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南宋关子钞版”之谜


來源:《钱币》报 2010-09-20

南宋关子钞版,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于安徽西南部的东至县,因而也称“东至关子钞版”。该钞版共有一套8块,关子印版、印章各有四块,其中“关子票面版”、“关子库印”两块版曾经被盗,2007年初已追回。但据最早发现者回忆,最初发现时共有10块印版,后有两块小印版不知何故遗失。钞版上下有钱纹图饰,上方正中有“行在榷货务对椿金银见钱关子”,中间为面额文字“壹贯文省”,面额左右两边有文字说明:“应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每贯并见钱七佰七十文足永远转行使如官民户及应干官司去处敢有擅减钱陌以违制论徒二年甚者重作私行其有贽至关子赴榷货务对换金银见钱者听”。钞版长14.5厘米,高21.5厘米,厚0.5厘米,重约1公斤。


南宋关子钞版

东至关子钞版的金属成分,以前多认为是锡质版。最近中国科技大学科技考古研究所对钞版进行了X射线荧光和显微喇曼光谱分析,得出钞版的材质应为铅质的结论。关于钞版的制作方法,以前有学者根据钞版上可见到刀痕分析判断它是手工雕刻的,但有长期印刷工作经验的研究人员提出铅版无法进行直接雕刻的质疑。近来通过运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发现钞版具有明显的铸造特征,从而判断“东至关子钞版”是翻砂铸造,而不是直接在铅坯上雕刻的。

东至关子钞版发现20余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对其展开了认真的研究和激烈的探讨。目前,学术界对该钞版的断代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绝大多数研究者认可其确为南宋时期的文物。但对于东至关子钞版的用途和性质问题,学术界仍有不同的看法,现在大致存在以下三种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东至关子钞版版式特征、内容等与史料记载大体吻合,应是南宋时期官府用来直接印制关子钞票的实用钞版。东至关子钞版发现地安徽省的历史考古、钱币学界的研究人员大多持这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东至关子钞版是“试样雕版”,而非真正的实用印钞版。已故的我国著名纸币收藏研究专家吴筹中先生即持这种观点,他认为该钞版是用来翻铸实用关子钞版的雕母版,是专门制作呈送皇帝及印钞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试样版,待获敕准后再以之制模,然后翻铸成真正印钞用的铜质钞版。

第三种观点,认为东至关子钞版是南宋时期民间不法分子模仿私制的伪钞印版,用来印制伪造假钞牟取暴利。持这种观点者指出东至关子钞版在材质、纸币印刷管理等方面与史籍记载有些出入,如印版是铅质,而史料记载宋代纸币印制采用铜版,《宋史•陈良佑传》载,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发内府金,收换会子,收铜板勿造”;官印无印钮把手,呈印版形式;官印章与印版内容系一次印刷而成,而不是钞票内容先印而后再加盖官印;印版与官印同出一处等。这些令人疑惑之处都说明东至关子钞版是民间不法之徒为伪造纸币而私制的伪钞版。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纸币的国家,而纸币正是产生和发展于宋代。目前宋代纸币实物资料严重缺乏,现存与宋代纸币相关的文物只有三块古钞版,
  1. 一是所谓的北宋“千斯仓”纸币版(旧称“北宋交子钞版”或会子钞版),早年流落到日本,上海吴筹中先生曾经收藏到“千斯仓”纸币版的拓片;
  2. 二是南宋“行在会子库”铜钞版,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名中国历史博物馆);
  3. 三就是上述东至县发现的南宋关子钞版。
但前两块古钞版本身内容及其发现过程均疑窦重重,学术界历来争论不休。而东至关子钞版发现过程较为清楚,没有来历不明之嫌,印版内容也多与史料记载相吻合,并且该钞版一套8块,是现今所知的宋代三大钞版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套钞版。因此,尽管目前对其研究还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然而东至关子钞版的历史文物价值却是世所公认的,著名纸币收藏研究专家吴筹中先生称其为“钞版中的至尊,国宝中的重宝”,并非过誉之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