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人人「膽量」為何不同?關鍵在「膽機」

轉載自:Mr.6─科學家發現人人「膽量」為何不同,成功關鍵在「膽機」

昨天有一則中文新聞,在台灣屏東的飛行場發生了動力滑翔機墜毀意外,據新聞裡說,綜藝大哥大張菲和駕駛是朋友,才剛泡完茶就聽到朋友出意外。報導說,菲哥自己除了飛機外,也玩哈雷重型機車等其他的極限運動,菲哥甚至告訴記者,他最近迷上的「輕航機」其實比這次意外身故的機型更危險!

報導最吸引我的一句話是,菲哥表示,他自己玩輕航機,已經發生過「多次」緊急迫降,然而菲哥並不為所動,仍然很愛玩;最特別的是,他解釋他們同好其實都有將「意外的機率算在內」、「心裡其實都有準備」,是抱著這樣「死也無憾」的心情去玩飛機的。

看了以後,覺得很驚!

我們一直以為,熱愛冒險者,或許應是出自於「對於自己的信心」,他們認為,開快車出車禍的應該是技術不好者,絕不是他自己,他自己絕對不會出車禍!就有如一些大開大合的創業家,他們斗敢投下這麼多資金,大概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個東西真的很棒,沒有一私懷疑它可能會崩盤,所以毫不猶疑的全數傾入!但菲哥對記者這一席話,讓我們得以一探冒險家的個性,原來,冒險家自己也將「死」都計算進去了,計算進去後,居然,還是想去「碰撞」這個機率!

為何要這樣?

這份有趣的訪談,就和前不久剛好看到一篇文章呼應。該文章引用最近刊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的一篇科學報導(另外的報導請見這篇這篇這篇),他們研究「冒險家」的心理狀況,所發現的驚人結論再看這篇屏東報導則會心一笑。

原來,人們為何膽量不同?竟然只是因為大腦構造的不同。

這個科學團隊是以從前白鼠實驗為底,精準的找來34位健康的人作實驗,其中有18個男性與16位女性,平均年齡24歲。科學家先給他們一份問卷,這份問卷相當細節的考這些實驗者,包含創意的力道,作決定的果斷力,以及花錢的意願,還有會不會守法律……等等。目的是要準確的測出這些人哪些是冒險家,哪些不是?

然後,科學家將這些實驗者帶到實驗室,使用一種叫「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技術,查看他們腦中的「Dopamin抑止器」的數量,所謂的「Dopamine」(多巴胺)是腦中一種化學素,決定人們如何感應到身邊的一些事情的回饋(rewards),如果多巴胺抑止器的數量愈少,就表示人腦中的多巴胺已經過多,過多的多巴胺,將造成其他的事情無法讓腦子感到興奮。

先前的問卷已發現這34個人中,有的很愛冒險,有的非常保守,科學家進一步的發現,那些愛冒險的,他們腦中的多巴胺抑止器竟然特別的少,也就是說,他們平常不容易從一些人類基本的感知去得到滿足,吃飽一頓大餐,並不會覺得特別「爽」,得到一面獎牌,也沒有覺得特別「爽」;開快車,亦不覺得特別「爽」。所以,他們繼續追求冒險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認為那個不危險,而是他們從平常的事物「得不夠刺激」,以致於必須追求更大的刺激,來激發更高劑量的多巴胺注入腦內。

換句話說,真正的大開大閤的冒險者,他們最多的不見得是「信心」,也不見得是「想得到更大的」,他們可能只想得到和別人同等程度的「刺激感」!

就這樣而已!

這件事,給我們一個很有趣的理解:我們一直在找創業家的人格特質,解開了一個謎團──

我們可以發現成功的人士似乎都不外乎兩種特質:「冒險型」、「精算型」。

「冒險型」的創業家,話說當年,敢開玩笑的說他當年只因為「不小心」、「太胡塗」就開始,再比對一下他成功之後的狀況,現在他好像也買了一艘遊艇,並且已經離開他曾成功的產業,跑去投資更大的「能源產業」,你會發現這個創業家到現在都還在冒險,甚至連老婆都有好幾個(這也算愛冒險的因子)。雖然他一路很有可能跌跌撞撞,跌了不少跤,但他實在太想撞、太敢撞,所以風一吹向他,他就馬上飛到最高的地方,從此不會再落下來。另外,還有一種叫「精算型」創業家,則是完全相反的特質,我們發現,他們通常都說他們成功之前,分析一件事情分析了老半年,才敢出來做這個產品,如果沒有馬上成功,十年下來,他可以講出他是怎麼繼續去研究這個產業,以致於最後終於成功。我們甚至發現,這兩種特質有時出現在一個團隊的兩個頭頭上,或取有時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冒險型」和「精算型」似乎是兩種極端,但這兩種人似乎都有很多成功者,Why?

從這篇科學研究,我們或可推敲,關鍵可能在「膽機」。

膽機,就是「放膽量去做的時機」。

重點在:時機。

「冒險型」的創業家,成功在「偶爾適時的抑制膽機」,對他們來說,冒險不是問題,撩落去不是問題,不過,他和其他同個性的冒險家不同,他肯定還是有某種程度的「管束」,至少,在緊要的關頭,他控制了他的「膽機」,沒有在四處遊走時自毀前程。就算有的事業、愛情皆得意,四處都有「老婆」,依然沒有失去控制,所以,他成了一個成功的大事業家,而不是敗壞在賭場的酒鬼,或是關進大牢的混混。

而「精算型」創業家,成功在「偶爾適時放出膽機」,他平時非常的謹慎,謹慎到了龜毛的程度,觀前顧後,根本無法幹什麼大事,但,他只要突然哪天一個「click」剛好「猛」下去了,他就可以啟動整個引擎,就開始跑了,他或許click的次數沒有他人多,但他只要在「膽機」的時候放膽下去做了,他就是成功了,於是,他也成了一個成功的大事業家,而不只是一個終身打零工的自怨自艾人,也不只是一位永遠只敢說不敢做的上班族!

這句話也讓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該注意的方向,也許也當哪天有朋友跑來說「我想離職」去創業可以幫他注意一下,先觀察他(我)平常的動作,猜到他 (我)是屬於「冒險型」,還是「精算型」,就知道他應該怎麼運用「膽機」。後者要適時控制,前者要適時放出,一張成功相貌便儼然成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