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

轉載自:三民網路書店電子報

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 周惠民/著
愛爾蘭文化

愛爾蘭文化多元而且豐富,從早期的克爾特人進入愛爾蘭以後,陸續有羅馬、諾曼人在此活動,法國、英格蘭的影響也相當深刻。愛爾蘭作家即便以英語為主要的語言,其文學和其他英語國家也有顯著的差異,表現出愛爾蘭文化中崇尚自然、自由與自嘲的特質。許多作家善於利用愛爾蘭人想像豐富、誇張與荒謬的民族特質,將克爾特語的表達與敘述帶進英語之中,豐富了英語的內容與表現方式,形成愛爾蘭文學的特殊風格。

愛爾蘭詩歌的傳統悠久,許多吟唱詩人將故事編成敘事曲(Ballade),他們使用克爾特語,用簡單的笛子(Irish whistle)、克爾特風笛(Uilleann pipes)或是小鼓(Bodhrán)伴奏,在各地演唱。十四世紀以後,克爾特語的詩歌吟唱逐漸被英語取代,內容也豐富一些。從吟唱的傳統出發,愛爾蘭詩人對音調、節奏相當敏銳,創作的成果豐碩。

十八世紀以後,愛爾蘭傑出的詩人輩出,獨樹一幟,史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高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 1730-1774)都是著名例證。史威夫特寫的《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開啟了政治寓言小說的先河。

愛爾蘭詩人及文學家在文藝上的表現至為傑出,十九世紀隨著浪漫思潮的發展,愛爾蘭詩人重新發掘克爾特人的詩歌傳統,將古老的詩歌和神話傳說以英文表現出來。他們也熱中於民族文學,希望能繼絕舉廢,葉慈早期的創作即為一例。

王爾德(Oscar Wilde, 1854-1900)寫作許多劇本、小說及詩集,活躍於維多利亞晚期的倫敦。主要作品包括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891)、童話集《快樂王子和其他故事》(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 1888)、《石榴屋》(A House of Pomegranates, 1891)及詩作《詩集》(Poems, 1881)、《斯芬克斯》(Sphinx, 1894)和《瑞丁監獄之歌》(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 1898)。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是二十世紀重要的劇作家,192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其喜劇作品《賣花女》(Pygmalion)被改編為音樂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後來又被好萊塢改編為家喻戶曉的同名電影,此外如《聖女貞德》(Saint Joan)等劇作都相當膾炙人口。

葉慈創作許多戲劇和詩集,為二十世紀重要的文學家。他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愛爾蘭文化的重要支持者,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對愛爾蘭社會有重要影響。主要作品包括散文集《克爾特曙光》(The Celtic Twilight, 1893),劇作《凱薩琳女爵》(The Countess Kathleen, 1892),也出版一本《威廉‧巴特勒‧葉慈的自傳》(Autobiographies)。

喬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亦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喬伊斯的大部分作品均以愛爾蘭為主題,創作小說的靈感也來自早年在都柏林的生活。作品包括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Dubliners, 1914)、長篇小說《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1916)、《尤利西斯》(Ulysses, 1922)以及《芬尼根的追思會》(Finnegans Wake, 1939)等。

貝克特(Samuel Barclay Beckett, 1906-1989)主要創作以詩集、戲劇為主。於196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包括戲劇《等待果陀》(En attendant Godot)。

在葉慈的影響下,愛爾蘭作家的創作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風格:或專注於古老的克爾特傳統,或向現代主義風格靠近。喬伊斯和貝克特就是這種現代主義的重要代表,他們以小說和戲劇為主要創作類型。以後的文學家,或者繼承,或者反對,但多在葉慈的基礎上前進。二十世紀重要詩人卡夫納(Patrick Kavanagh, 1904-1967)便是葉慈的繼承者。1939年出生於北愛爾蘭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Seamus Justin Heaney, 1939- )是著名的詩人和文學評論者,足以代表當今的愛爾蘭文壇。此外,也有許多來自愛爾蘭的作家和評論者活躍在倫敦、百老匯和好萊塢戲劇舞臺。

愛爾蘭民族多元,文化多元,不同族群留下各種豐富的遺產,讓愛爾蘭文化在各種領域都有相當豐富的表現。從古代的石雕藝術、青銅器時期的裝飾品,到近代的繪畫、造形藝術,都有可觀;音樂、舞蹈方面也都有傑出的表現,無論是傳統的踢踏舞(Stepdance)、民俗音樂,或是現代的搖滾樂,都有享譽世界的代表人物,演唱團體U2或恩雅(Enya)均是重要代表。

U2應該是愛爾蘭最知名的樂團,也是愛爾蘭最重要的文化產業之一。該團1976年開始表演生涯,1980年代已經享譽各大洲。他們不僅製作音樂,也關懷人道、人權議題,參與「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關懷愛滋等社會公益活動,因此被《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 Magazine)列為史上世界百大藝術團體(100 greatest artists of all time)的二十二名。

U2樂團在1983年創作一首名為〈星期日,血腥星期日〉(Sunday Bloody Sunday)的歌曲,用低沉的鼓聲、單調的吉他表現軍隊的肅殺氣氛,抗議大英的軍事行動。歌詞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說明此次事件的恐怖。U2樂團強調,創作這首歌,旨在反對仇恨,反對秘密團體的暴力行動。

我不敢相信今天的消息
我無法閉上眼睛,將之揮去
多久?我們到底要唱多久?這個旋律
因為今晚,
我們也可能變成那樣,就在今晚
玻璃瓶渣散落在小孩腳底,
屍體卻散落在死巷裡,
我不敢回應戰爭的召喚
那只會讓我豎起脊樑,豎起脊樑靠牆而站

U2在各種場合不斷演唱這首歌曲,喚起人們對此議題的認識與重視。

恩雅為璫尼高郡出身的歌手,不僅演唱,也能創作,為愛爾蘭最受歡迎的歌手,文化產值僅次於U2樂團,排名第二,曾獲得葛萊美獎、奧斯卡獎等國際獎項的鼓勵。1986年,大英廣播公司(BBC)製作一部紀錄片──〈克爾特人〉(The Celts),介紹二千七百年來的克爾特文明。恩雅為這部紀錄片製作音樂,深獲聽眾喜愛,另外發行專輯「居爾特人」。世人也因為這張專輯,對克爾特人及克爾特文化產生興趣,願意進一步瞭解、認識。

1993年,邁克‧佛萊利(Michael Flatley)應愛爾蘭電視之邀,表演傳統的愛爾蘭舞蹈,頗受歡迎。佛萊利受此鼓勵,將表演整理、改編後,又在1994年「歐洲視聽大賽」(Eurovision Song Contest)中代表愛爾蘭出賽,再度獲得肯定。這個舞團便擴大編制,強化舞蹈及音樂,將舞蹈組合稱為〈大河之舞〉(River Dance),在各地巡迴表演。稍後,舞團又將原本七分鐘的〈大河之舞〉改編成二小時的舞碼,於1995年在都柏林首演,獲得滿堂采,從此舞團聲名大噪,邀約不斷;在紐約百老匯的演出也佳評如潮,大河之舞舞團因此聞名,也獲得1997年葛萊美音樂獎的肯定。〈大河之舞〉舞碼敘述愛爾蘭先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對抗外族的故事,其奮鬥的歷程宛如一條歷史長河,源遠流長,因此取名為〈大河之舞〉。

儘管有人批評佛萊利的舞蹈融入太多的踢踏舞或東歐舞蹈元素,與愛爾蘭傳統舞蹈相去甚遠,服裝也與傳統不同,容易造成世人對愛爾蘭傳統文化的誤解。但整體而言,〈大河之舞〉仍成功地將一個西歐邊陲島國的文化帶向世界。愛爾蘭的文化工作者深受世人喜愛,除了帶動愛爾蘭的經濟發展,也向世界宣揚愛爾蘭文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