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興衰及啟示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8-07-29 15:17:00]
http://www.studa.net/jingji/080729/15173882-2.html

前言

总部设在离纽约市不远的格林威治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是一家主要从事定息债务工具套利活动的对冲基金。该基金创立于1994年,主要活跃于国际债券和外汇市场,利用私人客户的巨额投资和金融机构的大量贷款,专门从事金融市场炒作,与量子基金、老虎基金、欧米伽基金一起称为国际四大“对冲基金”。 LTCM掌门人梅里韦瑟(John Meriwether),这位被誉为能“点石成金”的华尔街债券套利之父,聚集了一批华尔街上证券交易的精英入伙: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顿(Robert Merton)和舒尔茨(Myron Scholes),前财政部副部长及联储副主席莫里斯(David Mullins),前所罗门兄弟债券交易部主管罗森菲尔德(Rosenfeld),以至于有人称之为“梦幻组合”。在1994年到1997年间,它的业绩辉煌而诱人,以成立初期的12.5亿美元资产净值迅速上升到1997年12月的48亿美元,每年的投资回报为 28.5%、42.8%、40.8%和17%,1997年更是以94年投资1美元派2.82美元红利的高回报率让LTCM身价倍增。

然而,在98年全球金融动荡中,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难逃一劫,从5月俄罗斯金融风暴到9月全面溃败,短短的150多天资产净值下降90%,出现43亿美元巨额亏损,仅余5亿美元,已走到破产边缘。9月23日,美联储出面组织安排,以Merrill Lynch、J.P.Morgan为首的15家国际性金融机构注资37.25亿美元购买了LTCM90%的股权,共同接管了LTCM,从而避免了它倒闭的厄运。

尽管“梦幻组合”的光环已渐渐黯淡,尽管与冰山碰撞引起的轩然大波已成为海面下汹涌的暗流,但LTCM这艘泰坦尼克号并没有沉没,如同它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一样。它给世纪末的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
指導老師:張陶偉
小組成員:劉君 王赫 毛軍華 徐小慶
小概率事件:數學計量模型的致命缺陷

LTCM的投資手法較為特別,在深信「不同市場證券間不合理價差生滅自然性」的基礎上,積極倡導投資數學化,運用電腦建立數量模型分析金融工具價格,利用不同證券的市場價格差異進行短線操作,不太注重交易品種的後市方向。

Myron Scholes和Robert Merton將金融市場歷史交易資料、已有的市場理論、學術研究報告和市場信息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電腦數學自動投資模型。他們利用計算機 處理大量歷史數據,通過連續而精密的計算得到兩個不同金融工具間的正常歷史價格差,然後結合市場信息分析它們之間的最新價格差。如果兩者出現偏差,並且該 偏差正在放大,電腦立即建立起龐大的債券和衍生工具組合,大舉套戥入市投資;經過市場一段時間調節,放大的偏差會自動恢復到正常軌跡上,此時電腦指令平倉 離場,獲取偏差的差值。一言以蔽之,就是「通過電腦精密計算,發現不正常市場價格差,資金槓桿放大,入市圖利」的投資策略。

在具體操作中,LTCM始終遵循所謂的「市場中性」原則,即不從事任何單方面交易,僅以尋找市場或商品間效率落差而形成的套利空間為主,通過對沖機制規避風險,使市場風險最小。這一對沖交易的機理如圖1。

對 沖能夠發揮作用是建立在投資組合中兩種證券的價格正相關的基礎上的。當一種證券價格上升時,另一種證券價格也相應上升,這時多頭證券獲利,空頭證券虧損。 反之,當兩種證券價格都下降時,多頭虧損而空頭獲利。所以可以通過兩者按一定數量比例關係進行組合,對沖掉風險。在價格正相關的變化過程中,若兩者價格變 化相同,即價差不變,則不虧不賺,若變化不同,價差收窄,則能得到收益。但如果正相關的前提一旦發生改變,逆轉為負相關,則對沖就變成了一種高風險的交易 策略,或兩頭虧損,或盈利甚豐。

LTCM核心資產中持有大量意大利、丹麥和希臘等國政府債券,同時沽空德國政府債券,這主要是由於當時隨 著歐元啟動的臨近,上述三國與德國的債券息差預期會收緊,可通過對沖交易從中獲利。只要德債與意債價格變化方向相同,當二者息差收窄時,價差就會收窄,從 而能得到巨額收益。同時在國內債券市場上,它也相應做了沽空美國30年期國債、持有按揭債券的對沖組合。像這樣的核心交易,LTCM在同一時間內共持有二 十多種。當然,為了控制風險,LTCM的每一筆核心交易都有著數以百計的金融衍生合約作為支持,這都得歸功於電腦中複雜的數學估價模型,LTCM正是憑著 這一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但是這樣複雜的電腦模式有一個致命弱點,它的模型假設前提和計算結果都是在歷史統計數據基礎上得出的,德債與 意債正相關性就是統計了大量歷史數據的結果,因此它預期多個市場將朝著同一個方向發展。但是歷史數據的統計過程往往會忽略一些概率很小的事件,這些事件隨 著時間的積累和環境的變化,發生的機會可能並不像統計數據反映的那樣小,如果一旦發生,將會改變整個系統的風險(如相關性的改變),造成致命打擊,這在統 計學上稱為「胖尾」現象。LTCM萬萬沒有料到,俄羅斯的金融風暴使這樣的小概率事件真的發生了。98年8月,由於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下跌,國內經濟惡化, 再加上政局不穩,俄羅斯不得不採取了「非常」舉動。8月17日,俄羅斯宣佈盧布貶值,停止國債交易,將1999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債券轉換成了3-5 年期債券,凍結國外投資者貸款償還期90天。這引起了國際金融市場的恐慌,投資者紛紛從新興市場和較落後國家的證券市場撤出,轉持風險較低的美國和德國政 府債券。8月21日美國30年期國債利率下降到20年最低點,8月31日紐約股市大跌,全球金融市場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象。對沖交易賴以存在的正 相關逆轉了,德債價格上漲,收益率降低,意債價格下跌,收益率上升,LTCM兩頭虧損。德債與意債、美國30年期國債與按揭證券息差變化如圖2、3所示。

在 LTCM的投資組合中,金融衍生產品佔有很大的比重,但在Black—Scholes的期權定價公式中,暗含著這樣的假設:交易是連續不斷進行的,不會出 現較大的價格和行市跳躍。而d 作為一種非線性情況的線性近似值,在價格劇烈變動的情況下同樣失去了衡量風險的意義。當系統風險改變的時候,金融衍生工具的定價是具有很大不可估量性的。 當然Myron Scholes和Robert Merton作為LTCM的風險控制者,會對數學模型進行修正,但這只能引起我們的反思:以期權定價公式榮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Merton和 Scholes,聚集了華爾街如此眾多精英的LTCM,也不能有效控制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那它帶給我們的將是什麼呢?金融衍生產品日益脫離衍生的本體, 成為一個難以捉摸的龐然大物,它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

高槓桿比率:賭徒的雙刃劍

LTCM利用從投資者籌得的22億美元 資本作抵押,買入價值1250億美元證券,然後再以證券作為抵押,進行總值12500億美元的其他金融交易,槓桿比率高達568倍。高槓桿比率是LTCM 追求高回報率的必然結果。由於LTCM借助電腦模型分析常人難於發現的利潤機會,這些交易的利潤率都非常微小,如果只從事數量極小的衍生工具交易,則回報 一般只能達到市場平均水平。所以需要很高的槓桿比率將其放大,進行大規模交易,才能提高權益資本回報率。

高槓桿比率在幫助創造輝煌業績的 同時,也埋下了隱患。當市場向不利方向運動時,高槓桿比率要求LTCM擁有足夠的現金支持保證金要求,不過「夢幻組合」這耀眼的光環幫助了他們。他們幾乎 可以不受限制地接近華爾街大銀行的金庫,在關鍵時刻中利用雄厚的資本壓倒國內外金融市場上的競爭者,這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因素。正如所羅門兄弟公司的資深經 紀人形容的:「他一直賭紅色會贏,每次輪盤停在黑色,他就雙倍提高賭注,在這樣的賭博中,只有1000美元的賭徒可能會輸,有十億美元的賭徒則能夠贏得賭 場,因為紅色最終都會出現——但是你必須有足夠的籌碼一直賭到那一刻。」

但這一次LTCM賭不下去了,8月份市場形勢逆轉導致該基金出現 巨額虧損,但管理層認為對歐元啟動息差收窄的預期是正確的,只要短期內有足夠的現金補足衍生合約的保證金,等到風平浪靜,市場價差還會回到原有的軌道上 來。LTCM開始拋售非核心資產套現,為其衍生工具交易追補保證金以維持龐大的歐洲政府債券和美國按揭證券倉盤。但這場暴風雨來得太猛烈了,持續的時間也 太長了,超出了LTCM承受的範圍。LTCM的經紀行Bearsterns Companies開始下最後通碟,9月18日Ciena和Tellabs兩公司合併後股價不升反跌更是雪上加霜。LTCM已經沒有足夠的現金了,他面臨 著被趕出賭場的危險。高槓桿比率帶來的流動性不足把LTCM推向了危機的邊緣,事實證明,只要LTCM擁有足夠的現金追繳保證金,它就能等到風雨之後出現 彩虹的那一刻。因為小概率事件的發生雖然會使現實偏離軌道,但在事件結束後仍會回到正常的水平上來。圖4是我們跟蹤德意30年期國債收益率得到的曲線。

從 圖中可以看出,11月28日,意大利3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4.87%,德國為5.07%,息差已降為0.20%左右。歐元的啟動使息差收窄成為必然。 11月中旬意大利降低利率為3.5%;12月3日,歐元10國央行又減息,基準利率統一為3%。而美國國內格林斯潘在9月29日、10月15日、11月 19日三次減息,將聯邦基金利率調整為4.75%,到11月28日,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5.178%,30年期按揭證券收益率為6.4%,息差也縮 窄到1.2%左右。十五家國際性金融機構聯手出資,一方面是要減少金融市場的震動,另一方面也心存僥倖——只要不被迫清倉,一旦市場風向反轉,其所持倉盤 仍能獲得盈利,並歸還銀行貸款;若被趕出賭場,那潛在的損失就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血本無歸。因此不難理解11月中旬,大通曼哈頓銀行向LTCM追加了 1000萬美元貸款。LTCM的巨額虧損再次印證了財務學上的一個基本原理「Cash is the king」。

金融一體化和自由化:金融癌症的根源

諾 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Merton.H.Miller對LTCM巨額虧損的評論耐人尋味,「或許他們的模型沒有錯,而是這個世界錯了。」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 中的全球市場潛伏著種種危機,帶給LTCM滅頂之災的俄羅斯金融危機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發生的。LTCM巨額虧損的深層次原因是國際金融體系自身所蘊含的 巨大風險。

金融體系的可靠性與穩定性是以相信貨幣資產最終會轉化為真實的社會財富作為基礎的,而一旦信心發生動搖,整個金融體系就會崩 潰。但自從1973年美元放棄固定匯率,開始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步伐後,就拉開了一切悲劇的序幕。1974年底,美國貨幣政策由控制利率轉向控制貨幣供 應量,在金融市場數量問題之外,更增添了利率和匯率的不確定性,金融衍生工具的發展違背了初衷,恰恰以槓桿作用助長了過度投機。今天,全球游資高達7萬多 億美元,每天就有一萬多億美元如幽靈般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遊蕩。國際資本大規模無序流動超過了國際服務和貿易的需要,超過了經濟運行和調整的要求,擴大了真 實財富與人為的「紙上利潤」之間的差距。這種世界真實經濟系統與符號經濟系統的日益背離,帶來的只能是金融泡沫的不斷膨脹,只能是國際金融體系脆弱的結 構,略有風吹草動,就會動搖投資者的信心,促使人們重組各種資產的保有形式。金融深化其實質就是經濟的虛擬化,而虛擬經濟是泡沫經濟的來源,這稱之為「金 融癌症」毫不誇張。

LTCM是全球化和自由化下的全球金融體系的受益者。正是資本巨額不受限制的自由流動使得對沖基金能夠呼風喚雨,攫取 利潤,而這也正是它的墳墓。國際短期資本的流入超過了東南亞國家產業建設的需要,這些熱錢只能進入證券市場,推動了股市的上揚,但對沖基金在金融市場上的 過度投機又粉碎了這個泡沫,使得東南亞經濟一蹶不振。隨著金融一體化的加強,蝴蝶效應日益明顯。東南亞金融危機誘發國際投資者對風險進行了重大調整,韓、 日等國外資相繼撤離俄羅斯,處於困境中的亞洲國家減少了石油、天然氣的進口,世界石油市場價格下跌,導致俄國國際收支惡化,從而導致了這場濫觴於匯市的危 機,使投資者紛紛逃離新興市場。在這場風波中,不僅LTCM產生巨額虧損,其他大的對沖基金也在劫難逃。老虎基金虧損了約23億美元,奧馬伽基金虧損了 10億美元,索羅斯的量子基金虧損10億美元。

一年前對沖基金偷襲泰銖,引起了這場金融動盪,今天當它們損失慘重,自身難逃厄運時,這一 切又將歸咎於誰呢?LTCM的巨額虧損是過度投機的國際金融市場的必然,它不過是不走運的那一個。十年前,上億美元的損失使我們唏噓不已,三年前,巴林銀 行19億美元的虧損還能讓我們心跳不止,而今天LTCM 40億美元的虧損,似乎只能使我們稍有震驚了,難道我們已經習慣了金融自由化帶來的巨大風險?明天的虧損又將是多少呢?幾十億、幾百億美元不再是天文數 字,再輝煌的名字也會使我們感到平靜,因為Merrill Lynch等國際性金融機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者,而在這樣一個出了錯的世界裡,誰都不會是永遠的英雄。

干預主義還是自由主義:一個爭論不完的話題

當人們仍在試圖將東南亞金融危機解釋為「市場不完善」時,最完善的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卻又掀起波濤。LTCM的巨額虧損使人們不再將接二連三的失算看作是技術上的不完善,而是開始反思國際金融體系,從而引發了干預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爭論。

以 撒切爾和裡根就任為標誌,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自由主義經濟學取代了干預主義重新成為主流經濟學,20年來自由市場經濟原則一直處於至高無上的地 位,這就造就了一個資本充分自由流動的國際金融體系的雛形,但是從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人們開始對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產生了懷疑,輿論也開始 分化,LTCM巨額虧損引發的危機更使發達國家自由市場原則的支持者們大跌眼鏡。

主張干預者認為,資本的無序流動超出了經濟運行和調整的 需要,資本的大進大出加劇了金融市場的動盪,無法起到有效配置資源的作用。國際資本的大規模流動,削弱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東南亞緊縮性政策與日本的膨脹 性政策卻收到了與預期相反的效果,我們已沒有能力支付全球性金融動盪的高昂代價,對資本流動的限制勢在必行。

但是自由市場原則的支持者們 並沒有退卻。金融全球化是在通訊技術發展和經濟一體化基礎上的必然,即使是眼下被游動資本攪得焦頭爛額的東南亞國家也肯定是依靠國際資本游動才取得往日的 輝煌的。更主要的是,如果政府干預可以消除市場風險,那麼市場的參與者也應當可以自行消除風險,而LTCM以其天才的管理人員而遭受巨額虧損,只能再一次 表明市場不是充分可預測的,不僅存在「市場缺陷」,也存在「政府缺陷」,不管是投資者還是中央政府部門都不能對市場前景做出完全正確的判斷。

但 是,干預主義似乎略佔了上風,當一年前馬哈蒂爾提出禁止外匯衍生產品交易時,得到的是一片恥笑,而今年當馬來西亞宣佈實行外匯管制時,反對之聲並沒有高 漲。在LTCM巨額虧損後,西方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對干預主義也做出了讓步,克林頓、布萊爾等西方七國領導人開始呼籲建立更加穩定的金融體系。連推崇資本 自由流動的急先鋒IMF在給亞洲開出的藥方屢試無效的情況下,也不得承認對短期資本流動徵稅未嘗不是一件好辦法。干預主義的潘多拉盒子已經打開,但我們正 處於進退維谷之中,因噎廢食否定金融全球化的基本方向只能意味著倒退,自由主義與干預主義的爭論還將繼續下去。

對沖基金的監管:勢在必行,困難重重

LTCM巨額虧損引起的自由主義與干預主義最直接的爭論就是對沖基金的監管問題。

對 沖基金的放任者們認為對沖基金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投資方式,它作為金融市場上的投機者和套利者,起著承擔風險和發現價格的作用,而且它的確能起到避免風險的 作用,是其它投資方式不可替代的。根據Van Hedge咨詢公司的統計資料,能給我們一個清晰的印象。表1說明對沖基金的收益率要高於共同基金,即對沖基金的回報較高。但如表2所示在標準普爾指數下 跌的7個季度中,Van對沖基金指數的收益率比標準普爾指數和晨星共同基金指數的收益率要高,這說明相對標準普爾500股票組合和共同基金它的風險要小。

表 1
Comparison of the Best and Worst Performing U.S. Hedge Funds and Mutual Funds1
Five Year Net Compound Annual Returns, 4Q93 to 3Q98
Hedge Funds --Mutual Funds
Top 10 ------------ ( 29.40%) ---( 25.70% )
Top 10%------------(25.40%)--- (18.40% )
Top 25%------------ (21.40%)---(15.90% )
Bottom25% -----------(2.20%)--- (2.80%)
Bottom 10%-----------( -2.40%)---( -0.60%)
Bottom 20 -----------(-3.00%)---( -16.80% )

表2
Performance of Hedge Funds and Mutual Funds in Down S&P 500 Quarters_
1Q88-3Q98
--------------- 1Q90---3Q90---2Q91---1Q92--1Q94--4Q94--3Q98--CumulativeReturn

S&P 500----[-3.00%][-13.70%][-0.20%][-2.50%][-3.80%][-0.02%][-9.90%][-29.40%]
Van U.S. Hedge[1.90%][-3.20%][2.20%][4.60%][-1.10%][-1.10%][-6.10%][-3.20%]
Fund Index
Morningstar[-2.80%][-15.40%][-0.90%][-0.70%][-3.20%][-2.60%][-15.0%][-35.10%]
Average Equity
Mutual Fund
Morningstar[-0.90%][0.60%][1.50%][-1.10%][-2.40%][-0.20%][2.00%][-0.60%]
Average Taxable
Bond Fund

對沖基金放任者的第二個理由則是並非所有的對沖基金都使用像LTCM那樣高的槓桿比率。如表3所示,只有15.6%的對沖基金使用高於2 比1的槓桿比率。

表 3
Global Hedge Funds - Use of Leverage
As of December 1997
(Hedge Fund style)(Don』t Use Leverage)(Use Leverage)
----------------------------- Low (<2.0:1)>2.0:1) Total
Aggressive Growth-----35.00%---------58.40%----------6.60%--------------65.00%
Distressed Securities--61.00%-----------35.60%-----------3.40%---------39.00%
Emerging Markets-------36.10%---------56.60%----------7.30%------------63.90%
Fund of Funds-----------21.60%-----------58.40%------------20.00%--------78.40%
Income------------------35.40%-----------51.20%----------13.40%------------64.60%
Macro-------------------16.90%------------52.30%-----------30.80%---------83.10%
Market Neutral - Arbitrage18.20%--------22.70%----------59.10%--------81.80%
Market Neutral - Securities Hedging31.50%42.50%-------26.00%---------68.50%
Market Timing---------32.10%-----------35.80%------------32.10%-----------67.90%
Opportunistic---------24.40%-------------56.00%-----------19.70%---------75.60%
Several Strategies---45.10%---------------52.90%------------2.00%----------54.90%
Short Selling-----------22.20%------------75.00%---------------2.80%-------77.80%
Special Situations-----19.90%--------------73.00%-----------7.10%-----------80.10%
value-------------------35.70%-----------------61.00%---------3.30%------------64.30%
Total Sample-------------30.10%-------------54.30%----------15.60%---------69.90%

但主張對沖基金監管的人士則認為對沖基金的交易策略過於複雜,管理者與投資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只有加強監管才能保證投資者的安全。

對 對沖基金監管的必要性更體現在對沖基金的外部性上。一是對沖基金發展迅速,如表4所示,1997年底,全球共有5500家對沖基金,管理的資本達2950 億美元,對沖基金在金融市場上是一支足夠強勁的力量,一旦它的投資發生錯誤,在清倉過程中將會影響基金以外的投資者的利益,對沖基金套現在10 月份的日元升值中就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而巴黎CAC指數1997年30%的波動都是由LTCM的操作引起的。而大型對沖基金向銀行的借款更是加大了外部 性,一旦對沖基金破產會損害銀行存款人的利益。表5即為因LTCM巨額虧損而撇帳的銀行及數量。格林斯潘曾經認為對對沖基金的監管可以由對沖基金的放貸者 承擔,但事實上LTCM的借款人連LTCM已經向別人借了多少錢不知道。銀行與對沖基金存在著利益關係,因為提供金融衍生工具的收入已經成為銀行利潤的一 個重要來源,而且銀行能通過瞭解對沖基金的投資組合獲得市場信息,意大利央行甚至都在LTCM中投資1億美元,並向他貸款1億美元。

表 4
HEDGE FUNDS: NO. OF FUNDS & DOLLARS UNDER MANAGEMENT 1988-97
--------------------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

Global Hedge Fund Universe

No. of Funds[1,373][1,648][1,977][2,373][2,848][3,417][4,100][4,700][5,100][5,500]
$Under
Management (bn)[$42][ $58 ][$67][ $94][ $120][ $172][ $189][ $217][ $261][$295]

表 5
銀行名稱 ----------------------------受影響程度
瑞士聯合銀行(UBS)--------------------撇帳6.85億美元
德國捷能銀行(Dresder Bank)----------撇帳1.44億美元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作出5500萬美元的減值
德國Hypo Vereinsbank(德國第二大銀行)--該基金欠銀行超過1000萬馬克
瑞士Bank Bear-----------------------------該基金欠銀行不多於300萬瑞士法郎
台灣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該基金欠銀行2320萬美元

在對沖基金的監管上,控制其槓桿比率是最好的一種辦法。這就要求嚴格控制銀行對對沖基金的信貸,因為對沖基金的資本畢竟有限,失去了槓桿的支持,就喪失了在金融市場興風作浪的能力。而這也能保證政府所擔保的存款機構不會分擔對沖基金的風險,最大程度消除外部性。

通 過公佈對沖基金投資組合來進行監管,則存在著一些問題。金融衍生產品的複雜程度完全有可能超出投資者的理解能力;金融衍生產品採取「一對一」的交易方式, 合約內容千差萬別,統一的披露制度不能真正反映風險水平;更重要的是,投資組合的公佈會產生示範作用,加大金融市場的波動,因此目前主要銀行都加強了對貸 款風險的衡量。

經濟後面的政治:富人的利益

當聯邦儲備銀行出面組織這次援助時,它似乎忘記了就在不久前還在指責香港特區 政府入市干預。當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時,它還在鼓吹資本流動自由化,是什麼使美國轉變了方向?LTCM的虧損使美國意識到了自身金融體系的脆弱性,體會到 了自身利益與資本流動的關係。在西方國家眼中,沒有自由主義與干預主義之分,有的只是「資本流向世界,利潤流向西方」,有的只是是否符合國家利益。

對 沖基金是富人的基金,個人年收入最少也要大於20萬美元,聯儲的援助是以一大批納稅人的收入來為一小批富人彌補損失。1992年到1993年間,對沖基金 已出現過一次大的虧損,美國金融界和國會都有人要求當局加大監管力度。1994年民主黨控制國會,曾提出「大宗交易報告制度」的提案,但美國三大對沖基金 的管理者獲悉後給共和黨國會中期選舉提供了55億美元的競選經費,最終在中期選舉中戰勝民主黨,這項旨在加強對對沖基金監管的提案也不了了之。因此對沖基 金的監管絕對不僅僅是經濟學意義上自由主義與干預主義之爭。當監管會損害到那些富人的利益時,監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過程只能是一波三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