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之父『鄭武公』(姬掘突),繼承了其父封國國君及在中央政府宰相的雙重位置。他日夜不停的東征西討,擴張領土,把鄭國造成于前八世紀最強大、最光輝的一個封國。也正因如此,姬掘突很少到洛陽中央政府辦公,偶爾去了,也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繼姬寤生即位,他的作風更加變本加厲...『周平王』姬宜臼逝世後,他的孫兒姬林繼位,年輕氣盛,不管三七二十一,解除了姬寤生中央政府的職務。姬寤生為向國王報復,派遣軍隊進入王畿,把邊界麥田裡的小麥收割而去;稻米熟時,再度打稻米收割而去...」(參考自柏楊著作《中國人史綱》上冊,第113頁。內容未完全按書本字句轉錄,Eve修編過。)
手中這本《古文觀止》對此篇的評語如下:
通篇以信禮二字作眼。平王欲退鄭伯而不能退,欲進虢公而不敢進,乃用虛詞欺飾,致行質子之事。是不能處己以信,而馭下以禮矣。鄭莊之不臣,平王致之也。曰周鄭、曰交質,曰二國,寓譏刺于不言之中矣。
寫的很好。
另外,網上有篇相關『周鄭交質』的評論相當精采,在此推薦。
- by Eve
周鄭交質(隱公三年)─ 左傳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1)卿士(2)。王貳于虢(3),鄭伯怨王。王曰:「無之(4)。」故周、鄭交質(5)(音zhi、ㄓˋ)。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王崩,周人將畀(6)(音bi、ㄅㄧˋ)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即「祭仲」)帥師取溫(7)之麥。秋,又取成周(8)之禾(9)。周、鄭交惡。
君子曰:「信不由中(10),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11)(音yao、ㄧㄠ)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閒(12) (音jian、ㄐㄧㄢˋ)之?苟有明信:澗、谿(音xī、ㄒㄧ)、沼、沚(音zhǐ、ㄓˇ)之毛(13),蘋、蘩、薀藻之菜(14),筐、筥、錡、釜之器(15),潢汙、行潦之水(16),可薦(17)於鬼神,可羞(18)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音jiǒng、ㄐㄩㄥˇ)酌》(19),昭忠信也。」
****************************************
- 平王︰周平王,名宜臼。東周天子。
- 卿士︰天子有六卿,兼掌軍政大權者為卿士。
- 王貳于虢︰王不專任鄭伯,偶亦分政於虢。貳:兩屬。
- 無:「無有」之意。
- 質:人質,以人為抵押品。
- 畀:給予。
- 溫︰周王畿內之小國,位於今河南省溫縣稍南三十里之地。
- 成周:周時洛邑之稱,敬王遷都於此。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東約四十里。
- 禾:稷類穀物之專名。
- 中︰內心。
- 要︰約束。
- 閒:此處同「間」;挑撥使人不和。
- 澗,山間流水的溝;谿,同「溪」;沼,小池;沚,水中的小塊陸地。毛︰同「芼」,草。
- 蘋,多年生水生蕨類植物;蘩,白蒿也,二年生草本植物,葉如絲狀;蘋、蘩、薀藻︰皆可食之水草名。。
- 筐、筥、錡、釜︰方曰筐、圓曰筥,皆竹器,以竹子或柳條等编成。有足曰錡、無足曰釜,皆鼎屬,皆盛物之器。以上皆為盛東西的器具。
- 潢汙︰池中死水。行潦︰行旁流水。
- 薦︰致祭。
- 羞︰進獻。
- 風︰詩經國風。采蘩、采蘋︰皆詠祭祀的詩。雅︰詩經大雅。行葦、泂酌︰皆詠燕饗進獻的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