腦出錯引發的錯誤。其實就 5年內3100起的案子總數來說,出錯的樣本數不多。且那些有回報錯誤的實驗室,其實都是運行狀況較為良好的實驗室。

Thompson表示:「 DNA比對出錯,最大的問題出在樣本間的交叉污染。」

舉例來說,一個在沙加緬度實驗室所發生的事情,最能夠刻劃出樣本有多容易受到感染。從香菸上採集到的 DNA,符合另一個性侵案被害人的 DNA。那麼那位被害人有抽那根香菸嗎?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因為香菸樣本處理時,與實驗室處理被害人陰道樣本過於接近,以致交叉污染的發生。

因此,就案件判定來說,必須確保犯人的定罪不能單單只靠 DNA一項證據。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教授Jonathan Jay Koehler的研究顯示,DNA比對大概每1000次就會錯誤 1次。

他說:「如果一家航空公司每飛1000次就會掉 1次飛機,這家航空公司應該沒人想搭吧。」

其他專家則持相反意見,認為實驗室錯誤很少見,且能夠透過事前預警措施來預防。鑑識數學家 Charles Brenner表示:「若錯誤很少發生,我們應該冷血地將那些錯誤當成個別事件來處理。」

錯誤 DNA資料引致的錯誤定罪,已經撕破了科學完美無缺的假面。當一位喪女的澳洲父親 Alan Nelson得知,殺害他女兒的兇手另有其人,之前被抓的人因為樣本污染坐冤獄時感到十分震驚。他說:「我以為 DNA是百分之百正確的。」

雖然 DNA會出錯,但是 DNA在陪審團間的效力依舊無比強大。 DNA專家 Dan Krane在75個案子中出庭作證過,但它卻因為密西根州人Gary Leiterman因為一樁40年的舊案而被判無期徒刑的案子,而對 DNA的效力動搖。

他說:「這對我來說就像是晴天霹靂,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會發生?」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Leiterman 乃一位護士,被密西根州犯罪實驗室在被害人的襪子上找到他的 DNA。而被害人手上血滴的 DNA則與另一個人相符,但那人那時才四歲大。

事實是,那時 Leiterman與其他人的樣本正為不同的案件,一同在犯罪實驗室中審理。而當時 Leiterman的 DNA是因為詐欺案出現在實驗室中,而那時幫 Leiterman辯護的 Krane表示, DNA比對會符合完全是因為污染故。

但檢察官對案件則有不同的解釋,即學生真的為 Leiterman所殺。 Leiterman與案件的關聯由其他物證串起,包括筆跡以及一把它所擁有的,與謀殺武器很像的手槍。

這一切證據聽來都相當薄弱,但更誇張的是,檢察官還以為,那時四歲大的另一個嫌疑犯根本不可能殺人,但可能到過案發現場,在被害人手上滴了滴鼻血。於是陪審團以一級謀殺罪將 Leiterman定罪。 Leiterman不服,對判決上訴。

誤指錯誤的嫌犯,正是實驗室越來越不精確的預兆。

沙加緬度犯罪實驗室的一位分析師在 2年前被迫辭職,原因是其主管發現他在一宗強暴案中,用了不合標準的 DNA樣本來製造出一個無辜之人 DNA符合的假象。爾後實驗室更發現,這位分析師在其他幾個案子,也都有出現瀆職的情形。

然而,即便是最小心翼翼的分析師,也難免會在處理「複雜」 DNA樣本時出紕漏。複雜 DNA樣本意指樣本理含有多人的 DNA,而當儀器越來越敏感先進時,複雜 DNA樣本出現的次數也越多。英國鑑識專家Peter Gill表示:「若給10個分析師一個複雜 DNA樣本,可能會出現10種不同的答案。」

有很多疏失是來自於 DNA被錯誤檢驗,但有些 DNA樣本則根本沒被檢驗過,如此一來,屬於被害人的正義要如何獲得伸張?根據人權組織觀察,美國實驗室囤積了達40萬筆待檢驗的強暴及其他暴力犯罪樣本。

同時間,那些消遙法外的罪犯在樣本未被檢驗期間,便得以逍遙法外繼續興風作浪。在俄亥俄州,一位強暴犯在他的樣本尚未被檢驗的兩年間,犯下了多達13起的強暴案。

2008年稍早時,洛城警局也承認有7000個罪犯樣本尚未處理。執法人員將原因歸咎給資金及人力的不足,但是聯邦政府認為,洛城警局並未完全將預算用於降低未檢驗樣本數上,因此將洛城警局的預算砍辦。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強暴治療中心負責人Gail Abarbanel表示:「我們有科學、有技術、有能力來防止強暴,但我們卻沒有用盡每一分能力來這麼做。」

此外,就算犯罪現場被鑑識過,且嫌疑犯被指證出,執法人員卻不一定會將其定罪。就整個美國而言,聯邦調查局報告共有 77191個樣本數協助辦案,但最後被定罪的案子有多少則不可考。

2004年 6月時, DNA指證出一位孩童猥褻者的犯行,但是警局卻在 6個月後才連絡罪犯,那時又有另一名孩童慘遭毒手。加州法院 DNA顧問 Rockne Harmon表示:「我認為應該要多多善用 DNA資料庫,現在我們在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

而其他人權運動家及評論家則認為, DNA資料庫的建立會危害到無辜之人的人權。他們害怕 DNA資料庫的建立,可能會不只被拿來做犯罪鑑識的用途,最後被移作他用。

此外,有許多人因為有嫌疑,使得 DNA樣本出現在資料庫裡,但最後卻未被定罪,但是紀錄依然留在資料庫中一再被檢驗。

曾經大力提倡 DNA的基因學家Even Alec Jeffreys表示:「我曾以為 DNA是對抗犯罪最後的神兵利器,但現在我覺得我錯了。」

每枝槍都是對飢餓者的偷竊

來源:《聯合報》2009/01/08 /高希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版發行人】

近月來陳長文律師在三篇文章中一再指責政府購買某些武器之不當。他指出:「為了不挑戰『國家安全』的禁忌,只好狠心坐視軍費排擠社會資源,坐視弱勢者舉家自盡的悲劇…」。馬總統在元旦文告中要求公務員像觀音聞聲救苦。這真是測試馬政府對公共資源分配的智慧。

當去年提出「不統、不獨、不戰」的馬英九當選總統後,我最大的放心是兩岸終於減少了戰爭的風險;我最大的盼望是:台灣終於有機會,政府可以把有限的資源少用在國防上。台灣太需要更多的基礎建設與教育投資,把它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現代社會。

去年六月「美國在台協會」主辦「台灣競爭力論壇」。我被邀講話時指出:穩定兩岸關係,降低軍事預算,改善軟實力,是台灣提升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面對在座的「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甦棣及其他國際人士,我還特別補充:當台灣減少武器採購時,等值的預算可以採購美國的軟實力:如科技、專利與人才培育。如果政府一年送八千名優秀的人員(包括公務員及優秀的年輕人)去美國深造一年,每位四萬美元,也只要三點二億美元,相當四架戰鬥直升機的價錢。

馬總統接事半年後,此刻出現前所未有的兩岸良性互動;尤其在「胡六點」的最新發展下,全民要掌握住「戰爭威脅」減少的契機,削減軍火購買,把政府資源做一次全新調整;這就會出現西方社會最嚮往的「和平紅利」(Peace dividend)。

擔任過八年(1953–61)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將軍,戰績輝煌。最令世人懷念的是發表在一九六一年一月十七日的那篇告別演說。那是我到美國讀書的第二年,在黑白電視機前似懂非懂地全程聽過。在這篇被稱為「戰後最具有歷史意義及啟發性」的演說中,他提出了一個傳誦後代的名詞:「軍事與企業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這是指龐大的國防部門與複雜的軍火工業在相互利益結合下,以國防安全及強大敵人為理由,不斷要求發展新武器,擴增軍備。艾森豪在演說中指出:「我們必須要正視這種嚴重的後果」;因為它會造成政府預算中排擠其他各項社會與教育等施政。

這位戰爭英雄五十年前的警告完全可以適用到台灣。這些貪婪的軍火商尋找商機的對象,早已指向了外國。在美國軍火商、掮客及右派勢力慫恿下,誘使台灣年復一年要巨額(並以不合理的高價)購買美國的軍火。在兩岸對立的年代,台灣想買先進武器還買不到,誰敢說台灣要減少國防支出?更有一些人嚮往「台灣獨立」,也就覺得要購買武器用以壯膽。

在購買軍火過程中,從阿扁指控李登輝收受幻象戰機佣金,到那位美國夏馨女士的穿梭奔走,到阿扁下台前被揭發的鐽震案,軍購弊案的傳聞從未間斷。

陳長文的近憂,正是艾森豪半世紀前的遠慮。這位統帥竟然像偉大的哲人般,講出了這段悲天憫人的話:「每一枝造好的槍、每一艘下水的戰艦、每一枚發射的火箭,最後說來,都相當於對那些飢餓無糧者和寒冷無衣者的偷竊。窮兵黷武的世界,不僅只是消耗了錢財,也消耗了勞動者的汗水、科學家的才智,以及下一代的希望…這絕不是我們應有的生活方式。」

用經濟術語來說,負責國家財經大計的官員,必先要充分了解「機會成本」的重要,才能做對決策上的優先次序;否則就會付出資源被排擠的慘重代價。目前台灣的國防預算約三一五一億台幣,佔中央預算百分之十七點二。

馬總統須要把律己甚嚴的節儉,用到政府財政支出上;絕不浪費納稅錢在不必要武器採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