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脆弱的总统”需要协商国际政策

來源:【多维新闻】2010-11-03

在此次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在国会取得强有力发言权,民主党遭受历史性损失失去只有两年的国会控制权,尽管国际关系不是这次大选的主要议题,但无力重振美国经济而深感挫折的“脆弱的总统”在未来两年如何推进国际关系,特别是中东问题、阿富汗、俄罗斯、中国关系受到广泛关注。

中期选举后,总统奥巴马可能被迫放缓明年7月开始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对伊朗可疑核武可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并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谈判中减少对以施压。同时,美国与俄罗斯改善关系的外交政策可能遭受重挫,许多保守派人士仍未扬弃冷战时代对俄罗斯的不信任感,这使得参议院将更难通过奥巴马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今年4月签署的新战略武器裁减条约(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alks, START)。

此次选举结果显示出美国选民对于奥巴马的失望,特别是在经济问题上,奥巴马无法遏止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在人民币汇率上也没有具体的成效,美国民众用选票来惩罚民主党政府。继任众议院议长的共和党领袖博纳(John Boehner)上任后预料将在经济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矛头将更加直指中国。共和党传统上对贸易问题和贸易失衡采取较强硬的立场,而这些显然对与北京的关系甚为重要。奥巴马政府的新亚洲政策转变为拉拢亚洲盟友集体向中国施压,该政策可能在新国会中获得共和党议员支持。

分裂政府共同聚焦经济问题

不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经济问题无疑是美国当前最重视的议题。博纳于2日发表当选感言时表示,选民以选票反对大政府、反对不聆听民众声音的政府,他强调将缩减政府支出、缩小政府规模,把美国政府还给全民。而屡次指控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舒默(Charles Schumer),也顺利当选连任。其实在本次的国会大选上,至少30位候选人把美国的失业问题怪罪于中国。而奥巴马4日即将出访亚洲,行前也不断强调亚洲经济对于美国的重要性,还要扩大美国对亚洲市场的出口。

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表示,虽然中期选举是关于国内议题的,但是国内议题,包括经济,都掺有国际事务的背景。而中美关系也是至关重要,也非常复杂的。要解决全球经济衰退的挑战,不但美国得有所作为,美国在G20的伙伴也得有所作为,而这包含中国。因此这次中期选举中,许多人指出解决美国人民所忧心的事情,中国的角色是很重要的。

在经济议题上,美国和中国一直以来有许多讨论。在汇率议题上,奥巴马也特别派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萨默斯(Larry Summers)到北京,并获得胡锦涛“计划外”的接见。因此奥巴马此次出访,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拯救美国颓废的经济情况。克劳利表示,奥巴马本周将起程前往亚洲,并且途经韩国参加G-20年会。奥巴马将会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利益,并且希望在显著的程度上,这些利益能和其他G-20的伙伴一同分享。

然布鲁金斯研究所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侃如(Ken Lieberthal)认为这次的中期选举不直接影响中美关系,但有显著的重要性。李侃如表示,美国中期选举对于中国较显著的影响,在贸易政策上,虽然共和党没有民主党这么倾向保护主义,不过仍有许多共和党人士认为中国进行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而且共和党在选举后很可能加强在华盛顿的重要性(heft) 。因此有些大型的跨国企业对中国的支持也很明显的消失了,不是因为他们不再对中国感兴趣,而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国不会是一个令人舒服的工作环境。

脆弱的总统对上分裂的政府

经济议题之外,虽然外交政策较不分党派,但民主党与共和党基本上在诸多议题上,从撤军伊拉克、国防预算裁减、到巴以和谈上,都存有差异。民主党为了缩减政府赤字而大砍国防预算,刺激经济,并且终止劳民伤财的伊拉克战争,此举遭受共和党强烈反弹,认为有损国家安全。但奥巴马也没有如预期重振经济,反而是看着失业率节节高升。

此外,自奥巴马上台以来,在外交政策都采取较为温和的手法,包含在对中国的态度上。也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国错误解读了美国的政策,认为美国在逐渐的衰弱。李侃如就表示,中期选举对中美关系的一个影响就是,中国认为奥巴马被严重的弱化了,也会越来越不重视奥巴马的话。不过随着美国经济的颓靡,美国国内对于奥巴马的反对声音越来越高。选民更是看到奥巴马的脆弱,用选票制裁了民主党政府。不过2日克劳利表示,不论是民主党或是共和党都支持奥巴马政府的中东和平协议,选举结果不应对这件事情有所影响。显示奥巴马政府已渐渐偏向右边,学习与共和党相处。

白宫中国政策顾问贝德(Jeffrey A. Bader)表示,特别是在2008的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强势的态度以及快速的恢复力,使美国逐渐衰弱。而中国逐渐崛起的意识,在美国国内扩散。因此奥巴马政府有决心的要更新美国领导力,来对抗这个意识。就连美国保守派媒体《华盛顿时报》日前一专栏也称奥巴马政府内部对华分歧,前两年主导对华关系的所谓“磕头派”逐渐失势,对华“失望派”将左右未来两年中美关系。相较于2009年11月奥巴马在东京发表上台后首次的亚洲政策演讲,美国谋求中美合作,不谋求遏制中国的言论似乎已经不复存在,奥巴马当时指出“一个强大而繁荣的中国的崛起,将成为国际社会的力量源泉”。李侃如强调,美国的外交政策需要一位有权威性的领导人。

中期选举后,外界最关注的就是奥巴马内阁的人事布局,以及新任国会的组成。新上任的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多尼伦(Tom Donilon),过去比较出名的作为是在推进奥巴马政府聚焦朝鲜、伊朗及中国政策,转移过去美国政府对伊拉克与阿富汗的重视。今后多尼伦将继续面对中国问题的挑战,这个在美国的全球地缘战略筹划中的新聚焦点。

华府观察家一致认为,由于中国将是美国在全球地缘战略筹划中的新聚焦点,而作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联合主席,希拉里现在应该是智囊团中在对话政策声音最大的人。而多尼伦凭着与副总统拜登的好关系,能够提升美国国务院与白宫在外交问题上的协调。

而希拉里28日在美国亚太政策演说中,也明确指出正在重新评估美国在亚洲的军力部署。新安全中心亚太安全项目高级主管克罗宁(Patrick Cornin)向多维表示,希拉里的演说是目前美国政府,对于国防、发展和外交政策推动上最为清晰的铺陈。现在已经不仅是从军事角度,而是从外交、同盟的能力建构(capacity building)、发展伙伴等角度,全方位的整合亚洲政策。

白宫中国政策顾问贝德(Jeffery Bader)表示,中国显然是所有亚洲国家所挂心的。中国的出现、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美国所专注的焦点,也是这个区域其他国家所专注的焦点。所有这些国家都和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和中国有一个敌对或对抗的关系。同时,没有人要被中国支配(dominate)。因此这个区域的国家都欢迎美国的部署,可以说是对于中国崛起的一个平衡。而在奥巴马此次亚洲行的每一站,贝德预计都需要与各国讨论美国的对华政策。

两党合作共创新亚洲政策

奥巴马上任后,两年内履行了多个在2008年许下的重大竞选承诺,包括通过推动医改法案以及对华尔街实施新的监管。然而这些措施牺牲的是他的支持率,从2009年初的70%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只是民主党中期选举的失利,不见得不利于奥巴马2012年竞选连,还要取决于未来两年奥巴马与共和党众院的合作。

共和党入主众院后,分析预料将持续在经济议题上使中国成为美国经济萎靡不振的代罪羔羊,加强打压。此外,美国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新任主席,共和党籍的罗丝雷缇南(Ileana Ros-Lehtinen)则向来非常反华,甚至阻止助理和共产党人士交往。来自内部的压力,将促使奥巴马需在对华政策上强硬起来,并和共和党打交到。

希拉里强调,美国国防部正全面检讨全球态势,重新评估美国在亚洲的军力部署计划。美国将根据政治维持性、弹性部署、地理分散等原则考虑加强美国在东北亚的部署,因此美国应毫不犹豫的维系在亚洲的权利。过去两年来,许多国家更是对美国提出了需求,希望美国留在这个区域,参加所有的区域组织,例如东亚峰会、亚太经合会、东盟等。美国前国务次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强调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强权(Pacific Power) ,美国本来就应该在这里,并呼吁奥巴马总统,在这个区域要扮演更活跃的角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