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中國經濟是豐收還是歉收?

來源:《華爾街日報中文網》2009/10/22
作者:崔宇

10月22日,在介紹中國三季度經濟數據之前,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這樣說道:“去年第四季度中央及時果斷實施了一攬子計劃,一粒粒的種子隨之播下,一年來,我們共同經歷了種子的發芽、盛開的春天,走過了不斷成長的夏天,在一年後的秋天,這一收獲的季節裡,我們收獲了什麼呢?”

從其隨後公布的三季度GDP、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CPI和PPI等數據來看,中國經濟應該算是喜獲豐收了,按照李曉超的說法,“實現全年8%的目標是有把握的,是沒有懸念的”。但正如奧運會上金牌榜中國可以拿第一,獎牌榜卻拿不了第一一樣,舉國體制和錦標主義的傾向在經濟領域同樣存在,中國經濟在豐收光環背後的歉收更值得關注。

目前來看,前三季度中國正是依靠播洒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的種子獲得了階段性的豐收,隨著三季度進出口貿易的回升,又期待下一階段通過出口來繼續保持豐收的局面。但這是以經濟結構調整的歉收為代價的,因為基礎設施、房地產和出口都是不可長期依賴的,特別是出口未來能否接過投資的接力棒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如果下一階段再不真正地調結構,即使出口接過了接力捧,中國經濟或許也難逃“過把癮就死”的命運,2008年第三、四季度出口導致經濟增長直線下滑的教訓殷鑒不遠。

盡管中國在去年經濟刺激計劃伊始就提出了“保增長”和“調結構”的雙重目標,但從實踐中來看,結構不僅沒有調,而且既有的投資主導經濟增長的局面還在加劇。本來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了大幅下降,7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僅為30%,低於5月和6月39%和35%的水平。但這只是曇花一現,8月和9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再次強勁反彈,當月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分別高達38%和35%左右。從環比來看,7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環比下降了30%左右,8月份基本持平,但9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環比增長了15%左右。這些都意味著固定資產投資仍在主導著經濟增長。

從李曉超在發布會上給出的數據推算,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51.9%,資本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的貢獻率為94.8%,淨出口的貢獻率為負46.7%。而上半年三者的貢獻率分別為53.4%、87.6%和負41%,一季度三者的貢獻率分別為70%、33%和負3%,由此可以看出三季度,消費和淨出口的貢獻率依舊在下滑,固定資產投資幾乎主導了全部的經濟增長。

從細分的投資數據來看,第三季度基礎設施投資有所回落,9月份鋼鐵和有色金屬等產能過剩行業的投資也有所回落,房地產開發投資卻異軍突起。從月度數據來看,7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了20%左右,8月和9月同比增速分別躍升到了34%和33%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的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已經有所下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國內貸款和居民的按揭貸款與8月份相比也有所下降,9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的環比漲幅與8月份相比已經縮小,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正處在很微妙的階段,未來能否持續拉動經濟增長還存在不確定性。

最大的不確定性還是來自於淨出口。盡管中國的月度出口總值已經連續三個月穩定在千億美元之上,但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金額上,進口增長的幅度還是大於出口。在金額上進口增長大於出口,意味著中國有可能在未來出現月度的貿易逆差;在數量上進口增長大於出口,意味著淨出口對GDP負貢獻率的情況或許還將延續,近幾年淨出口對GDP的貢獻率都在20%左右,今年貢獻率一直為負。從三季度的經濟數據可見一斑,盡管三季度出口的強勁增長被媒體大肆渲染,但9月份的貿易順差額已經開始下降,而且三季度淨出口對GDP的負拉動作用還在擴大,從上半年的負41%到前三季度的負46.7%。

從剛才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經濟豐收的推手主要是基礎設施投資和近幾個月比較強勁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出口雖然有所起色,但短期很難對經濟增長產生正向的拉動作用,只能寄希望去年出口大幅下滑帶來的基數效應早點出現。

無論是由房地產還是出口來拉動經濟增長,都意味著經濟結構調整的倒退。2008年以前,中國經濟增長大約40%-50%左右是由房地產和出口部門來實現的,過度依賴二者將給經濟帶來內在的不穩定性,因為無論是作為準投資品的房地產還是看其他國家臉色行事的出口,都最容易大起大落。

值得欣慰的是,李曉超在發布會上表達了這樣的憂慮,“經濟回升的基礎尚需繼續鞏固,外需不足依然嚴峻,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的任務仍相當艱巨”,但類似表態在上半年甚至更早以前就已經有過多次。從三季度的經濟數據來看,中國為了“保8”,正讓經濟基礎更加不牢固,而且還在幻想外需的突然崛起,重新回到老路上,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仍然不見起色。一個有意思的數據對比是,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0.5%,相比上半年的實際增長11.2%出現了下降,而7月、8月和9月財政收入卻分別上漲了10.2%、36.1%和33%。其實,正是國富民窮才導致了經濟結構的失衡,這是豐收背後最令人揪心的歉收。

(本文作者崔宇是《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專欄撰稿人。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您可以寫信至yu.cui#dowjones.com與作者聯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