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夏明珠】
民調顯示,柏林圍牆倒塌二十年後,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德國民眾,贊成再建一道圍牆,把東西德隔離,德國人為什麼懷念柏林圍牆,這得話說從頭。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西德,就是一頁和過去尋求和解的故事。諷刺的是,當它努力的替國家營造新定位的時候,多數德國人卻拒絕接受歷史遺產,許多人寧可承認自己是歐洲人,而不願意當德國人。
西德最後是靠著經濟成就、也就是被形容為(德國馬克民族主義)所帶來的驕傲,解決認同危機,靠著1950年代德國的經濟奇蹟,西德終於有了抬頭挺胸的理由,東德就不需要為這個問題煩惱,因為多數東德領袖在納粹時期,都是與當權者做對的政治異議份子,他們可以理直氣壯的拒絕承擔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過,甚至可以以此為由,宣稱自己高西德一等,其實,除了意識型態之外,東德當局在謀求國族認同上,做了許多努力,它們透過提倡日耳曼傳統、加強歷史教育,以及政府宣傳,進行文化傳承,確實有很多歷史學家認為,在兩德當中,東德更大程度的保有了日耳曼民族的傳統。
相對於西德,東德政府的存在,是生活的意義,更大於型式,共產主義迫使人民和政府緊密聯繫,他們的食、衣、住、行、教育,無一不仰仗政府提供,他們的生活中不存在選擇,因為政府幫他們做了所有重要的決定,在那個社會,能力或是努力都不是成功的關鍵,政治服從才是。儘管東德生活水準,無法和西德比,但是他們也不需要恐懼失敗,只要順從,就可以平安的活下去。
這是1989年以前東西德的狀況,1989年,柏林圍牆被推倒,德國馬克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也隨之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殖民主義和次等公民心理,這是一場被稱為德國統一的實驗,所帶來的結果。其實統一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疑難雜症,以及兩個文化融合所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是可以預期的。
想一想,柏林圍牆的一邊,是一個在與共產主義的戰爭中,擔任了四十年先鋒的資本主義國家,另一邊則是樣樣問題都寄望政府替他們解決的一群人,以致於東西德統一到頭來變得更像是西德的殖民者併掉了東德,這也是德國統一之後,德東許多經濟問題的根源,過去東德時代,德東人享有的育嬰假、公費托育、教育以及醫療照顧,在統一之後,不復存在,統一如果能在兩個制度中取其長,那麼統一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彼此學習機會,但是德國統一卻有點像是西德接管東德,西德把它的制度一股腦的強迫推銷給東德,這不免讓德東人感覺,德西人不但傲慢,而且對共產主義存有盲目的偏見。當然,西德的作法也不難理解,畢竟,它們反共反了四十年,好不容易贏了這場意識形態的戰爭,它自認為有權利對投降者予取予求。不過大家也不能忽略,統一也是東德人共同的願望,他們並不是被逼的,西德只是在回應他們的期待,後來之所有出現西德好像把東德當成了殖民地的報怨,主要是因為統一之後許多事情發展令他們大失所望所致。
德西人認為德東人太喜歡發牢騷,德西為了統一做了那麼大的犧牲,德東人太不懂得感激,雖然德東居民確實有很多事情可以抱怨,但是大家也不禁要問,統一後不到十年,德國政府就已經在德東砸了一兆馬克,他們怎麼還不知足。歸根究底,就是幾十年的共產統治,已經讓等待施捨的心理,在德東人的心理根深蒂固。共黨統治時期,東德人生活中幾乎所有民生需要,都是由政府打點,不管工作還是不工作,大家都有飯吃,在自由經濟體系中,更好的生活條件,必須透過更努力的工作去爭取這種觀念,在他們的思想中並不存在,什麼都寄望政府的心理,也成為統一後,德東經濟發展最大的障礙,德東人習慣把一切的錯,責任都推給政府,生活過得不好,是政府的錯,而不是勞工沒有生產力,失業率高、薪水不夠養家活口,也都是政府的錯,反正一切都是政府不好,這種心理,也成為德東經濟發展最大的障礙,明天,德國人為什麼懷念柏林圍牆系列專題之二,要進一步分析東西德統一的結果和當初預期出現那麼大落差的原因。
就在東西德統一前,西德正經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它的經濟蓬勃、金融穩定以及社會安全,在歐洲沒有其他國家可以比擬。仗著強大的經濟力量,它在歐洲貨幣聯盟馬斯垂克條約締約過程中,辦演主導角色,當時,任誰也想不到,它會因為東西德統一的拖累,短短幾年之後,就淪落到幾乎達不到它自己替馬斯垂克條約制定的門檻。
除了國債暴增之外,統一帶來的沉重負擔,也壓垮了德國的經濟,失業率大幅攀升,德東部分地區,甚至高達百分之25,德東生產不夠自用,迅速增加的薪資成本,令投資卻步,經濟復甦看似毫無希望。
不景氣當中,首當其衝的是四、五十歲的男性,和全部女性。這些族群大批退出勞動市場,使得德東的勞動參與率,短時間內從百分之95,遽減到百分之六十。
統一之初,德東勞工有三種選擇,他們可以遷往德西、或者接受政府給予重新訓練,再不然就提早退休。1990年遷往德西的六十萬德東勞工,大多都是三十歲以下,年紀愈大的人,愈擔心適應不良,多數選擇留在家鄉,可是接受再訓練之後,能夠找到工作的,也寥寥無幾,於是,有很多四、五十歲的青壯年男性,因為沒有能力或是不願去適應新的制度,乾脆就提早退休,退休人口激增,大幅加重了社會負擔。
女性方面,在兩德時代,東德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高達九成,她們對德東經濟功不可沒,在教育、訓練以及生涯機會上,所能夠享有的平等,也是西德比不上的,東德女性勞工有九成具備職校或是大學學歷,事實上,一直到1991年為止,東德女性的識字率還是世界最高,可是兩德統一之後,她們卻成了失業率高漲的主要受害者。
剛統一的時候,德國總理柯爾發豪語,要在幾年內,實現德東繁榮,然而事實的狀況卻與期待相差太遠,柯爾並非故意欺騙,他其實有很多理由相信他有能力實現承諾,因為當時,東德被列名全球前十大經濟體之ㄧ,依據官方數字,它的產值達到西德的五成,它的工業有整個東歐的規模,它具備所有經濟復甦的條件。然而真相是,柯爾、甚至於所有西德人,都被騙了,他們被共產黨的宣傳所騙,東德根本不是什麼全球十大經濟體之ㄧ,它的基礎建設殘破,環境汙染嚴重、有技術的勞工逮到機會就外移,留下來的都是條件比較差的。東德的產值其實只有西德的三分之ㄧ,不過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西德被誤導得最離譜的是,他們相信東德可以複製西德1950年代的經濟奇蹟,其實在當時東亞地區快速工業化,全球經濟一片向榮的氣氛下,這種看法並非沒有根據,西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靠著馬歇爾計劃每年給予佔GDP比重百分之二的財政支援站起來,東德所得到的幫助,比二戰後的西德大得多,它有老大哥西德作靠山。或許,那個時候,有人看到當時的東德和四十年前的西德,有許多類似的地方,但事實上,他們忽略了幾個根本的差異,二戰後的西德,工資低廉、也佔有匯率低估的競爭優勢,而統一後的東德,則恰恰相反,工資與貨幣雙漲,如果說二戰後的西德是從零開始,那麼統一後的東德就是從零以下起步,兩者之間另一個差異就是,德西對於重建這件事,是有經驗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他們也重建過,而德東不只沒有經驗,他們對於改變過程中,可能衍生的種種不穩定,也毫無心理準備。
社會因素或許是東西德統一後種種疑難雜症的病源,執政者在經濟決策上,判斷錯誤,所產生的不良影響,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明天,專題之三要從錯誤的政策,來分析德國統一的美夢成為惡夢的原因。
德國統一之後,三項最錯誤的政策,都是出於政治動機,第一項就是在貨幣兌換上,過分慷慨,為了實現貨幣統一的目標,聯邦政府以二比一的官方匯率,回收東德馬克,但是德東勞工的薪水和退休金,可以用一比一的匯率來兌換,個人儲蓄存款也可以享有限額的一比一兌換額度,十四歲以下兒童可以換兩千馬克、14 到58歲可以換四千馬克,58歲以上老人可以換六千馬克。
這項政策是以造福德東人為出發點,但是,它們很快就發現到,在德東民眾因為手中貨幣價值提升,變得比較有錢的同時,聯邦債務也水漲船高,最明顯的就是中央在收購前東德國營企業,把它民營化的成本遽增,過去可能只要花幾百萬東德馬克就可以解決的交易,現在得花幾百萬德國馬克,優惠匯率帶來的第二個、也是更具有殺傷力的影響是,德東產品變貴、失去了競爭力。過去東德最主要的外銷市場中歐,不再跟它們買東西。可以想見,優惠匯率的第三個效應就是導致物價上揚,通膨影響投資意願,阻礙經濟成長,優惠匯率到頭來是白忙一場,德東人回到起跑點,開始用德東地區的薪資水準,來應付德西的物價,一比一的匯率非但沒有達到提高德東生活水準的目的,反而還加重了他們的生活負擔。
德國的貨幣統一,是否過份躁進,事實上是有論辯空間的,它之所以那麼急,主要是想降低匯兌成本,然而象徵性的意義也不容小覷,這又得回歸到德國馬克民族主義,德國馬克是西德人經濟成就的代表,是他們之所以對身為西德人自豪的憑藉,如果沒有了這層驕傲,他們寧可只做歐洲人,而不要做德國人。同理可推,德東地區如果不使用德國馬克,統一的意義就大打折扣,兩德統一前,東西德馬克官方匯率是四比一,黑市則是十比一,以當時東西德的經濟水平,東德馬克兌換德國馬克,六比一應該算是公平匯率,一比一則是一個禮物,當時執政的基督教民主黨,企圖用這個禮物來討好德東,爭取支持,沒想到結果適得其反。
第二項出於政治動機的決定是提高德東地區的薪資,德國政府決定不等市場自然變化,而用強制的方式,平衡兩德薪資水準,德東勞工薪水增加的速度,比它們生產力成長速度更快,這讓德東當時還處於低技術水準的產品,在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力。
德國政府第三項被認為在政治動機驅使下,作的錯誤決定是企業私有化。基於替德東勞工保留工作機會,儘管許多德東企業已經衰敗荒廢,繼續維持營運,代價可能比關廠更高,德國還是選擇力撐,透過在德西地區加稅,來支應所需。
統一後,經濟復甦的漫漫長路,讓東西兩邊都有噩夢一場的感覺,德西人漸漸對政府失去信心,德東人則開始懷念共產制度。兩者共同的反應是相互指責。德東人怪德西人跩,德西人嫌德東人懶。儘管德東人抱怨得振振有辭,但是德西人的處境,也值得同情,它們曾是全世界最強大的經濟體之ㄧ,統一之後,卻得面臨失業率高漲、經濟成長減緩和國債高築的窘境,不過這一切都比不上德東人不知感恩,更令他們感到不快。
但是德東也有話要說,統一之後,德西出於一種優越感,把它們的經濟、政治以及價值觀,一股腦的強迫推銷給德東,忽略了德東地區原先的制度,也並非一無可取,它們真正想要的只是物質上的繁榮,而不是全盤接受德西的生活方式。德國統一最大的諷刺是,脫離了共產極權,享有更大自由的德東,反而懷念起過去政府無所不管的日子,至少從前他們聽命的對象是統治者,可是現在對他們頤指氣使的卻是德西佬,他們感覺自己成了次等公民,好像德西的殖民地。大家不禁要問,假使東西德統一的過程不是那麼急促,這些問題是不是就不會發生,平心靜氣的分析,德國統一之後出現的諸多危機,並不是德西的傲慢或是德東的懶散所造成,而是部分根源於觀念的差異以及缺乏合作。不合作的原因,德西是因為它們誤認為德東的狀況和1950年代類似,它們可以複製德西的經濟奇蹟,可是卻想不勞而獲,而德東人則根本不把合作當成工作的一部份。這種觀念上的根本差異,需要時間去化解。畢竟,兩德分隔了四十年,雖然在政治宣傳下,它們是對立的,但是它們的人民,從沒有把對方當成敵人,反之,他們很清楚冷戰只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民主與集權、北約和東歐集團的對抗。政治的操弄已經讓超過一個世代的人,飽嚐國破家亡的痛苦,這個代價應該已經足夠讓人學到教訓,儘管統一過程中,遭遇的困難,令某些德國人開始懷疑,德國除了形式上的統一之外,是否等得到真正、也就是東西兩邊打從心眼裡感覺到統一的那一天,其實答案已經逐漸從德東年輕一代身上的變化,顯現出來,德東年輕世代對德西流行的時尚、音樂,亦步亦趨的跟隨,在年輕一代的身上,文化和生活方式,早已經融合,過去那個封閉的世界開放了,這一代的年輕人可以擁有上一代不能享有的選擇和機會,他們的眼界開了,思想也開了,這批年輕人終有一天會成為社會的中堅、國家的主人,事實上,現在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就是東德出身,想想有一天德東的經濟,也將由這些不再有東西差異的人來主宰,德國從裡到外,真正統一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如果還能看見彩虹
2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