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股市連跌七日 崩盤危機在即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絡版 2008年10月10日15:02



四股市連續第7個交易日下挫,繼續朝緩慢崩盤邁進,股市在這短短的幾天裡下跌了逾20%。

在下跌過程中,道指又跌穿了一個重大關口,自2003年以來收盤首次跌破9,000點,令上次牛市中的大部分收益所剩無幾。股市下挫令美國陷入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熊市之一,堪比上世紀30年代和70年代的漫長下滑。

道指周四創下有史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之一,將股市拖入或者說幾乎拖入崩盤境地。崩盤通常被定義為單日或數日累計跌幅超過20%。1987崩盤時道指單日暴跌22.6%。1929年連續兩個交易日的跌幅分別為12.8%和11.7%。

本周的瘋狂賣盤原因在於投資者越來越擔心銀行業及其可能對其他經濟領域產生的波及效應。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周四的一份報告稱,下調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Corp.)債券評級的可能性增大,投資者因此惶恐不安。據芝加哥大學的數據,該公司股價周四跌31%,收於1950年以來的最低點。

東京日經指數周五早盤跌11%,亞洲其他股市也紛紛下挫。

股市重挫正迅速將大量財富席卷一空,給家庭和企業蒙上陰影。根據道瓊斯威爾希爾5000指數(Dow Jones Wilshire 5000),美國股市周四市值蒸發8,720億美元,過去7個交易日累計縮水2.5萬億美元,自一年前股市創下紀錄高點以來累計損失8.4萬億美元。這一指數幾乎包括美國所有的上市公司。

雖然具體的經濟問題不同於上世紀30年代或70年代,但是市場的表現卻大同小異。雖然股市上揚,有時甚至還會持續相當長時間,但隨著投資者對股市回升的信心消退,最終大部分收益會損失殆盡。

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駐舊金山的投資策略負責人克斯特裡奇(Russ Koesterich)用華爾街行話形容這種持續的疲弱期說,我們現在處於漫長的熊市。分析師們對漫長的熊市和短期的熊市加以區別,比如2000年 -2002年所經歷的就是短期的熊市。

克斯特裡奇說,我們在1968年-1982年經歷了漫長的熊市,還有一次是從1929年開始的。股市有時在漫長的疲弱期中會出現強勁的上漲。從2002年至2007年底,市值幾乎翻了一番,不過此後基本上降回到了原來的水平。

他認為,或許會出現某種形式的大幅飆升,但可能不會馬上到來。他說,需要政府幹預以及某種形式的政府聯合行動才能為銀行體系注入新的資本;目前,這沒起作用。

道指周四跌678.91點,至8579.19點,跌幅7.33%,創下2003年5月以來的最低收盤點位,也是1987年以來的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道指自一年前創紀錄地飆升至14164.53點以來,已經累計下挫39%。道指這次下挫的幅度為前兩次熊市所未見,也是1987年股市崩盤以來最大的7個交易日累計百分比跌幅。

交易員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擔憂情緒看起來在不斷自我加劇,人們開始大量拋售股票。

一些投資者對有關政府正考慮直接入股美國大銀行的消息反應極其強烈,政府這一可能的幹預措施意在安撫市場。此類消息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情緒,他們認為美國銀行體系最糟糕的情況還沒有結束,還有一些投資者擔心銀行倒閉。

部分投資者認為,如果政府覺得有必要進行更大規模的幹預,那就說明問題可能比表面上所顯現的更嚴重。這種自我強化的恐慌情緒是長期熊市的典型症狀,也就是悲觀情緒壓倒了基本面因素。

位於佛羅裡達州奧蘭多市的Fountain Hill Investments的首席執行長柯林斯(Greg Collins)說,我們已經看到了史無前例的幹預行動,但市場卻對此無動於衷。這顯示出情況有多可怕。

他說,許多人都滿懷希望地認為市場會觸底。但最終他們被迫離場,因為拋售壓力太大了。每次早盤有企穩跡象時,大家都認為或許能實現反彈,但相反,企穩只是賣出的時機。在我們看到穩定跡象之前,都只是短線市場。

在如1982至2000年的長期牛市之時,投資者會越來越樂觀。他們開始忽視警兆,相信股市在未來幾十年都會保持強勁,從而將股價推高到難以支撐的水平。發生在長期牛市早期的倒退,比如1987年股市崩盤,出人意料地迅速得到糾正,沒過多久,市場就重現樂觀情緒。投資者們將股市下挫視為買進良機。

而在長期熊市之時,這種樂觀情緒不復存在。這個過程可能持續很多年,這就是熊市能持續14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原因所在,比如從1968年到1982年的大熊市。通常,這類熊市都伴隨著一再出現的經濟問題,因為在長期的經濟增長中所積累的過剩問題顯現出來。上世紀70年代的情況就是如此,似乎現在也是這種情況,雖然背後的經濟問題並不一樣。

在上世紀90年代牛市的鼎盛時期,標準普爾500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成份股的本益比超過30倍,這是一個創紀錄的水平,比歷史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以上。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之間,標普500指數暴挫 49%,但其本益比從未跌回15或16倍的歷史平均水平。

對於一些市場分析師來說,這種情況意味著股價依然過高,投資者仍過於樂觀。在股市疲軟時期,本益比最終會下跌至平均水平以下,有時會跌到7至9倍的水平,在上一次長期熊市期間就是如此。

周四收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本益比下跌至10.7倍,為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油價飆升、通脹十分嚴重、利率達到兩位數的70年代,道指曾實現過幾次有力的反彈,但總是會再度下挫。據Ned Davis Research的數據,從1971年11月至1973年1月,道指上漲了32%,達到1051.70點,但在隨後的兩年中又下跌了45%;此後一直在 1000點的水平上下浮動,直到1982年才實現上漲,將這個關口遠遠拋在了身後。

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狀況更是糟糕。1929年至1932年中,股市大幅縮水,隨後進入了一段不斷波動的時期。漲起來的又一再跌回去。分析師們說,長期牛市直到1942年才開始。

這次危機與以往的一大區別在於,人們認為決策者們所使用的幹預舉措遠比上世紀30年代或70年代時有效,致使許多投資者滿懷希望地認為這次損失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嚴重。但由於沒有人知道金融危機會有多嚴重,這種希望也逐漸暗淡。



E.S. Browning / Annelena Lobb

沒有留言: