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歐元區如何擺脫危機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 2011年11月10日

歐元區是否會繼續存在?法國和德國領導人現在因為希臘的緣故提出了這個問題。如果政策制定者們20年前就明白他們今天明白的道理,那麽他們根本就不會推出歐元。眼下歐元區之所以還抱成一團,只是因為各方對解體帶來的後果感到恐懼。問題是,這一點是否足以維系歐元區的存在。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迄今為止,旨在控制住這場危機的各種努力均告失敗。沒錯,歐元區領導人挫敗了希臘總理喬治•帕潘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以民主方式確立合法性的破壞性想法。但金融壓力仍深深困擾著意大利和西班牙(見圖表)。由於實際利率為4.5%左右、經濟增速為1.5%(2000年至2007年這八年的平均增速),意大利基本財政盈餘(付息前)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必須長時間保持在接近4%的水平上。但該國的債務比率實在太高了。因此,它必須大幅擴大基本財政盈餘、大幅提高經濟增速,或者大幅降低利率。但在意大利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的領導下,這些必要的調整舉措哪個都不可能出台。換一位領導人能夠改善這一局面嗎?我不知道。

自始至終,人們面對的一個根本性難題是沒能理解這場危機的本質。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斯特恩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魯里埃爾•魯比尼( Nouriel Roubini)在最近一篇論文中提出了重要的觀點*。正如我在10月4日的專欄文章中所做的那樣,魯比尼對存量和流量作了區分。後者要比前者更加重要, 它對恢復對外競爭力和經濟增長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托馬斯•邁爾(Thomas Mayer)指出的那樣:“在歐元區政府債務和銀行業危機的背後,隱藏著一場由內部實際匯率失調造成的國際收支危機。”如果且只有實力較弱的國家恢復競爭 力,這場危機才會結束。目前,這些國家的結構性外部赤字規模太過龐大,外界不可能自願為之融資。

魯比尼討論了同時解決這些存量和流量挑戰的四種選擇:第一,通過積極放鬆貨幣政策、歐元貶值以及核心國家出台刺激性政策來恢復增長和競爭力,同時外圍國家實行財政緊縮和改革;第二,單純在外圍國家進行通縮調整和結構性改革,以壓低名義工資;第三,由核心國家為某個不具競爭力的外圍國家提供永久性融資;第四,進行廣泛債務重組,歐元區部分解體。第一種選擇可實現調整,且不會引發大規模違約。第二種措施無法及時實現流量調整,因此很可能會演變成第四種選擇。第三種選擇會避免外圍國家的存量和流量調整,但有可能導致核心國家失去償債能力。第四種選擇顯然是歐元區的“末日”。

唉,這些選擇都面臨著巨大的障礙。第一種選擇最有可能見到經濟效果,但德國不可能接受它。第二種選擇是德國在政治上可以接受的(盡管會對該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但外圍國家無論如何不可能接受。第三種選擇是德國在政治上無法接受的,甚至外圍國家也很可能接受不了。第四種選擇是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如果只是就目前而言的話。

當前的局面是第二種和第三種選擇的糟糕結合:外圍國家單邊實行緊縮,核心國家不太情願地提供融資。邁爾認為,局面可能會向第一種選擇演變。他的觀點是,歐洲央行體系(ESCB)為幫助無法在市場上融資的銀行而充當最後貸款人的行為,正從資金方面支撐著國際收支赤字。其結果是,盈餘國家央行在歐洲央行(ECB)的資產負債表上積累起巨額貸方頭寸,赤字國家央行則積累起與之相當的負債(見圖表)。這是一個轉移聯盟。邁爾指出,從長期看,國際收支赤字的貨幣性融資將產生通脹效應,於是演變成魯比尼提出的第一種選擇。我並不能肯定通脹危險切實存在。但德國人無疑害怕這一危險會變成現實。

長期來看,第一種和最後一種選擇似乎最有可能:要麽整個歐元區做出調整,要麽歐元區解體。德國應該坦然面對前一條道路帶來的風險。我知道,德國害怕的是1923年的惡性通脹重演。但1930-32年間的嚴厲緊縮卻最終把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推上臺。

問題在於,解決方案是否可行,而不至於毀掉整個世界。首先要確定的是,對於嚴重缺乏競爭力的國家,比如希臘,解決方案應該是合作性的。希臘應推出一種貨幣——“新德拉克馬”。根據希臘法律簽訂的新合同以及希臘的稅收和支出應使用這種貨幣。現有合同仍使用歐元。銀行要保留遺留的歐元賬戶,同時開設新德拉克馬賬戶。新德拉克馬兌歐元匯率將由市場決定。它肯定會迅速貶值,但這是極為必要的。

希臘政府應恪守重新制定的外部方案的條款。它應該在很可能會出現的新貨幣大幅實際貶值的幫助下,繼續努力實現財政平衡。希臘央行應獨立管理新貨幣。以新貨幣計價的物價水平肯定會飆升,但由於產能處於過剩狀態,因此在一定的外部幫助下,惡性通脹是可以避免的。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歐元債務違約的規模將很可觀。但即使希臘不推出新貨幣,而是選擇以長期國內通縮的方式來重新獲得對外競爭力,上述歐元債務的實際價值也將飆升。推出新貨幣只是會加速整個過程。與此同時,希臘會失去在歐洲央行內的投票權。但重獲投票權的可能仍然存在。

這種重新推出新貨幣的合作性方案將是代價最小的方案。但它肯定會產生傳染效應。如果歐元區決心避免這種風險,那麽它就必須回到魯比尼提出的第一種選擇上。具備潛在償債能力的國家將獲得融資,歐元區將通過增長來逐步擺脫危機。

建立在單邊通縮調整之上的歐元區沒有前途。這似乎是確定無疑的。如果歐元區領導人堅持這一政策,他們就必須承擔由此造成的後果。

* 《解決歐元區國際收支存量和流量不平衡的四種選擇》(Four Options to Address the Eurozone’s Stock and Flow Imbalances),未發表,網址:www.roubini.com/analysis/165338

譯者/何黎
*****************************************************
Thinking through the unthinkable

Will the eurozone survive? The leaders of France and Germany have now raised this question, for the case of Greece. If policymakers had understood two decades ago what they know now, they would never have launched the single currency. Only fear of the consequences of a break up is now keeping it together.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that will be enough. I suspect the answer is: no.

Efforts to bring the crisis under control have failed, so far. True, the eurozone’s leadership has disposed of George Papandreou’s disruptive desire for democratic legitimacy. But financial stress is entrenched in Italy and Spain (see chart). With a real interest rate of around 4.5 per cent and economic growth of 1.5 per cent (its average from 2000 to 2007, inclusive), Italy’s primary fiscal surplus (before interest rates) needs to be close to 4 per cent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definitely. But the debt ratio is too high. So the primary surplus has to be far bigger, the growth rate far higher, or the interest rate lower. Under Silvio Berlusconi, none of the necessary changes are going to happen. Would another leader fix things? I wonder.

The fundamental difficulty throughout has been the failure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crisis. Nouriel Roubini of New York University’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makes the relevant points in a recent paper.* He distinguishes, as I did in a column on October 4, between the stocks and the flows. The latter matter more. It is essential to restore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and economic growth. As Thomas Mayer of Deutsche Bank, notes,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euro area’s public debt and banking crisis lies a balance-of-payments crisis caused by a misalignment of internal real exchange rates.” The crisis will be over if and only if weaker countries regain competitiveness. At present, their structural external deficits are too large to be financed voluntarily.

Mr Roubini discusses four options for addressing these stock and flow challenges simultaneously: first, restoration of growth and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aggressive monetary easing, a weaker euro and stimulatory policies in the core, while the periphery undertakes austerity and reform; second, a deflationary adjustment in the periphery alone, together with structural reforms, to force down nominal wages; third, permanent financing by the core of an uncompetitive periphery; and, fourth, widespread debt restructuring and partial break-up of the eurozone. The first could achieve adjustment, without much default. The second would fail to achieve flow adjustment in time and so is likely to morph into the fourth. The third would avoid both stock and flow adjustment in the periphery, but threaten insolvency in the core. The fourth would simply be the end.

Alas, huge obstacles exist to all of these options. The first is the most likely to work economically, but is unacceptable to Germany. The second is politically acceptable to Germany (despite the bad effects on its economy), but would ultimately be unacceptable in the periphery. The third is politically unacceptable to Germany and is even likely to prove unacceptable in the periphery, too. The fourth is unacceptable to everybody, if only for now.

What is now happening is an unhappy mixture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options: one-sided austerity with grudging finance. Mr Mayer argues that it could morph into the first. His argument is that the lender-of-last-resort activity of the 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 in favour of banks unable to fund themselves in the market, is financing payments deficits. Central banks of the surplus countries are, as a result, accumulating large credit positions vis a vis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while those of the deficit countries are accumulating counterpart liabilities (see chart). This is a transfer union. In the long run, suggests Mr Mayer, monetary financing of balance of payments deficits is going to prove inflationary and so turn into the first of Mr Roubini’s options. I am not sure that the danger of inflation is real. But Germans certainly fear it is.

In the long run, the first and last of Mr Roubini’s options seem most likely: either the entire eurozone adjusts, or it breaks up. Germany should accept the risks of the former path. I know that its nightmare is the hyperinflation of 1923. Yet the brutal austerity of 1930-32 finally brought Adolf Hitler to power.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exit would be feasible without blowing up the world. Start with a decision that, for a severely uncompetitive country, such as Greece, exit would be co-operative. Greece would introduce a currency – the “new drachma”. New contracts executed under Greek law and taxes and spending in Greece would be in this currency. Existing contracts would stay in euros. Banks would have legacy euro accounts and new drachma accounts. The exchange rate of the new currency against the euro would be set in the market. It would depreciate rapidly. But that is desperately needed.

The Greek government would abide by the terms of a reformulated external programme. It would continue to strive for fiscal balance, helped by what is likely to be a massive real depreciation. Its central bank would manage the new currency independently. The price level would jump in the new currency, but, given the excess capacity, hyperinflation could be avoided with some external support. Public and private default on euro liabilities would be sizeable. But if Greece were to experience prolonged domestic deflation, in order to regain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without the new currency, the real value of euro debt would also explode upwards. This would merely accelerate the process. Meanwhile, Greece would lose its vote in the ECB. But the possibility of a return would remain.

Such a co-operative approach to reintroduction of a new currency would be the least costly. But it would surely generate contagion. If the eurozone has decided that it must avoid that threat, then it must go back to the first on the menu of options laid out by Mr Roubini. Potentially solvent countries would be financed and the eurozone would grow its way out of the crisis.

A eurozone built on on one-sided deflationary adjustment will fail. That seems certain. If the leaders of the eurozone insist on that policy, they will have to accept the result.

* Four Options to Address the Eurozone’s stock and flow imbalances, unpublished, www.roubini.com/analysis/165338.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全民破产是解决美国经济问题的良方吗?

來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011年 10月 11日
作者:Brett Arends

想要解决经济危机吗?想让人们重新就业吗?想要刺激经济发展吗?

这儿有一个办法。见效快。相对简便易行。

但是,这个办法你不会喜欢。你肯定不会喜欢。

违约。全国的债务人都按照《破产法》第11章的规定申请破产保护。

解决这一混乱局面的最快的办法是让全国数千万贷款购房者停止支付抵押借款,停止偿还其他债务,然后再让另外数百万人申请破产保护。

我说过,这个办法你不会喜欢的。

我也很不喜欢这个办法。人们借了那么多钱却不用还,肯定不是个办法。

但是,你知道吗?避免这种结局的最好时机是在5年前或是10年前,也就是在钱借出去的时候。

如今,良机已逝。

用全国性破产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为止最少让人反感的办法。

这是因为造成经济不景气的根本原因不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太多或太少,不是因为官僚主义、税率过高或过低、贫富差距日趋扩大、政府债务过多或过少,不是因为公司或穷人的缘故,也不是因为“贪婪”、“社会主义”、不是中国或是希腊的问题,也不是同性婚姻的合法化。简而言之,各路“砖家”的说法都不对。

原因在于债务,笨蛋。

我们已经债台高筑,而且还远不止这些。如果说债务就像是一个大湖的话,我们现在就在湖底,而且被拴在湖底的铁锚上。目前,美国所有家庭的负债总额已经达到13.3万亿美元。在一代人的时间内,这个数字已经增长了3倍。在过去的11年里,这个数字翻了一番。目前,我们的负债比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都高。虽然经常听到“资产负债表正在改善”的长篇大论,但事实并非如此。与4年前的峰值相比,人们的负债总额仅降低了4%。

其中很多债务是被减记的。

美国四分之一以上的抵押借款的贷款余额高于房子的市值。很多房子的市值大大低于贷款余额。在内华达和佛罗里达等州,此类贷款总额简直是天文数字。

关键要明白的是,这些钱正如我的一位基金经理人朋友所说已经“上天堂了”。换言之,这些债务的大部分永远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偿付了,不可能了。

想一想,如果企业遇到这种情况,它们会怎么做?

这种事情司空见惯。如果银行和债券持有人将钱借给一家公司,比如说,借给了10亿美元,后来发现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只能偿付3亿美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这家公司还会信守承诺去偿还这永远无法还清的10亿美元债务吗?股东会把已经拿到手的红利支票送回公司吗?他们会卖掉自己的房子替公司还债吗?

绝无可能。这个公司将根据《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债权人老实承认自己的失误,接受损失,然后去搞定问题。他们会减记这些贷款,接受股权来代替。于是资产负债表面目一新,公司又开始正常运作。

购房者为什么不这样做?

大多数反对意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说的不准确。

我问过一位基金经理人,他说这会导致所谓道德风险。他问:如果有人看到别人不偿还抵押借款也没有大不了,那他自己为什么要偿还呢?

我答: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虽然违约了,但通用电气(GE)和Verizon并没有随之违约,依然在支付债券的利息。这背后的理由是一样的。你想保住你的信誉,想保住你的股本。

如果公司违约,那么它的股东就要面临惨重损失。如果贷款买房的人违约,银行就会把房子收回。我想保住房子,也不想失去我的存款和信用评级。大多数人也都会这样想。

有人会说,这将对金融体系产生非常可怕的影响。可是,银行无论如何都必须面对现实。他们手里的这些抵押品的价格已经跌到了非常低的水平。

有人会问,“那些草率借款的人为什么不承担任何责任?”我的回答是:“那些草率放贷的银行为什么不承担任何责任?”

要求人们不要借钱没有任何意义。人们改不了借钱的习惯。我还没见过哪个华尔街的高管会拒绝一笔无息贷款。我还没有见过哪个公司会在首次公开发行(IPO)的时候说:“不要给我们这么多钱!”人们喜欢钱,给多少就敢要多少。

在自由经济体系中,负有合理放贷的责任的是出借人。银行向外贷款时应本着谨慎和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如若不然,他们靠什么赚钱呢?靠揽储赚钱?要是那样的话,用最低工资就可以雇到那样的人。

有人会说,借款者违约是“不道德”的。啊呀,说这种话的人大多反复无常。当一家公司要关掉工厂,将就业岗位挪到中国的时候,或者给业绩不佳的首席执行长支付5,000万美元的薪水时,他们会第一个跳出来支持。这时候,他们会说,“这和道德没关系,伙计们,在商言商!”

但是,当普罗大众要做同样的事情时,他们就会高喊“不道德!不道德!”

我们的经济可不是建立在道德和公平的基础之上的。

T Mobile每月可不是按照 “公平”与否向我收费,而是按照契约。你的老板不会因为你需要高薪就付给你高薪,他只按照“经济价值”给你支付薪水。纽约证券交易所前主席迪克‧格拉索(Dick Grasso)将巨额奖金退回去了吗?鲍勃‧纳德利(Bob Nardelli)呢?迪克‧富尔德(Dick Fuld)呢?我们的经济是牢牢地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之上的。除了契约,没有其他。公司,还有富人,都是完全依照法律条文来行事的。

美国的抵押契约是允许违约的。美国半数州的银行贷款属于“无追索权”贷款。简单地说,如果你不还贷款,只需将房子钥匙交出即可,不用承担不良贷款的其他责任。另外一半的州是所谓“半追索权”的州。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要求你补足差额,但这个要求效果有限。简单地说,银行不能动你的退休金账户和基本个人财产。一般来说,你可以继续拥有自己的汽车、个人财物,人寿保险这些东西往往也没什么事。

大多数人,当贷款余额远远高于房子的市值时,已经没有什么财产了。

银行心知肚明。当他们将500,000美元借给活期账户里只有1,000美元的大巴司机时,他们心里很清楚,这笔贷款的担保只能靠这个房子。

如果他们不知道,好吧,他们本该知道的。他们的无能不是我们的错。

有人很可能要说,“借了钱,就得还。”一般来说,我同意这个说法。我借别人的钱都会还。但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道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现在,虽然我们有数千万人无法偿还债务,但是他们还是努力去偿还。这就将相当庞大的一部分资金从社会经济中抽离了出来。这意味着,这些人就不能正常地发挥作为消费者和工作者的功能。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光临你的餐馆,或者不去参加你开设的瑜伽班,或者没有雇你重新装修厨房的原因。

同时,数千万或数亿认真负责的企业主和雇员也受到了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这就是需求短缺的原因。这就是没有人继续招工的原因。

更糟糕的是,如果贷款余额高于房子的市值,你也不想违约的话,那你也不能把家搬到可以找到工作的地方。你已经被你贷款购买的他们的房子困住了。

如何才能打破这个僵局呢?答案就是《破产法》第11章,大规模违约。果断离场,一切一笔勾销。

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吗?

让压缩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来平衡预算?在正常的经济形势下,这都是可行的。但是,在目前的形势下,在私营部门也开始大幅削减支出的时候,这些措施就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大萧条就是这样发生的。我们现在的负债水平比大萧条时期还要糟糕。

让政府举债?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解决方案。“消费者已经无法像疯子一样借债了,”信奉凯恩斯理论的人说,“因此山姆大叔这时候必须站出来替他们这么做。”这只是把私营部门的疯狂转换为公共部门的疯狂而已。

用刺激通货膨胀的办法?这可能是负作用最小的替代办法。但是,这也是违约,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目而已。这不再是从造成了这种后果的、草率放贷的银行那里拿钱,而是掠夺老奶奶的存款。

发达的经济体曾两次经历了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大规模债务狂欢后的严重宿醉。

第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

直到20世纪40年代大规模实施货币贬值,降低债务的实际价值,美国才摆脱了危机的困扰。

而日本直至目前还没有从那场危机中走出来。他们正在经历通货紧缩,而政府债务已经迅速上扬。

防范道德风险的正确做法是惩罚那些轻率放款的银行,让他们承担损失。

我已经告诉过你,你不会喜欢这个办法的。我也不喜欢。但是别的办法更糟糕。

布雷特•阿伦兹(Brett Arends)是MarketWatch的资深专栏作家、《华尔街日报》的个人理财专栏作家。

本文译自MarketWatch
http://www.marketwatch.com/Journalists/Brett_Arends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賈伯斯帶走的和他留下的…


來源:聯合晚報╱社論 2011.10.06

美國蘋果公司才在外界一片失望聲中發表了iPhone 4S新款手機,接著就傳來了蘋果精神領袖、蘋果王國真正的打造者賈伯斯病逝的消息,讓人更強烈感覺到時代的消長變化。

賈伯斯去世,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他辭去蘋果公司執行長職位,已經透露了高度的健康危機。然而,當他真正離開了,世人反而更能看清楚,有甚麼是賈伯斯己身帶走了、無法取代的,又有甚麼是他創造留下來、不會隨他離去的。

不可能複製的,是賈伯斯的個人風格與個人魅力,他那種席捲全世界的新產品發表的方式,和有效創造潮流話題的才能。同樣不可能複製的,是賈伯斯獨特的美學敏感度,將他的品味帶入高科技產品的結合模式。還有賈伯斯對於創新的堅持要求,一次又一次密集設計出足以改變世人生活的新產品的驚人能量;還有他領導驅動蘋果團隊的效率,讓一個公司既能高度創新,又能準確落實執行,那樣近乎奇蹟的矛盾統合。

所有這些成就,為任何其他人難以複製,但賈伯斯雖離去,他的典範成為留在世間的遺產核心,甚至被塑造為傳奇,將成為各方衡量企業經營成績的一套高標準。就像蘋果新任執行長庫克致員工信中所說,大家會致力工作,延續賈伯斯所愛。電子產業裡未來任何一個有野心的創業者,都一定會要面對內在、外在的評量壓力:「和賈伯斯相比,你的位置在哪裡?」

不誇張地說,賈伯斯以一人之力,改寫了全球的經營管理學,比無數個管理學家和其他電子業領導人加起來的影響都大。蘋果產品無遠弗屆地散佈,連帶地也就使得全球企業界很少有地方能夠自外於這樣的經營理念革新,在賈伯斯去世後仍將持續發酵,形成一股重新檢視企業經營管理目的、邏輯、手段的風潮。

賈伯斯當然不是沒有缺點,他所創造的蘋果王國,在他走後還能維持多久的壓倒性優勢,也沒有人知道。然而,光是他引領出的管理風格變化,就確定會在未來很長時間中,繼續衝擊著這個沒有了賈伯斯的世界。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温州企业陷电荒资金荒危机 生存状况跌入最低谷

來源:《21世纪经济》2011-06-04

“温州大批中小企业倒闭”的传言正不胫而走。温州知名企业崩盘的消息也如重磅炸弹接二连三炸响。

清明节后,坐落在温州工业园区机场大道的江南皮革,老板黄鹤携妻儿一去不复返,扔下拖欠104家供应商的1.63亿欠款,以及涉及10多家银行的债务。

4月下旬,温州知名餐饮连锁企业波特曼因老板严某突然“失踪”而停业。严某在离开温州前给当地政府留下一封信,称自己遇上经济危机,希望政府出面协助。

5月下旬,乐清老牌的电缆业巨头三旗集团爆发财务危机,公司因欠银行1.23亿元贷款被起诉。

温州真的在发生“企业倒闭潮”吗?这场危机的波及面到底有多大?

连日来,本报记者就此问题赴温州实地调查。遍访当地多家政府部门和多位企业主、官员。所发现的情况是,目前温州尚未出现大面积的企业倒闭潮,但广大温州企业生存状况正陷入多年来的最低谷。

温州官方的多项调查显示,2011年前三个月,温州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35家主要出口导向型企业利润同比下降约30%,亏损面占1/4多;全市企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认为当前资金吃紧的企业占到42.9%。

“现在企业的困难远远大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这是当地多位企业家和官员的共同评价。“每个人都很紧张,苦苦撑着,咬紧牙顶住。” 温州龙湾区的皮革制造商刘秋同形容说。

消失的利润:从一块钱到一毛钱

刘秋同(化名)做皮革生意已有十年以上,他的工厂年产值达1.5亿多元,工人近300人,他自称在温州龙湾区“也算是纳税50强了”。

然而今年5月初月度盘点时,他发现2000多万的产值最终毛利计算下来仅有20多万,“我怀疑是不是算错了?10多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简直觉得无法跟股东们交待”。

这是今年上半年来原材料大幅上涨导致利润被压缩所致。刘秋同为本报记者列出其2008年与2011年的成本简要清单,这份清单显示出成本上涨的大致数据:

原材料:2008年约1500万/月,现在约1700万/月;

助剂:2008年约200万/月;现在约250万/月;

电费:2008年约50万/月;现在约65万/月;

煤费:2008年约75万/月;现在约90万/月。

“2008年时最普通的革基布每米4块,现在涨到5块5一米,树脂从2008年的1万元1吨,涨到现在每吨1万3到1万4,煤2008年时780元1吨,今年年初880元,现在涨到950元每吨。什么都在涨”,刘秋同解释说。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的用工荒又导致人力成本急剧上升。

温州市经贸局今年一季度结束后曾对市内855家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74.5%的企业表示用工紧缺,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鞋类、服装和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缺工情况尤为严重,用工缺口达10%以上企业的比例均在八成以上,高出受调查企业平均5个百分点以上。

温州经贸局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出现因缺工导致生产能力饱和而不敢接单的现象,在眼镜、打火机、制笔等出口导向型企业,这一比例更达到三分之一。

温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邹建强2010年末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企业内迁导致打工输出减少,国家农业补贴增加也使得原先出来打工者宁可在家种地,这些都是用工荒的来源。

“例如奥康、红蜻蜓在四川也有几千亩的工厂,那么四川工人在老家工资六七百元可能就满意了,到了东南沿海生活成本高工资1500元都嫌少”。邹建强说。

2008年金融危机至2010年上半年,刘秋同一直以每月54万元的支出来支付工人工资,“2008年时只要不裁员员工就很满足了”,而到了2010年下半年形势发生了变化。

2010年9月,刘秋同开始给员工上调工资,每次总额增加8万,加了两次,现在每月工资支出70万元。

刘秋同的情况具有代表性。本报记者在温州市工业园区和永嘉县东瓯工业园区了解到,半年以来各家企业的人力支出普遍上涨了25%至30%。

皮革市场供大于求,成本上升后,定价无法上升,“以前最普通的合成革1米能赚到1块钱,现在只能赚到1毛钱、2毛钱,高档一点的革以前能赚5块的现在也只能赚1块,现在干了2年利润不如2008,2009年的1年。” 刘秋同说。

温州市经贸局监测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个月,温州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35家出口导向型企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7%,利润同比下降30%左右。这些企业中亏损的占1/4多,仅三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1%,利润率超过5%的企业不到10家。

成本高涨使得企业主们不得不以停工来“止血”。

“现在企业的困难远远大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2008年是没有订单,没有还可以去找,现在是有订单也不敢接,越大宗越不敢接,越接亏得越多。”周德文告诉本报记者。

在永嘉县工业园区里,大多数企业都选择停止扩张,或采取其它策略来节约成本,“只进设备不进人,将员工减少,以前用10个15个员工的企业将人削减到3到5人”,永嘉工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科科长徐伟介绍说。

干涸的钱袋:从送贷上门到求贷无门

温州制造业当前的困境,某种程度上也是货币政策周期性调整的产物。

“前两年银行信贷员都隔三差五跑过来问企业要不要贷款,今年都不来了”。温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邹建强感慨。

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推出4万亿计划。那时在温州商人们眼里,简直遍地是钱,银行纷纷将贷款送上门,并且申贷条件优惠。

这一黄金时期如今转瞬已逝。

今年以来,准备金率5次调整共冻结上万亿元银行资金。温州经贸局数据显示,1-3月全市新增贷款投放为238.28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66.5%。

刘秋同介绍,2008年时贷款只要一申请马上就给,现在银行说要上报、根据计划来安排,等待时间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还贷时间也收紧了,要求提前还款。

有土地产权、有厂房的企业授信额度缩小了,那些房子租来,地皮租来,靠担保协议贷款的小企业,很难再得到贷款。温州市经贸局调查的企业中,认为当前资金面偏紧的企业占了42.9%。

民间借贷由此格外火爆起来。

温州市金融办近期对350家企业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末,企业运营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三者的比例为56:28:16,银行贷款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个百分点,民间借贷占比则提高了6个百分点。

民间借贷利率也因此水涨船高。

温州银监分局监测数据显示,1~3月份温州民间借贷年利率分别达到17.29%、18.09%、 18.46%。按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监测口径显示(监测对象增加融资性中介机构),1~3月份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年利率分别为23.01%、 24.14%和24.81%,单季上涨11.91%,比上季度涨幅高8个百分点。

民间借贷利息很高,企业一般用于短期“过桥”周转,也就是借过来还银行贷款,待银行贷款到后再还高利贷。据了解,目前温州民间借贷月息已达三分、四分、五分息不等,企业微薄的利润也被民间高利贷分食。

一旦银行贷款没有及时到位,民间高利贷无法还上,资金链就会断裂。

“金融危机时货币政策扩张,政府要求企业扩大生产安排就业,两年多过去,现在不少企业刚刚完成产能扩张,资金还没回笼,货币政策又猛地收紧,一些企业就扛不住了。”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茂法说。

一位熟悉波特曼的人士介绍说,波特曼就是因为银行停贷,快速扩张时投入大量资金又一下收不回来,被迫借了大量高利贷,导致资金链断裂。

原来以电缆为主业的乐清三旗集团,在货币政策扩张期内投资了塑胶、房地产、酿酒等多个行业,还在外省购入多处土地,如今遇上货币政策收缩,导致企业濒临倒闭。

“温州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结构失调情况十分严重,”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发展规划指导处处长应云进认为,“短贷长投”加剧了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对银根紧缩的适应力尤为脆弱。

当然也有另类一点的情况,比如黄鹤的江南皮革。“其实江南皮革的主业做得还是不错的,主要是被黄鹤在澳门赌博几亿元的欠款拖垮了”,参与江南皮革后续清算的邹建强说,此事牵涉光大、广发、中行、深发行、龙湾农村合作社等10家银行。

停摆的流水线:从限电到没电

2010年温州曾为完成节能减排指标拉闸限电,而今年却是真的“电荒”。

温州市经贸局的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受省网供电能力不足和温州电网设备卡口等因素影响,温州的供电紧张。1-3月市最高用电负荷达504万千瓦,供电能力只有440万千瓦左右,缺口约60万千瓦。

自1月6日起温州市开始第一轮有序用电以来,目前已执行第4轮有序用电,从4月14日起已将有序用电方案由C级调升到D级。

温州各县(市、区)均已陆续出现阶段性的限电现象。刘秋同已经做好了“停三开二”“停二开三”的准备。当地企业又掀起新一轮柴油机抢购潮,柴油机几度卖断货。

但在油价高企之际,柴油机发电又给制造业成本百上加斤。

“汇率、限电、用工、工资、原材料价格,多项因素碰头,正使浙江经济遭受挑战,现在的日子比2008年更难过。”浙江省金融办主任丁敏哲表示。

在这样的情况下,温州也正在求解各方面的难题。

5月26日,温州市人大财经委组织市发改局、经贸委、财政局、工商局、金融办、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银监温州分局等讨论《关于发挥优势打造金融试验区的议案》。

这份议案提出,温州民间资金规模达6000万亿 8000万亿元,应调动和发挥庞大民间资本作用,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该议案提出建议扩大现有村镇银行试点范围,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方面加大力度,在金融机构市场方面的准入、规模利率浮动的幅度等方面进一步放宽限制,充分吸收、影响、引导温州民间资本步入正规金融市场。

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也认为,目前温州中小企业过多依赖银行、高利贷等间接融资方式,而在上市、股权、债权等投资商受限于目前的投融资体制,一旦体制改革上有所突破,温州民间资本的自身力量会得到更好发挥。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希臘債務危機將如何收攤?

來源:《天下雜誌》2011-06

希臘債務比重向來居高不下,自從辦了雅典奧運之後,希臘財政問題就已逐漸惡化,現今經濟情況有所好轉,希臘債務問題居然絲毫不見起色,甚至即將面臨倒債違約的窘境,這中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希臘出售公共事業籌錢還債

希臘準備賣掉國有機場、公路、國營企業、銀行、房地產和樂透彩執照來籌錢,以達到國際債權人的要求。

在德、法國等歐盟債權國的壓力下,希臘必須在2015年之前,透過私有化公共事業以籌措500億歐元償債。希臘政府已正著手進行出售國產的腳步,包括賣掉國有銀行、國營的樂透彩獨占事業、兩個最大港口和一家自來水公司。

2009年因為受到希臘最大反對黨「社會黨」杯葛,致使希臘政府迄今未賣出任何國有事業,而希臘政府希望在2011年底前,透過出售公共事業以籌集到55億歐元。這項出售國產計畫,包括出售希臘郵政銀行34%官股、獲利極高的樂透彩公司34%官股、兩處港務局的官股,及塞薩洛尼基自來水公司74%官股。

但歐洲央行則認為希臘可以再把出售的範圍再擴大,以達到3,000億歐元的償債規模,而目前希臘的債務約為3,300億歐元左右。

希臘債務問題引發歐銀恐慌

希臘債務總額目前約為3,300億歐元,比一般經濟學家認為在經濟持續增長時可以承受的範圍還高出一倍,而且該債務水準遠高于2000年南美金融危機時的水準。預計到2013年,希臘債務總額與其經濟總量之比將達到160%。目前希臘債券收益率已反應市場的恐慌心理。2011年6月初,希臘三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超過20%,與2010年10月相比已上揚超過300%。

"現在市場普遍認為,希臘沒有所謂會不會違約的問題,而是違約何時會發生的問題。"

希臘債務違約可能再次引發如「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式的滾雪球效應,包括巴克萊、渣打等多家銀行,已從歐元區短期拆借數百億英鎊資金,以應付將來可能面臨的資金緊縮問題。然而如此一來,這些銀行的大舉拆借,已使歐元區面臨新的「信用緊縮」,恐致使資金不足的銀行面臨倒閉危機。

1.希臘債務問題惡化的原因

究其根本,仍在於希臘發展經濟的模式,乃採取高債務比重的舉債發展模式。(舉債辦奧運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採取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好處就是,在全球經濟繁榮的時候,可以更快速的達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經濟成果,包括GDP高速成長,人均所得大幅提高,國內內需經濟活絡等。

然而,十分不幸的,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後遺症就是,如果在全球經濟繁榮的時刻,無法持續降低債務比重的話,一旦經濟反轉,該國施政就會面臨龐大債務的擠壓。

這麼一來,希臘財政支出勢必以償債為優先,而該國重要的基礎建設,或是經濟建設經費相對會跟著減少,後面接著就會影響到經濟正常的發展。

所以,高債務比重發展,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時刻,就會面臨經濟收入銳減,入不敷出的窘境,後面一連串的惡性循環也會跟著發生。

2.希臘償債的幾種方案

(1) 削減財政支出:以削減支出,來擠壓出償債的款項,而在該國財政收入減少的情況下,又要削減支出,相信許多重要政策與公共建設勢必受到嚴重影響。

(2) 賣祖產償債:包括出售國有土地,各項公用事業(機場,港口,電信,鐵路等),特許事業(電力,自來水,郵政等),可以想見的是,這些公營事業出售後,勢必影響其財政收入,如果往後債務問題沒有改善,此舉無疑是飲鴆止渴。

(3) 債務延期:要求債權人延遲還款期限,以減輕還款壓力,但以後會減少他國銀行的借款意願。

(4) 債務重組:將每個債權人的債權壓縮,例如一百萬變九十萬,甚至更少。這麼一來,每個債權人都變成冤大頭,未來將會影響他國借錢給希臘的態度,以及投資意願。

(5) 債務違約:直接片面宣佈拒絕償還債務。但這樣一來,將恐怕導致嚴重後果,更嚴重者有可能招致經濟制裁。
3.希臘違約的影響

希臘違約影響到該國的債權銀行,銀行一旦收不到足夠的現金,就會產生現金流量不足而招致倒閉的情況。一些大型銀行若倒閉又會開始引發一連串的連鎖效應,就像雷曼兄弟事件一樣。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幸福需要付出代價!揭秘希臘債務危機的根本原因

來源:《中評網》2010/5/7

歐元區國家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國際評級機構標準與普爾前天繼調低葡萄牙的信貸評級之後,又將希臘的信貸評級調低三個等級,降至BB+垃圾級。消息傳來,全球股市為之重挫,一片愁雲慘霧。

壞消息還不只這些。緊接著,標準普爾又以經濟增長疲軟為由,宣布把西班牙的主權債務評級降至“AA”,還指出西班牙的前景評級為負面,即未來六個月內可能會進一步調降評級。

一些悲觀論者擔心,世界還沒有完全從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中恢復過來,目前所出現的復甦跡象將會因為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而化為泡影。更有甚至,歐洲可能會成為下一輪全球經濟衰退甚者大蕭條的導火索。不過,這並非國際經濟學界的主流意見。

如果坐視希臘乃至全體“豬玀四國”(PIGS,葡萄牙、意大利、希臘、西班牙四國英文名稱的頭一個字母)的債務危機不理,就會使問題進一步惡化。不過,這顯然不符合歐元區國家也不符合世界的利益,所以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在加快和加大對希臘的救援力度,德國總理默克爾和美國總統奧巴馬也一致同意有關各方必須采取果斷行動。

至今為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宣布將提供150億歐元援助款項給希臘,而且正在考慮追加100億歐元。歐盟方面的救援配套,據德國經濟部長布魯德雷透露,可能會高達1350億歐元,分三年發放。

這筆巨額救援資金若能如期且如數到位,應能幫助希臘解決債務危機。不過,這筆錢不是給希臘的,而是借給希臘的。換句話說,希臘是在借錢還債。如果希臘不從根本上解決債務問題,那無異于債上加債。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如果希臘在一定期限內還不了債,而仍然債台高築,可能又要伸手向德國等歐元區富國借錢。這就是為什麼希臘債務問題雖非始于今日,但德國人遲遲不肯施加援手的原因。

截至今年2月份,希臘的債務高達2940億歐元,按希臘人口1100萬左右計算,人均負債2.67萬歐元左右。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離譜的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並不稀奇,差不多所有的歐元區國家都有,只是程度大小而已。而希臘的社會福利之多之雜之奇,只能用令人瞠目結舌來形容。譬如說,希臘公務員的未婚或離婚女兒,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後繼續領取他們的退休金。此外,希臘公務員遲到會不會被罰款並不清楚,但是準時上班是可以領取獎金的。

當希臘公務員,真是太幸福了!可是,這樣的幸福不是沒有代價的,就是會拖垮國家的經濟。

強大的工會是希臘面對的另一大問題。工會的宗旨原本是代表工人向資本家或政府爭取利益,但也可能走向極端,變成勒索雇主的利器。希臘的工會就是如此。數十年來,希臘政府一直想要賣掉負債累累的國營奧林匹克航空公司,卻遭到工會的阻攔。後來終于脫售成功,但條件卻是提供高額賠償金和重新雇用4600多名職員。

除非希臘人民徹底改變態度,否則希臘政府大刀闊斧展開改革,勢必得罪其離譜社會福利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如龐大的公務員隊伍。這也就是希臘政府遲遲不能下定決心的原因,因為這樣做絕對有可能使執政黨在下次大選中慘敗。另一方面,德國等歐元區富國也因為顧忌國民的反對,而在拯救希臘的行動上猶豫不決。例如,德國阿倫施巴赫研究中心的調查就顯示,三分之二的德國人反對政府出手拯救希臘。

如今是形勢已經嚴峻到舍救援希臘別無它途,因此默克爾政府即使明知國民反對,也只能出手相助。可是,如果再過幾年,希臘的債務問題沒有明顯的好轉,德國很可能就會出現政黨輪替了。總之,希臘債務危機究竟會對歐盟、歐元區乃至全世界產生什麼樣的“蝴蝶效應”,尚待觀察。

盡管在區內經濟大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推動下,歐元區財長2日決定啟動一套總額達1100億歐元的救助機制,以幫助希臘渡過債務難關;但這個總人口1100多萬的小型經濟體的未來命運,顯然並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哺育了西方文明的希臘,落到今天這般田地,既是本身不進則退的產物,更是被西方經濟學家們譽為人類迄今為止最好制度的市場經濟在21世紀異化的犧牲品。

歷史多次證明︰徹底的資本主義是無恥的。今天,當歐洲人譴責標準普爾在這場主權債務危機中扮演著落井下石的不光彩角色時,是否理解,這就是標準普爾作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理性行為”。因為站在市場主體的行為分析,標準普爾並沒有錯。那麼究竟是誰錯了呢?錯就錯在資本主義不可以太徹底。應當承認,發端于歐洲、興盛于美國乃至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金融化,大大改變了人類經濟生態,也創造了史無前例的金融財富。不過,有責任感的西方學者阿爾貝爾早就一針見血地指出︰“資本主義越是成為短期財富的創造者,就越會成為長期社會價值的破壞者”。回顧三十年來美歐經濟演化史,我們發現︰在以美元為中心的支付體系和無休止的金融創新的支撐下,極度繁榮的金融業在締造了令人瞠目結舌的財富繁殖速度的同時,也把本應是經濟發展最扎實根基的實體經濟擠到了一邊。以至于從華爾街到倫敦金融城的金融寡頭們再到美歐各國政府的經濟高官認為︰僅僅依靠金融資本,就足以引領經濟發展。

筆者曾在一年多前說過,由次貸危機演變的金融風暴,盡管讓美國付出了金融信譽受損和經濟重創的代價,卻“成功”地打壓了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歐亞經濟大國;對免疫力較低的中小經濟體來說,更是一場“達爾文主義”式的洗劫。表面看來,這場金融海嘯一度猛擊美國的腰部,但山姆大叔有足夠的經驗與實力來應對,而且歷次金融危機之後,美國不僅沒有走向衰落,反而變得更加強大與可怕。而對廣大中小經濟體來說,迎面而來的卻可能是滅頂之災。這不,當年,美國參眾兩院在政府的“軟硬兼施”下通過救市計劃之後,美國政府的操盤手們反而暫停了救市手術,救市方案批準的國債額度遲遲沒有啟動,監管部門甚至在市場處于極度恐慌的情況下還敢解除放空禁令,導致2008年10月9日股指進一步雪崩,全球股票和期貨價格隨美國市場的波動而出現巨幅振蕩,美國以外的市場對經濟衰退甚至崩潰的恐懼進一步放大。其結果,近年來表現強勁的歐元成了首要洗劫對象,歐元牛市急轉為大崩盤。如果說,經濟基礎雄厚、抗擊打能力較強的德法等國還可以抵御危機沖擊,但歐元區的中小經濟體就難有好運了。也許,人口不到30萬的冰島是否重拾捕魚之路並不重要。但當希臘瀕臨破產,葡萄牙和西班牙有可能步其後塵時,曾經雄心勃勃的歐元區首腦們恐怕再難鎮定了。

不錯,把歐洲經濟的安危系于區內合力拯救,既是歷史賦予歐洲人的機遇,也是歷史對歐洲大國行動能力的考驗,而更有可能是一場危險的賭博。希臘也許可以暫免成為“歐洲的雷曼兄弟”,但若這場主權債務危機將西班牙等中等經濟體拖下水,則由金融瘟疫變異而成的債務瘟疫不僅將吞噬全球經濟復甦成果,更有可能在今秋演化成恐慌性的“達爾文主義”式洗劫。

本來,差不多已找到歷史發展方向的歐洲,近年來在政經一體化的道路上走得還算順,歐盟東擴步伐不斷加大,歐元區協調行動能力也在逐步加強。但近年來浪漫情懷多于現實思考的歐洲大陸國家似乎忘了,在國家尚未消亡,貨幣獨立性依然是主權國家重要表征的今天,歐洲致力于經濟一體化面臨諸多約束瓶頸。歐元問世誠然大大推動了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亦節約了不少交易成本,但歐元始終缺乏一體化的政治支撐與普遍一致的民意支持。例如,在此次援助希臘方案中承擔224億歐元援助金額、也是整個歐元區行動能力最強的德國,就面臨國內高達56%的民意反對。當然,已被套上歐元緊箍的德、法等國絕不會輕易拋棄希臘這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伙伴。巴羅佐一再為歐元區經濟打氣,稱希臘債務危機不會“擴散”至歐洲其他國家。但誰又能阻止主權債務危機進一步發酵?誰又敢保證歐元區下一步不會有爆炸性的事件發生?倘若失業率超過20%、債務評級隨時可能“決堤”、且GDP高達1萬億歐元的西班牙不幸成為“第二個希臘”,再加上葡萄牙的可能“遇難”,那對法、德等歐洲大國來說不啻于大面積山洪暴發。屆時,身心疲憊的歐元區首腦們面臨的不僅是如何“補牆”,更面臨如何阻止恐慌情緒的大面積蔓延。而從兩年前的危機暴發過程來看,作為全球金融主導國的美國尚且不能阻止恐慌蔓延,何況金融能力明顯低一個層次的歐洲?

面對這場可能失控的全球主權債務危機,各國以及國際經濟組織唯有及早行動起來,盡快拿出前瞻性的應對預案。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Cosmic Explosion Could Be Black Hole Swallowing Neutron Star


FEATURE
Cosmic Explosion Could Be Black Hole Swallowing Neutron Star

Aug, 2011

Scientists using NASA's Swift satellite have found evidence of a black hole swallowing a neutron star. The discovery is reported in the December 15 issue of Nature.

Still from animation showing a black hole eating a neutron star.
Image to right: Cosmic Explosion Could Be Black Hole Swallowing Neutron Star Animation -- Scientists using the NASA Swift satellite have found evidence of a black hole swallowing a neutron star. The black hole may have first stretched the dense neutron star into a crescent and broken off crumbs in the process. The black hole could have then swallowed the star largely in one gulp, feeding on the crumbs in the minutes and hours that followed. Such a black hole would grow more massive, like a python that downs a wild boar. Click on image to view animation (4.1 Mb mpg -- no audio) Credit: NASA/Dana Berry, Skyworks Digital

This rare event, seen on July 24, created a gamma-ray burst that lasted only for a few milliseconds. However, observations of the lingering afterglow provided evidence of what could have been the demise of a neutron star orbiting a black hole.

The black hole may have first stretched the dense neutron star into a crescent and broke off pieces in the process. The black hole could have then swallowed the star largely in one gulp, feeding on the broken off pieces in the minutes and hours that followed. Such a black hole would grow more massive.

"For billions of years this black hole and neutron star orbited each other in a gravitational tug-of-war," said Dr. Scott Barthelmy of 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in Greenbelt, Md., lead author on one of three Nature articles on this subject. "The neutron star lost."

In recent months, the Swift team has reported that "short" gamma-ray bursts arise from a merger either between two neutron stars or a neutron star and black hole. The specific scenario was not clear. Although not definitive, this latest analysis of the July burst is the best evidence of a black hole - neutron star merger, said Barthelmy.

A neutron star is the core remains of an exploded star once about 10 to 25 times more massive than our sun. It contains about a sun's worth of mass crammed into a sphere only about 12 miles across. A black hole is the core remains of an even larger exploded star, over 25 times the mass of the sun.

Still from animation showing Swift in space.
Image to left: Swift Spacecraft Animation -- Swift, launched in November 2004, is a NASA mission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Italian Space Agency and the Particle Physics and Astronomy Research Council, United Kingdom; and is managed by NASA Goddard. Penn State controls science and flight operations from the Mission Operations Center in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Click on image to view animation. (800 Kb mpg -- no audio) Credit: NASA

The July burst, called GRB 050724, was one of the most thoroughly observed short gamma-ray bursts to date. Swift, NASA's Chandra telescope and the Keck Observatory in Hawaii, along with other observatories, captured the burst afterglow in detail. The combined data enabled scientists to speculate on the nature of the merging objects.

If GRB 050724 were a neutron star merger, according to current models, there would not be many pieces falling into a black hole later. The two objects would smash, instantly form a black hole, and after a modest afterglow no more light would be seen. Similarly, two black holes would smash and release very little residual light. But GRB 050724 had a long, flaring afterglow.

Prof. Peter Meszaros of Penn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 Pa., and Dr. Bing Zhang of the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co-authors on the Barthelmy Nature article, theorize that smaller flares of X-ray light and optical light, detected in the first tens of seconds after GRB 050724, could have resulted from pieces of the neutron star falling into the black hole. Flares occurring later might be from magnetized pieces of gas, which would behave differently. Supporting this merger scenario is the fact that the GRB 050724 burst took place in the outskirts of an old, elliptical galaxy filled with neutron stars and black holes.

"There's only one thing I know of that could rip apart a neutron star with bits flying out, and that's a black hole. Now we have the first evidence that this might actually be occurring," said Meszaros.

Numerical simulations by Drs. Melvyn Davies and Andrew King and others at Leicester University, England, have provided evidence for such a disruption of a neutron star by a black hole, including the late infall of pieces of matter. Other simulations elsewhere indicate conversely that neutron star mergers would leave no flaring afterglow.

Drs. Nial Tanvir of the 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in Hatfield, England, and Edo Berger of the Carnegie Observatories in Pasadena, Calif., are lead authors on the two accompanying Nature articles, which describe follow-up observations after Swift's detection of GRB 050724.

Swift, launched in November 2004, is a NASA mission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Italian Space Agency and the Particle Physics and Astronomy Research Council, United Kingdom, and is managed by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Penn State University personnel control science and flight operations from the Mission Operations Center.


Dewayne Washington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聽聲音 ─ Anne Murray『You Needed Me』

You Needed Me~Anne Murray

I cried a tear, you wiped it dry
I was confused, you cleared my mind
I sold my soul, you bought it back for me
And held me up and gave me dignity
Somehow you needed me

我哭泣,你為我拭去淚水;
我困惑,你幫我理清思緒;
我出賣自己的靈魂,你將我贖救;
你支持著給我自尊,然而你需要我。

You gave me strength to stand alone again
To face the world out on my own again
You put me high upon a pedestal
So high that I could almost see eternity
You needed me, you needed me

你給我力量再一次自立;
面對這世界獨自啟程;
你將我置身高臺
以至我幾乎看到了永恆;
你需要我,你需要我。

And I can't believe it's you
I can't believe it's true
I needed you and you were there
And I'll never leave, why should I leave?
I'd be a fool 'cause I finally found someone who really cares

我不能相信那就是你,
我無法相信那就是真。
我需要你,你就在那兒,
我不會離開,為什麼要離開?
我不聰明,因為我終於找到了我最在乎的人。

You held my hand when it was cold
When I was lost you took me home
You gave me hope when I was at the end
And turned my lies back into truth again
You even called me "friend"

你緊握我的手,當它變得冰冷;
你送我回家,當我迷失了自己;
你給我希望,當我面對人生的終點;
你將我的謊言再次變成真實,
你仍將我作為朋友。

You gave me strength to stand alone again
To face the world out on my own again
You put me high upon a pedestal
So high that I could almost see eternity
You needed me, you needed me
You needed me, you needed me

你給我力量再一次自立;
面對這世界獨自啟程;
你將我置身高臺
以至我幾乎看到了永恆;
你需要我,你需要我。
你需要我,你需要我。

視聽網站:http://www.youtube.com/watch?v=mhZQaRdR5WA&feature=fvst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日本人怎樣看二戰?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加藤嘉一 【作者微博】

8月15日——“終戰紀念日”。這個日子對日本國民的意味特殊而復雜。中午,東京日本武道館,“全國戰死者追悼儀式”在炎熱中舉行,7200名二戰遺屬出席了儀式。天皇向310萬名“戰死者”表示哀悼,強調日本必須始終走和平道路。

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裕仁向全國廣播了接受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的《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

作為日本國民,我自然也為“戰死者”默哀了一分鐘。66年前,日本人從戰敗的廢墟中站起來,成為一個民主國家,制定了和平憲法,重建了國家社會。戰後,日本自衛隊沒有殺過一個人,沒有一個自衛隊員被殺。事實充分證明,日本戰後的發展路線是和平的。

此次,日本首相菅直人和執政黨閣僚都沒有參拜靖國神社,遵守了政治公約。至於52名在野黨等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當屬預料之內,情理之中。在信仰、言論自由且多元化的日本社會,讓國民在面對一場歷史事件時,採取統一的價值觀,永遠屬於不可能。何況,就執政黨和在野黨的政客們而言,歷史認識早就超越了個人信仰本身,而成為了奪取權力,迎合大眾的工具。從功利角度出發,把歷史認識和政治利益結合起來,掛鉤在一起,也是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政治家的普遍謀生法。

前一陣,橫濱市教育委員會為初中生採用了被部分中國媒體稱為“美化戰爭,陷入自我歷史觀的右翼教科書”。從2012年春季4月開始的4年內,橫濱市內149所市立初中學校均將使用育鵬社出版的歷史和公民科目教科書。這一消息不僅在中國國內,在日本國內也引起了大爭議。不少日本有識之士表示反對說,“使用此教科書對孩子們培養健康歷史觀不利”,支持方則主張說,“此教科書有利於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科書問題是造成日中之間隔閡的老問題。教科書和普通書籍不一樣,普通圖書,由於出版自由,出版商出什麽都可以。在日本有很多類似於“我們要打敗中國”這樣的書,就像中國網絡上憤青之間也會流傳“中國打敗美國”的書籍一樣,可以自由出版。

我閱讀過飽受爭議的“右翼教科書”。其內容確實有“美化戰爭”的味道。這本教科書對於日本侵略亞洲國家的那段歷史寫得相對少一些,模糊一些。裡面說,作為東方國家,在日俄戰爭中第一次打敗西方強國的日本試圖解放亞洲。這本教科書也提到日本走向擴張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盧溝橋事變起,那些對日本不利的負面因素或多或少被掩蓋了。

如果作為普通書籍,此類書的刺激性和煽動性應該說很低。在日本,“歪曲歷史的中國共產黨”;“對本國歷史一無所知的中國人”;“南京大屠殺存在嗎?”等挑釁性的書籍眾多。問題是,教科書需要通過文部科學省(等於中國教育部)審批的。所有學校都有權利自主選擇教科書,而2005年4月,由“新日本歷史教科書編撰會”支持的扶桑社出版了《新歷史教科書》,成為了在中國國內引起“反日游行“的重大起因。

由扶桑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之採用率不到0.1%。從這一數字能夠發現,日本的教育機構、學校以及老師們還是有良知的,尤其在歷史、語文、道德等對孩子人格影響重大的科目上,盡可能避免煽動性、情緒化的內容。當然,這絕不是採用率百分之多少的問題,把它審批通過本身損害國家形象,也給即將面向社會和未來的孩子們帶來不良影響。

我曾在初中、高中階段學習的教科書里有著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描寫,只是沒有像中國孩子閱讀的“抗日戰爭史”那麽突出。它寫著:“至於死亡人數多少,在兩國政府之間存在立場上的不同,有待進一步討論”,我的歷史老師也這麽告訴我們的。

有一點是難以避免,即每個歷史老師的價值觀五花八門,政府讓所有學校使用審查過的教科書是一回事,使用教科書的歷史教師怎麽講課,講得多深又是另一回事。因為,政府不可能統一所有歷史教師的教學方法。每一個老師都保持自己的風格和方式,教育才能豐富多彩。教育的核心目的絕不是簡單灌輸知識,而是以能吸引學生好奇心和註意力的方式去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否則歷史教育變成洗腦課了,陷入本末倒置的長期惡性循環。

日本的教育平臺可能與中國有些差異。日本有一些老師特別“右”,有些特別“左”。我曾參與組織東京大學和北京大學學生之間互訪交流的京論壇(Jing Forum)。我專門安排讓兩校的學生參觀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和日本一所著名高中,並對老師和高中生進行採訪。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採訪日本高中老師和學生的中國大學生很驚訝,對我說,“日本每個歷史老師的觀念都不一樣。有一個女生跟我分享感想:“在這所高中,所有老師用的教科書都是一樣的,但每一位老師之間的教學方法卻截然不同。有的老師很重視教科書的作用,有的不怎麽用,完全以講故事的方式與學生聊歷史,我覺得這個很有趣”。

每一個歷史老師對歷史的觀念、理解和立場不同,就跟中國的關系而言,有的老師熱愛中國古代史,在講解世界歷史的時候絕大多數時間都在講中國史。有的老師喜歡中國,他們對當年侵華戰爭的態度甚至比中國人還激進。當然也有‘偏右'、‘極右'的老師,他們承認日本侵略了中國,但講到侵略時卻把侵略行為模糊化。

冷靜下來思考,每一個人對任何一段歷史的看法和立場不同,天經地義。我們不是死板的機器,而是會思考的人類。不同的思考肯定產生不同的觀念和立場。

中國人和日本人之間在認識歷史問題上存在較大差距,這再正常不過。生長環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輿論處境不同。我不認為中國人要接受日本人的歷史觀,只是從相互理解,共同發展的角度,渴望中國人知道一點點日本人的歷史觀為什麽不簡單地符合中國人的標準和要求,日本人對二戰的認知為什麽如此復雜、微妙。

日本人對中國、美國、二戰、東京審判等認知錯綜復雜,至今為止沒有絲毫的定論。大家天天討論,“你不對,缺乏證據”;“你也不對,缺乏道德”;“你這個賣國賊,真丟臉”;“你這個缺乏國際視野的陳舊人物,滾出去”……,這種討論沒完沒了,至少在我生存的這個時代,應該不會結束,其實也不應該結束。歷史認識也需要實事求是,沒有一成不變的歷史認識。它是通過人類不斷的討論和探索,一步一步梳理、更新、深化的進程。這一面對歷史認識的基本立場應該成為全球公民的思想共識。

不言而喻,日本政府和老百姓普遍認為,日本投降是因為美國向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投了原子彈。對於日本人來說,兩顆原子彈足以使得國民認識到“我們是受害者”。這里我說的是老百姓、國民,他們絕大多數也是無辜的,是被動捲入戰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敗給美國,日本人的挫敗感以及“受害者”意識特別濃厚。

然而,大部分日本人不認為自己敗給了中國,更不認為敗給了中國共產黨。此時此刻,我正好在日本東京,路過了位於東京九段下的靖國神社。我在街上隨機跟中學生們聊天,問及如何看待二戰,他們表達得基本一致:“我們主動發動戰爭是事實,也侵略過中國,傷害過中國人,但在整個二戰格局上打敗日本的是美國,從而,我們成為戰敗國。我們並不是敗給了中國。”據我所知,這一觀念代表了大部分日本國民的“二戰觀”。其中一名似乎對歷史有濃厚興趣的男生跟我說,“對了,我想問一下,加藤哥,在日中戰爭上,始終與我們打仗的是不是國民黨啊,其實共產黨在前線沒打幾仗?”

“日本侵略中國”與“日本敗給中國”是兩個概念。中國人說“我們打敗了日本”的時候,世界戰爭的局勢已經發生深刻變化。日中戰爭不僅是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問題,也取決於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以及受此影響的兩國的綜合實力。

日本人的認識是:“中國是戰勝國之一,日本是戰敗國之一,但日本沒有直接敗給中國”。之所以迫不得已投降,是因為被美國投了原子彈。

中國人的立場不一樣:日本是侵略方,中國是被侵略方,中國為抗日戰爭付出了巨大犧牲。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壯大,在對國民黨“內戰”上占了優勢,最終奪取了國家政權。

日本人值得認真反思;我們為什麽總給中國人一種“不承認歷史”的錯覺?不可否定,對方國家政府的教育方式和媒體的宣傳方式始終在為執政黨的意識形態服務。以點蓋面,故意放大的政治宣傳比比皆是。但這也是對方國家政權維持其統治的需要,我們不可能,也沒有能力乾涉其內政。

既然歷史問題是日本在國際社會上健康生存下去的責任,日本人應該更謙卑地思考:在歷史認識這一點上,怎樣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目前日本政府的表態、媒體報道、教育方式、民間輿論等議題上存在著哪些問題和矛盾?

不要指望對方應該怎麽著,而必須從本國利益需求的角度出發,認真反思有什麽問題,能做什麽,該怎麽改。相對來說,這既是最有效的途徑,也是最公平的方式。

2011年8月16日 寫於東京靖國神社
***************************************
加藤嘉一,一個日本人,用中文為一個國際化的媒體寫專欄,試圖從“非中國人”的第三雙眼的獨特視角,解讀與中國息息相關的事件、現象和問題。 作者加藤嘉一,1984年生於日本伊豆,2003年4月“非典”高峰時來到中國。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畢業,2010年獲得碩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研究員。自從2005月4月親歷“反日游行”開始,在海內外媒體發表言論。

日本首相菅直人宣布辞职

今年事兒真多...

-by Eve

來源:《金融时报》2011年08月26日

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 Kan)宣布辞去执政党民主党(DPJ)党魁职务,为下周选举产生新的政府首脑扫清道路。

日本民主党计划在下周一举行党魁竞选,日本六年来的第六位首相预计将在第二天由议会选出。

近3个月前,菅直人首度表示他将辞职,为更加年轻的领导人让路。

这一承诺使这位不受欢迎的首相度过了6月的一次不信任投票,让他的首相任期延长了近3个月。

日本民主党党魁竞选将针对多个问题展开辩论,包括如何为日本遭地震毁坏的东北沿海重建筹资、福岛事故之后是否重新启动核电站以及长期能源政策。

但获胜者也将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经济连续第3个季度出现收缩,在4月至6月的3个月里,按年率计,日本GDP下降了1.3%。经济学家担心,灾后重建的提振作用将会受到海外需求疲软的影响,全球经济下滑是海外需求疲软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日元升值——8月初日元兑美元汇率创下二战后新高。

多达7名民主党(DPJ)议员已经表示有计划参与角逐,或正在考虑参选,因此通过两轮投票才能产生赢家的可能性很高。

候选人包括前外务大臣前原诚司(Seiji Maehara)、财务大臣野田佳彦(Yoshihiko Noda)、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Banri Kaieda)和农林水产大臣鹿野道彦(Michihiko Kano)。

在菅直人2010年6月就任首相后不久,日本民主党便在上议院选举中遭遇惨败,导致议会分裂,从而对政府推动立法构成了阻碍。

鉴于新任首相很可能也会面临菅直人任内遭遇的议会僵局,一些首相候选人呼吁与在野党自民党(LDP)建立“大联合政府”(Grand Coalition)。

译者/何黎
********************************************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Naoto Kan, announced his resignation as leader of the ruling Democratic Party, paving the way for the election of a new head of state next week.

The DPJ is scheduled to hold a leadership contest on Monday and Japan’s sixth prime minister in six years is expected to be chosen by the Diet the following day.

Mr Kan’s resignation comes almost three months after he first indicated he would step down to make room for a younger leader.

That pledge enabled the unpopular prime minister to survive a vote of no-confidence in June, and extend his premiership for nearly three months.

The DPJ leadership race will be fought over a broad range of issues, including how to finance the reconstruction of Japan’s earthquake-devastated northeastern coast, whether to re-start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the wake of the Fukushima accident and longer-term energy policy.

But the victor will also be faced by an economy that contracted for a third consecutive quarter in the three months to June with gross domestic product falling 1.3 per cent on an annualised basis. Economists are concerned that a pick-up from reconstruction activity could be dented by weak overseas demand partly due to a global slowdown but also due to the strength of the yen which earlier in August reached a new post-war high against the US dollar.

As many as seven DPJ MPs have said they plan to or are considering running in the race, making it highly likely that a winner will emerge only after two rounds of voting.

The candidates include Seiji Maehara, former foreign minister, Yoshihiko Noda, finance minister, Banri Kaieda, economy and trade minister and Michihiko Kano, agriculture minister.

The DPJ suffered a humiliating defeat in Upper House elections soon after Mr Kan took over as prime minister in June 2010, resulting in a divided parliament that stymied efforts by the administration to pass legislation.

Given that the new prime minister is likely to face the same parliamentary impasse that plagued Mr Kan’s premiership, some candidates have called for a “Grand Coalition” with the opposition Liberal Democrats.



Steve Jobs's Best Quotes: On Technology

2011.08.25《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teve Jobs has stepped down as CEO of Apple, the company he founded and turned into the largest technology company in the world. Although his tenure as CEO will be remembered for ushering in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way people interact with technology, he has also been known for his salesmanship, his ability to turn a phrase and a knack for taking complicated ideas and making them easy to understand. Below, a compendium of some of the best Steve Jobs quotes.

On Technology

'It takes these very simple-minded instructions─'Go fetch a number, add it to this number, put the result there, perceive if it's greater than this other number' but executes them at a rate of, let's say, 1,000,000 per second. At 1,000,000 per second, the results appear to be magic.' [Playboy, Feb. 1, 1985]

****

'The problem is I'm older now, I'm 40 years old, and this stuff doesn't change the world. It really doesn't. 'I'm sorry, it's true. Having children really changes your view on these things. We're born, we live for a brief instant, and we die. It's been happening for a long time.

****

Technology is not changing it much ─ if at all. 'These technologies can make life easier, can let us touch people we might not otherwise. You may have a child with a birth defect and be able to get in touch with other parents and support groups, get medical information, the latest experimental drugs. These things can profoundly influence life. I'm not downplaying that.

But it's a disservice to constantly put things in this radical new light ─ that it's going to change everything. Things don't have to change the world to be important.' [Wired, February 1996]

****

'I think it's brought the world a lot closer together,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that. There are downsides to everything; there ar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to everything. The most corrosive piece of technology that I've ever seen is called television ─ but then, again, television, at its best, is magnificent.' [Rolling Stone, Dec. 3, 2003]

Jennifer Valentino-DeVries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全球化的真相

來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011年 08月 23日
作者:CHARLES C. MANN

在马尼拉湾的热带港湾,两伙人正在小心翼翼地接洽,他们目光冷峻,手把着武器。这些人都是常年在世界各处游走的商人,他们来自相隔万里的地球两端:西班牙和中国。

西班牙商人手中有大量由印第安和非洲裔奴隶在美洲开采的白银;那些中国人则带来了上好的丝绸和瓷器,其精良的制作工艺在欧洲闻所未闻。这笔在马尼拉进行的丝绸换白银的交易发生在1571年的夏天,此后它还将继续下去,并延续近250年之久。这一交易为如今被我们称作“全球化”的进程拉开了序幕。欧亚美三大洲第一次被一根经济纽带系在了一起。

这些丝绸在西班牙引起了轰动,就像白银在中国的礼遇一样。而迎接各自商船返航的人们并不清楚这些商船真正带来的是什么。如今我们在谈论全球化问题时,通常只探讨其经济内涵,但实际上,这也是个生物学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早期跨洋商船上所承载的最重要的货物不是丝绸或者白银,而是那些不受人类控制的动物植物,其中有不少是些无心的“偷渡客”。纵观历史,全球化过程中的生物变迁对世界人类和国家命运的影响可能是更为深远的。

大约两亿五千万年前,地球只有一块大陆,名曰泛大陆。地质运动使得这块大陆被割裂,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从此永远分开。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块大陆上分别衍生出了全然不同的动植物体系。

在哥伦布(Columbus)横跨大西洋之前,只有极少数具备冒险精神的大陆生物曾飞跃海洋,在地球的另一端构建家园,其中绝大多是昆虫和鸟类。除此之外,地球基本上被割裂为各自独立的生态领域。哥伦布的一个卓著贡献就在于──按照历史学家克洛斯比(Alfred W. Crosby)的说法──将泛大陆的裂缝重新缝合起来了。

1492年之后,随着欧洲商船将成千上万的物种带到大洋彼岸安家落户,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交错融合。要感谢这种被克洛斯比称作“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的现象,我们如今才能在意大利看到西红柿、在佛罗里达品到橙子、在瑞士吃到巧克力、在泰国尝到红辣椒。

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哥伦布远航引发的生态变迁是奠定当代世界格局的若干重大因素中的一个。欧洲为何能够崛起?昔日国力最为富足、社会最为文明的中国为何败落?传统奴隶制度为何在美洲大行其道?工业革命为何发源于英国?上述问题的答案都与“哥伦布大交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哪儿说起呢?先说说蠕虫吧。确切地说就是蚯蚓──特别是黑蚯蚓和红蚯蚓──在1492年之前,这种生物在北美大陆根本不存在。

在跨过太平洋开始进行丝绸白银贸易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们都在穿越大西洋寻找稀有金属。最终他们从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和墨西哥运走了大量黄金和白银,大大增加了欧洲的货币供应。在这些返乡船只上还有其他一些同样重要的物品:一种来自亚马逊河流域的植物,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烟草。

令人兴奋、使人上瘾的烟草,引爆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消费时尚。在1607年英国于弗吉尼亚建立其第一块殖民地之前,伦敦已经有了七千多家“烟馆”。这些烟馆类似于咖啡馆,为这座城市中队伍日益壮大的瘾君子们提供购买和吸食烟草的场所。为满足需求,英国的商船停靠在弗吉尼亚码头,装上成桶卷好的烟叶。这些大桶一般有4英尺高、2英尺半粗,每个桶至少有半吨重。为平衡重量,船员们会将砂石泥土等压舱物清出。他们用弗吉尼亚的烟草换掉了英国的泥土。

这些泥土中很可能就藏着黑蚯蚓和红蚯蚓。几乎可以确定的是,那些殖民者们带进来的植物的根系中也有。在欧洲人到来之前,美国的中西部的北部区域、新英格兰和加拿大全境都没有蚯蚓。早在上个冰川期,蚯蚓就在这里绝迹了。

在没有蚯蚓的林地,叶子会堆积在地表,乔木和灌木依靠这些落叶提供营养。蚯蚓出现后,很快就将那些落叶清理干净,并将营养以排泄物的形式深藏到地下。彷佛一夜之间,植物们发现无法自己获取营养了,它们原本相安无事的浅层根系似乎长错了地方。野生撒尔沙、野生燕麦、黄精以及大量林下叶层植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宾夕法尼亚莎草这样的草类物种。糖枫几乎不再生长,口木的幼苗则开始茁壮成长。

现如今,蚯蚓随着农民、花农和垂钓者们四处旅行安家。这些兢兢业业的地下工程师们正重新耕耘着明尼苏达、艾伯塔和安大略湖区的广袤土地。生态学家眼中这场庞大、毫无计划并将历经多个世纪的实验还在继续着,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哥伦布航海之前,引发疟疾的寄生虫在欧亚大陆和非洲相当猖獗,但在美洲却不见踪迹。可能早在哥伦布第二次远航时,疟疾便随着船员的身体来到了大洋的这一端。疟疾常见的并发症──黄热病──很快也跟随而至。

十七世纪前,在从美国华盛顿特区到巴西、厄瓜多尔这一带的沿海地区,疟疾和黄热病肆虐,使得这里成为欧洲移民的危险禁区。许多欧洲移民到达这些地方仅数月就一命呜呼了。而对于这些疾病,大多数西非人体内存在先天或后天获得的免疫力。

起初,美国大农场主们喜欢从欧洲输入劳力,因为欧洲劳工和他们说同样的语言,还了解欧洲的农耕方法。而且,从欧洲雇佣劳工比从非洲买奴隶要便宜。不过欧洲人身体远没有非洲人强健,因此雇欧洲劳工这笔投资的风险要高一些。历史学家柯廷(Philip Curtin)算过一笔账,仅从经济学角度讲,哥伦布大交换带来的疾病使得非洲奴隶的价值高达欧洲劳工的三倍。

哥伦布大交换导致传统奴隶制度在美洲盛行?这样说有些欠妥。人性本善,且人们在做出决定时会权衡很多因素。不过,只要了解市场的运行方式,就不难理解奴隶制度在经济上的优越性是如何在美国农场主们做出选择时发挥作用的。

哥伦布大交换在催生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则更为直接。1698年,野心勃勃的商人佩特森(William Paterson)成功说服富足的苏格兰人拿出半数资产用来在巴拿马建立殖民地,希望借此控制这个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往来贸易的咽喉要道。按照历史学家麦克尼尔(J.R. McNeill)在其著作《蚊子帝国》(Mosquito Empires)中的描述,疟疾和黄热病很快夺去了2,500名殖民者中近九成人的性命。这场灾难导致苏格兰的财务状况江河日下。

在那时,英格兰和苏格兰虽然共戴一君,但各自仍是独立的王国。此前数十年间,较为强大的英格兰一直在竭力促成两国的合并。出于对经济主导权旁落英格兰的担心,苏格兰一直在顽强抵抗。但如今英格兰承诺一旦两国合并,他们可以对苏格兰投资者们在巴拿马投资中的损失做出补偿。正如麦克尼尔所述,“由此,在巴拿马热病的协助下,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诞生了。”

即便如此,苏格兰人恐怕也不会对哥伦布大交换带来的所有后果充满怨言。苏格兰并入英国时,当地居民的日常口粮是一种来自南美的植物块茎,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马铃薯。

同谷类相比,块茎产量会更高。如果小麦或者稻子的穗子长得很大,植株就会倒伏死掉。而块茎生长在地下,不存在这类问题。与种小麦或大麦所收获的粮食相比,十八世纪农民种植马铃薯的收成能多出三倍左右。

那时,饥饿对欧洲人而言并不陌生。据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称,法国在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间曾发生过40次全国性的大饥荒,相当于每十年就发生不止一次。英格兰则更为频繁。在欧洲这片土地上根本无法实现自给自足。

马铃薯的存在让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从爱尔兰到乌克兰之间横跨2000英里的区域──的人解决了吃饱肚子的问题。(另一种来自美洲的作物玉米则在意大利和罗马尼亚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其结果便是政治稳定、收入增加、人口繁盛。来自秘鲁的马铃薯成了欧洲崛起的动力。

红薯在中国也担任了一个类似的角色。在十六世纪九十年代,借助跨越太平洋的白银贸易,红薯连同玉米一道从南美进入中国。这之后,中国的农民们便能够对山上不生稻米的荒地进行耕作了。在新作物的滋养下,大清王朝日益繁盛起来。但这场盛宴很快就变了味道。

由于中国农民之前从未耕耘过山上干旱的土地,他们犯下了初学者的错误。耕地侵蚀了土壤,导致洪水泛滥,民情涌动,政权动荡。那些为欧洲强盛立下汗马功劳的新作物成了撼动中国统治者江山的重要因素。

哥伦布大交换还让另外一些人付出了代价。哈佛大学昆虫学者威尔逊(Edward O. Wilson)指出,1516年当西班牙殖民者将非洲的大蕉引入伊斯帕尼奥拉岛时,他们还带去一些大蕉的寄生虫:介壳虫。这类寄生虫从大蕉根部吸食汁液。

威尔逊称,介壳虫在伊斯帕尼奥拉岛没有天敌,于是其数量一定会激增,这种现象被称作“生态释放”。介壳虫的出现应该会让当地一种名为热带火蚁的虫子颇为高兴。热带火蚁喜欢吃介壳虫甜滋滋的排泄物。因此介壳虫的泛滥很可能会导致火蚁数量的激增。

以上仅是根据事实所做的推断。但在1518年和1519年间发生的事情证明这不只是推断。根据一位见证了当年情形的牧师描述,在伊斯帕尼奥拉岛,西班牙人的家里和种植园内都被“无数只蚂蚁”侵入,这些蚂蚁的叮咬“比那些能蜇伤人的黄蜂还要疼”。不堪其扰的西班牙人不得不离开圣多明各,将他们的家拱手让给这些小虫子。这是当代史上的第一次生态灾难。

两个世纪后,一次更为严重的生态灾难卷土而来。当时欧洲的船只不慎将一种源自秘鲁、会导致马铃薯晚疫病的细菌带了进来。这种病菌最初于1845年6月在佛兰德斯出现,8月份被风吹到了巴黎周边的马铃薯种植园。几周后,荷兰、德国、丹麦和英格兰的田地均未能幸免。到9月13日,爱尔兰的马铃薯也染上了晚疫病。

爱尔兰比其他任何西方国家都更加依赖马铃薯。不到两年的时间,一百多万人死亡,数百万人逃离家园。爱尔兰从此一蹶不振。直到今天,爱尔兰的不幸仍昭然在目──它是欧洲、乃至全世界唯一一个在同样疆域内的人口数量要少于150年前的国家。

哥伦布大交换现今仍在继续着。原产自巴西的帕拉胶树如今占据着东南亚的大片土地。这种树上产的橡胶作为生产轮胎、皮带、密封圈和垫片的原料,成了维系工业文明的无名英雄。(迄今为止,同等质量的人工合成橡胶仍无法投入批量生产。)

橡胶树能在亚洲安家落户,要归功于一个名叫维克汉姆(Henry Wickham)的英国人。维克汉姆于1876年将七万颗橡胶树种子从巴西偷运到位于伦敦的英国皇家植物园(Kew Gardens)。如今在其亚马逊河流域的家乡,橡胶树的种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当地一种名叫南美叶疫病的强大病菌已将那里的橡胶树消灭殆尽。就像当年马铃薯晚疫病菌度过大西洋那样,南美叶疫病早晚有一天也会穿越太平洋给彼岸的橡胶树带来可以预见的巨大灾难。

生物物种总会借助偶然事件或是有利的环境条件到处游走。而哥伦布大交换就像一张生物互联网,将自然界的每个部分联系起来,并以惊人的速度对其进行着改造。改造的结果可能更好,也可能更糟。

就像全球化进程本身那样,其带来的生物变迁结果也很难预料。就在巴西的橡胶树种植园占据了东南亚热带森林之际,一种原产自中国的豆类植物──大豆──正在亚马逊河南部近八万平方英里的广袤土地上生根发芽,其种植面积几乎相当于整个英国的大小。在巴西干旱的东北地区,种着逾1.5万平方英里的澳大利亚桉树。而另一方面,如今澳大利亚的开拓者们正试图将一种巴西的棕榈树──阿萨伊树──引入当地,这种树的果实一直被社会名流们奉为超级健康食品。

所有这些变化都将产生积极的经济效果──比如大豆出口正帮助巴西成为农业大国,改变着该国边远地区无数贫苦农家的命运。不过如今还在进行中的哥伦布大交换所带来的负面结果也很触目惊心。美国的森林正被大量外来虫害和疫病侵毁:比如橡树突死病,其致病菌很可能来自中国南部,和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同属;花曲柳窄吉丁虫害,这种虫子可能是藏在船只集装架里从中国北部来到美国的;还有白松疱锈病,这种病来自西伯利亚,于1920年在美国西北部的太平洋西北地区首次被发现。

枯树遍布的森林很容易招致毁灭性的森林大火,而这往往是巨变的诱因。新的物种会迅速取代那些在大火中消失的旧物种,物种更替则将带来无法预先获知的后果。我们只有耐心等待才能知道,我们的后代未来将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

如今的我们新闻版面被债务危机、最新电脑应用软件以及中东动荡之类的消息占据。但数百年后,历史学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看法,可能正如我们开始看待当代西方世界的崛起那样:不过是哥伦布大交换这本热闹大书所展开的又一页新篇章。

(本文作者曼恩是新书《1493年:发现哥伦布新世界》(1493: 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Created)的作者。)
******************************************************
In the great tropical harbor of Manila Bay, two groups of men warily approach each other, their hands poised above their weapons. Cold-eyed, globe-trotting traders, they are from opposite ends of the earth: Spain and China.

The Spaniards have a big cache of silver, mined in the Americas by Indian and African slaves; the Chinese bring a selection of fine silk and porcelain, materials created by advanced processes unknown in Europe. It is the summer of 1571, and this swap of silk for silver─the beginning of an exchange in Manila that would last for almost 250 years─marks the opening salvo in what we now call globalizati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Europe, Asia and the Americas were bound together in a single economic network.

The silk would cause a sensation in Spain, as the silver would in China. But the crowds that greeted the returning ships had no idea what they were truly carrying. We usually describe globalization in purely economic terms, but it is also a biological phenomenon. Researchers increasingly think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cargo on these early transoceanic voyages was not silk and silver but an unruly menagerie of plants and animals, many of them accidental stowaways. In the sweep of history, it is this biological side of globalization that may well have the greater impact on the fate of the world's people and nations.

Some 250 million years ago, the Earth contained a single landmass known as Pangaea. Geological forces broke up this vast expanse, forever splitting Eurasia and the Americas. Over time the two halves of Pangaea developed wildly different suit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Before Columbus sailed the Atlantic, only a few venturesome land creatures, mostly insects and birds, had crossed the oceans and established themselves. Otherwise, the world was sliced into separate ecological domains. Columbus's signal accomplishment was, in the phrase of the historian Alfred W. Crosby, to reknit the seams of Pangaea.

After 1492, the world's ecosystems collided and mixed as European vessels carried thousands of species to new homes across the oceans. The Columbian Exchange, as Mr. Crosby called it, is why we came to have tomatoes in Italy, oranges in Florida, chocolate in Switzerland and chili peppers in Thailand.

A growing number of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set off by Columbus's voyages was one of the establishing events of the modern world. Why did Europe rise to predominance? Why did China, once the richest, most advanced society on earth, fall to its knees? Why did chattel slavery take hold in the Americas? Why was it the United Kingdom that launche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ll of these questions are tied in crucial ways to the Columbian Exchange.

Where to start? Perhaps with the worms. Earthworms, to be precise─especially the common nightcrawler and the red marsh worm, creatures that did not exist in North America before 1492.

Well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silk-and-silver trade across the Pacific, Spanish and Portuguese conquistadors were sailing the Atlantic in search of precious metals. Ultimately, they exported huge supplies of gold and silver from Bolivia, Brazil, Colombia and Mexico, vastly increasing Europe's money supply. But those homebound ships contained something else of equal importance: the Amazonian plant known today as tobacco.

Intoxicating and addictive, tobacco became the subject of the first truly global commodity craze. By 1607, when England founded its first colony in Virginia, London already had more than 7,000 tobacco 'houses'─cafe-like places where the city's growing throng of nicotine junkies could buy and smoke tobacco. To feed the demand, English ships tied up to Virginia docks and took in barrels of rolled-up tobacco leaves. Typically 4 feet tall and 2½ feet across, each barrel weighed half a ton or more. Sailors balanced out the weight by leaving behind their ships' ballast: stones, gravel and soil. They swapped English dirt for Virginia tobacco.

That dirt very likely contained the common nightcrawler and the red marsh worm. So, almost certainly, did the rootballs of plants that the colonists imported. Before Europeans arrived, the upper Midwest, New England and all of Canada had no earthworms─they had been wiped out in the last Ice Age.

In worm-free woodlands, leaves pile up in drifts on the forest floor. Trees and shrubs in wormless places depend on litter for food. When earthworms arrive, they quickly consume the leaf litter, packing the nutrients deep in the soil in the form of castings (worm excrement). Suddenly, the plants can no longer feed themselves; their fine, surface-level root systems are in the wrong place. Wild sarsaparilla, wild oats, Solomon's seal and a host of understory plants die off; grass-like species such as Pennsylvania sedge take over. Sugar maples almost stop growing, and ash seedlings start to thrive.

Spread today by farmers, gardeners and anglers, earthworms are obsessive underground engineers, and they are now remaking swathes of Minnesota, Alberta and Ontario. Nobody knows what will happen next in what ecologists see as a gigantic, unplanned, centuries-long experiment.

Before Columbus, the parasites that cause malaria were rampant in Eurasia and Africa but unknown in the Americas. Transported in the bodies of sailors, malaria may have crossed the ocean as early as Columbus's second voyage. Yellow fever, malaria's frequent companion, soon followed.

By the 17th century, the zone where these diseases held sway─coastal areas roughly from Washington, D.C., to the Brazil-Ecuador border─was dangerous territory for European migrants, many of whom died within months of arrival. By contrast, most West Africans had built-in defenses, acquired or genetic, against the diseases.

Initially, American planters preferred to pay to import European laborers─they spoke the same language and knew European farming methods. They also cost less than slaves bought from Africa, but they were far less hardy and thus a riskier investment. In purely economic terms, the historian Philip Curtin has calculated, the diseases of the Columbian Exchange made the enslaved worker 'preferable at anything up to three times the price of the European.'

Did the Columbian Exchange cause chattel slavery in the Americas? No. People are moral agents who weigh many considerations. But anyone who knows how markets work will understand the pull exerted by slavery's superior profitability.

Much more direct was the role of the Columbian Exchange in the creation of Great Britain. In 1698, a visionary huckster named William Paterson persuaded wealthy Scots to invest as much as half the nation's available capital in a scheme to colonize Panama, hoping to control the chokepoint for trade between the Pacific and the Atlantic. As the historian J.R. McNeill recounted in 'Mosquito Empires,' malaria and yellow fever quickly slew almost 90% of the 2,500 colonists. The debacle caused a financial meltdown.

At the time, England and Scotland shared a monarch but remained separate nations. England, the bigger partner, had been pushing a complete merger for decades. Scots had resisted, fearing a London-dominated economy, but now England promised to reimburse investors in the failed Panama project as part of a union agreement. As Mr. McNeill wrote, 'Thus Great Britain was born, with assistance from the fevers of Panama.'

But Scots could hardly complain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y the time they were absorbed into Britain, their daily bread, so to speak, was a South American tuber now familiar as the domestic potato.

Compared with grains, tubers are inherently more productive. If the head of a wheat or rice plant grows too big, the plant will fall over, killing it. There are no structural worries with tubers, which grow underground. Eighteenth-century farmers who planted potatoes reaped about four times as much dry food matter as they did from wheat or barley.

Hunger was then a familiar presence in Europe. France had 40 nationwide food calamities between 1500 and 1800, more than one every decade, according to the French historian Fernand Braudel. England had still more. The continent simply could not sustain itself.

The potato allowed most of Europe─a 2,000-mile band between Ireland and the Ukraine─to feed itself. (Corn, another American crop, played a similar role in Italy and Romania.) Political stability, higher incomes and a population boom were the result. Imported from Peru, the potato became the fuel for the rise of Europe.

The sweet potato played a similar role in China. Introduced (along with corn) from South America via the Pacific silver trade in the 1590s, it suddenly provided a way for Chinese farmers to cultivate upland areas that had been unusable for rice paddies. The nutritious new crop encouraged the fertility boom of the Qing dynasty, but the experiment soon went badly wrong.

Because Chinese farmers had never cultivated their dry uplands, they made beginners' mistakes. An increase in erosion led to extraordinary levels of flooding, which in turn fed popular unrest and destabilized the government. The new crops that had helped to strengthen Europe were a key factor in weakening China.

The Columbian Exchange carried other costs as well. When Spanish colonists in Hispaniola imported African plantains in 1516, the Harvard entomologist Edward O. Wilson has proposed, they also brought over some of the plant's parasites: scale insects, which suck the juices from banana roots.

In Hispaniola, Mr. Wilson argues, these insects had no natural enemies. Their numbers must have exploded─a phenomenon known as 'ecological release.' The spread of scale insects would have delighted one of the region's native species: the tropical fire ant, which is fond of dining on the sugary excrement of scale insects. A big increase in scale insects would have led to a big increase in fire ants.

This is only informed speculation. What happened in 1518 and 1519 is not. According to an account by a priest who witnessed those years, Spanish homes and plantations in Hispaniola were invaded by 'an infinite number of ants,' their stings causing 'greater pains than wasps that bite and hurt men.' Overwhelmed by the onslaught, Spaniards abandoned their homes to the insects, depopulating Santo Domingo. It was the first modern eco-catastrophe.

A second, much more consequential disaster occurred two centuries later, when European ships accidentally imported the fungus-like organism, native to Peru, that causes the potato disease known as late blight. First appearing in Flanders in June 1845, it was carried by winds to potato farms around Paris in August. Weeks later it wiped out fields in the Netherlands, Germany, Denmark and England. Blight appeared in Ireland on Sept. 13.

The Irish were more dependent on potatoes than any other Western nation. Within two years, more than a million died. Millions more fled. The nation never regained its footing. Today Ireland has the melancholy distinction of being the only nation in Europe, and perhaps the world, to have fewer people within the same boundaries than it did more than 150 years ago.

The Columbian Exchange continues to this day. The Pará rubber tree, originally from Brazil, now occupies huge swathes of southeast Asia, providing the latex necessary to make the tires, belts, O-rings and gaskets that invisibly maintai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Synthetic rubber of equal quality still cannot be practicably manufactured.)

Asian rubber plantations owe their existence to a British swashbuckler named Henry Wickham, who in 1876 smuggled 70,000 rubber seeds from Brazil to London's Kew Gardens. Rubber-tree plantations are next to impossible in the tree's Amazonian home, because they are wiped out by an aggressive native fungus, Microcyclus ulei. Much as the potato blight crossed the Atlantic, M. ulei will surely make its way across the Pacific one day, with consequences as disastrous as they are predictable.

Species have always moved around, taking advantage of happenstance or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But the Columbian Exchange, like a biological Internet, has put every part of the natural world in contact with every other, refashioning it, for better or worse, at a staggering rate.

The consequences are as hard to predict as those of globalization itself. Even as plantations of Brazilian rubber take over tropical forests in Southeast Asia, plantations of soybeans, a Chinese legume, are replacing almost 80,000 square miles of the southern Amazon, an area almost the size of Britain. In dry northeastern Brazil, Australian eucalyptus covers more than 15,000 square miles. Returning the favor, entrepreneurs in Australia are now attempting to establish plantations of açaí, a Brazilian palm tree whose fruit has been endorsed by celebrities as being super-healthful.

All of these developments will yield positive economic results─soy exports, for instance, are making Brazil into an agricultural powerhouse, lifting the fortunes of countless poor farmers in remote places. But the downside of the ongoing Columbian Exchange is equally stark. Forests in the U.S. are being devastated by a host of foreign pests, including sudden oak death, a cousin of potato blight that is probably from southern China; the emerald ash borer, an insect from northern China that probably arrived in ship pallets; and white pine blister rust, a native of Siberia first seen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in 1920.

Forests full of dead trees are prone to catastrophic fires, a convulsive agent of change. New species will rush in to replace those that are lost, with effects that cannot be known in advance. We will simply have to wait to see what kind of landscape our children will inherit.

Today our news is dominated by stories of debt deals and novel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strife in the Middle East. But centuries from now, historians may well see our own era as we have started to see the rise of the modern West: as yet another chapter in the unfolding tumult of the Columbian Exchange.

Mr. Mann is the author of '1493: 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Created,' which will be published next week.

蘋果 CEO Steve Jobs 辭任

來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011年 08月 25日

苹果公司(Apple Inc.)病中的首席执行长乔布斯(Steve Jobs)即将正式离任。这个历史性转变将公司大权转到首席运营长库克(Tim Cook)手中。

史蒂夫·乔布斯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挑战人们对于个人计算机的既定理解。他转变了一个行业,同时改变了我们看待科技的方式。以下视频回顾了这位美国科技领袖所取得的成就。
苹果公司说,乔布斯周三向董事会递交辞呈,并“强烈建议”董事会任命库克为他的继任者。该公司说,乔布斯已被选为董事长,库克将加入董事会并立即生效。

生物工程公司Genentech董事长、苹果公司董事列文森(Art Levinson)发表声明说,董事会完全相信库克是担任下任CEO的合适人选。他还说,乔布斯将继续以其独特眼光、创造性和灵感为苹果公司服务。

乔布斯今年1月以来一直请病假,50岁的库克曾被普遍视为最有可能接替乔布斯的人选。库克是资深苹果人,于乔布斯在1997年第二次接管公司之后不久加入苹果,迄今已13年。乔布斯请病假的这段时间内,库克一直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过去七年中乔布斯前两次请病假期间,也是由库克负责日常运营。

乔布斯在辞职信里说,我一直说,如果有一天我再也不能履行作为苹果CEO的职责并满足人们对这个角色的期望,我会第一个告诉你们;不幸的是,这一天已经到来。

但宣布乔布斯辞职的时间让人意外,并引起人们对乔布斯健康状况的疑问。乔布斯在2004年被诊出一种罕见的胰腺癌,两年前做了一次肝脏移植手术。他在1月份的一封信里说,他将再次请假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健康上面,此后就再也没有谈论过自己的身体状况。乔布斯曾现身今年3月的iPad 2发布会和6月的苹果年度开发者大会,但两次都显得很瘦弱。

据知情人士透露,乔布斯继续积极参与苹果的事务,密切参与公司的产品战略。苹果观察人士预计,即使是在库克接任首席执行长之后,情况也不会改变。

尽管如此,对库克来说,接替乔布斯将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他必须证明苹果能够在没有乔布斯的情况下取得成功。乔布斯不仅是苹果的创始人之一,1997年重返公司时还将其从濒临破产的边缘上拯救了回来。他被视为苹果背后那个目光远大之人,在重振Macintosh电脑业务和开发iPod、iPhone和iPad等新产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生院管理专家奥莱利(Charles O'Reilly)说,伟大的公司很少长盛不衰。他还说,苹果面临一项特别的挑战,因为乔布斯对苹果的公司文化建设和战略制定有着异常强大的影响。

库克是亚拉巴马州人,此前曾供职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和康柏电脑公司(Compaq Computer Corp.)。他被认为是一个运营天才,帮助苹果消除了制造业务中的低效并在华建立了供应链。此后,他逐渐增加了担负的责任,2005年成为首席运营长。过去乔布斯不在公司的时候,他还精干地领导着公司。

不过,了解他的人认为他不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与善于表现的传奇人物乔布斯不同的是,库克还常常置身公众关注的焦点之外,只是与分析师们就季度收益举行电话会议。

乔布斯写道,我相信苹果会迎来最光辉、最富创新的未来,同时我也希望以一个新的角色见证苹果的成功并为之贡献一己之力。

他还说,我的人生至交有一些就是在苹果结识的,能与大家共事这么多年,我感谢你们。

Yukari Iwatani Kane
*********************************************************
Steve Jobs 辞职信全文:

I have always said if there ever came a day when I could no longer meet my duties and expectations as Apple's CEO, I would be the first to let you know. Unfortunately, that day has come.

I hereby resign as CEO of Apple. I would like to serve, if the Board sees fit, as Chairman of the Board, director and Apple employee.

As far as my successor goes, I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we execute our succession plan and name Tim Cook as CEO of Apple.

I believe Apple's brightest and most innovative days are ahead of it. And I look forward to watching and contributing to its success in a new role.

I have made some of the best friends of my life at Apple, and I thank you all for the many years of being able to work alongside you.

Steve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Gap销售不振 CEO背水一战

來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011.05.30

Gap Inc.公司首席执行长格兰•墨菲(Glenn Murphy)还有五个月的时间来阻止Gap品牌多年以来业绩持续下滑的趋势。

十年来,Gap公司一直想扭转颓势,但收效甚微。近几个月来,墨菲已经撤换了Gap品牌全球首席行销长和首席设计师,现在是背水一战,下定决心要在接下来的圣诞旺季让Gap的销售回到正轨。

墨菲在自2007年执掌公司以来接受的首次采访中说,“我的紧迫感比以往要强烈得多。”2011年,公司辞退了首席设计师,并急于在年内看到改变后带来的结果。“Gap品牌太重要了,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销售下滑而不采取对策。”

随着圣诞钟声日益临近,公司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好一个主要问题:女性衬衫,因为这是多年来推动Gap产品常销不衰的关键驱动因素。

现年49岁的墨菲因改进了Gap公司的运营、提升了利润率而获得好评。Gap公司旗下同时还有Old Navy和Banana Republic这两个品牌。不过,他还没有让Gap在美国近1,000家门店的销售额有所改善。自2004年以来,Gap的年销售额减少了超过16亿美元,降幅达到32%。

2011年5月19日,Gap公布了盈利报告。5月初,公司预计截至4月底的这个季度销售疲软,利润率“大幅”下滑。

Gap在美国零售服装业属于中端品牌,但这部分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多年来遭到消费者的遗弃,因为顾客要么选择便宜的大众货色,要么追求那些心仪的奢侈品牌。Gap北美分部(Gap North America)的规模不断缩小,现在仅占公司总营业额的四分之一。然而,墨菲需要北美分部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才能为其主要的大动作——把Gap推向海外市场——提供支援。

产品生产周期过长就像一片沼泽地,让墨菲感觉举步维艰。作为首席执行长,墨菲长期以来向自己的高管层灌输速度的重要性,致力于减少官僚行为,把成衣更快地推向门店。

2010年,墨菲发现公司在洛杉矶牛仔布实验室设计制造的一款产品先被送往几小时车程外的分销中心,然后又运回洛杉矶的一个试销门店。

墨菲去巡视时对那里的员工说,“你们在开什么玩笑?”他打了几个电话,废除了冗余的运输环节,让设计团队“把衣服生产出来,然后直接运到店里头去。”

虽然强调变革的重要性,但墨菲这几年来一直坚持没换首席设计师派翠克. •罗宾森(Patrick Robinson),即使各方面的证据都日益表明,罗宾森很难把以往的成功复制到牛仔服装上来——Gap于2009年秋重新推出了牛仔产品。2011年5月,墨菲最终与罗宾森分道扬镳,但Gap门店已经充斥着罗宾森设计的服装,由于成衣较长的生产周期,门店要到年末才有新品上架。Gap被迫要赶在圣诞旺季前替换店内的产品,因为圣诞销售占据全年销售总额的30%。

虽然墨菲坦承Gap的女性服装已经变得“沉闷”,但他不太可能成为帮助Gap走出时尚困境的理想人选。

Gap前任首席执行长米兰德•“米奇”•德雷克斯勒(Millard "Mickey" Drexler)有“商业巨子”(Merchant Prince)之称,是他独到的眼光让Gap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墨菲并没有成衣业的从业经验,他是加拿大人,先在加拿大一家连锁书店任职,后在拥有1,000多家药店的加拿大启康药房公司(Shoppers Drug Mart Corp.)担任负责人,六年后加入Gap公司。

这位Gap现任掌门人不是行业专家,而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企业运营管理者。墨菲每年要走破15双鞋,每个月都要出差好几次,高速穿梭于各个门店之间。每次墨菲出差,公司管理层都要警告不熟悉情况的新人带好干粮,因为墨菲喜欢边走边吃,而不是去餐厅吃中饭。

十多年来,Gap一直满足于以几个月的生产周期来推出T恤衫和卡其裤产品;而一些所谓的快速时尚品牌只要几个星期就能推出新的时尚服装,价格也要便宜得多。

墨菲致力于降低生产周期,因为生产周期过长会导致产品赶不上时尚潮流,并延长错误产品带来不利影响的时间。他已经将成衣从工厂运往门店的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公司还建立了一个新产品快速通道,将一些关键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到四个月以下。

这些改进措施正在接受现实的考验。过去几周来,墨菲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纽约的Gap团队身上,集中精力完善八月份推向门店的各类秋装。此外,圣诞旺季产品头批进入门店的时间是11月初,也成为公司关注的焦点。

墨菲说,并非所有的产品系列都需要大动手脚,比如童装部和婴儿部的销售趋势就很好,Gap Body家居服系列和男士服装也有进步。牛仔服装是Gap的关键产品之一,男女牛仔装的销售也不错。

女士上衣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墨菲坐在三藩市一家大型Gap门店的休息区,抱怨Gap的女士上衣“暗淡无光,尽是些化妆品那样的色泽”,包括Gap高端系列选用的苍桃红色和米色系。虽然这些颜色在时装杂志上看上去挺时髦,但与墨菲强调的Gap品牌“乐观向上”的风格不符,而且也不是很讨人喜欢。

现在,Gap货架上还有一款令人不安的产品:带鸡翼袖的T恤衫,这种袖子让人的手臂根显露无疑,这里可是很多女性都没有自信的部位。

墨菲巡视着成排的T恤衫和Tank背心,说:“这不行,必须得变,现在就得变。”
********************************************************************
Gap CEO Tailors Urgent Revamp

Gap Inc. chief Glenn Murphy has just five months to stop years of bleeding at its namesake brand.

It's a tall order for a brand that has resisted a decade's worth of attempts to turn it around. For Mr. Murphy, having replaced the brand's president and top designer in the last few months, his goal of getting Gap back on track will all come down to a make-or-break holiday season, in the works now.

'I have a much higher sense of urgency,' Mr. Murphy, in his first interview since taking the job in 2007, said of the year it typically takes to see results after ousting a designer. 'This brand is just too damn important to not see that kind of effort being put forward.'

With the Christmas clock ticking, the top priority is fixing a single flaw: women's shirts, a key driver of repeat sales that Gap has fumbled for years.

Mr. Murphy, 49 years old, has won praise for improving operations and profitability at the company, which also operates Old Navy and Banana Republic. But he has yet to improve sales at the Gap brand's roughly 1,000 U.S. stores, which have shed more than $1.6 billion in annual sales since 2004, a 32% drop.

Gap reports earnings Thursday. Earlier this month, it flagged weaker sales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merchandise margins for the quarter, which ended in April.

The brand is stuck in American retail's hollowed-out midsection, which consumers have been abandoning for years as they split their dollars between cheap basics and must-have luxury items. In its diminished state, Gap North America accounts for just a quarter of the company's total revenue. Mr. Murphy, however, needs it in good shape to support his main effort, which is expanding Gap overseas.

The turnaround has become a quagmire of sorts for a CEO who has long preached the importance of speed to his executives, pushing to cut bureaucracy and get clothes to stores faster.

Last year, Mr. Murphy found that a product designed and produced at the company's Los Angeles denim lab was being shipped to a distribution center a few hours away before being shipped back to a test store in Los Angeles.

'Are you serious?' Mr. Murphy said during a visit with employees there. A few phone calls later, he had eliminated the excess step. He told the design team to 'make it and walk it over to the store.'

Despite that emphasis, Mr. Murphy stood by the Gap brand's top designer, Patrick Robinson, for several years even as evidence piled up that he was having trouble replicating his success with jeans, which the brand re-launched in fall 2009, in the rest of the line. By the time Mr. Murphy finally let Mr. Robinson go this month, stores were locked into the designer's merchandise through the end of the year because of long apparel lead times. That is forcing Gap to scramble to improve the assortment before the holidays, which account for 30% of its sales.

Mr. Murphy, who readily acknowledges Gap's merchandise for women has become 'dull,' is an unlikely candidate to turn the fashion problems around.

Unlike former CEO Millard 'Mickey' Drexler, the 'Merchant Prince' whose eye for product led Gap to its iconic status, Mr. Murphy had no apparel experience. The Canadian joined Gap after spending six years at the helm of Shoppers Drug Mart Corp., a Canadian chain of more than 1,000 drug stores. Prior to that, he ran a Canadian bookstore chain.

Instead of an industry expert for CEO, Gap got a detail-oriented operator who wears through 15 pairs of shoes a year marching through high-speed store visits several times a month. Executives advise newcomers to pack food for the tours, as Mr. Murphy prefers walking-and-eating to stopping for lunch.

He joined a company that for more than a decade had contented itself with churning out T-shirts and khakis on lead times of several months, while so-called fast-fashion labels knocked off runway styles in weeks, at a fraction of the price.

Mr. Murphy has worked to cut down those long lead times, which he said increased the risk of missing a trend and prolonged the consequences of a merchandising mistake. He has cut the time it takes to get finished product back from factories by a third. The company also set up a new production fast lane, cutting turnaround time to less than four months for some key items.

Those improvements are now being put to the test. Mr. Murphy has spent most of the past few weeks in New York with the Gap team, working to fill holes in the fall assortment set to hit stores in August. The holiday deliveries, the first of which hit stores in early November, are a greater focus.

Not all of the product needs to be overhauled, says Mr. Murphy, citing promising trends in its kids and baby division, as well as improvement at its Gap Body and men's segments. Denim, a key part of Gap's assortment, has also performed well for both men and women.

Women's tops are a different story. Perched in the foyer of a large Gap store in San Francisco, Mr. Murphy complains about the 'dusty, makeup colors,' including pale pinks and beiges, that were selected for Gap's tops. While trending in fashion magazines, they don't fit with what Mr. Murphy calls the 'optimism' of the brand. They aren't always flattering, either.

Another troubling sign on racks now: rows of T-shirts with cap sleeves, a cut that highlights the back of the arm, an area of insecurity for women.

'Not good,' Mr. Murphy said as he surveyed the racks of T-shirts and tanks. 'That's got to change. That's got to change now.'

Elizabeth Holmes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每天30分鐘,「陪」出英語力

來源:徐薇UP學堂 2010.11.17

父母是孩子的引航者,也是重要的陪伴者,兩者缺一不可。在家自修,如何 UP 孩子的英語力?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徐薇老師和你分享,她在家陪兒子讀英文的方法。

在兒子強納森的成長過程中,我一直是忙碌的職業婦女。長達十幾年,我每天工作16小時,像7-ELEVEN一樣全年無休。但不管再怎麼忙,我儘可能每天抽出半個小時陪他讀英文。這個「陪讀」傳統六年如一日,如今強納森已上高一,從小就給孩子極大自由的我,不改其風,對他只有兩個要求:1.每天保留半小時跟媽媽一起念英文;2.有活動不能回家吃晚飯時,要打電話告訴我。這樣的要求不算過分吧?

我認為,只要目標簡單明確,徹底執行與持續堅持就不會太困難。30分鐘對大人、小孩都是容易達成的目標,不至於造成雙方的負擔,也是能「兼顧講解並練習」的時間。這期的 UP 學堂就和各位爸媽分享,我在家陪孩子讀英文的方法!

在我家的英語私塾裡,目前讀的是CNN新聞報導。不只讀而已,我還要求他把整篇文章默寫出來。首先,我們上網選出一篇約三百字的英文新聞。選好後,我會要強納森像「識譜」那樣直接把文章朗讀出來。我會仔細聽哪些是他不會唸或不懂的單字,再從中挑出十個值得背的單字。

文章唸過一遍就進入單字講解。由於我和強納森共讀的時光有限,遇到他不會的單字,通常我都先讓他用英文部首推敲意思,若真不得其解,我會直接告訴他。比方說,有次我們讀跟環保有關的文章,遇到 biomimicry 這個字。他學過 biology(生物),知道 bio- 跟生命有關;我常跟他說,模仿名人的許傑輝、納豆,他們都是 mimic「模仿藝人的搞笑諧星」,加上名詞字尾 -ry,biomimicry 就是模擬生物,即「仿生」。這是現在很流行的環保概念,為了保護大自然,很多設計都會模擬生物,好比迷彩服、斑馬紋、或模仿貝殼螺旋狀的建築物,都是模擬生態的概念。

又有一回,強納森選了郭泓志接受Tommy John surgery(韌帶重建手術)的報導。因為他不懂這個詞,我就直接解釋,這不是手術的學名,但因美國大聯盟投手 Tommy John 是第一個接受這項手術的人,就以他命名。

看完單字後,我請他口頭把每個句子譯成中文,這是評估他是否了解文意最有效的方式。之後,我們練習句型結構分析。我會請強納森一一說出句中的主詞、動詞為何?一開始遇到形容詞子句、插入片語或倒裝句時,他常搞不清楚哪個才是主詞或受詞。但從簡單的倒裝句開始練習,如「In the room is the chair I bought.」,原句應是「The chair I bought is in the room.」,主詞是 the chair,動詞是 is。互動多年下來,他也漸漸習慣了。

最後才進入到背誦,先背單字,再背文章。強納森從十歲起,就連續三年到我的補習班上我的高中英文課,學英文部首與拼字原則,所以他了解單字的結構,背單字很快。背完文章後,最後默寫文章。以上就是我們自修英文的過程。

聽到高一的孩子能在半小時內默寫出從沒讀過的 CNN 報導,好像很不可思議。但更不可置信的是:我覺得要做到像強納森這樣並不難,你家小孩也可以做到。

強納森從小沒念過雙語學校,也沒在國外住過,在台灣讀的是一般公立學校。他是標準「理工型」的孩子,沒有特殊語言天分,也沒遺傳到他老媽對英語的熱情。他愛玩不愛念書,從小到大花在英文上的時間,跟有天分、喜歡語言的孩子根本不能比。從「條件值」來說,他跟多數接受台灣主流教育的孩子情況雷同,因此我覺得他是值得「參考學習」的範例。

有人可能會說,他媽媽是徐薇啊,英文當然好。老實說,我實際陪他念英文的時間不多,「儘量」每天半小時而已。有時候,在我工作行程滿檔的情況下,沒法履約,我就會在他書桌前貼一張紙,用畫「正」字的方式記錄我「黃牛」的次數,寒暑假時再補課。他念小學時,「正」字都是我造成的;現在他讀高中,晚上活動很多,他也開始有「正」字標記。「到底誰比較忙啊?」就變成我們母子之間開玩笑的老梗。

坦白說,強納森今天能有這樣的「修為」,跟他平時確實做到 UP 學(Understand 先理解),(Practice 再練習)有很大關聯。

羅馬真的不是一天造成的。想當初,強納森十歲開始練習默寫,從「我的一天」那種只有六、七個基本短句的小文章開始。那時,他一個晚上連一句「I go to school every day.」都背不起來,坐在那裡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好可憐!可是我還是嚴格堅持,一天要背完一句,才能去玩。

一天背一句,第二天複習昨天背的句子後,再背新的一句;第三天背出兩句舊的,再背一句新的,以此類推。一星期背一篇,慢慢的,隨著英語能力的提升,從現在式、過去式……到時態混搭的文章他都能順利背完。回首看來,才不到六年的光景,他能在半小時內默寫出連一般大學生都覺得困難的CNN報導,我覺得相當值得。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建立一個實際可行的共學計畫,例如每天背徐薇老師教英文部首新書裡的一個小單元,把握「堅持、專注、不貪心」的原則,相信在持之以恆的執行與耐心陪伴下,你家孩子的英語力也會結出扎實的果實。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脫貧,是個人的責任

Poverty entails fear, and stress, and sometimes depression; it means a thousand petty humiliations and hardships. Climbing out of poverty by your own efforts, that is indeed something on which to pride yourself.

- by J.K. Rowling 【The Fringe Benefits of Failu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Imagination】

來源:《中國時報》2010-08-21
作者:莊淇銘 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日昨,主計處公布,我國貧富差距創新高,差距比從九十七年的七.七三倍提高到九十八年八.二二倍。有朋友問:為什麼會這樣?回朋友說:貧富差距加大,是必然的現象。筆者教授未來學多年,持續呼籲社會要注意,人纇進入知識社會後,所得分配會越拉越大,貧富不均情況將加劇。

日本趨勢家大前研一針對中產階級消失,提出M型社會觀點,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富者愈富,財富快速攀升;相反的,原本穩定社會力量的中產階級,在新世紀的社會中,因為社會變遷,流失競爭力,而淪落到中下階層。

根據大前的統計,日本已有八成人口,淪入中低收入階層。針對「M型社會」,筆者在未來學課程中提出的是「高跟鞋型社會」。因為,「M型」雖然反應了貧富兩極化,但是,未能反應貧富人數的比例,而貧富人數的比例擴大,更是衝擊社會的重要因素。「高跟鞋型」反應了社會上前百分之十幾富有,佔有高所得,而後,快速的,百分之八十幾掉到貧窮。準此,我國貧富差距創新高到八.二二倍,這顯示掉到貧窮線的人口數又增加了,也就是說高跟鞋的跟又增高了。

不只台灣,全球的國家只要進入知識社會就會形成「高跟鞋型社會」。美國,一九七○年代時,企業的執行長(總經理)薪水約一般員工的十五至二十倍;一九九○年代就增加到一五○至三五○倍;現在更是超過五○○倍。這會帶動相關高階經理人的薪資大幅提升。讓公司的薪資所得集中到少數人身上,當然,執行長是獲得最多財富的,可以比喻成高跟鞋的根。其他人的所得,除了少數高階經理人外,快速下滑。朋友問:如此嚴重的社會不均,怎麼辦?回曰:政府及社會要齊心協力因應此一問題。政府若不關注此一問題,貧富差距必定持續惡化。還好,政府終於在關注了。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政府對此有很大的責任,必需正面因應,積極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政府可以透過稅制、社會福利、獎勵創業及提升教育品質等諸多措施,來拉近貧富差距。

其中可以馬上做的就是,將官派的企業機構董事長及總經理的高薪及巨額分紅調降,以符合社會公平正義。政府如不積極推動,那就套用十大建設的文宣口號「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然而,將貧富差距的責任全丟給政府,這絕對是錯誤的。社會、企業及人民都要盡一分責任。 社會應形成共識,擺脫貧窮個人應負最大的責任。政府只能救急不能救窮。當下許多人認為貧富不均政府要負最大的責任,在這種思維下,個人反而沒有來自社會的壓力,這會讓個人逃避責任,也間接的助長了貧富差距。其次,企業不應只顧獲利,在一定的盈餘後,將獲利多分配給員工,也可推動公益。最後,在個人方面,告訴自己,脫離貧窮是自己應盡的責任。一個專業的時代過去了,多專業時代來臨了。大家應當持續學習,開發新競爭力,爭取更多的工作及可能的收入。朋友說:我瞭解了,這就是你已經五十五歲了,還繼續打拚,開發新的專業的原因。回朋友說:教育部公布十二年內會倒五十所大學。再不努力,如果大學倒了,不知會產生多少流浪教授。 這些流浪教授可是從高所得掉到貧窮,屆時,怪政府有用嗎?

筆者呼籲,趕快修習新專業及開發新競爭力來得實際。再強調一次,脫離貧窮是個人應盡的責任!

傳播學者:轉載多 電視新聞淪網路書籤

來源:《中國時報》2011/08/14

電子媒體大量使用網路新聞,傳播學者大多認為已過度氾濫。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長陳清河認為,電視台引用前必須經過查證,播出後應接受「問責機制」處理;台藝大廣電系主任賴祥蔚表示,電視新聞只剩下「娛樂」功能,談不上「輿論」,甚至淪為youtube、臉書的文摘;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也強調,電視台此舉已成為網路書籤、搜尋器,讓電視媒體失去存在意義。

陳清河指出,面對科技化與網路化時代,網路新聞作為電視台新聞線索來源,並不是一件壞事,它可提供新聞線索多元化,但新聞專業記者必須謹慎、查證,不可使用過頭,不能太氾濫。

網路曾有一則笑話:「電視台有三組,包括PTT、YOUTUBE、臉書」,陳清河說,他有聽過這則網路笑話,這是一種自我解嘲,「目前電視台引用網路新聞,確實很多,也很泛濫」,需要改進。

陳清河表示,電視台引用網路新聞過程中,事前必須經過電視記者查證,刊播後再經「問責機制」處理。至於問責機制,只要一個集團或一個公司旗下電視台共同設立自律委員會就可,不必每一頻道都設立自律委員會,否則就是矯枉過正。

賴祥蔚表示,其實類似的情況,早在網路發達前就已存在,電視記者往往隨便訪問一個人就打上「獨家」,只是網路發達後,這種情況更加嚴重而已。

賴祥蔚以歌手劉子千的「唸你」MV為例,電視台記者在網路上搜尋各種改編版本,就做成一條新聞,卻沒有能力去探討背後原因,解釋為何會出現這麼多的改編版。

賴祥蔚強調,電視新聞,如今只剩下「娛樂」功能,談不上「輿論」了,甚至淪為youtube、臉書的文摘;如果電視台長期維持這種「找不到真正有價值新聞」狀況,當聯網電視時代來臨時,很可能會被網路本身淘汰。

管中祥也指出,民眾目前普遍都能自己上網閱讀、觀看相關訊息,但電視台轉載網路資訊的作法,反而讓電視台本身成了網路書籤、搜尋器,讓電視媒體失去存在意義。

管中祥批評,電視台大量轉載網路新聞,根本就是媒體經營者為便宜行事、節省成本的作法,這種現象也凸顯電視台經營格局,「明明可以經營成高級大飯店,卻老往路邊攤的模式走!」他說,除了網路新聞製作成本低廉外,電視台不斷使用網路素材製作新聞,也會讓新聞逐漸流於瑣碎化,久而久之成為惡性循環,電視台也會無法完整報導重要訊息。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淺談端木赐香之《中國傳統文化的陷阱》

初識《中國傳統文化的陷阱》系列文章,是於D君的博客。我很喜歡,每次想回頭欣賞,得在D君博客浩瀚如烟的博文中尋覓許久,於是決定花些時間將文章轉刊出來。

得先說說,此類詼諧逗趣的文章嚴謹度總是不能十全,讀時,得謹記<<孟子.盡心下>>的名句「盡信書不如無書」。秉持學習的精神,但得保有求學問的懷疑態度,才不容易出錯。

廢話說完,介紹一下本系列文章的作者:
**********************************************
端木赐香,女,原名李桂枝,网名三糊涂。1968生人,199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现为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著有《我是如此美丽》、《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糊涂读史:明清的帝国偏执与盛世张皇》、《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等。(作者簡介取自《互動百科》)
**********************************************

我列出的系列文章自第一講至第九講,每一講的文章分量不輕,分篇刊出,請欣賞。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中國傳統文化的陷阱》第九讲 中国传统婚姻文化(下)

作者簡介:端木賜香,原名李桂枝,網名三糊塗。1968年生人,1990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系,現任河南安陽師範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國傳統文化及中國近代史

第九讲 中国传统婚姻文化(下)

四. 中国传统婚姻类型

婚姻类型,指的是男女双方选择配偶到嫁娶成婚等一系列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其中包括了很多制度、地方习俗、伦理准则及审美取向。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民间婚姻形式多种多样,多到不好分类的地步。有人总结,到明清时期,中国民间的婚姻形式足有15种之多。盛义在自己的《中国婚俗文化》里将其分门别类,列出七大类:血缘婚、氏族婚、掠夺型、财产型、补偿型、信仰型和其它类。随着社会的发展,旧的婚姻类型在不断的消失,新的婚姻类型也可以不断的出现。近年来,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一直在呼吁给同性恋立法,准许同性恋结婚等问题,所以,不久的将来,中国可能出现一种新的婚姻形式:同性型。当然,它不是中国传统婚姻类型,所以,不在我们的讲解之列。另,血缘婚、掠夺婚、氏族婚等上古婚姻形式,因在上一个讲义里曾经述及,这里不再赘述。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是近古以来的典型的婚姻类型,而且可能和一般人的分类不同,也算是“一家之分”吧。

1. 政治和亲婚。

它一度是中国王朝安邦定国的一大外交政策。具体措施是,把皇家宗室女嫁给少数民族首领。它与欧洲封建社会流行的王室联姻有点不同。尽管中国的和亲婚与欧洲的王室联姻都是一定意义上的政治、军事联盟,但我们大中国的心理感觉与众不同:汉家皇帝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地认为,自己与周边四夷的国王,包括匈奴的单于、乌孙的昆弥、突厥的可汗、吐蕃的赞普,在地位是不平等的,我们居上,人家居下,那么汉家女儿远嫁异邦首领,那叫下嫁。意思是说,我们公主嫁到你们夷狄那边,不是门当户对, 更不是高攀,而是有辱身份,下了一个台阶。之所以这样说,一是我们在地理上的汉国中心论,也就是基于这种心理,我们才叫中国的。二是基于我们的文化中心论。由于文化上的优越感,导致我们的历史越发展,我们看周边兄弟越野蛮,也就是说,我们越文明,看周边兄弟越不象人。宋时,二程等思想家们带头把周边夷狄视作畜类。大清时期,西夷来犯,我们又一古脑的把来犯的西夷视作畜类。把皇家宗室女嫁与畜类,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而这勇气,来自于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

汉朝首创和亲外交,始作俑者是大流氓刘邦,以宗室长公主嫁匈奴单于。其后是武帝刘彻,先后把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再其后是汉元帝,搞了个"昭君出塞"。昭君这一出,从名义上来讲,相当于元帝把自己的女人出让给少数民族兄弟,不象宗室女之外嫁,好歹是要替自己娘家说好话的,而昭君就不一样了,在后夫面前替前夫说好话。不知是昭君这个角色不好当,还是昭君漂亮得盖过所有外嫁公主了,或者是因了昭君的民间身份,总之,昭君最得文史家青睐,还得民间舆论同情。相形之下,细君与解忧公主就有点默默无闻。

到了唐朝,用于和亲的公主之多,多到掰完两手手指,再派上两脚脚指还不够用的地步。而且"和亲"用作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词,也自唐代始。唐人陈陶《陇西行》:"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最著名的两次和亲,乃是 641年,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709年,雍王李守礼女金城公主嫁吐蕃赞普迟德松赞。当然,严格说来,宗室女并不是真正的公主,只是要用于外交了,才把她们破格提拔为公主的。这种提拨,既是对嫁女的安慰,也是对外方女婿的糊弄吧。而外方女婿也不含糊,平时不骚扰老丈人家,关键时刻还能替老丈人出气。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派长史王玄策出使吐蕃,一方面和洽两国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去看望远嫁的文成公主。王玄策率出使队伍带着大批绢帛文物上路,途经天竺国时,不幸遭到天竺人的抢掠,除了王玄策带着少量人马逃出外,大部分人马及物品全都抢去。王玄策狼狈地抵达吐蕃,拜见了松赞干布并说明了遭劫的情况,松赞干布二话不说,派遣大军讨伐天竺,捣毁了他们的都城,俘虏了天竺王子,还缴获了大批牲畜,救回了唐朝使节随从人员,算是替大唐老丈人出了一口气。
  
大唐在自己最厉害的时候,随便给夷狄一个宗室女,那夷狄也得把咱当真公主看待。可到了咱衰微的时候,咱的皇帝,不但得拿出亲生女儿,而且这亲生女儿在夷狄那边好象也不受人待见。晚唐的唐肃宗把女儿宁国公主,下嫁回纥英武威远(田比)伽阙可汗。史载当时送亲的使者见对方做女婿的有点大模大样,就郑重其事地告诉对方:“比中国与夷狄婚,皆宗室子。今宁国乃帝玉女,有德容,万里来降”。一句话,原先所谓的公主都是假冒伪劣,我们这次可是真格的。据说那可汗女婿听了,遂有点惭愧的意思。不管怎么说,跟当初松赞干布迎接文成的盛况差远了,更何况,这一点“惭愧”还是咱们唐书的一面之辞,不知人家回纥是如何记载的。

德宗时,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咸安公主嫁回纥。穆宗时,又把自己的妹妹永安公主许给了回鹘可汗。尚未成行,保义可汗就死了,永安公主留在唐土,出家做了道士。穆宗的另一妹妹太和公主,则于同年嫁给保义可汗的儿子-崇德可汗。

值得一提的是大宋王朝,尽管老打不过辽、夏、金、元,成天“和议”,但绝不提"和亲",所以,宋朝公主没一个外嫁的。壮哉大宋!

元朝有三位公主嫁给高丽国王,包括世祖忽必烈的一位亲生女儿。

最后想说明的是,也并不是做了人家的老丈人,这女婿就不跟咱打仗了,非也。正如民间的婚姻,并不是做了亲家,就亲得不得了,打架的多呢。还有,历史上的和亲中,也并全是我们汉家做老丈人,我们也有做女婿的时候,明朝,朝鲜经常给咱皇宫里送朝鲜牌美女。清末袁世凯出任朝鲜监国,掌握重兵,平乱御倭,李熙王朝一次赠给美姬四人,其中一位还是李氏内戚,亦即"宗室出女"。历史上咱们一而再再二三的帮助朝鲜,明朝抗日援朝,清朝抗日援朝,这里面何尝没有松赞干布般尽女婿义务的成份呢?

2、强权干涉婚

这一类婚姻形式的特点是,婚姻当事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一切都是外部强力促成,自己无法反抗。当然了,父母之命 媒灼之言促成的聘娶婚,当事人也无权自行改变,但这两类婚姻形式所遭遇的外力,在程度上是不太一样的。强权干涉,是强力、暴力、权力、控制力的合成,而聘娶婚,父母还可能照顾一下子女的意愿,而子女至少在口头上允诺父母:但凭父母作主!

这类婚姻因具体操作的不同,又分作以下几类:

1)选婚。所谓的选婚,是古代帝王的婚配形式。为皇上选女人,是谓选婚,始于西汉,东汉时作为制度被确立下来。以后历代历朝,都把这一传统发扬广大,被选女人无权拒绝,就跟那义务征兵似的。

皇上选婚,一般定在八月,因为八月是皇家查户口,算赋税的时间,所以捎带着就把民间美女拨拉到皇宫了,故叫“八月算人”。

《后汉书.后纪》载:“汉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唐太宗曾为自己的科举制而感叹:天下英才尽入我彀中矣!其实,中国皇帝还应为选婚而多一叹:天下美女尽入我宫中矣!

《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密诏江淮诸郡,阅视民音童女姿质端丽者,每岁贡之.” 《汉书.王莽传》载:王莽“遣散大夫、谒者各四十五人,分行天下,博采乡里所高有淑女者上名。” 《晋书.武元杨皇后传》载:晋武帝“博选良家以充后宫,先下书禁天下嫁娶,使宦者使使车,给驺骑,驰传州郡。……名家盛族子女多败衣瘁貌以避之。”这个晋武帝太不象话,我说中国天子乃天字第一号流氓,一点也没夸张。皇上要选媳妇了,民间就得禁嫁娶,说句不好听的,皇上一掺乎,民间男人娶到手的媳妇儿,便都是皇上那天字第一号流氓选剩下的。为什么中国农民都特别向往皇帝那屁股下的宝座,天下女人任我挑,当是一味最大的诱惑。更恐怖的是,民间女人为了不跳那流氓窝,自己作践自己,把自己打扮得尽可能的丑陋些。这一点,倒有点类似小日本进中国后,民间女人往自己脸上抹泥灰,煤水,甚至抹小孩屎尿的,这一点我母亲亲眼见过,那时候她还小,但是真切地记注了这一目。这样说来,中国皇帝倒跟那小日本一样了。

《后汉书.桓帝邓皇后纪》载:汉桓帝“多内幸,博采宫女至五六千人。汉家皇帝的威风尽在此中了。在这方面,突破纪录的,当是唐玄宗,史载:开元、天宝年间“宫嫔大率至四万”。怪不得“白头宫女说玄宗”呢,四万宫女,可够皇上忙乎的!

2)罚婚。罚婚是针对犯人及其家属而采取的惩罚措施。罪犯被判刑之后,其妻女即被充公。方式有二:一是罚配给别人,比如边关军卒。古人素质不高,不象现在的军嫂:我守在婴儿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什么的。总之,古代军人比较惨,找不到媳妇。无奈,政府只好动用权力慰军,一般人家的妻女不好动用,只好动用犯人妻女了,把她们分配给边关军人,这是政府性慰军。第二种方式就是把犯人家属及其后代纳入贱民之列。所谓的贱民,是相对良民而言的。小日进中国,“你的大大的良民”,乃是很中国特色的一句话。如果不是良民,那么,就无权与良民通婚,只好找相同档次的贱民,贱上加贱,有点类似于毛泽东时代的“黑五类”,黑上加黑,总之,系统内部消化,黑贱自成亲家。

3) 赠赐婚。赠赐婚有三项:赠婚、赐婚、指腹婚。所谓的赠婚,是指家长、族长或权势者,把自己手中控制的女人作为礼物赠给自己所亲近的人。比如,孔家老二就把自己的女儿赠给了自己的学生公治长,还将哥哥的女儿赠给了南容,你看这老师当得多好。怪不得学生都尊敬他呢。至于赐婚,则是指帝王将相或匪头贼首把自己手中的女人当作奖品送给自己喜欢的人。赐婚在古代社会很平常,史载“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元帝把自己的女人赐给少数民族兄弟,真正做到了汉匈一家。至于把真公主假公主赐给少数民族兄弟的,更多了。细君,解忧,文成,金成,多了去了。这些镜头,我们在影视里也能看见,电视《还珠格格》里就有,皇帝一高兴,指谁就谁。更可笑的是,匪首也有这种权限,比如宋江就慷慨地把英武美丽的扈三娘赐给了自己的手下-矮脚虎王英,也不知宋江这老小子凭的是什么。至于“指腹婚”,在民间更为流行。两个男人是哥们儿,一喝酒,就拿老婆肚里的孩子作了交情。看来中国男人都先天的具有帝王或匪首气概,动不动拿别人的婚姻当作自己的儿戏。无权拿别人,好歹有自己的儿女供自己潇洒一下。

5. 经济实用型婚姻

所谓的经济实用型婚姻是穷人为省钱而自发实行的一种婚姻的变通。也就是说,它没有聘娶这一关,能省下一笔财礼,甚至能减少日常婚姻消耗,经济、方便、实用。具体有以下几种:

1)交换婚。

它是中国历史上很典型的一种婚姻形式。它是指两个不同姓的家族通过协议,互换异性子女互为配偶的婚姻方法。一家男子娶另一家女子,必须以一女嫁到对方家作为交换条件。

中国古代,从上到下,交换婚广为流行。比如西周时姬、姜两姓世代为婚。汉武帝娶卫青之姐卫子夫为皇后,卫青则娶武帝姐平阳公主为妻,汉梁荒王刘嘉娶任宝姐妹,而任宝则以刘嘉之妹刘园子为妻。当然,贵族之间的这种交换,其初衷乃是出于政治目的,扩大政治资源,按现在的说法是:资源共享,强强联合。而穷人也不傻,自然学会了这一手,并且成为交换婚的主要消费群体,其特点是:弱弱联合,互通有无,降低成本,节源开流。由于穷人在历史演义里的沉默,所以我们找不到穷人交换婚的史料。但是在文艺作品里,我们见到的太多了,甚至我国某些农村地区,目前仍有交换婚存在。

2)入赘婚

入赘婚在中国这样一个夫权社会,是很另类的一种婚姻形式,其特点是:男方到女方家入户,俗称倒插门。儿女生下来,还要姓女方家的姓。总之,这种婚姻形式里的男人,很受社会歧视,他到女方家,象个卖大力丸的,或者象头老黄牛,闷头干活罢了。而男人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更多的是出于经济原因,家穷,掏不出彩礼,娶不起媳妇。二是心里原因,自家兄弟多,卖出去一个也无所谓。三是性格原因,男人老实巴交或者另一个极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咱们日报上曾登过一则社会特刊,说的是汤阴县城,一个哑巴女孩的家长为其招了个上门女婿,小伙子长得很帅,没想到那家伙好吃懒做,喝了酒还老打哑巴女。哑巴女自尊心强,瞒着家里不说。事发后,女方家长把这小伙赶走了。小伙子在外面混了一段,混得不如意,又自己回来了,小哑女痴情,打着手势欢迎他回来。家里人想,他改好也就算了。没想到小伙子在外面混了一段,变得更坏了,还出去嫖妓,更打哑女,家里人一急,再次赶他走。小伙一急,把哑女,丈母都给杀了。总之,一般男人是不选择入赘婚的。

但是一但选择入赘婚,其经济效益很可观的,女方家不但放弃彩礼要求,还要倒贴很多,比如给你一块地,三间房什么的。如果没有经济这味引诱剂,男人是不会上勾的。当然,对于更穷的男人,媳妇本身就是笔很大的财富了。所以,对经济可能没有要求。
关于入赘婚的起源,史载 先秦时即已存在,宋朝时开始流行。到元朝时,分为四种类型:养老型-一辈子生活在女方家中,为女方父母养老;年限型-双方约好一定的年限,年限内生子,归女姓,年限外,归男姓;出舍型-夫妻成家,从妻家分离出来,独立过;归宗型-双方约定的年限到期,或妻子死,男子回到自己家中。

现代的农村社会,这种婚姻方式依然大量存在,我老家的村长,就在村附近厂矿里的外来打工者当中为自己的女儿挑了一个老实又漂亮的穷小伙,单独给他们盖了一桩院子,有老丈人的权势罩着,小两口过得也是有滋有味的。至于现代都市中,隐性倒插门、倒插门的变种也大量存在,2002年的《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个专题报道《我的婚姻断裂在城乡结合部》,文中的男主人公一肚子苦水,他们本是乡下人,在城市里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留城,妻子是城市户口,先天就优越了那么一点。如果这男人的工作是女方家帮助安排的,这男人又得暂时住女方家里的话,那就惨了。他们所诉的苦,其实跟历史上社会上的倒插门女婿有着本质的相同。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平时过日子也没什么,男方主内又主外,社会学者考察,这种婚姻里的女性常对外扬言的一句话是:家里的活全靠他了!他们生活中的冲突一般起因于男方家长及亲戚的光临。也就是说,这种婚姻,似乎只是女方家的根据地,男方家却没享受的权利。上面那篇报道中,其中一个男主人公,其母千里迢迢来看儿子,带来一兜平时不舍得吃才攒下来的咸鸡蛋,却被儿媳妇扔到了垃圾箱里,男人也是无可奈何。这其中的东西,不是历史课所能描绘出来的,大家可看一下文学里的有关章节,王大进的长篇小说《欲望之路》,描写得相当出彩。影视镜头里也常有此类情节!

3) 童养媳。

童养媳是中国颇有特色的一种传统婚俗。它是指有儿子的家庭,抱养人家的童女为养女,等到儿子与养女达到结婚年龄,使他们完婚成亲,俗称圆房。由于这种媳妇来时年少,需要长大成人后才可成亲,所以又叫待年媳。当然,还有叫等郎媳的,乃是男方还没有在娘胎里酝酿,父母就为其领养媳妇的,其功能约相当中国人给女孩子起名招弟,一切尽在不言中。
 
童养风俗在我国古已有之,《三国志》载:“该诅国女,至10岁,婚家即迎之长养为媳。”宋代之后,这一风俗便开始盛行。盛行的原因,还在于它的经济性。贫家生女,养不起,即送小康人家,少不得,还能换得几斗米谷。而男方呢,并不是凭空做好事,而是不愿掏太多的聘礼,或者说,掏不起聘礼,市场就这样形成了。尽管男方抚养儿媳需要开支,但日常花费不成问题,用不着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聘礼与聘金,相当于在银行存钱,化整为零,零存整取,再说了,男方家可能还要沾点便宜,因为童养媳在夫家,要参加繁重的劳动,既是童工,又是义工,家务活都包给她了,甚至得抱养自己的丈夫。有些夫家,贪图女方的劳动力,常常抱过大的媳妇儿,所以,民间有“十八岁大姐九岁郎,晚上睡觉抱上床,不是公婆还双在,你做儿来我做娘”的“小女婿”歌谣。甚至还有更差劲的:“十八岁大姐周岁郎,高矮个子一般长,白天喂吃又喂喝,晚上帮他脱衣裳,来尿糊屎我侍候,说是老婆象他娘”。这里举几个我知道的例子。第一个,我四奶奶,就比我四爷大了整整十三岁。还有一个,我老家一位邻居,现在快八十岁了,他九岁时与他那童养媳圆的房。当时的新郎官太小,睡着后象个小死猪,大家想想那时候乡下的穷小子,白天疯了一天,晚上睡得当然沉了,而且还尿床。圆房前,都是他老娘侍候他尿尿。待圆了房,婆婆当然不管了。可新媳妇儿害羞,也不管。圆房的第一天,婆婆就告诉儿媳,晚上得把结新郎尿尿。新娘不好意思,所以,第二天早上,大家都看见她出来晒被子,不用说,新郎尿床了。第三天,又发现她出来晒被子。婆婆说:你晚上怎么不叫他起床尿尿?新娘说:我叫了,叫不醒。婆婆说:把他扔井里他照样睡得香,如何叫得醒?你直接把接他得了。那时候穷,新娘就这两床被子,她心疼啊。第三天晚上。婆婆去听房,先是听见媳妇在哎哎的叫新郎起床,那时候的媳妇害羞啊,从不直接叫自家男人的名字,只会叫“哎”,这么哎哎了一会儿,没有动静,新娘就抱起新郎,抱结他尿尿。婆婆在外头一看,高兴坏了,媳妇终于上道了。没想到这一高兴,在外头弄出了动静。里头的新娘听见了,不好意思,手一撒,把睡得正香的新郎扔尿捅里去了。后来更有趣了,我父亲与这位邻居同是村干部,两个人有一天领着公社(那时候的乡政府叫公社)的一位干部上门 吃派饭,那乡政府一进院子,看见一个妇人在纺花,就感叹地对我那邻居说:老李,不简单哪,你娘这么大年纪了,还会纺花。这故事在我们老家流传至今。如今,那老大爷还挺健康的,那新娘子,已成一根小虾样了,两眼眯成了一条缝。

如果说倒插门女婿的日子不好过,那童养媳更苦了。郑板桥诗云:
小妇年十二,辞家事翁姑。
姑令杂作苦,持刀入中厨。
析薪纤手破,执热十指枯。
姑曰幼不教,长大谁管拘。
今日肆詈辱,明日鞭挞具。
五日无完衣,十日无完肤。
吞声向暗壁,啾唧微叹吁。
岂无父母来,洗泪饰欢娱。
一言及姑恶,生命无须舆。

4) 典妻婚

所谓的典妻,也叫租妻,历史上广泛流行于浙江、福建、甘肃、辽宁和山西。辽宁叫搭伙,甘肃曰僦妻,在山西被称作挂帐,百姓也有叫“拉边套”的
  
出租妻子是一种更经济的婚俗形式,简而言之,就是丈夫把妻子出租给需要老婆的人。时间长的叫做典妻,时间短的称租妻。《全国风俗大观》记述:“贫苦之家蓄妻不得温饱,可以租之于人,共订合同,半载或一年、三年,以本夫之需索,以定时期之长短。期满则退回而已。”
 
租妻习俗在宋元时代就已流行,沿至明清。冯梦龙《寿宁待志》载:“或有急需,典卖其妻,不以为讳。或赁与他人生子。岁仅一金,三周而满,满则归迎。典夫之宽限更券酬直如初。亦有久假不归遂书卖券者”。
  
典妻规矩,有以下几种:
1) 典妻双方当事人,被典之妻原主和典主,必须得订立典婚书,双方签字画押生效。一式两份,原夫和典夫各一份,内容包括典妻原因、期限、典价、子女抚养、归属等。
2) 典妻同样需媒人做证,媒人名字也必须媒人签在典婚书上,以备日后查询。
3) 典妻所生子女跟从典夫之姓,归典夫家所有,典子拥有典夫的财产继承权,亦可列入典夫家谱。
4) 典妻的婚礼多在夜间举行,摆宴请客,洞房礼俗一如其它,但并不张挂彩灯。
5) 在夫妻关系与母子关系方面,典妻婚与其它类型的婚姻形式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它的临时性决定了它的特殊性。首先,它是特殊的夫妻关系,典妻一般住典夫家中,但也可以住原夫家,每个月到典夫家同居若干天,同居时原夫要回避,不能象亲戚那样,去典夫家串门唠磕什么的。其次,典妻的主要功能是生子,原则是留子不留娘,子只能承认典夫之妻为娘,浙江某些地区,典子称自己的生母为婶 婶。有鉴于此,典妻又称租肚皮。前年,南方某报上出则广告,四川一女人要出租自己的肚皮,租金十万,说自己是文化素质高,大学文凭,故而租金高云云。可惜没看到下文,不知她生意是否出成。一句话,传统文化总有人发扬广大,倒省得我等操心了。第三,典妻乃是以人为物,论价典租。租金的多寡,自然要根据物品的质量、市场的行情来定高低,如此,女人的年龄、容貌、生育能力及租时的长短,都是定价时要参考的。

典妻是穷人与无赖混日子的最后策略,典主一方需要生息子嗣,却无力更娶,典妻一方,为生计所迫,要动用最后的资源。既然是经济买卖,那么就可能有纠纷,甚至比普通买卖还要麻烦,《元典章》载:其妻既入典雇之家,公然得为夫妇或婢妾,往往又有所出,三年五年期满之日,虽曰归还本主,或典主贪爱妇之姿色,再舍钱财,或妇人贪慕主之丰足,弃嫌夫主,久则相恋,其势不得不然也。轻则添财起典,甚则偕以逃亡,或有情不能相合,因而杀伤任命者有之。

典妻容易出麻烦,再者,“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儒家正统思想也容不得大家如此的大做买卖,所以,朝廷与法律严禁租妻,如《明律·户婚·婚姻》规定:凡将妻妾受财典雇于人为妻妾,杖八十。但是人伦与法律,在经济面前,其抵抗力是值得怀疑的。一句话,你禁你的,我典我的,民间百姓乐此不彼。近代,浙江地区仍流行这个。中国“左联”作家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就是以民国初年浙东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典妻悲剧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善良、温厚的妇人,贫病交加的丈夫为了还债和活命,把她“出典”给一个家道殷实的老秀才,替人家生孩子,她抛下幼小的儿子春宝,来到秀才家。在秀才家生活了3年,终于完成任务-生下一子秋宝。待回到自己的家,丈夫快要病死了,孩子也不认娘了。

典妻,有点象穷人与不太富的人之间做的一种偷税漏税的买卖:第一,典主之妻不会生育,或者说没有生育男丁,按当时的社会主旋律,她得主动为夫纳妾。是典一个替自己生子还是弄来一个小妾与自己分庭抗礼呢?事关自己切身利益,典主之妻当然愿意选择前者-给丈夫弄个临时妾,或者叫钟点妾。第二,典主也乐意,如果能娶回家二个三个的,当然更好。只是自己的经济能力有限,家中无妻,或者说有个悍妻,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临时把别人的老婆租用一下了。第三,典妻之原主也乐意,充分利用自己手中仅有的国土资源,以能赚一块是一块的精神奔赴小康之路,也算是取财有道吧。唯有这被典的女人,约等于球,被人踢来踢去,身体与心理都找不着应有位置,该是何等的凄惶!

6、 鬼婚

又叫冥婚,阴婚,即幽冥世界的婚姻。起源很早,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已流传开来。名目很多,冥配,配骨,幽婚,圆坟。

《周礼》有关于冥婚的记载:“禁迁葬者,与嫁殇者”。“迁葬”,郑玄注:“谓生时非夫妇,死者葬同穴,迁之使相从也。”孔颖达进一步解释为“迁葬,谓成人鳏寡,生时非夫妇,死乃嫁之”。意思是说,人成年后还没有结婚就死亡的,往往施行迁葬,即冥婚仪式。古代中国注重成年礼,男子20岁而冠,女子15岁而笈,都算是成年了,但如果无婚,死后不能享受祭祀。再者,死者没有婚配就死亡的,在生人看来,死后无伴,当是很可怜的,这大概是冥婚流行的理由吧。当然了,冥婚也有现实的利益,鬼婚双方的亲家虽然俗称鬼亲家,但并不是等他们做鬼后才做亲家的,而是跟真正的亲家一样互相来往着,所以,死者家如果是富室之家的话,鬼媒上门的自然也多一些。还有,生者早婚现象比较严重,鬼婚同样如此,发展到农村,干脆不分年龄,为所有的早亡者结鬼亲了,比如曹操爱子,就是那个称象的曹冲,估计是太聪明了,13岁就死了,曹操将他和甄氏之女合葬。

鬼婚的仪式,一如生者,彩礼什么的,一样不可或缺。唯一不同的是,把闹洞房这一项改作圆坟了,也就是把双方亡人的尸柩迁葬于一起,

明代《菽园杂记》记述说:“山西石州风俗,凡男子末娶而死,其父母俟公大有女死,必求之以亡,议婚定利纳千,率如生者,葬曰亦复宴会亲戚,女死,父母欲为赘婿,礼亦如之”看意思,鬼婚也有倒插门的。

民间鬼婚故事太多了,这里咱就不再罗嗦了。谈神论鬼,不是我的爱好,就讲到这里吧

3、聘娶婚。

聘娶婚,是指男子以财物作聘礼而娶妻,女子因聘礼而出嫁。《礼记.曲礼》说:非受币,不交不亲。意思是说,没有“币”作为聘礼,男方是不能与女方交亲的。聘礼这一关,皇帝也不能免,《汉宫仪》载:皇帝聘皇后,黄金万斤。汉末,平帝娶王莽女为后,有司私自给这小姑娘涨了价,奏请给黄金二万斤。给人的印象,皇家婚姻颇象一桩大买卖,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长期以来,民间社会最流行的婚姻形式当是聘娶婚,直到如今,乡下婚姻里还保留有聘娶婚的诸多特征。但是。聘娶婚一直受到人们的攻击,其受人攻击乃是由于它自身的两个特征:

1)聘娶婚的实质乃是父母包办婚姻。既然父母包办,那么父母在这场婚姻中,可能不去考虑子女的爱情、性格与审美取向,考虑更多的当时双方家庭的利害关系甚至是自己的审美口味。比如张学良的第一任夫人于风至,最开始即是由张作霖那老家伙相中并作主为儿子订下的,当时张学良还有点不乐意,可老贼说了:这第一个由我定,余下的你爱谁谁。张学良后来能落个大流氓的称号,估计跟他父亲的谈判条件有关。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的旗手们以身作贼,从自身作起,反对包办婚姻。中国的五四运动半途而废,或者说五四精神由科学民主转向政治的马克思主义,与这帮旗手的不彻底有很大的关联。比如,鲁迅反对包办婚姻,他只反对一半,他反对的是朱安女士,却并不反对包办婚姻的老娘。如果说 鲁迅在这场婚姻中是个牺牲品的话,那么,朱安女士则是更大的牺牲。因为鲁迅接受了这场婚姻,只是为了不惹母亲生气,并且自言朱安女士是母亲送给自己的一项礼物。对于朱安,鲁迅并没有尽过任何丈夫之责与丈夫之义务。这场婚姻中,朱安又成了鲁迅的牺牲。至于“我的朋友胡适之”,一看别人都在家展开了解放运动,也跑到家扯反旗。没想到那小脚太太江冬秀的反动堡垒比较坚固,据说这女人当场拿出一把剪刀扬言:离婚可以,但是我拿剪刀先剪死你的儿女,再剪死我自己。据说潇洒浪漫的胡适望风投降,从此再不敢提离婚的事儿。一切似乎是命中注定的,旗手们反对包办的妻,不敢反对包办的娘;只在家庭中争自由,却忽略了政府的专制。也许家庭中的婚姻不自主是他们的切身之痛,所以他们的民主小旗只在卧室的床头飘扬,却没有插到国家市政的广场上。这似乎在一开始就预示了中国革命的悲剧走向:无数个冲出家庭小牢笼的革命青年,革命了一辈子,却发现自己被革命的大牢笼套住了!这里扯得有点远,但是研究历史不能忽略细节,细节才是真正的历史,只可惜我们过分热衷于总结规律了。

2)有人认为,聘娶婚的第二个特征即是商品买卖婚。有人干脆把聘娶婚叫作财产婚,或者买卖婚。因为聘娶婚的成立,是双方父母通过媒人这个双料经济人,经过一系列的针对聘礼的拉踞式的讨价还价才走向交易的。当然,聘礼的初始意义只是一种礼仪规定,但是双方对聘礼数量与质量的过分执着与坚持,让无识之士也能看出端倪来。更关键的是,亲家双方还可以在礼仪这块遮羞布下进行堂而皇之的讨价还价,一点也用不着难为情。皇帝不急太监急,世人对这种现象看不惯。清代史学家赵冀在自己的《二十二史劄记.财货》中说:凡婚姻无不以财币为事,争多竞少,聒不为怪也。看赵先生的意思,婚姻里竟然存在有贿赂现象。这一点我信,比如,你不娶我女,我家多给你陪嫁,吓死你。你不嫁我家,我多给你聘礼,还是吓死你。中国人多胆小,这亲事大部分都能吓成的。赵冀的批评还算客气的话,那元代郑介夫的批评就太不客气了,他说:受财者则易其名曰聘礼,实为价钱…与估卖驱口无疑。这家伙,把婚姻说成买卖牲口了,真够言论自由的。民间有骂媒婆的传统,其实大家不知道媒婆在这种交易中的辛苦。双方在讨价还价,但最终还是亲家,只有媒婆,里外不是人。亲家不见面,媒婆就需要在两个雇主之间来回奔波,甚至有女家恶意哄抬物价,一女许多家,男家不守诚信、娶亲之日仍不兑现聘礼之数的。如今的偏僻乡下,仍能发现婚姻中的交易特征,媒婆常发的牢骚是“我腿都跑细了”,媒婆小腿跑细并不是给男女双方传情书所致,而是双方价钱老谈不拢。而且,因价钱谈不拢而使婚事最终告吹的为数也不少。

隋唐之际,以财产多寡而论婚姻已成为社会中常见的现象,以致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唐太宗不得不身兼妇联主席的角色,亲自过问这个问题,告诉大家:婚姻应本着仁义原则,不能在婚姻之初就预先瞄上对方家中的财产,更不能把婚姻当作一桩好买卖。问题是效果不大,因为这个东西不是皇上的一纸诏书就能禁得了的,一是人性如此,二是实践中,太不好操作了。人家婚姻中,到底买价卖价若干,你怎么知道?再说了,只许州官买儿媳,不许百姓卖闺女,也有点不成体统。

到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壮大,更使婚姻沾染上了商品的特征。蔡襄在福州做地方官,看得多了,也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认为娶妻本是为子嗣计,但大家好象就是为了眼前那点财产。司马光更是上火,批评当今世界,遍地都是贪财小人。娶妻时,首先问人家能给多少陪嫁,嫁女时,首先问人家能给多少聘礼。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话若放到现代,好象也错不到哪里去。

民间谚语云:皇帝女儿不愁嫁。这话端的有理。中国传统社会虽然在主旋律上压制商品经济,压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但是百姓 并没有完全被这种大而空的主旋律所蒙敝,嫌贫爱富仍是民间婚姻选择中的潜规则,尽管有七仙女爱上董永,白娘子爱上许仙的浪漫故事,但故事的背后却有着经济的杠杆:七仙女织锦,一夜成匹;白娘子盖房子,吹口气即成。而中国古代流行的所谓的爱情小说,也让人不敢恭维,大致这样一个模式:美人救狗熊-后花园里,贵家小姐救落难书生,小姐除了以身相许之外,还给书生进京赶考的路费。小姐的 父母嫌贫爱富,不乐意;小姐慧眼识英才,端的是郞才女貌。经过一番折腾,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也很浪漫,但浪漫的背后,还能发现那条不光彩的尾巴-落难书生中了状元!让人由不得怀疑:小姐当初所谓的慧眼,可能就是经济眼,发现的郎才,可能就是潜在的郎财。总之,经济在婚姻中的地位是如此不可轻视,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婚姻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行为。

恩格斯说:整个私有制社会,择偶制度都是以权衡利害为原则,也就是以经济和政治利益为核心和首要标准。德国社会学家穆勒分析人类婚姻制度史,指出,上古、中古现代三阶段中,人们在爱情、子女、经济三方面的选择,次序如下:上古,经济第一,子女第二,爱情第三;中古,子女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爱情第一,子女第二,经济第三。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次序,咱们中国是否与其一致(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讲课过程中,同学们强烈建议,中国现代的婚姻选择与穆勒列出的都不符,应该改为经济第一,爱情第二,子女第三。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

其实,中国现代社会,婚姻市场化倾向特别严重。何清涟在自己的文章中谈到,她有幸听到几位年轻女子有关择偶的对话:她们认为选婿如选股。事业有成,钱袋饱满的男人是“绩优股”,在婚姻市场上牛气冲天,是女股民竞相购进的对象。但这样的绩优股因其多值壮年,早已成家,由“内部人”控制。绩优股穿越于花丛之中,活得潇洒,但是“内部控股人”活得很累,因为她们控股的地位并不牢靠,经常面临着第三者“恶意收购”的危险。欲收购绩优股,需先作债券(第三者),再争取债转股(由情人变妻子),过程虽然艰苦,但总比嫁给一个前途未测的“原始股”要好得多。再说了,自己千辛万苦把原始股培育成了绩优股,自己也要面临第三者的恶意收购。

何女士不愧经济学大拿,调侃起现代化婚姻,也是满纸莞尔。不管怎么说,现化婚姻里仍有诸多古代买卖婚的遗留。仅举一例,女大学生上学,本是提高自身素质,但在现实面前,却成了提高自身“嫁码”的一大要素。至于坐台女,也会因大学生这个文凭而提高身价。好了,这事咱就不说了,因为我 不大能弄清,咱们这些东西,是封建遗留呢,还是资本主义腐蚀。

主编《男女十人谈》的向娅曾于1995年12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随机抽样调查,发出250份,收回223份,其中一个问题是“有钱对于男孩子是否很重要”,回答“是”的占47.1%,另一个问题是“漂亮对于女孩子是否很重要”,回答是的占57%。有人说,传统婚姻崇尚的是郎财女貌。

4. 转房婚

又称收继婚、升房婚、转亲婚、叔嫂婚。一般而言,转房婚是指父亲死后某一特定的儿子收娶其后母,或者兄长死后弟弟收娶其嫂,或者弟弟死后兄长收娶其弟媳,这种婚俗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代人戏言,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此话倒也不差,因为据民族学家考证,这种婚俗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掠夺婚时人们所拥有的财产嗣承观念。原始社会,部落战争较多,掠夺来的妇女自然是财产,一旦男人死去,女人也要被以财产的形式转让给本部落其它男子。但是随着家庭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这种转让,范围逐渐缩小,最后固定在家族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转让给与死者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我认为,这其中,除了女人是财产这一因素以外,还有另一因素,即子嗣的原因。直到如今,乡下孩子的父亲死了,他的叔父或伯父,自然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至于那寡居的嫂子或弟媳,这个做弟或做哥的,理所当然的要对其负担一定的经济义务。
非洲、巴基斯坦、以色列、美洲、印度,都流行过转房婚。至于中国,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都有存在。有人说,舜和其弟就有转房婚的迹象:舜没有发达时,在家帮老爹鼓叟干活,老爹不喜欢他,只喜欢小儿子象。老爹与象合谋害舜,再三下手。但天佑善人,总不如意。一次,骗舜下井,他们俩个遂在上面落井下石,用土填满,以为舜必死无疑。象公开说:这下可好了,两个嫂嫂就归我所有了。《孟子. 万章》载:二嫂使治朕栖。

至于少数民族,似乎更流行这个。比如,10世纪兴起于东北的女真族。《金史》称女真:旧俗,妇女寡居,宗族接续之,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也如此,故无论贵贱,人有数妻,哈萨克族同样流行。

汉细君公主,嫁于乌孙王昆弥。昆弥年高,欲使公主再嫁其孙。公主不肯,上书汉王,汉王的回话是:第一,要顾全大局。第二,咱汉国向来不干涉别国内政!无奈,公主只好从命,连降两级,由原先的奶奶辈,一下子变成了孙媳妇儿。

细君之后,汉室又嫁解忧公主给乌孙王岑辄,岑辄死,其堂弟翁归靡即位为国王,继娶解忧,生三男两女。翁归靡死,岑辄之子泥靡即位为国王,公主解忧又嫁泥靡,生一男。总之,解忧公主共嫁两代三任国王,年老时申请回国:"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于公元前51年回到长安。此时公主年已七十,归汉后,又过了十八年,昭君出塞。王昭君在老单于死后,也面临着下嫁其子的风俗。我们是文明国度,昭君当然有点不情愿,上书求归,汉皇还是那句话:顾全大局,入乡随俗。民间百姓偏爱昭君,就象我们偏爱李清照,求证她不曾误嫁中山郎一样。所以,不惜篡改历史,给昭君编排两种野史,一种是:昭君一出关就投江自尽了!另一种是:小单于愣要娶昭君,她就饮药自尽了。事实上,昭君与那位小单于合伙两了两个女儿。

隋宗室女义成公主,于公元599年(开皇十九年)嫁给突厥启民可汗,启民可汗死,义成公主又先后改嫁他的儿子:始毕、处罗、颉利三位可汗。

至于晚唐的咸安公主,在回鹘生活了二十一年,直至病逝,创造了历嫁祖孙三代、两姓、四位可汗的和亲记录,一举超过汉公主解忧和隋义成公主。

值得一提的是,宋时,朝廷不但不外嫁自己的公主,而且明令严禁国内转房婚,违者受惩。这一文明进步据说跟理学家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理学家认为,转房婚大大违反了理学的三纲五常原则,从血缘关系上讲,至少是一种乱伦。

宋的严禁转房婚,还有一因,据说是从唐朝灭亡教训中悟来的,因为唐朝在男女关系方面有点资产阶级自由化,公主不喜欢旧附马了,给父亲打个报告可以换个新的,更不象话的是,父亲抢儿媳(唐明皇与杨贵妃),子娶父妾的(唐高宗娶武氏则天),这让宋朝的理学家们大跌鼻子,比如二程,对这个事耿耿于怀。还是朱熹聪明,最后自我安慰说,唐人如此,“源流出于夷狄”,总之,宋人很是看不起唐人!

宋明以后,民间流行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伦理观念。如黑老包,大义灭亲,把侄儿铡掉后,他给嫂嫂当儿子了。明朝时,国家通过行政手段禁止民间转房。清朝时, 干脆是大刑侍候:收父祖妾及叔伯母者,斩;收兄嫂与弟媳者,绞。一手抓法治,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都抓,两手都硬,转房婚在汉族基本灭迹。现代电视电影里偶有弟弟娶嫂,哥哥娶弟媳的,但那都是爱情了,与本题无关。至于少数民族,就比汉族流行得长远了。刘心武主编《人民文学》,编发一篇小说《伸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里面述及藏族的此种婚俗,遭到中央民族学院藏族学生的抗议,刘心武下岗。 但这似乎已成另一种问题了。

《中國傳統文化的陷阱》第九讲 中国传统婚姻文化(上)

作者簡介:端木賜香,原名李桂枝,網名三糊塗。1968年生人,1990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系,現任河南安陽師範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國傳統文化及中國近代史

第九讲 中国传统婚姻文化(上)

一. 对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推测

大部分研究中国婚姻史的学者们,仍然进行着19世纪西方民族学家和中国先秦时代以前的思想家们就已经开始的工作,即,推测古代婚姻形式及其演变过程。结果如下:

1、原始群婚阶段。

中国近现代学者研究上古时代的婚姻制度时,基本受到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作为他们重要理论来源的摩尔根的影响。马克思在其,《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说:最古是过着群团的生活,实行杂乱的性交。中国学者一般也认同这个观点,认为两性关系应该带有刚从猿类脱胎过来的习惯,以小群体方式生活,无所谓婚姻家庭,有着毫无节制的性交关系,处于杂乱无序的群婚状态之中。当然,所有这些观点都基于这样一个前提-达尔文的进化论,即人类是从猿转变过来的。
 
中国古代学者无从知道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但某些记载却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淮南子.本经训>:男女群居杂处无二别。<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聘不媒。游,乃是男女两性间的自由结合,媒,乃是婚姻的中介人角色,聘,则是两性结合所经过的社会程序。根据类似的表述,学者们推测说:原始群婚之早期阶段,兄弟姐妹、上下辈之间的婚配是毫无限制的。但是,这只是一种推测,或者说想象。<吕氏春秋>云:昔太古无尝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管子.君巨篇>也云:古者未有夫妻匹配之道。
 
这一点,在神话故事里也有踪迹可寻。有人说,夏娃是从亚当身上抽出的肋骨所成,那么,亚当与夏娃应该也是上下辈关系。同时,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杀父娶母,还与其母合伙生了四子,应该也是远古时期上下辈无序的一种记忆遗留。

2、血缘婚。

它是人类婚姻史上第二种婚姻制度类型,也叫班辈婚,兄妹婚。恩格斯说:在这里,婚姻集团是按辈份来划分的,在家族范围以内的所有祖父与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的,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伏羲、女娲传说。他们本是兄妹俩个,可是不知怎么搞的,人类遭遇灭顶之灾,世界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为延续人类种族,兄妹两个不得不结合。这一神话在唐朝李冗的<独异志>里有完整的描述: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象所有的神话故事一样,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这个传说,交待不出伏羲女娲是怎么来的),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以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妹以扇蔽面(也不知是妹妹害羞,还是后世说故事的人害羞,仰或是说故事的人替 妹妹害羞,总之,妹妹用扇子盖住了脸)。

伏羲、女娲的兄妹婚,汉代画像中也有所反映,二人皆人首蛇身,缠在一起。山东沂南县北寨村汉墓出土,墓门东侧支柱顶上有燧人氏、伏羲、女娲三人合抱图。燧人氏是伏羲、女娲的爹,学者郑慧生先生认为,燧人是第三者,呵呵,也就是说,这种情况恰好反映了原始群婚上下无序的特征。而山东费县南武阳东厥画像,燧人端坐中间,两手扶着伏羲、女娲,只玉成二人,自己不再申办奥运-重在掺乎了。南阳画像石中也有发现,伏羲、女娲站在燧人的肩膀头上,应该是燧人退出的意思。总之,伏羲、女娲的故事是原始群婚向班辈婚的过渡。

东汉梁武祠石室里,有这样一幅画像:伏羲、女娲蛇尾相交,两人上方,尚有两小儿,也在相交,他们应该是伏羲、女娲的后代。同时,伏羲下方一男子正在扯伏羲的袖子,女娲下方一女子也在扯女娲的裙子。形象地反映了班辈婚的特征:同辈通婚,而且,同辈之间,不分你我。你的是我的,我的是你的。共妻共夫。曾有人戏问: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这没错;亚当和夏娃成亲,这也没错,但是,亚当和夏娃的亲家是谁?对啊,诸位有兴趣,就研究一下。

3、抢亲婚。

两性关系被限制在家族内部班辈之间的同时,家族之外又有抢亲制作为补充。女子在古代,可能也是被视作财产的,部落战争,家族械斗,导致女人被抢来抢去。按现在的眼光看,抢亲肯定是不文明的,但是学者们认为,可不能小看这一抢,这一抢,抢出了文明,抢出了优生优育。看看自己内部人生出来的畸形、弱智婴儿,再看看抢来的女子生出来的白胖孩子,古人终于悟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直到如今,偏僻的乡下仍有同姓不婚的所谓族规。

《易经》爻辞里有一段,被学者认为是反映抢亲现象的。云: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翻译过来即是:一群人乘马飞速而来,不是来抢财产的,是来抢亲婚配的呀。还有一段:乘马班如,泣血涟如。也被学者认为是抢亲过后的情形:抢亲的人骑着马儿飞速而去,山路上留下一串可怜的哭声。

有学者认为,中国旧制婚俗里,仍有抢亲的遗留。比如男方迎娶女方,女方要蒙红盖头,据说原始意思是为了防止女子半路伺机出逃,或者,妨止她们记下回家的路。这一手,跟土匪绑人,用黑布蒙其眼一个道理。学者们这样一推测,叫我看来,婚姻仪式里好多勾当都象抢亲了,比如,乡下迎亲仪式中,前有火铳开路,紧随其后的是十几个半大小子,手举各色小旗招摇,新郎身后更有众多的弟侄等青壮年护卫,咋看咋觉得象抢。而女人臂弯上所戴手鐲,我们不妨把它想象成手铐。至于某些山区的哭嫁习俗,更是让人怀疑,新娘子是被人抢走的。到后来,抢亲成为一种仪式。广西云南傈僳族,娶亲时,双方约好地点,抢那么一番。男方结伴持刀,女方假装呼救,女伴亲属佯救,男方扔钱财,女方亲属拾钱归。这个,估计就是现在乡下迎亲时,新郞所扔的红包。至于河南西南的某些落后山区,直到解放前,仍有抢寡妇的习俗。这可是真的抢,没有事先的约定,谁抢到手算谁的。而寡妇也不是那么好抢的,她们也有武器,那就是月经裤头,月经带之类的,中国社会看不起女人,认为这些东西比较晦气,所以,这些东西是寡妇们保护自己的最佳生化武器。鸦片战争时,广州将军杨芳也用这一手对付过英国侵略者,只是效用不大。

还有好事者,证明《关睢》也是首抢亲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想媳妇想得晚上睡不着,怎么办?王振择先生说,那就只好抢啦。李长之在自己的<诗经试译>中如此解释:好逑,等于配偶,逑,即仇,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冤家。冤家,仇逑,不是抢亲又是什么?

另从辞源的角度,有人开玩笑,说,婚,就是人发昏后的一种行为。但<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娶妇以昏时。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学者马上据此断定:天黑才敢结婚,肯定是抢婚了。否则,为什么不放在白天呢?

4、族外婚

研究中国婚姻制度的学者根据考古学资料推论,族外婚是母系社会的一个标志。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学者想像母系氏族的婚姻情况是这样的:氏族禁止族内通婚,须到其它氏族部落寻求女子;同时,把本族女子嫁给外族。而中国许多上古圣人出生的神话传说,如“附宝感北斗而生黄帝”、“庆都与赤龙合婚生尧”、“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等等,正好被学者认为是族外婚的一种折射。

族外婚,又称普那路亚。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仍保留有班辈婚的习惯,兄弟共妻,姐妹共夫。孩子,称所有的男人为父亲,称所有的女人为母亲。比如,商代仍保留有上古时代的称谓习惯,商代卜辞中,武丁称他的父亲为父甲、父乙(这个才是武丁的生父)、父丙、父丁、父戊,是为多父;称他的母亲为母甲、母丙、母庚(这个才是他的生母),现代社会,许昌地区的称谓也值得研究,称父亲为爹,父亲之兄为大爹,父亲之弟为小爹。总之,很有意思。而中国旧的婚俗,兄终弟及,姐死妹继,甚至姐妹二人同嫁一人,比如尧女,娥皇女英同嫁舜,大周后小周后同嫁李煜,从上古到新中国新婚姻法执行之前,这些旧俗也一直被社会道义所认可。前几年流行的一个民歌,大坂城的姑娘,歌词里有一句我始终不明白:带着你的嫁妆,带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你说新娘子为什么要带着妹妹来呢?现在我才明白,估计是妹妹是陪嫁的,实乃班辈婚遗留。刘心武做《人民日报》总编时,刊发一篇小说,《伸出你的舌苔或者空空荡荡》,里面也触及了西藏地区的这种民族风情,遭到中央民族大学藏族大学生的抗议,导致刘心武下岗。总之,不管是做学术,还是做文学艺术,都得讲政治。否则,政治找你的事儿。

这里想说些多余的话,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春秋以后,“天神感应”说也不再有市场。可是到了西汉,人们为了拍刘邦的马屁,不惜给刘邦他爹戴个大绿帽:刘媪刘大妈在山坡上睡觉,龙附其身,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嗨,都什么时候了,还玩这一手,自污!

族外婚还有一些变种,比如有关女儿国、丈夫国的故事。1981年<哈尔滨日报>报道,南美洲巴西边界,有一个女儿国,全国没一个男人。每年到一定的日期,从另一个哈姆诺族过来一批男人,和她们配合成婚。男子离去后,女方生子。来年再相会,女孩子被留下,男孩子被抱走。另,我国古文献有关记载也比较多,<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大荒西经>载:大荒之中…有女子之国。<三国志><后汉书>等载:海中有女国,无男人。或传其国有神井,窥之辄生子云。但这个解决不了生男咋办的问题,所以郭璞注<山海经>,云:有黄池,妇人入浴,出即怀妊矣,若生男子,三岁辄死。至于<西游记>里,大家都知道老猪同志进了女儿国,喝了人家女儿河里的水,怀了胎,最后又做了人流。至于丈夫国,<山海经>与<淮南子>都提及过,既然女儿国都是自力更生,自己生孩子,那丈夫国怎么解决子嗣问题呢?<太平御览>卷361引<玄中记>:丈夫民,殷帝大戊使王英采药于西王母,至此绝粮,不能进,乃食木实,衣以木皮,终身无妻,产子二人,从背肋间出(我估计跟金蝉脱壳差不多),产子二人,其父则死,是为丈夫民,去玉门二万里。这些天方讲夜谭式的故事,应该是族外婚的变种吧。

5、对偶婚

马克思说:在普那路亚家族制下,便多少有了一男一女结成配偶过同居生活的事实,而这是社会状况的诸条件引起的,每个男子在其若干妻子中,有一个是主妻,反过来说女子也是如此,因而有了向对偶婚过渡的倾向。

这个我信,人是感情动物,这就决定了他(她)在众多可能的对象中,会有所偏好,有所选择。选择的结果,便是对偶婚的产生,它是普那路亚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式。
对偶婚分两个阶段或两种方式,第一,望门居制,据说大禹和涂山氏就是这样搞的;第二,居妇家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易洛魁人。

6、一夫一妻制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它的特殊性质,使它成了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的父系社会里,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所以,所谓的一夫一妻,在中国,只能叫一妻一夫,或者一夫多妻。注意啦,如今,这传统在中国大地有发扬光大的苗头。
 
<共产党宣言>称: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这话说得太好了。在中国,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财产继承,包括王位继承,都需要有个亲疏远近,慢慢的,大家就分清爹亲还是爷亲了,这一点,在商朝的王位继承里有所反映:商朝早期,大都是兄终弟及,无弟传子,汤至南庚,弟死后传兄之子。商朝中期,阳甲至于祖甲,兄终弟及,弟死后传弟之子。商朝晚期,祖甲之后,父死子继完全代替兄终弟及。

一句话,一夫一妻制确立后,父死子继的继承法确立,婚姻制度,遂成为一切宗法制度的根源。

二. 中国婚姻礼制源头的两大创始人

1、 中国婚姻礼制的始祖母-女娲

女娲的功劳可不小:其一,宇宙秩序的维持者。<淮南子>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立,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其二,造人。<淮南子>云:天地初开,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横泥中,举以为人。其三,婚姻礼制的始祖母。女娲在民间社会有着崇高的地位,跟这一点有很大的关系。民间神话云:女娲造了很多泥人,他们在地上活蹦乱跳的,很可爱,但是,女娲发现一个麻烦-这些小泥人终会死去。上帝的麻烦是,亚当夏娃受到了蛇的引诱。而女娲的麻烦是,没有人引诱这些小泥人。女娲苦恼了一阵子,终于决定亲自上阵,引诱泥人-让他们结婚生子。女娲遂成为中国婚姻制度的鼻祖,或者说,中国史上的第一个媒婆,为此,中国古代史书称她为高媒,地位相当于开国皇帝,刘邦也就一个高祖的称呼嘛。

女娲作为婚姻之神,媒婆之祖,在民间的地位很高。古代中国各地,都有女娲娘娘庙或高媒庙。商纣王不信邪,曾在娘娘庙里调戏过娘娘,所以导致毁国亡。

直到如今,民间百姓仍然深深喜欢着女娲娘娘。可是,另有史记载,女娲与自己的哥哥伏羲曾经婚配,民众感情可能接受不了这一点,所以,有关兄妹两个的故事就有了民间版本,如今,河南周口的一些地方仍然流传着这故事:远古洪泛,人物皆死,只剩下伏羲、女娲两人,太白金星(又是这老头儿)叫他们结婚,两人不肯,但是人类即将灭绝。他们遂提出,如果能把割成许多段的竹子再接起来,就可以结婚。大家想他们两个傻帽是跟谁玩!他们怎么能玩得过太白金星那老头?所以,竹子割断了,又接上了,且留下了许多竹节,喏,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样子。兄妹两个反悔了,又提出,从两座山上滚两盘石磨下来,如果两盘石磨能滚合到一起,就可以结婚。结果当然是石磨胜利。女娲又提出了一个条件,围着山脚跑,如果伏羲能追上自己,就结婚。两个人就追起来了。这一点,中国的导演都学会了,电影镜头里,一般是女人在前跑,男人在后头傻乎乎的追,这是中国传统。问题是,伏羲追不上女娲,这个时候,出来一个穿马甲的家伙,网名叫龟,龟蛇一家,在上帝的后花园里,引诱亚当夏娃犯作风错误的,就是龟的老本家-蛇。这里,龟的主意更馊,它告诉伏羲:傻哥们儿,你别在后头追,你从山的另一面朝相反的方向堵嘛。伏羲一听,掉转方向就迎了过去,女娲没有防备,一下子跑到了伏羲的怀里,只好成婚。女娲恨龟,用脚把它踩了十八瓣。伏羲不忍心,就把龟兄的壳给粘了起来,不信你查一下,看现在的龟壳是不是十八瓣的,至少咱们河南的龟壳应该如此。

2.中国婚姻礼制的父亲-月下老人

中国婚姻之神-月下老人的故事,估计大家都听过,《太平广记》和冯梦龙的<情史类略>里都有记载,故事是这样的:杜陵书生韦固从小父母双无,由于各种原因,总娶不上妻。唐贞观二年,小伙子到清河游学,住到一客店里,同住的客人说,想把前任太守的女儿许给他,约定在客店西边的龙兴寺见面,韦固心切,因为他跟张良的情况不一样,张良要去见掉鞋的老头,韦固去见自己的女朋友,当然去得早了。总之,韦固在天没亮的时候就到了,然后发现一老头背着一个布袋子,坐在寺院门前的台阶上,借着月光看书。韦固上前看,居然一个字也不认识,就问:什么书,我从小到大,都是在看书,基本上没有我不认识的字,外国梵文鸟语我都会,你这书,我没见过。老人说:这又不是人间的书,你怎么能看懂?韦固问:那这到底是什么书?老人说:幽冥使书。翻译成普通话,就是鬼书,不是天书。韦固问:幽冥鬼界人,怎么会到人间来?老人:是你来早了,不是我不该来。因为我们阴间当官的,也要管人间的事,在人间走动。现在走在路上的,人鬼各半,只是你看不出来罢了。韦固问:那你主管什么呢?老人:婚姻都归我管。韦固一听高兴坏了。这里我很纳闷儿,韦固遇上鬼,不但不害怕,还高兴,真是邪门,估计是想媳妇儿想疯了。韦固高兴地说:我自幼无父母,想早点成家,可是想了十年,还是没有想成功。今天有人要把前任太守的女儿许给我,你看今天能成吗?
老人:成不了。你妻现在才3岁,她17岁才能进你的门。
韦固:你布袋里装的是什么?
老人:红绳啊,我用它系两人的脚,即便是仇人,更无论贵贱贫富,天涯海角,只要我系上了,两人谁也跑不了。你已经和那女孩子拴一起了。
韦固问:我那妻子现在在什么地方?
老人:就在你店的北边。她是一个卖菜妇人的女儿。
韦固:我能见她一下吗?
老人:那妇人姓陈,经常带着孩子来卖菜。你跟我走,我指给你看。这时,天亮了,约韦固出来的那人还没来,韦固就跟着老人来到菜市。看见一盲眼妇人抱着一个女孩子,两个人都是破烂不堪。老人一指:喏,她就是你的妻。大家想韦固会是什么反映?他问:我杀了她可以吗?
老人:这孩子命中大富大贵,并且依靠你才行,你怎么能杀了她呢?说完,消失不见了。

韦固回去,磨刀,把刀给仆人,告诉他,杀人后给他一万钱,次日,仆人上菜市,看见那孩子,上去刺一刀就跑。回家后韦固问:死了吗?仆人说:没有,只刺中了眉心。

以后的日子里,韦固到处求婚。可是总也不成。14年后,韦固依靠父亲的老关系,见相州长官,刺史王秦提拔重用他为司户椽,主管狱讼。不久,王秦觉得韦固很能干,就把女儿许配给他。小女子十六七岁,很漂亮,韦固很是满意。但她眉间常贴着花钿,沐浴闲居时也不摘下,韦固觉得奇怪,遂问。女子说:我是刺史的养女。我亲生父亲是宋城的县令,病故,母亲兄长也先后死去,乳母陈氏卖菜养我,三岁时被坏蛋刺伤,刀痕仍在,所以用花钿贴上。七八年后,我叔父做官,我才做他养女。韦固问:你乳母是个盲人吗?
其妻问:是啊,你怎么知道?
韦固:啊,那个刺你眉心的坏蛋是我派去的。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肯定要问:他们两个是不是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yes,这是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里的固定版本。不过,我更关心的是月下老人这个传统的中国神话形象,对比西方的小爱神丘比特,我们会发现如下差别:
小爱神       月下老人
顽童一个     顽固老头一个
活泼调皮可爱  腐迂糟老酸儒
类仙       似鬼
一箭定情     绳索伺候
爱情       婚姻

总之,一小一老,两种文化的差别尽在其中。丘比特代表爱情,而月下老人只代表婚姻。也许,这其中已经蕴含了中国婚姻的悲剧性:其一,婚姻是老人的事儿,跟年轻的当事人无关!其二,虽然跟当事人无关,但是,当事人须承担诸多责任。其三,婚姻是当事人无权改变的。女人不能主动离婚,传统社会里,男人虽占尽优越,也只是拥有一个休妻权,而且这权利的实行,还要由老娘判决和终审。比如刘兰芝和唐婉,是婆婆休的;孟老夫子也要休妻来着,可是他老娘不干,孟子也就哑了。

三. 传统婚姻中的诸多内涵

1. 婚姻的社会内涵
 
中国传统婚姻,它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大事。《礼记.婚义》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通俗地说,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婚姻除了完成传宗接待的任务之外,还担负着一定的政治与经济使命,所以,中国的婚姻往往是强强联姻连横,弱弱联盟合纵,所谓的门当户对尽在其中矣。

中国传统婚姻首先是一门社会学,讲究的是门第与血统。这一点,在魏晋时期甚盛,魏文帝设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遂成为当时社会一大特色。婚姻方面,世族与寒门之间禁止互通有无。一旦有人违规操作,世族耻,寒门惊。南齐王源将女儿嫁给富阳王氏儿子,就有人上书皇帝,说王源蔑祖辱宗,求罢王源之官。上书本应用黄纸,可由于“耻辱着你的耻辱”,上书者就用白简了。《北史.陈元康传》载:左卫将军郭琼因罪处死,其妻乃名门卢氏之女,被赐于寒门陈元康,元康大喜,立即清理门户,撵走了自己的元配夫人。《北史.孙骞传》载:孙出身寒门,政府把罪人之妻、名门之女韦氏赐之,孙象中了探花似的,风光极了。看来,名门之后作了寡妇也不怕,完全可以花开两家,各婊一支。寒门穷家女就没有这等待遇了。

唐朝时,魏征、房玄龄都尽力与山东世族通婚。唐高宗时的宰相薛元超,自认为平生一大遗憾就是没有“娶五女姓”。

如今,中国虽无世族,但开始流行名门之后。代表人物多了,这里仅举一个,洪晃,有兴趣,翻翻她的《我的非正常生活》,我在书店用一个钟头对付完的,看得挺乐。

名门之后,其实是世族的一个变种,严格说来,中国的世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族。因为中国流行光棍革命,新贵都是光棍出身,顶多贵它三百年,身上的泥毛还没有洗净,新的光棍就打过来了,老世族就可能呜呼了。相形之下,日本的皇室血统才值得一提,绵延至今。

鉴于中国传统男人眼界高,寒门女贫家女难嫁的现象,白居易写首劝人诗: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红楼富家女,金镂绡锣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荆钗不值钱,衣上无真珠。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踯躅,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闻君欲娶妻,娶妻意如何?扪心问一下,到底自己娶妻是为何?老白这首诗真是够苦口婆心的,奈何中国传统男士都是黄盖,我愿意挨,关你甚事?

总之,中国传统婚姻身负着不能承受之重的社会负担,所以,其悲剧性就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传宗接代,为了繁荣家族,为了政治联盟,为了经济联盟,为了高贵血统,为了安抚蛮夷,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爱情的影子。仅举一例,刘备同志,把女人视作衣服,硬着头皮穿了几件,那也是为了让衣服给自己生个革命接班人,刘备同志“三讲”工作落实得比较扎实,讲政治讲得比较充分,结果衣服给他生了个咋也扶不起的乐不思蜀的刘阿斗,老天还算有眼。呵呵。
  
2、 婚姻中的宇宙秩序

《礼记》云:天地合,而后万物生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很明显,婚姻中的男女结合相当于天地之合。正因为婚姻以宇宙秩序为参照物,这就导致了婚姻的神圣性与不可颠覆性。作家写小说,懒得离婚。其实是自己给自己找台阶,因为离不得婚跟懒没有关系,男女构成乾坤,地不能反天,这是首要的,同时,天也不能反地,天地绝,乃敢与君绝,中国的爱情都是指天道地的来发誓的,这说明婚姻在人们思维里,就是宇宙。婚姻乃是天经地义,而要打破婚姻,更是反天,相当于盘古开一回天地,一般人玩不起这个。

3、 婚姻中的道德学。

婚姻维持着社会关系和宇宙秩序,所以婚姻需要力量,需要支撑点。而在以德治国的中国传统社会里,道德便是最好的利器了。中国婚姻里,有两个道德支点。一为礼,二为义。

首先谈礼。它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仪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非媒不娶。古代婚姻中介称“媒妁”。媒,谋也,谋合二姓者也。妁,酌也,斟酌二姓者也。《礼记.曲礼》郑笺注:媒者,通二姓之言,定人家室之道。《周礼》中更是定了一个媒官: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其职责范围: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凡 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看来,这个媒氏之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婚姻登记所,但是职权要比后者大多了。男子三十岁,女子二十岁之前得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否则政府不愿意呢。

后来,这官方机构被民间媒婆所取代。但民间媒婆逐渐被民众丑化,也不知什么原因。至于一些少数民族的新娘子 ,更是在上轿之前大骂媒婆。让人感觉,媒婆就象那妓院老板娘似的,至少象人贩子。但婚姻程序里,又离不开媒婆这个角色。《礼记》云: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战国策》更是言:处女无媒,老且不嫁,舍媒而自衒,敝而不售。一句话,如果没有媒人,男女双方不能交往的,如果自己找婆家,豁豁,丢死人啦。如果说这是道德规定的话,那后来就上升为法律规定了-《唐律》云: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元典章也是如此规定。如果有人以身缺德,以身试法,那么,没有好果子吃。《左传.昭公十一年》载:声伯之母不聘,生声伯而出之。没有媒人,生米煮成熟饭,即便生了孩子,还是休你回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泯王遇杀,其子法章变姓名,为莒太史敫家庸,太史敫女,与私通焉…莒人共立法章,是为襄王。襄王既立,立太史氏为王后。没想到王后她爹觉得丢脸,云:女不娶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终身不睹。老先生跟女儿断绝关系了。看来那时的以德治国执行的效果不错,否则老太史完全可以事后再给女儿行媒娶之仪的,何苦如此自觉?

2) 明媒正娶。
 
光有媒还不行,还得有个正当的婚姻程序。具体说来是六步。第一步,纳采,即由媒人传言,再由男方给女方家中送礼物。尽管现代中国,男女平等了,女追男成为普遍现象,但从程序上,还是男方给女方家送礼物,男方占主动地位。旧时的纳采礼,一般是大雁。据《白虎通.嫁娶》中推测:贽用雁者,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意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总之,男方第一次给老丈人家送礼,送去的就是一个杀威棒:到俺家,要老实点,规矩点儿!

第二步,问名。吓唬完了,该问姑娘名字了。戏剧中,男人一见女人,问小姐芳名的,严格来讲,就是耍流氓。因为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西厢记》中,张生见红娘,就“小生想张,名珙,字君瑞,未婚待娶”的瞎报一通,实在是流氓到家了,欠揍。相形之下,到是法国流氓们做得稍好一点,电影里,男人跟女人到教堂结婚了,才想起来问女方:亲爱的,你叫什么来着?不过,其它程序都做得不到位,所以,还是流氓。

第三步,纳吉。《仪礼.士昏礼》载: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后来民间把纳吉改叫合婚了。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肖及生辰八字合一下,看生肖是否相克,八字是否相配。总之,程序很复杂的。八字,是根据天地人合一的原理,把男女出生的时间按天干地支排列一下,看是否合谐。至于生肖相克,民间早编了顺口溜,这里顺便溜几个,以备大家不时之需作参考:子鼠见羊万年愁,不叫白马见青牛,虎见巳蛇如刀割,兔子见龙不长久,酉鸡不与犬相见,亥猪不可见猿猴。当然,还有更精短好记的,比如:鸡嫁猴,不到头;猴嫁鸡,好夫妻。等等,咱们这里就不再宣传迷信了。现在人们都不迷信了,开始用缘份两字来概括婚姻与爱情。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无奈与困惑,尽在其中了。

第四步,纳征。《仪礼.士昏礼》载: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币,即后世所谓彩礼。彩礼分等级,天子用“谷圭”(按某些学者的意思,中国好多祭器及文字遗留有生殖崇拜的痕迹,比如孔丘,字仲尼。丘的原始意思是男人生殖器,尼的原始意思又是女人生殖器。孔圣人原来拥有这么些名和字,几千年的中国儒士尊奉的就是这么个东西,呵呵,有意思。至于“圭”,那是古代贵族参加各种典礼时手里持的一个玩艺儿。据李敖那流氓训古,圭的原始意思也是男性生殖器,谷,在《老子》的书里,也是象征着女性生殖器,呵呵,天子用“谷圭”作彩礼,也算是归宗了-天字第一号大流氓。至于诸候,则用“大璋”。士人用“束帛,鹿皮”,庶人小民则只能给丈人家送“帛五两”。这些人都不够流氓,咱就不再揭发他们了。

第五步,请期。成婚日期,由男方决定,正式通知女方。至于请字,那是跟你客气。相当于中国的教师节,可别自作多情,以为自己不是老九了!

第六步,亲迎。也就是说,结婚的当天,男方得亲自迎娶媳妇儿,不能找人代劳的。皇帝佬儿也不能例外。《礼记.哀公问》载:大婚既至,冕而亲迎。这里还不能自作多情,以为男方的亲迎是降尊纡贵,非也。《礼记.郊特牲》如此解释: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余下来就是成亲礼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对方。第二天早上,媳妇再拜舅姑,然后下厨做饭,做好后请舅姑吃,自己再吃他们碗里剩下的。意味着你嫁到这里,就是伺候公婆,吃剩饭的。《红楼梦》里,王熙风能耐再大,也是站桌边伺候王夫人与贾母吃饭的。

至此,六步全部完成。如果一个女子是这样娶到家的,那么,就是她一生骄傲的资本了。电影里也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元配夫人与小妾吵,动不动就这么一句:我是八抬大轿,明媒正娶来的。而小妾对男人要求的也是:跟了你,可以,你用八抬大轿来抬我。中国传统女性喜欢“坐轿子”由此可见一斑,而中国男性,就只好多抬轿子了。

婚姻的仪式性,也注入了如此深厚的道德内涵,可见以德治国,在中国的深入民心。直到如今,乡下人结婚,领结婚证那天,尚不叫结婚。“典礼”才叫结婚。所谓的典礼,就是迎亲仪式。甚至于乡下男女不领结婚证,只要举行了典礼仪式,就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了。而只领结婚证不典礼,乡下人看来,相当于私奔和未婚同居,有伤风化的。

婚姻生活里还有好多礼,比如男主外,女主内,夫唱妇随,三从四德、举案齐眉,七出三不出等,这些都在女性传统文化里讲过,这里不再重复。下面讲义,义里面有几个关键问题:

1) 妻子死亡与夫之再娶

中国传统礼制,妻亡,禁止男人再娶。《白虎通.婚娶》云:人君无再娶之义。《公羊传.庄公十九年》也云:诸候不再娶。这样一说大家肯定要笑,什么呀,中国传统男人哪有这义气。有,被鲁迅先生骂得狗血喷头的林琴南,妻死后终身未娶。比停妻再娶的周树人,那可是义气多了。不过,这种守节信义的男人太少了,不足为证。总的来讲,这种规定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所谓的不能再娶,只是说,不能再娶第二个正妻,再娶来的不能叫元妃,只能叫继室。至于民间,不能叫元配,只能叫续弦。废话,后来的当然不能叫元配了。传统社会里,男人就是这样跟女人讲义的,文字游戏而已。当然了,元配与续弦在死后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元配与夫同葬,非元配们就只能靠边“葬”了。因民间继室续弦流行,后来就出个变通法:元配葬于夫左,续弦葬于夫右。如此说来,老蒋的尸骨应该回老家,跟人家毛福梅葬于一起。至于朱安,死前一直妄想与周树人葬于一处,只可惜,那是白日做梦。说到这里,还是觉得咱们的毛太祖可怜,被孤零零的弄到水晶棺材里,左右没一个女人,那个孤独啊,也不知谁出的馊主意,让老人家死后还作光棍!忒不象话了!

2)夫之死亡与妻之再嫁

夫讲义气,妻死后不再娶元配。那女人更得义气了,夫死后,终身不嫁。当然,开初这只是一种道德提倡,到宋朝,守节女人都被政府与儒士们夸作三八红旗手,女人们就更讲义气了,再后来,道德提倡上升为法律规定,寡妇不能再嫁了。

当然,民间还会变通,穷人生存不下去,照样嫁寡妇。比如祥林嫂,第一任丈夫死了,婆家就把她卖给贺老六。婆家不义,但祥林嫂够义气,一进贺老六家,就一头往香炉上撞去,只可惜没练过武,速度不够,没有成功。临死前的祥林嫂是有着很大的恐惧的,那就是:到阴间后,两个男人会一人一半把她分开的。祥林嫂智商不够,否则会说:没事儿,两个男人,一个葬我左,一个葬我右,左边葬元配,右边葬继室。可惜哪,她没有这思想水平!

3) 离婚与恩断义绝

严格来讲,中国传统婚姻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离婚,因为它完全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以践踏女性尊严为代价而进行的。也就是有说,男家有权休妻,而妻不能休夫。《白虎通.嫁娶》载:夫有恶行妻不得去者,地无去天之义。意思很明白,夫是天,不能去天,否则,反天了不是?直到现在,夫妻双方较量,动不动就是这样一句:我再不镇压他(她),他(她)就反天了。其实反天的原始意思只有三个:臣反君,子反父,妻反夫。也许正因为这一点,才导致现代许多人看了王思懿版的潘金莲后,对她又疼又怜又爱。我的一个男同事说:唉呀,如果潘金莲生在现在,我一定把她娶回家,不让她受一点委屈。呵呵,这里开个玩笑啊。

如果说《白虎通》里的规定只是道德礼制的话,那么到唐朝,就上升为法律规定了。唐律规定:妻妾擅自离去者,两年徒刑。逃离后又改嫁他人,罪加二等。

总之,只有七出三不出才是法定离婚。当然,还有一个恩断义绝,法律可以据此强制男女离婚。按班昭的意思,男人娶女人,是对女人的恩典。照此推理,所谓的恩断义绝,当是夫断恩,妇绝义。这方面的条款还不少,这里列举几个:夫打丈母娘(估计潘金莲没娘了,否则她完全可以使个鬼点子让武大打丈母娘两下);夫打老丈人;夫杀妻家人;夫与丈母娘通奸等。这是针对男方来讲。对于女方,好象严格了点:妻骂公婆(武大也没了娘,否则金莲同志用这一手也不错啊);妻骂婆家人;妻与夫家人通奸;妻欲害夫;妻与公公通奸-也就是红楼梦里焦大所骂的“扒灰”。

一夜夫妻百日恩,到此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