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金融海嘯:雷曼兄弟破產啟示錄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87 期
作者:楊少強

1850年,人類還沒有電燈,來自德國的三兄弟就創立雷曼兄弟,它走過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911恐怖攻擊,但2008年9月15日卻宣布破產,栽在自己最熟悉的金融商品上,正印證那句「劍王之王劍下亡」。

九 月十二日,我們的採訪團隊飛抵紐約,我們來到時代廣場的雷曼兄弟全球總部。這棟三十二層樓高的建築物,雄偉巨大,玻璃外牆輪播著「Lehman Brothers」的不同字型,低樓層牆面則刻著芝加哥、法蘭克福等全球各城市名字,象徵這個金融王國版圖橫跨四大洲、三十個國家。

我們親眼見證這個金融王國,一瞬間垮台,消失在夜幕中。

這個王國的締造者,來自出身德國牛販之子的三兄弟(Henry Lehman、Emanuel Lehman、Mayer Lehman),他們在一百五十八年前,也就是一八五○年,在愛迪生還沒有發明電燈的時候,就創立了雷曼兄弟,加州則在那年剛成為美國第三十一州。

歷經美國南北戰爭、兩次世界大戰、一九三○年代經濟大蕭條、一九七○年代能源危機等重大事件,一百五十八年來,雷曼兄弟塑造了「不倒神話」。

七年前的九一一事件,兩架由恐怖份子駕駛的客機,撞上美國世貿中心兩幢大樓,雷曼兄弟辦公室全毀,員工罹難,損失慘重。

短短兩天後,雷曼兄弟馬上搬到另一地點繼續其業務,一週後紐約股市重新開市,雷曼兄弟的股票也恢復交易,當時該公司副總裁羅素(Thomas Russo)上電視談到此事,自豪的說恐怖份子也無法打倒他們,「雷曼兄弟會永續經營下去。」

果然,雷曼兄弟迅速從危機中恢復元氣,二○○七年,甚至還被《財星》(Fortune)選為「最被羨慕的公司」第一名。

雷曼兄弟倒了!九一一沒垮,卻栽在自創的金融商品

高手過招,劍氣傷人。玩劍的人都知道,劍其實不可怕,玩到極致,劍氣傷人才可怕,因為無形、無法判斷劍的氣流方向。而且,無法防備。

雷曼兄弟就像揮舞著長劍的劍王,一項項衍生性金融商品,就像寶劍不必親臨,一道道劍氣橫掃全世界。抵押貸款債券業務連續四十年獨占鰲頭的雷曼兄弟,自然是這個領域中的劍王之王,但是他沒料到,會被自己手中寶劍的劍氣所傷。

九月十二日這一天,雷曼兄弟命運卻岌岌可危,負債已超過六千億美元,如果雷曼兄弟破產,等於在金融市場投下炸彈。因此,美國財政部長、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與華爾街巨頭,齊聚商量如何挽救雷曼兄弟。在亞洲的雷曼兄弟分支機構和往來客戶,更是在睡夢中被驚醒。

市場焦急不安,我們則守候在雷曼兄弟公司門前。在門口,停滿一整排的黑色轎車,櫃檯前站滿打著紅色領帶的警衛,電視台的即時連線採訪車就等在外面,鏡頭虎視眈眈的對準內部……。

九月十二日:週五下班前,雷曼兄弟的員工似乎已嗅到訊息,開始做最壞的打算。一些交易員在下班前開始向客戶發送郵件,內容不乏「非常榮幸能夠與業內最專業的人士共事」,及「我本人對各位長期以來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等類似「告別演說」的措辭。

九月十三日:開始密集三天,美國政府與華爾街巨頭商討拯救雷曼兄弟計畫,原本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 PLC)或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都有意收購。

九月十五日:美國銀行敲定以五百億美元的代價,買下全美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Merrill Lynch)。《華爾街日報》引述參與該交易談判的一位律師的話:「救一個相對健康的病人(美林),總好過救一個垂死掙扎的臨終者(雷曼兄弟)。」

巴克萊也打了退堂鼓。至此,雷曼兄弟期待被收購的希望徹底破滅,也放棄掙扎!

於是,這家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正式宣告破產。

海嘯災情蔓延!各金融霸主應驗「劍王劍下亡」命運

這是一場「金融大海嘯」,史上罕見的系統性金融危機,「全球股市、債市、房市三種主要資產齊跌,」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說。

葛洛斯口中的金融大海嘯,正一波波襲來,且一波比一波凶猛、無情。而海嘯的源頭來自去年的一場大地震: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即使像是天王級的葛洛斯、投資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歷經千百次大大小小的戰役,都躲不過這次的風暴。

地震引發的大海嘯,至今未歇。

第一波的浪頭,吞噬了全美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第二波,讓負債高達五兆美元的美國前兩大房貸公司(房地美、房利美)被接管。

九月十五日,第三波襲來,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也被捲入海底。




這波海嘯的災情正迅速蔓延:逾二萬五千名雷曼兄弟員工失業;美股大跌五百零四點、創七年來最大跌幅,美國華爾街日報用整版來報導雷曼兄弟破產所引發的全球股災。日、港等亞洲股市也創下今年最大跌幅,亞洲匯市重貶;由雷曼兄弟發行超過一千二百八十一億美元的債券型商品,可能變成廢紙;台灣投資人、金融機構也災情嚴重,據估計持有高達新台幣八百億元的結構性商品。

信心危機充斥市場,接下來,還有誰會倒?

葛洛斯警告,雷曼兄弟倒閉,勢將引發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普遍虧損,規模六十二兆美元的信用違約交換合約(CDS)市場馬上會出問題。前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說,美國正陷入百年來僅見的金融危機,將導致更多金融機構倒閉,他預測在房價穩定之前,這將繼續是個侵蝕力量。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比尼(Nouriel Roubini)更悲觀:「我認為連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或高盛(Goldman Sachs)公司都無法繼續維持獨立券商的地位。」

七年前的九月,連恐怖攻擊都打不倒的雷曼兄弟,卻在七年後的九月宣告倒閉。諷刺的是,摧毀雷曼兄弟的,不是更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而是雷曼兄弟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金融商品——次級房貸證券。

雷曼兄弟竟然栽在自己最專業的金融商品手上,正應驗了那句布袋戲的名言「劍王之王劍下亡」,另一句台語諺語「菜蟲吃菜菜下死」,都是指人們往往會毀在自己最熟悉的環境與事物上。

都是次貸惹的禍!源頭還不出錢,風險像毒素層層擴散

一切得從去年的美國次貸風暴說起。

在美國,大多數人想買房子,都需要貸款。對信用較好的人,房貸主要由美國的銀行承做。但對信用較差的人,銀行不願貸款,美國就發展出一種專門借錢給信用較差者的房貸機構,這些機構所承做的房貸,就稱為「次級房貸」(Subprime Mortgage)。

一群華爾街金童想出了聰明的方法,把這些貸款(債權)打包,組合成一個新的金融商品,賣給債券市場的投資人。

向來以債券產品聞名的雷曼兄弟,旗下就有一家專門承做次級房貸的機構BNC Mortgage。

本來,這一切都皆大歡喜:原本買不起房子的人,現在有人肯借錢給他們買房子;而這類次級房貸機構,把商品賣出後也賺了一筆差價;債券市場的投資人則因為買了這類商品,可以收到利息,可說是一個三贏局面。

然而,人都是自利的,總要不斷的將自己的利潤極大化,何況是華爾街金童們。於是,他們開始將次貸產品當成「千層派」來設計,利用衍生性產品把結構複雜化,就像加上奶油、核桃、巧克力一樣,層層包裹,讓千層派看來很誘人,每一層都可切割出來賣,每一次轉手都有利潤落入金童們的袋中。但是對投資人而言,千層派一層層剝開後,糖衣的裡面卻可能是毒藥。

只是,金童們想,我只賺過路費,就算會出現倒楣者,也應該是最後上鉤的幾隻老鼠。

然而,就像索羅斯所說的,這種產品的風險遠超乎世人所想像,更難以衡量。果然,兩個環節出了問題:首先,次級房貸要付的利率,一開始雖較低,但之後一兩年就開始調升。許多次級房貸機構卻並沒有刻意提醒這一點,造成貸款者的幻覺:原來房貸利息這麼低,我也買得起房子!

等到利率開始調升後,這些借款者連利息都還不出來時,就面臨被房貸機構拍賣的命運。

第二個出問題的環節,是房價開始下跌。美國房價自從二○○六年第三季起,一反多年來的漲勢,開始一路下跌,這些房貸機構即使收回房子,將其賣掉後,還是無法抵銷房貸上的損失。

雪上加霜的是,那些債市投資人,當初向房貸機構買這些金融商品時,多有附帶條件:當房屋貸款者付不出利息時,房貸機構要負責把這些金融商品買回。

又逢美房價下跌!房產賤價拍賣,房貸機構陷資金危機

因此房貸機構就面臨了蠟燭兩頭燒:房子拍賣掉也無法抵銷房貸損失,還要出錢買回投資人手上那些已成廢紙的商品(貸款人付不出利息,商品就毫無價值),手上資金不足的房貸機構立刻陷入危機,次級房貸風暴就這樣爆發出來了。

以雷曼兄弟的BNC Mortgage來說,去年八月二十二日就撐不住而宣布關閉,這家次級房貸機構承做的次級房貸超過一百四十億美元,這個金額是母公司雷曼兄弟目前市值的近六倍!

次級房貸讓雷曼兄弟面臨空前損失,它手上抱著一大筆幾近廢紙的次級房貸證券或債券,這些商品根本沒人想買!

這些商品價值不斷縮水,雷曼兄弟的損失也一步步擴大。雷曼兄弟成立一百五十八年來,從未出現虧損,然而,二○○八年第二季,雷曼兄弟首度認列二十八億美元虧損,同時還被迫出售六十億美元的資產。今年上半年雷曼兄弟股價重挫七三%,八月時,雷曼兄弟宣布裁員一千五百人。

原本雷曼兄弟還有一線生機:八月二十二日,傳出南韓政府控股的「韓國發展銀行」(Korea Development Bank),有意收購雷曼兄弟,不過事後證實這只是空歡喜一場。九月九日,該交易宣布取消,當天,雷曼兄弟股價重挫四四.七五%,王國末日開始倒數計時。

一家有一百五十八年歷史的公司,沒被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恐怖攻擊打垮,卻毀在自己一手創造的次級房貸商品手上。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

說穿了,雷曼兄弟不過是眾多華爾街金融業者「製造」危機卻禍延自身的例子。以美國超過百年歷史的成熟金融體系,在華爾街打滾的人,個個都是「紅頂商人」胡雪巖口裡所謂「銅錢眼裡翻斛斗」的精明角色,每一分錢的風險在哪兒,都嗅得一清二楚,不可能不知道次級房貸這種金融商品是在火中取栗。

但從花旗(Citi)、美林、摩根士丹利等知名機構,都下海玩這種商品,最後幾乎所有人都差點滅頂,雷曼兄弟也因此垮台。為什麼幾乎整個華爾街都會犯下這種錯誤呢?

第一個關鍵:「證券化」(securitisation),這是華爾街金融體系的一大創新,也是最美麗的毒蘋果。

「證券化」能創造更多流動性:如原本銀行貸款給某甲,手上雖有某甲的債權,但銀行手上也因此少了一筆可運用的錢,只能乖乖等某甲來還錢,這等於是沒有流動性的「死錢」。

但透過「證券化」,銀行可以把對某甲的債權轉賣出去,拿到錢後可以再貸給另一個人,這樣原本貸給某甲的「死錢」,就變成了「活錢」,整個金融體系也因此更活絡。

但這種「證券化」也有它的弊病,那就是「道德風險」:過去金融機構放款,是一對一的交易,由於手上持有貸款者的債權,一旦收不回來,立刻就變成呆帳虧損,基於這種風險,金融機構自然會很小心的放款。

但如今金融機構放款,馬上就可以把這個貸款債權轉賣給其他人,這等於變相的將風險由別人承擔,因此他們根本沒有動機去詳細檢查這些貸款者的信用程度。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布蘭德(Alan Blinder)就指出:「證券化使得貸款機構檢查借款者信用程度的動機大減。」果不其然,次級房貸的貸款者還不出錢來,真的就成為引爆這波危機的第一個導火線。

過去,金融危機的導火線多半是企業倒閉,拖累銀行的是不良債權,這一波,倒閉來源都是金融機構,可說是「玩火者自焚」的一課。

第二個關鍵是在於「大到不能倒」:回首歷次華爾街製造的金融危機,從一九八○年代的「儲貸危機」(Saving & Loan Crisis)、一九九○年代的「長期資本管理」(LTCM)危機,到二○○七年的次級房貸風暴,過程幾乎一模一樣。

災難能平息嗎?道德風險不解決,還會再爆金融危機

一開始這些金融業者賺大錢,吸引更多投資者加入,遊戲越玩越大,最後出問題,虧損大到這些業者已無力負擔時,美國政府從聯準會到財政部,都在最後關頭出手相救。

用納稅人的錢來拯救這些「玩火自焚」的金融機構,公平與否暫且不論,但這種做法等於告訴華爾街業者:賺錢你們享,賠錢政府攤。

這次雷曼兄弟在次貸風暴中滅頂,未嘗不是因為這種「道德風險」在作祟:雷曼兄弟手上和次級房貸有關的資產高達六百億美元,玩得這麼大,照理說美國政府應該會在危機時出手相救。

但就像九月十一日《華爾街日報》指出:「房利美和房地美背負著五兆美元的次貸債務,它們的重要性比雷曼兄弟大得多。」這次,除了「二房」以外,政府根本無暇他顧。

雷曼兄弟已成為過去式,但它帶來的教訓仍在,只要「證券化」、「大到不能倒」這類道德風險問題沒解決,華爾街爆發下次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仍揮之不去。

九月十五日雷曼兄弟宣布破產當天,《華爾街日報》報導,包括高盛、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TPG等華爾街金融業者,已經虎視眈眈的在一旁等著,打算以清算價收購雷曼兄弟資產大賺一筆。「未來幾週,華爾街的禿鷹們會瓜分雷曼兄弟尚帶餘溫的屍體,然後等著更多的不幸者重蹈覆轍。」

顯然的,這些禿鷹不會等太久的。

這場金融海嘯,重創全球,但是災害過後,有多少人能學會在面對誘惑的當下,願意少拿一點?雷曼兄弟的王國像是一輛不斷行進中的馬車,一路上坡,一路搜刮戰利品,從來不需要考慮踩煞車,更不會想過少拿一點;而當遇到下坡路,煞不住車,從來不懂得節制而取得的戰利品,就成了加速它毀滅的包袱。

短短一紙聲明,宣布破產,結束了一家一百五十八年歷史的公司。

*雷曼兄弟破產倒數4天
Day 1 9.12/週五
18:00
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證管會主席寇克斯與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蓋瑟納召集緊急會議,包括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銀行高層均出席。

20:00
寇克斯表態政府不援助雷曼兄弟。美國銀行、巴克萊銀行、 豐銀行傳出有意願買下雷曼股權。

Day 2 9.13/週六
09:00
華爾街各高層齊聚在聯邦紐約儲備銀行開會,各家旗下交易部停止休假,加班檢視手中是否有與雷曼兄弟交易部位。

19:00
鮑爾森再召集華爾街業者開會,同時AIG傳出需籌資300億到400億美元,以免信用評等遭降級。

傍晚
因政府拒絕為雷曼兄弟擔保,美國銀行宣布放棄收購雷曼兄弟股權,潛在買家只剩下巴克萊銀行。

Day 3 9.14/週日
早晨
因來不及取得股東同意,巴克萊銀行宣布放棄收購雷曼兄弟。

14:00
美國銀行與美林高層會面,協議收購美林,金援雷曼兄弟方案無疾而終。

晚間
美林宣布以每股29美元、共500億美元,將全部股權賣給美國銀行。

美國聯準會為確保市場流動性,宣布兩項措施:
一、接受一級交易商的股票與投資等級債券做為融資擔保品;
二、總融資規模擴大為2,000億美元。

華爾街十家金融機構組成的銀行團宣布,將提供700億美元資金挹注市場,降低全球金融市場受到的衝擊。

Day 4 9.15/週一
00:30
雷曼兄弟宣布破產,英國倫敦交易所暫停雷曼兄弟在當地交易。

16:00
美股道瓊工業指數收盤大跌504點。

註:以上時間皆為美國紐約時間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整理:蕭勝鴻
===============================
*次級房貸引發3波金融海嘯,災害一次比一次大

第1波海嘯(2007.3~2008.3)

貝爾斯登面臨破產
'07.3.9
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遭調查非法放貸,股價重挫,後來被迫下市。

衝擊
新興市場股市大跌,但Fed評估不至於爆發全面性信用危機,並未降息。

'07.8.1
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檔次貸相關基金倒閉,共損失逾15億美元。

衝擊
華爾街多家金融業者停止房屋抵押貸款,全美第十大抵押放款業者American Home Mortgage Investment Corp瀕臨破產。

'07.8.9
法國市值最大銀行BNP Paribas SA,旗下三檔基金因投資美國次貸產品虧損,暫停投資人贖回。

衝擊
市場信用緊縮,德國兩家國營銀行、全美最大抵押放款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都出現籌資困難,道瓊工業指數當日大跌387點。

'08.3.6
貝爾斯登面臨破產。

衝擊
3月17日貝爾斯登被迫以每股2美元的低價出售給摩根大通。

第2波海嘯(2008.7~9)

二房危機
7.7
雷曼兄弟研究報告看空全美最大房貸公司房利美與房地美,掀起二房財務危機。

衝擊
7月8日亞洲股市重挫,各國央行澄清持有二房債券無立即危險。又因二房手中房貸資產高達5兆美元,占全美房貸市場一半以上,美國財政部7月13日要求國會授權無限制購買兩家公司的股票與提高借貸額度。

9.7
美國政府接管房利美與房地美。

衝擊
房利美、房地美股價大跌,一夜之間重挫近九成,股價都不到1美元。

第3波海嘯(2008.9~)

雷曼兄弟破產
9.15
雷曼兄弟宣布破產;AIG因籌資案告吹向Fed求助400億美元;美林證券也被美國銀行以500億美元收購。

衝擊
Fed 宣布兩大紓困措施:擴大對銀行的融資額度、放寬擔保品限制;華爾街十大銀行聯合注資700億美元,提供金融機構週轉。但美股道瓊工業指數當天仍重挫504點。
===============================
*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遭次貸風暴滅頂
成立:1850年

創辦人:由德國牛販的三個兒子Henry、Emanuel、Mayer Lehman共同創辦。

起家事業:棉花業

跨入金融業:1870年協助創辦紐約棉花交易所,第一次跨足期貨商品市場。

事業高峰:1984年合併美國運通銀行,進軍銀行業,並於1994年改制為雷曼兄弟控股公司。2007年2月市值達到最高576億美元。雷曼兄弟創立的公債指數,是公認最權威的公債指數。

王國崩壞:2007年8月受次貸衝擊,裁員1,200人。2008年貝爾斯登出售的第二天,雷曼兄弟股價一度暴跌48%;第二季財報虧損28億美元,為上市14年來首度出現虧損。第三季財報更加惡化,虧損達39億美元;第三季財報公布後5天宣布破產。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雷曼兄弟網站
整理:蘇鵬元

資料來源:各外電
整理:蕭勝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