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君買了位於杭州「良渚文化村」附近的新居,我好奇上網查了何謂『良渚文化』?結果對其高度開發如誕生於公元前3113年的馬雅(Maya)文化同樣令我驚訝,轉貼分享。
-by Eve
來源: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址之一,分佈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杭州市良渚。1936年發現的該文化遺址,於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同馬家浜文化、馬橋文化一樣,其考古地點分佈於太湖周圍地區。
良渚文化存續之間約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2007年11月29日,杭州市政府與浙江省文物局在良渚遺址管委會聯合召開良渚古城遺址考古發現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良渚古城遺址發現的重大消息。良渚古城遺址總面積約290多萬平方米,面積和北京頤和園相當,是目前所發現的中國同時期規模最大、建築水平最高的古城遺址,堪稱「中華第一城」[1]。
良渚文化上承崧澤文化,下起馬橋文化。
參考
浙江發現四千年前良渚古城.明報.於2008年2月10日查閱.
4000年前的上海人--良渚文化 2008-12-22 星期一
來源:轉載自上海青浦博物馆
1、什么是良渚文化?
4000多年前,上海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晚期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史前文化高度发达的"良渚文化"时期。"良渚文化" 以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市良渚镇而命名。1982-1988年,在青浦区重固镇福泉山遗址发现了一批良渚文化大墓,出土了大量的良渚文化精品。福泉山高台遗址地层,犹如记载上海古代史的纪年表,闪烁着东方文明的曙光。
良渚文化墓葬發掘地點
2、福泉山遗址发掘现场景观
福泉山遗址位于青浦区重固镇老街西侧。上海市文管委考古部在1982-1987年进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1年国务院将此遗址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泉山遗址发掘现场)
3、福泉山遗址良渚文化大墓目击
①良渚文化大墓都葬在人工堆筑的台形高地上这些高地被人们称为"土筑金字塔",穿插葬于平地的良渚平民墓作两者明显差别的比较;大墓的随葬品以琮、钺、璧等大型玉制礼器为主,玉器数量之多,雕工之精为世界史前玉器之最.小墓则很简单,没有大型礼器.说明良渚文化居民在神面前也是不平等的.这种把贵族墓地和平民墓地完全分开,对贵族墓地普遍营造巨大坟山的做法,是中国史前时代仅有的。
②大墓墓式解析,墓式都是挖土埋葬,并有凹弧形大木上下对合的棺具,棺内有玉斧、玉琮、玉璧、玉锥形器等贵重玉器,棺外有鼎、甗、豆、盘等工艺精致的陶器。显现墓主特殊地位。象征权力的玉钺和丰富的随葬品,反映出墓主人为良渚贵族。
葬于平地的良渚平民小墓则很简单,没有大型礼器,说明良渚文化居民在神面前也是不平等的。这种把贵族墓地和平民墓地完全分开,对贵族墓地普遍营造巨大坟山的做法,为中国史前时代所仅有。
4、燎祭的祭坛
良渚文化期的人们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第一批踏入人类文明发展进程门槛的上海人是从青浦这块土地上开拓进取的。
发现于福泉山遗址。祭坛之下,有上下叠压的多层良渚古墓。祭坛分三级,每级周围堆叠不规则的红烧土块。抬级而上,最高一级有一祭台,其下置一大口缸。现知祭祀的方式是:先堆置土块和草木,然后放火燃烧作燎祭,并向坛上洒介壳末。祭毕,扫除草灰,置另一积灰坑。这是良渚贵族向祖先、自然神进行大型祭典的遗迹。
5、良渚文化墓葬发现的活人陪葬现象。
以139号墓为例,此墓位于福泉山中部,墓上方有举行燎祭的大型祭坛。墓坑内有挖空的大木上下相合的棺木痕迹。棺内人骨仰身直肢,头南向,经鉴定为男性,口内有玛瑙 1件,左手臂上有玉镯1件,上下肢骨上分两行置石,玉钺12件,头前有玉锥形器1件,身上尚有玉管和玉小饰片多块,足后有鼎,豆,罐,杯,玉纺轮等14 件。在墓坑与棺木的东北角上,另有一具人骨,为青年女性,屈身,上下肢弯曲而分开,似跪着倒下,头向西北,头顶有玉环1件,面颊旁有玉饰片1块,颈部和下肢骨旁各有玉管2件。另在人骨的东北侧有1件祭祀用的大口缸。这是一具用于祭祀的人牲,墓的年代属于良渚文化早期,距今约五千年,早于我国第一个王朝-- 夏代近千年。
(139号墓)
6、良渚文化村落遗址
(良渚文化村落模型)
背景资料:以上海的近邻吴县龙南遗址发掘资料的一部分而摹制
良渚古人傍河居住,住房为草木结构。居住面低于平面30-50厘米,内有土筑的小园台和睡坑,睡坑用一层芦苇、一层泥土间隔堆叠约11层,具有防潮作用。屋外有埋猪祭祀的祭祀坑,有灶坑,坑内有灶塘,置陶鼎烹饪。屋旁有储存粮食的地窖,有水井。穿村而过的河中有两排木桩,可能已有木桥。河岸上有高出地面的堤岸,似固防洪而形成。堤旁有一圆坑,可能为猪圈。从中可以了解良渚文化平民村落的概况。
7、良渚文化生产工具:
(良渚时期生产工具)
8、良渚文化生活用品
良渚陶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盛行"黑衣陶"。所谓黑衣陶,指的是用薰烟渗碳法使器物的表面有一层黑衣,并经打磨,乌黑发亮,有金属般光泽,陶胎则为灰色,素有"良渚黑陶"之称。良渚陶器制作,已采用了先进的快轮成形技术,器壁薄而规整,纹饰有鸟首蛇形纹,勾连纹,编织纹及鸟纹等。
(良渚时期生活用品)
9、良渚先民重要的生活设施--水井模型
良渚文化时期,水井被改进并广泛开凿,为克服土质松软引起井壁易崩塌之弊,保持井水清洁,良渚先民采用将大圆木对剖、中间挖空的方式制成井壁,这是继马家浜和崧泽文化土井之后,第一次使用坚固物质做井壁,是一项重大的改进和发明。1990年11月,在青浦区朱家角镇西漾淀清理鱼塘时发现了一口良渚木井,井为圆筒形,口径0.98米,深约2米,用一棵对剖开的大木,中间挖空后对合作井壁,木质已经炭化腐朽。井底似铺木板。沉入井内的器物,都是良渚文化常见的陶器,有黑衣灰陶贯耳壶、高颈壶、细砂红陶袋足鬶和黑陶实足盉等。
10、良渚文化玉制礼器与饰件
良渚文化距今5300-4100年,在这一千多年间,长江中下游的玉器文化突飞猛进,达到中国乃至世界史前玉器之顶峰. 玉,素有"山岳精英"之称。玉器因其质地细腻坚韧,温润晶莹,早在原始社会即被视为圣法之物,成为贵族首领显示权利,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距今五千年的良渚文化玉器以其出土数量多,品种丰富,雕琢精湛而举世闻名。良渚玉器的材料一般为透闪石和阳起石;种类主要有钺、琮、璧、璜、梳背、锥形器等等;工艺常采用线割,浮雕,细刻以及镂孔抛光等方法;纹饰以神人兽面纹最具特色。 在福泉山出土的玉器群中,难能可贵地保存了一批没有遭到太多侵蚀的玉器,这些玉器都应是入土前的原有风貌。
(1) 玉钺
玉钺是仅限于大墓才有的一种随葬物,制作精致,刃部不见使用痕迹。少数钺在柄的两端安装有玉帽和玉镦。在功能上已超越了作为实用武器的范畴而作为一种权杖性的法器。
(良渚时期玉钺)
(2)玉琮
琮是良渚玉器中体积最大,制作最精致的一种。每件都雕刻繁简不一的花纹, 装饰主体是神人兽面像,工艺复杂而繁缛,技法娴熟而精美绝伦。
(良渚时期玉琮)
(3)玉璧
璧是良渚玉器中的大宗,且有精,粗品之分。精者通体精磨,平整明净,数量较少,一墓中一至数件,置于人骨胸腹上下。粗糙的切割成形后末作进一步加工,出土时往往几十件一堆置于人骨脚后。
(良渚时期玉璧)
玉璧最早出现于辽西红山文化.在太湖地区,玉璧最早出现于上海福泉山,其崧泽文化晚期墓中出土有一件玉璧.上海与北方联系较多,福泉山的良渚文化大墓中出土有一件大汶口文化的彩绘陶背壶.福泉山当时是港口,玉璧原来是不是舶来品呢?
(4)玉锥形器
玉锥形器是良渚文化中最常见而又富特征的玉器,往往一墓多器,在一些小墓中亦有发现,形体多为圆柱形和方柱形,部分器面如琮,器表经高度抛光,明亮鉴人。出土时多位于墓主人周围。
(良渚时期玉锥)
(5)玉镯
出土数量较多,器形有一定变化,一般光素无纹,个别玉镯上刻神像纹。
(良渚时期玉镯)
11、良渚先民去向探索
良渚文化是史前高度发达的一支原始文化类型。而距今4000年左右,良渚文化由如一颗耀星突然陨落,成为千古之谜。导致衰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海侵、洪灾、战争还是内部不可抗拒的纷争,设计此窗让观众发挥想象力,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如果還能看見彩虹
2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